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菩萨道的修行(1)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菩萨道的修行(1)
菩萨怎么做才叫度众生呢?
就是要领导一个团体,去完成某一项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时让团体修行成道。
梁乃崇教授
※权力本身没有善恶
接着上午的话题,可以再讲一件事情。中午休息的时候,陈医师问了一些以前我已经说过、而现在需要修正的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他了,不过这些问题值得再讲一遍。以前我们讨论过「宰制体系」(金字塔模型),也对它做了很多批评,并试图以非权力的体系来取代它。后来我们弄出一个体系——「念珠模型」,这个模型跟我最近讲的「权力的本质」是相反的,因为念珠模型是去除权力的体系。
现在讲权力的本质,等于认同「宰制体系」(金字塔模型),所以陈医师就问了这个问题,我是考虑过,只是没讲,因为没人问。以前我并不懂权力的本质,所以批评「宰制体系」。「宰制体系」有它的道理。当时,之所以不喜欢权力,是因为喜欢民主、平等、自由,才对权力做了批评。现在自己的了解既然改变了,这个部分就需要修正。
以前我们为了不要采用「权力」,想了很多想法,也真的去运作,但是都不成功,所以证明那些想法是不可行的。「金字塔模型」这种权力制度体系,从人类的历史来看,它是成功的,虽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以前那么讨厌它,把它看成是坏的制度呢?原因是看到太多权力的邪恶面,误以为权力本身是邪恶的。现在知道权力本身并没有善、恶。善用权力的人,权力是善的;不会用权力的人,权力就变成是恶的。权力的善、恶是出自使用权力的人,而不是权力本身造成的。
《权力游戏》这本书把权力比喻为电力。电力和权力本身没有善、恶,只是一个工具,用于善则善,用于恶则恶。会使用电力的人,就让它发光变成灯,可以录影、看电视、听广播、利用电脑运算……等,你会用它,它很有用,是善的;你不会用它,它就会把房子烧起来,酿成火灾,把人电死,闹出人命。所以电力本身没有善、恶,就看你会不会运用。权力也是一样,会用权力的人,就会让团体完成任务;不会用的人,滥用权力,任务无法完成,却藉以满足个人的私欲,这样我们就会看到权力邪恶的一面。但是权力本身没有善、恶,它的善、恶完全取决于运用权力的人。
所以权力本身没有善、恶,而是运用权力本身的善、恶问题。以前我不了解,误以为权力本身是邪恶的,才会排斥它,现在既然弄清楚了,当然也要将过去的错误加以纠正。
※菩萨度众生就是要度团体
作为一个菩萨乘的修行者,必须要懂得权力,因为菩萨是要来度众生的。众生指的是团体,菩萨度众生就是要度团体。菩萨怎么做才叫度众生呢?就是要领导一个团体,去完成某一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时让团体修行成道。让团体修行成道就是让这个团体得到菩萨的果位,当然也表示这团体里面的成员得到菩萨的果位,这就叫度众生成道。
所以度众生指的不只是帮助个别的人修行成道,因为这件事情罗汉、辟支佛就在做了。菩萨要做的是度众生相,所谓度众生相就是要度团体,像国家、公司这样的组织团体,叫做「众生相」。度众生就是要把这些团体度成菩萨,团体中的成员当然也度成菩萨了,所以他们的「我相」、「人相」也都超越了。
我们知道罗汉的果位,折算成菩萨的果位相当于四、五地菩萨;辟支佛的果位相当于六、七地菩萨。成为菩萨至少要超越「我相」和「人相」;至于「众生相」才是菩萨特别要做的部分。菩萨度众生就是修行者要领导一个团体完成事业,并修行成道。在完成事业的过程当中还要修行成道,这就是菩萨度众生的定义。
※菩萨度众生的首要条件
菩萨乘的修行者要领导一个团体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了解权力的本质,懂得如何运用权力系统来完成事业,同时又能修行成道。我们也可以说如果一个修行者说他是「菩萨乘」,但是不懂权力的本质,那么他还不是「菩萨乘」,只能算是「罗汉乘」,或者是「缘觉乘」。从新的定义来看,我还不算是「菩萨乘」,只能算是「缘觉乘」。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定义太严了,不知道大家听了以后,觉得这样子的定义,是不是合适?陈医师我想听你的看法。
陈医师:我觉得是合适的,而且应该是做成功了才算。
老 师:那当然,做成功了才算做成。
陈医师:也就是说对权力的了解,是衡量菩萨的唯一标准啰?
