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宋智明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开示禅佛不二法门第七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开示禅佛不二法门第七

  释迦如来所垂念佛法门,统法界群机而无外者也;实文殊普贤所证大人境界,天台四明判与华严法华同部,味属醍醐,即禅宗所谓单传直指之道。

晨语:圆会念佛法门,使行人自知乃大菩萨的境界,是华严的无上妙味与禅的直指心要。也即佛的法性土与报身功德的微妙显现。能悟到这一层,净土的行人就会不断地开发功德,证入三昧,圆会诸宗,相应于大菩萨与佛的境界了。

  永明四料简中谓:“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虑不开悟。”诚向上一路也。

晨语:引永明四料简表示念佛往生的殊胜,但切不要以为有了净土就不需要禅与密了,它是全靠禅密诸宗及诸大菩萨来庄严显发的。况且,真念佛的人早已把禅密等融入其中,所以能往生与亲见弥陀。

  奈何今人因于名利所谋不遂其志,乃作色长叹而自悔云:噫!我平生一切都罢了,参禅非我所望,不知且念些阿弥陀佛,以度生世,苟不折本足矣!于是反怠其身,曾未深省,倘或忽遇些些儿得志趣,便自无量恶作依旧一时现前,莫之能御也。

晨语:现代人太小看净土念佛了,认为是根机差,事业失败后的不得已的修法。这种世俗人把净土贬低全是因为某些法师在教化中,未能作圆融说,也未能通过方便把念佛者的见地与行持逐步提高的缘故。再加上把禅密破斥在外,把圆融教义放到一边,致使佛灯渐暗,正眼不明,佛法也就因自我破坏,以致于宗风不振,道业难成了。

  念佛如此,何益之有?今详其见,彼谓参禅虽妙而难,如造万间大厦;念佛虽粗且易,如作一隙草窟。见地若此,譬如饥世得遇大王百味珍膳,认作野菜之食;以如意珠王,视为鱼目,可不哀哉!

晨语:如果把念佛当作草窟,不知念佛有圆融一切的大厦,则真是太冤了!净土法门深妙无比,因为它是大士境界,是圆摄一切法的所归,是阿弥陀的报身报土,是一切道中的圆妙大道。所以净土宗人,不要认为讲理性,修三昧就反对排斥,认为是宗门中事,此真不明佛法根本旨意,圆会圆修而归于一念者,才是真正的净土法门的要旨。

  不知禅佛二门发行虽异,到家一著,其理是同。当知所以发行异者,如参禅,枯寂即是,不著佛求。然若自不能具正知见,又不遇正知见人,纵不退转,多入魔道,无佛力救护故也。若念佛,一切不取,唯念彼佛,虽无正解及师友开发,但直信有佛身土,发志即生。纵滞邪小,亦还于正,有弥陀愿力救护故也。是名发行有异,非谓法门地位深浅有异也。

晨语:此说明净土禅宗在根本上的一致,只是初机开始发心用功时,有些下手上的不同。禅因为偏重自力,所以难保不入邪魔,但如有成就的师父引导,又有何虑?净土因为有佛依靠,所以不怕邪小,但如不能圆融,信愿不正,执着私我,毁谤禅密正法,则佛岂能护之?所以明师引导,圆会佛法,正见正修,相应佛德,是我们最重要的行持。

  是知参禅即念佛,念佛即参禅。禅非佛不得往生,佛非禅不得观慧。念佛参禅岂有二致?

晨语:指示禅净不二,往生与观慧一体,如此见地,修持必能得力。

  若知此义,则当乘彼功名宝贵得志之时,一刀割断,即便猛发大心,力行斯道,于世所有妻子宝货头目髓脑乃至身命,不自惜,决志求生,岂可直待悔吝失节不得已之际?

晨语:劝发心行道,应趁早用功,不待衰败暮落之时。

  以此最上法门,但作草窟鱼目小道之见,以苟且之法而欲修之,可伤可惜矣!若能因是悔吝,从此一时放下,生大乘宝所之见,办决定不退转心,譬如随风顺法之舟更加橹棹,岂不疾有所至,何幸如之。

晨语:应生大乘宝所之见,圆摄一切佛法,发心勇猛,一心用功,逐渐开显净土妙德,常常与佛相应,则在世时福慧渐圆,三昧渐熟,临终时一刹那融入佛光,即得成就。

  问:若是,则禅书有云:如何是佛?答乾屎橛‘答麻三斤;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乃至魔来也杀,佛来也杀,且道与念佛三昧尊敬恋慕畏爱渴仰之心及到家之旨,如何同耶?答:念佛者,本持念彼西方极乐世界报身阿弥陀佛也。此佛报身有无量相好光明化佛菩萨声闻愿力功德,不可具说,此为佛身。又佛所依境有诸宝池地树幢网栏台铃幡华水等一切庄严,此为国土。然彼佛以身为土,以土为身,身土无碍,心境圆通。或彼或此同一受用,乃至蕴入界处一切诸法,直至无上菩提,及能杀所杀之义,一切时一切处,无障无碍,非缚非脱,纵横逆顺。皆即弥陀清净色身。何以故?心即境,境即心;身即土,土即身;生即佛,佛即生;此即彼,彼即此。及青黄赤白之色,眼耳鼻舌之根,如是诸法或心或身,亦一一无不自在,无不解脱,尚不问于淫怒痴是梵行,尘劳俦是法侣,何特乾屎橛麻三斤非是佛耶?此既是佛,何顺于净地上,特地示现降生,剜肉做疮,起度生想?如此正好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省得许多作模作样,六年苦行,降魔说法,于无生灭平等法中,唱生唱灭,卖弄千端,搅动世界,恼乱一切,使平地上死人无数,岂不天太平?

