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义离言的中道般若义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正因禅是究竟空而有如幻有,真空而妙有,妙有而真空非有,所以古德言禅,未过来的人,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不立文字,不假语言,妙高峰上,胜义离言,离四句绝百非,不许有半点葛藤。善说般若者,当在无言无说上开演;善听般若者,也当在无言无说上体认。
须菩提尊者在岩中宴坐,诸天雨花赞叹。尊者曰:“空中雨花赞叹,复是何人?云何赞叹”?天曰:“我是梵天,敬重尊者善说般若。”尊者曰:“我於般若未尝说一字,汝云何赞叹”天曰:“如是,尊者无说,我乃无闻,无说无闻,是真说般若”。
梁.武帝请傅大士讲《金刚经》,士才上升座,以尺挥案一下,便下座,帝愕然。志公曰:“士讲经竟”。
临济宗的四料简,所谓“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正是不立不破,亦立亦破,非立非破,非不立非不破的般若中道的运用。禅就是般若,般若就是禅。禅的心髓就是般若。《维摩诘经》中文殊师利言:“於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此语中肯,一针见血地道破胜义离言的中道实相义。
僧问智门:“如何是般若体”?门云:“兔子怀胎”。雪窦颂云:“一片虚凝绝谓情,人天从此见空生,蚌含玄兔深深意,曾与禅家作战争”。
般若,方便不二,即是见修不二,空有不二,体用不二。心与般若相应而修方便行,度化,利益众生时,即是趋向佛果时。这才是真正的大乘般若智,才是自心佛性。
达摩祖师入道“二门”中的行入,尤其是“四行”中的第四“称法行”——以与法性或实相相应的离执之心修六度万行,正是《金刚经》等教典所示般若与方便不二的大乘正道。以般若正智为导,修六度万行,在度化众生的方便中圆满福慧,趋向涅盘,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主旨。
中华禅学的心髓宗要可总摄为:以般若方便不二的大中道见为正见,以无所住心齐修万善的大乘行为正行,以无我为宗的般若智慧为正修,以无所住而普度众生的无住涅盘为果,当下一念与实相相应而顿悟自性本来是佛。
♡ 喜欢 (0)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