老 师:是不是唯一标准我不知道,但是是一个标准,也可以说,一个不会做团体领导者的人不是「菩萨乘」。
陈医师:所以像那些即使做成功的大企业,但是那个企业没有修行成道就不算是菩萨乘。
老 师:对。
陈医师:从古到今没有真正出现过这样的人啰!
老 师:不是。有出现。
陈医师:我是说以前到现在没有人做成功?
老 师:应该有人做成功。
陈医师:那像阿育王他?
老 师:应该算做成功了。
陈医师:那他主要成就还是「罗汉乘」?
老 师:他做的部分应该「菩萨乘」。
陈医师:那像莲师其实是会权力的运用?
老 师:莲师在西藏,就是了。
陈医师:所以根本上所谓的建立「化土」其实就是这些嘛!
老 师:对。就是在建立这个,一点也没错。这个「化土」可大可小,小至一个家庭,大至一个国家。
萧先生:我觉得很好,是该具备这些条件,将来可能考虑会不只具备这些条件,但这些条件可以使用。
老 师:不是唯一的条件,而是应该要具备的条件。
张先生:我从第一个问题,有一些想法跟老师报告一下。领导一个团体完成一个任务,如果任务后来是失利、没有完成,老师曾提过一个案例就是邓小平在天安门事件做这样的决定,所以中国今天才有这样稳定发展的局面,他当时做那样的决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太容易,不太容易是说我们是站在谁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如果以学生、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他做这个决定是错的;如果以整个中国的角度来看是对的。又以全球来看,好比戈巴契夫当年做那些决定之后,苏联瓦解了,其实看起来对全世界是有利并没有害。今天中国强盛之后对全球是有利还是有害,不知道,搞不好不见得是有利的。现在看整个中国富裕是比较好的,可是再过几年呢?他的野心会不会出来?会不会造成台海、整个亚洲的威胁,甚至于美中再次对立,全球是否又会回到类似冷战中,不知道,所以什么时间点看、什么角度来看,就很难定义这样的任务是对与不对,这是我第一个疑问。
第二是刚才老师定义的「菩萨乘」,这样的定义比较清楚。但是我如果从老师讲过的,修行最大的功德是帮助人家悟自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假设修「菩萨乘」带领一个组织,然后完成一个任务,同时修行成道,跟「罗汉乘」的人,他一个一个的去教,可能自己教导别人修行悟自性成道,我感觉不出来这个差别在哪里?意思是说「菩萨乘」跟「罗汉乘」的价值差别多大?虽然老师说可能是五、六地的菩萨阶段在「罗汉乘」,果位可能会愈来愈高,但是我现在感觉不出那个价值的差异有多大。
老 师:好。我先回答你第二个问题,我想你是不是记得过去我讲过的「无明」壳的层次和范围,我们有「我相」范围的「无明」;有「人相」范围的「无明」。「罗汉乘」就是把「我相」范围的「无明」消除了;辟支佛就是把「人相」范围的「无明」壳消除了;菩萨就是把「众生相」范围的「无明」消除了。这一个「无明」壳的范围不只是空间的范围,还有深度的范围,都是不一样的,它的大小呢?「我相」的「无明」范围最小,「人相」的「无明」中等,「众生相」的「无明」壳范围最大,它们破除「无明」壳的范围是不同的,这就是价值的差别。虽然罗汉是悟了,打掉了「我相」范围的「无明」壳,可是「人相」范围的「无明」壳它没有消除,所以在「人相」这个部份跟凡夫是一样的,没有差别。那么有的人他开悟了,但是并没有把「我相」范围的「无明」全部打掉,只是在这一个范围里面的「无明」壳打了一个小小的洞,这样子只是开悟而已,那它的价值就更低。相对于菩萨,他把「众生相」范围的「无明」壳都打掉了,当然也把「我相」、「人相」的「无明」壳都打光了。罗汉与菩萨来比较的话,相当于「人相」和「众生相」的差别。这是你的第二个问题。
