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慈悲心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爱是用心感同身受
“泛爱众”,泛是指广泛,广泛的爱护众人、众物。这个众不单指人,一切人事物我们都应该去爱护。什么叫爱,爱(繁体字“”)是中间一个心,外面一个受,用心来感受对方的需要就是爱。爱不是控制对方,不是要对方跟着你的方向走,假如是强迫对方一定要听你的话,就变成控制别人,这样做是欲望而不是爱。所以,我们一定要设身处地为他人想,才能感受和随喜别人爱的付出和爱的回报。
仁慈之心源自孝心
我们教导孩子有一分仁爱之心,首先要教他从自己最亲近的父母爱起。他懂得爱护父母,才能把这一分爱心继续向外延伸。孟夫子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一定要从自己最亲的父母开始爱护,进而推衍到爱护别人的父母、爱护别人的孩子、仁爱人民;再从仁爱人民这分爱心继续扩展到爱护一切万物,包含动物、植物、矿物。我们只要顺着这个次第去做,孩子的爱心就会不断扩展。
引导孩子推己及人 关爱他人
当孩子懂得孝了,就要进一步告诉他“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他就懂得尊敬一切人的长辈。还要告诉孩子,所有的长辈绝对都不愿意他的孩子受到伤害,就像你假如受到伤害,爸爸、妈妈也会很伤心。别的小朋友受到伤害了,他的父母也很伤心,所以我们不应该欺负别的小朋友。
再进一步引导孩子,对各行各业的长辈都应该尊敬,因为社会国家是互助之体。要让孩子明白这个观念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在功利主义之下,人的观念可能会产生偏差,他们会用钱来衡量价值,而不是用服务来观察价值,这样人心就会扭曲。我们要从小告诉孩子,要尊重各个行业的服务,职业无贵贱之分。我在教书时,早上六点多就开车出门,马路上非常整齐清洁,那些树叶都到哪里去了?是环保同仁清晨四、五点就开始打扫。我跟学生讲:“我们今天有清洁的环境,让我们的心情愉快的来上班、来读书,都是很多人的付出,所以我们面对各行各业的人,都要抱持着感恩的态度。”当孩子能这样领受,他到商店或书局时,面对服务人员,他就会亲切的向人问好,跟人道谢。
我们也要对一些特殊的人群给予关怀、关爱,如流浪汉、鳏寡孤独废疾者。鳏是指丧妻的,寡是丧夫的,孤是没有父母,独是没有儿女,废是残废,疾是生病者,这些都是一些比较弱势没有能力的人群,我们要做到使这些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怀,而现在也有不少社会福利团体去照顾这些人群。我们有闲暇时,也可以去当义工,服务这些人群。假如没有时间,可以有钱出钱,有物出物。
我们在行善之中,一来会提高自己的仁慈之心,二来也能真正了解社会上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我们带着孩子一起去行善,就长养了孩子的仁厚之心。但我们在做善事的前提下,一定先要把家庭照顾好,否则家里乱成一团,可能就有副作用。要先修身然后齐家,齐家而后才能发挥影响力去治国、平天下,这个次第要谨慎对待。
引导孩子懂得动物亦有灵知不可随意伤害
动物跟我们人类一样都有灵知、感觉,它也会痛,也会伤心、难过。西藏有一个猎人,一天早上看到远方有一只藏羚羊,这猎人一看到猎物,就下意识的赶快把枪举起来,瞄准了这只藏羚羊,他正准备射杀时,只见这一只藏羚羊看着他,双膝跪下,这一幕让他很惊讶,也觉得很奇怪,但是他还是把它杀害了。射杀完之后,就把藏羚羊剖开来,结果一看肚子里面有一只小藏羚羊。这个猎人突然明白这只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就是求他饶了它孩子一命。这位猎人也是为人父亲,看到藏羚羊为自己的孩子都能做出这样的行为,他很感动也很惭愧,体会到所有的动物都有亲情,从此就把猎枪放下,再也不打猎了。
有一个专门用猎具夹黄鼠狼的猎人,有一天发现他的猎具夹住了一只黄鼠狼,他走近一看,只见黄鼠狼的皮,黄鼠狼的身体却不见了。这个猎人就顺着黄鼠狼留下的血迹一直跟过去,跟到黄鼠狼的窝里一看,这只黄鼠狼是使尽全力把它的皮脱掉,然后跑回窝里,正在给它的小孩哺乳,其实这只黄鼠狼已经去世了,但它的小孩还在吃它的奶水。一只黄鼠狼纵使在生命攸关的时刻,它的念头还是为了孩子,它那分母爱不输给我们人类。猎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从此不再打猎了。我们从这里联想到白居易的那首诗:“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我们对动物也要有那一分同理之心,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的好恶,而去拆散动物的家庭。
动物有天伦,都爱惜子女,还会孝顺父母,我们应该彼此尊重,彼此学习。现在有些商人拿些小动物出来卖,小朋友一看很好玩,就买回家去玩,由于不知道它们喜欢吃些什么东西,结果小动物都被玩死了。我们要教育孩子不能去买这些小动物,因为我们愈买,商人就愈抓;我们不买,不法的商人就没有利润,他就不会去做这种事。
植物跟我们是一体 都是地球生命的共同体