晨语:问答释疑。知禅宗手段是破执然后显德,净土法门是观佛德而化凡心,如在禅于执未破,则修而无功;在净土如心不与佛相应,则仍染娑婆。故能两会一说,圆摄一心,则一句即无量句了。

  咦,到这里,切忌错会,不得动著,动著则吃我手中痛棒有分。若谓此说曹溪门下磕堆头触著得底,且未曾梦见在,我早打折尔驴腰间,恐不容汝如此计较,答:亦不外此计较,又汝莫谓计较有心计较无心,我几曾计较来,问:只此早是计较了。答:我适来说什么底。问者不会,良久又问,若一切是佛,则粪箕苕帚皆可酬彼所问,何特以极劣乾屎橛而作答耶?答:既一切是佛,则门窗户闼目前诸境皆可为问,何特取是胜之佛而为问耶?故知问者心地本纯,太取其高,而答者欲破彼执,反取其劣耳。若知干屎橛非劣则佛亦且非优。岂可谓彼语有不同,而妄认禅佛,为异行哉?

晨语:计较与不计较?境的粗秽与胜妙?会与不会?圆与不圆?等等,此中会通许你与佛同行。

  问:此念佛法门若如此奇特,与少室指心成佛之说,台宗观心观佛之谈,初无有异,可谓不出一念显三千妙法,而三观宛然不离万法,究一真如门,而一心顿了,且教我钝根后学之人,如何修行得相应。答:但肯发行,何虑不成。譬如空谷之间,有声皆答,声大则大鸣,声细则细响,随彼发声,无不克应。正如乐国以三辈九品摄受众行,亦随其根利钝深浅邪正迟速而导之,应生何品,无遗根矣!如谷应声高低共作。若能勤加精进,必不唐捐,又况时无先后,何嫌钝根,以是义故,则知一切法门即一法门,一法即一切法门。岂特禅佛不二,举释迦一代施化之道,不出念佛一法门矣!又此法门无量广大,故摄机无外,何问愚智之根,奉劝后贤,于此法门莫生异见。

晨语:大赞净土法门广大圆摄,无论根机利钝,一旦得入净土法门,即得入一切法门,即能圆证诸三昧门,即能往生净土而成就。此义正因为净土是佛果德所显,因心入果海正是成佛的捷径。所以于法不要生异见,应圆而行之。其中空谷的回音,三辈九品的证位,足以说明称性法门随机而开。

以下录云栖莲池大师的净土问答,以证禅净不二之旨:

  问:“世人闻念佛念心,心净土净之语,因胶执内心,拂拭令净,偏爱空自喜,拨无西方,及语心土一如,则曰我心非石,怀土奚为?蚓实含泥,黄壤岂侔金界?螯诚戴岳,持地何若抟空?盖亦喻似丹台,象比莲萼,四十脉络,以当宝网交罗,一灵内朗,以况弥陀安住,近肺约西,通舌为池,法譬而已。无论实境,则有引风水之凶吉,致子孙之兴衰,例依正之互融,示机感之靡忒,此犹未委正因,未穷十妙,更求明诲,倾此恶见。”

  答:“心净土净,语则诚然,但语有二义:一者约理,谓心即是土,净心之外无净土也;二者约事,谓心为土,因其心净者,其土净也。若执理而废事,世谓清闲即仙,果清闲之外无真仙乎?至如揽身分而言净土,此则邪见尤甚,苦报弥深。盖吾佛唯明一心,而谬人恒执四大,是故认肉络为宝罗,指妄想为真佛,肺属西而便名金地,舌生津而遂号华池,鄙伪千途,莫可枚举。岂知革囊不净,幻质非真,徒费辛勤,终成败坏?而复迷醉无知,窃附于心净土净之说,不但愚夫愚妇惑之,士大夫亦有受其害者,良可叹也!”

  问:“有云大彻大悟人,不妨更见弥陀,既已不历诸位,立地成佛矣。以佛见佛,犹以知知知,此一见为是参?为是证?意者故示榜样,又或理既顿超,身犹凡下,往获妙用,乃可度生耳。”

  答:“凡夫心始得悟,见处与佛相齐,菩萨行实,无边功能,去佛犹远,不妨再依古佛重受新闻,且证且参,何穷何尽?昔人谓离师太早,不能尽其妙,况离佛乎?若执三祗薰炼,是藏教小乘,而弱羽狂飞,失利多矣,可不慎诸?”

  问:“《观经》言观佛心者,大慈悲是。世人若能放生戒杀,仁民爱物,以至九类众生皆灭度之而不作出了灭度想,遂与支藏之心契矣。且又不违释迦观心之训,奈何取观身与称名之粗迹,而反以佛心为助缘耶?”

  答:“念佛有二:一者念佛心性,二者念佛名。念心性者,见真佛也,不妨觐光明相好之佛于西方;念身名者,见应佛也,主能睹自性天真之佛于象外。本迹双举,理事同源,心性良非助缘,身名岂云粗迹?今五部六册之徒,藉口无为,拨空因果,障人礼像,嗤彼称名,古德有言:人人丹霞,方可辟佛;个个百丈,始可道无。其或未然,入地狱如箭射。”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