你提的第一个问题,你说要怎么看?我们看邓小平处理天安门事件,只要看现在是什么就已经足够了,不需要看将来是什么?将来是后面的人做的,跟他做这件事情没有那么大的关连,不要算在他的作为上,要另外衡量。他真正的影响只不过稳定了局势,让中国大陆可以在改革开放上稳定的发展。你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很容易判断的。
如果你要把后面别人所做的一些事情生出来的结果,都要算是他那个决定而产生的,并不适当。当然他做的事情,对后来的人的决定是有关连,但是好坏的责任不在他身上。像是让中国比较富裕了,安定了,当然也变得比较强盛了,以后它威胁其他的国家、造成冲突,所以让中国变得安定、富裕这件事情是错的,这之间连不起来啊!如果要这样子评断一件事情,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评断了。我觉得你提出来从什么角度来看,有一点超过范围,不适合那样看。至于说到底是站在那些被杀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的角度来看呢?还是要站在整个中国的角度来看?当然是要站在整个中国的角度来看。我们甚至可以讲,如果这件事情不是这样发展,让学生民主的要求成功了,如果是这样,那么我相信中国大陆就会像苏联一样瓦解了。这个时候,在中国会产生的动乱和死伤的人数,可能不是天安门这个结局可以比的。
天安门事件发生的时候,苏联还没有瓦解,戈巴契夫还来中国大陆访问,就在中国天安门事件不到半年之后,苏联忽然就瓦解了。我认为苏联之所以忽然间瓦解是因为没有一个邓小平。如果苏联有邓小平这样的人物,我想还不至于瓦解。而戈巴契夫的气质跟当时中国的总理赵紫阳很相近,依照赵紫阳当时的态度,他是无法处理的。他也跟那些学生对话,学生不理他,他也没办法,这个情形跟戈巴契夫遇到的问题一样。戈巴契夫就是在波罗地海三小国要闹独立,那个时候东欧的华沙公约已经瓦解,苏联还没有,但是波罗的海三小国是属于苏联的,他们要闹独立,戈巴契夫就到当地跟那些群众对话,这跟赵紫阳在天安门广场跟那些学生对话是一样的。对话的时候,那些群众把戈巴契夫嘘走了!之后没多久苏联就瓦解了。如果中国大陆让赵紫阳去处理,中国没有邓小平,赵紫阳也跟学生谈谈,谈不拢,也被学生嘘走,之后怎么办?中国有那么多省,那么多山头,一下就蹦出来变成民国初年的军阀割据。对中国会是什么结果?不幸的程度会更严重。
所以要做菩萨就要把这些事情看得清楚。如果没有般若智,没有办法把权力的本质看得清楚,在带领团体的时候,就没有办法把所面对的事情看得透彻,那你就没有办法领导团体,因此就不是成功的菩萨。所以菩萨要有「三摩钵提」的智慧,还要有般若智。这一件事要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有办法完成菩萨度众生的工作。好,还有问题吗?