植物与人类是一样,都是地球生命的共同体。我曾经看到小孩爬上树,一直在摇那个树枝,要把它扯断,他只是觉得好玩。假如孩子从小就觉得好玩的都可以任意去摆弄,那他可能会从伤害植物逐渐变成伤害动物,进而他就会去打人。孩子对物不敬,他对人能尊敬吗?“一真一切真”,“一”就是一个人的存心。他的恭敬真诚已经内化在心里,他表现出来的行为自然都是恭敬真诚;他对物不真诚、都糟蹋,为所欲为,则其心已经失去恭敬,等到他面对人的时候,就不可能对人恭敬真诚。
我看到孩子在伤害植物,没有当面去指责,等到下一节课上课,我跟孩子说:“诸位小朋友,请问一个人缺乏什么,只要缺乏五分钟,他就无法活命?”小朋友说:“氧气。”假如人缺食物还可以撑个八天、十天,如果两、三天没喝水,可能还没关系,但是只要五分钟没有氧气就死定了。我又问:“请问氧气从哪里来?”他们都答得很快:“从植物来的。”我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说:“植物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植物,我们五分钟都活不成,所以植物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它给了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我们拿什么对待它?”小朋友回答:“我们对植物要爱护。”植物不只是提供我们氧气,它还对人类有很多的帮助,我借此机会让孩子们观察植物对他们的重要性,对他们生命的贡献。它对我们的奉献是无私的,更值得我们去尊重、学习。
伤害万物就是伤害人类自己
因为人不尊重植物,产生了非常多的自然灾害,比如每次下雨都会发生泥石流。三十年前、五十年前没有听说有泥石流,为什么突然几十年后都出现了?都是现代人做了某一些事,才会产生这些新现象。因为滥砍滥伐,植被破坏,土壤松动,一下大雨就造成泥石流。所以,现在所谓的天灾,仔细去思考,其实都是人祸造成的。
树荫可以调节温度,一个都市里树木愈多,气温就愈稳定。假如树木都砍伐光了,阳光会直接照射,温度就很高,人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居住,身体都会受伤害。人类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一些脏空气,都必须通过植物来进行吸收、转化,如果树都砍伐光了,被污染的空气就一直在气层凝聚。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过多就形成温室效应,地球的温度排不出去,就会愈来愈高,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异常,热带地区出现下雪的现象。这些异常现象是天灾吗?人类要认真的思考,我们与大自然是共存的,我们能保护它们就可以共存共荣,伤害它们绝对是两败俱伤。
迷失慈心就是灭绝人类
老祖宗期许我们要有天、地、人三才。有一个数字显示,在一万年前,每一百年有一种物种消失;一千年前,每十年有一种物种消失;一百年前,每一年有一种物种消失;二十年前,每一年有五百种物种消失;五年前,每一年有一万种物种消失。我们看看这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短短几十年,全球的万物濒临浩劫,快速灭绝。谁的杰作?人类。当地球上的人类灭绝以后,其他的动物可能会开庆祝会,所以人类应该好好地省思。
假如用癌症来做比喻,人类就是地球的癌细胞,癌细胞快速扩展,去破坏其他的内脏,还自以为愈来愈壮大,结果突然有一天,人的身体垮了,癌细胞的下场是什么?死亡。它虽然不断扩展,到最后迫使人体不能生存,最终还是濒临死亡。我们人类也正是掠夺了如此之多的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人类的数量好像是愈来愈多了,但是等到地球全部被人类破坏了,地球也不能生存,而人类照样要灭亡。所以,人类不要自以为聪明,不可短视近利,一定要从对人的关怀,再扩展到对一切万物的尊重。我们懂得尊重万物,也就是教下一代懂得尊重所有的生命,同时也长养了孩子们的仁慈之心。下一代具备了仁慈之心,谁的受益最大?当然是他的父母、家庭。人要明理,不明理会做出很多令一生都后悔的事情。
我们人类与万物生活在同一个天地之间,都是依靠大地滋养才能得以生存。我们在爱护一切万物的同时,也是做到了孝与悌。有一位老师跟我说:“能爱护所有的万物,就是力行孝悌之道”,他接着又说:“天为父,地为母,每个人都是大地的子女,都是大地长养我们,假如没有大地,我们就会受到缺少食物的威胁。大地长养了我们,我们要常常感念大地的恩德。大地为母亲,而母亲所长养出来所有的万物都是兄弟姐妹,我们不应该去残害动物,这样就没有孝悌的态度。”这位老师把心量扩展得很宽,我们要向他学习。大地确实为万物之慈母,人类不懂得尊重动物,整个家庭气氛就会非常混乱。许多动物在灭绝,当这些动物看到人的时候,马上就跑,尤其是遇到了中国人跑得更快,因为现在的中国人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下爬的、水里游的,他们都敢吃。所以,这口腹之欲一定要节制,不然不知会荼害多少生灵!很多动物都是被人吃尽了才灭绝的,我们人类一定要反省。
♡ 喜欢 (0)热点推荐
-
蔡礼旭:命运是谁定的?
问:命运是谁定的? 答:自己。 这个道理一定要明白,才能活得坦坦蕩蕩,活得自己...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