//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佛咒故事

楞严咒治病感应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楞严咒治病感应

  世界越来越乱,流感病毒也越来越毒,很久没这样感冒了,三个礼拜了都还没痊愈起先喉咙痛,没有咳嗽,但不需半刻,便可以濞出一大坨的黄鼻涕后面这些天鼻涕减少了,但却多了不停的咳嗽,晚上去给中医师看,没想到中医师自己也感冒了,把脉问诊时,二人你一声我一声的轮流咳嗽,看诊后,这位对佛法很陌生的中医师跟我聊起了佛经二人边咳边聊了十几分钟,后来,她拿出宣化上人道场出版的楞严咒及十小咒诵本问我有关楞严经咒一些的问题我把所知的,天花乱坠滔滔不绝的告诉她。

  我拼命的讲,她却眼睛盯着诵本专注着看原以为她没专心听我说话讲到一半,她突然出手示意我闭嘴,打断我的话。她问:你有没有觉得我们二个人已经好几分钟没有咳嗽了?

  我回神心想:对耶,好象喉咙没有痒的感觉了,刚刚一直顾着讲话,也没注意到咳嗽(这位中医师除了中医的把脉之外,她也会用气功来看病)

  接着她说:你刚刚在介绍楞严经的时候,我手上这个诵本,有“气”一直跑出来,它的气有在治疗我们的咳嗽我无言微笑,心却想:楞严咒,真是猛!!

  一心顶礼大佛顶首楞严咒

楞严咒治病感应后记

  再一次看诊,好奇地向那位中医师问起上次楞严咒感应的事她说︰「我们用气功去感觉一个人,若人体某个器官生病了,那个器官显出来的”气”就会不同一般健康的人,生病的器官显出来的气通常有二种,一种是很灼热的气,而且带有”刺刺”的感觉,另一种就是很冰寒的感觉,学了气功后,才觉得和佛经上讲的道理有些相通,为什么佛经上常说地狱有火在烧,有寒冰,有刀山剑树,其实跟我们在感觉人体的气场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问︰「那天楞严咒的气,给你什么感觉?」她说︰「那天你在讲话,我打开诵本,停在那一页,立刻觉得有很清凉的气一直跑出来,没多久感觉整个诊间都很“清凉”,而那种清凉是会让人觉得很舒服,不是像生病显出来的那种会让人打冷颤的冰寒,之后我咳嗽停了三个多小时,到下班了才开始又有点咳」

  我说︰「我也是耶,我也停了很久没咳,也是到了睡觉前,才又开始有点复发」中医师要我帮她找楞严经的白话批注及楞严咒的片子我找了宣化上人的批注本及持咒光盘给她她听了宣化上人的诵咒光盘,也说上人口诵出来的咒语音波,气场也很清凉“楞严气”治病的三天后,拖了我三个礼拜的感冒痊愈。

  前几天,也听了一个朋友提到他自身楞严咒的感应,朋友修行佛道两边皆有涉略亲近,对佛教中的楞严咒情有独钟因楞严咒全咒尚未背起来,朋友当兵时,他一有空闲时就只持咒心。后来有天,到了一间道教的庙里拜拜庙里的某个执事人员第一眼看到我朋友,讶异的问我朋友:「你平时在持什么咒?」朋友对他这莫名突然发问顿觉错愕,但也如实回答那位执事人员执事人员很欢喜的劝勉朋友继续精进持咒,朋友回问原由这位执事人员说:「持这个咒不怕被下符,这咒的力量很强,它可以破解一切的符蛊邪术…」

  后记:楞严经卷七:「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他诵,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天龙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恶咒,皆不能着。心得正受。一切咒诅厌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

  一心顶礼大佛顶首楞严咒

  这阵子流通楞严咒小诵本,收集其它道场出版的楞严咒发现了一个编排方式不错的楞严咒小诵本,也转送一本给中医师一二周后,中医师跟我:「你上次给我的那小诵本,我给我学气功的师兄看,他说这本的气好”紧”喔」我问:「怎么会这样?不都是一样的咒语内容吗?怎么气场的感觉差别这么多?」中医师说:「不知道耶,有可能跟印制这诵本的人发心的差别有关。像出钱印经书的人,若他发心是为了众生能够了解佛法,从中得到利益,这样的发心就很大,若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或为了家人,或为小孩能够考高分,这样发心就比较狭隘」

  我问:「可是这对一般人来说,应该没有影响吧,因为只是用这本书来诵经,来了解经文的意思。」中医师说:「可能吧,可是对学气功的人会有影响,因为气场会相互影响」事后回想中医师的这段话,想起几则公案:佛陀在世时,贫女施灯的公案,贫女以仅有的财产施灯供佛,阿罗汉弟子以神通力吹灯,竟不能熄灭。南北时,梁武帝为求福报,大兴土木而劳民伤财的公案,却反遭病苦。以为这些公案的因果报应仅止于在发心人身上,没想到发心的心念还直接投射遗留在他所发心的事物上。如此一来,整个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在在处处都留有我们曾经使用过的心念,这心念的力量能停留多久?这些心念是否利直接间接的益到众生或损害到众生?地藏经云:「阎浮众生,举止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佛陀教法句句真实语,不妄语,不异语………对于自己的举止动念,怎能不谨慎小心?!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