听 众:我觉得做菩萨乘,没有办法下手的感觉,带一个组织去完成任务还有感觉,但是同时要给这个组织的人修行成道,有很多困难。
※菩萨的修行─六度万行
老 师:这个部份要怎么做?我们一讲到修行,心里面想的就是打坐。菩萨修行,打不打坐或修不修法本,关系不大。怎么做?就是「六度万行」,「行」就是工作,在工作中修行,这是菩萨的修行方式。
如果不会在行动中、工作中修行的话,不是菩萨。菩萨要「六度万行」,「万行」就是在工作、生活当中修行。所谓「修行」就是在完成任务和事业当中修行。怎么修行呢?在完成这些工作当中,你要领导这个团体,有很多事情要做,你要下判断、做决定,一定要「明白」,即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非常的透彻。同时你要会演化,也就是要会运用「三摩钵提」,你可以带着团体,大家一起在心里面演,把事情做到最好。你在做事的过程当中就是在修行。
譬如说,我上午讲的内容包含了两个部份,一个部份我有很清楚的透视力,把权力的本质看得清楚明白,这是「般若智」。另一部份,要有办法演化出解决的方法,这个就是在运用「三摩钵提」。这样的运用就是在修行,修得够透彻,就要成道啦!好,讲到这个地方,我就可以讲另外一个题目「怎么修行」。
※在错误中修行
我们讲的修行方法有很多,例如静坐、摄心内证、回头、修法本、读经等等。我也说大家要能够用反省的方式,去找你重视的问题的本质。这些方法已经讲过很多,今天要讲的跟这些方法相关,和反省的方式相近,只是没有特别强调,因为我以为不需要强调,大家都会的。但是有一件事情使我发觉原来会的人很少,是什么事情呢?就是一个国中生考基本学力测验,本来以为他考得不错,一考下来只有一百多分,糟糕了,怎么会考坏呢?因为还有下一次,有机会再考,我就问他大概不会是考试的技巧太差了吧?就把考试的题目拿过来教他,告诉他一定要把错的题目好好地检讨,虽然现在知道答案了,但是要想为什么当时会写错?写错的原因是什么?要一题一题的检讨、找出来。最好连题目类似的都把它检讨清楚,下一次考试才不会有问题。开始告诉他这样做,过了一个星期问他有没有做?没做。我说那不行,我就一题一题的带着他问,他自己不会反问。有的时候是题目的意思看错了,有的时候是他也懂题目,但是还有一个错误的想法在心里,一对一错全部都在他的心里面,当然他不知道哪一个是错的。运气好的时候,正确的部份跑出来;运气不好的时候,错的部份就跑出来,所以有时对、有时错。我说:你要自己检讨啊!不是知道这个题目我做错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这个,就检讨完毕了。我说:这样不行耶!这样你不会晓得为什么会做错?我讲完并带领他这样做几题以后,原以为他自己会继续照着做。下个礼拜再来时,咦!完全没有动静,因为带着他做了以后,他还是不会啊!那个时候才发觉,原来他不会。这个状况使我想起来,我一直是这样子用的啊!从小一直就这样子用的啊!怎么他不会呢?而且我再检讨一下,甚至连修行我也是这样子用。所以第三次再教他的时候,就希望教他会用这个办法。这个时候我才发觉他还真的不会用耶!要教的话还没有办法哩。
从这里我就发觉我是能够在错误失败中学习、在不会不懂的事物上学习,而他不会。他没有办法在错误中、在不会的、不懂的事物上学习。他不会这样子做的原因是什么呢?大部分的人会把错误和失败,看成是外在的原因。比如说这个题目做错,为什么会做错呢?啊!那个题目我没看懂啦!啊!那个题目怎么、怎么样啦!反正就是错了嘛!以为错误是在外面。
※以境验心消除邪念
我不是这样。这个题目我为何做错?我就会验心。心里有哪一个观念没想对、哪一个错误的观念使得我误判了、猜错了?或者是我没有看懂题目的意思,我就会问为什么没看懂?我的心有什么问题使得我看不懂?我会找心里面的毛病在哪里?我会往我的心里面检讨。
这个方式就是以境、以事、以物验心,我早就在做验心的工作。我就告诉他那些错误的、不清不楚的想法就是邪念。我会错误失败,是因为心里面有邪念,我在做检讨的时候,就是把那些邪念找出来,然后清除掉!下次再做的时候就不会犯错和失败了,本来不懂的也变懂了、不会的也变会了!我这样子来反省,其实就是在清除心中的邪念。我说:你做错了那么多的题目,代表你心中的邪念太多了。我们的心若不清净,修行就修不好。
听 众:有没有标准答案的例子?
老 师:这个是有标准答案的例子,没有标准答案的例子也有啊!失败了,好像你做事业失败了,不需要标准答案啊!这个里面就有问题了。我发现很多人犯错、失败的模式是一而再、再而三连续犯的。这个题目不会做,同类型的题目给他,照样不会、照样做错。人生的失败也是一样,那个失败会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重犯,会这样子重犯就是没有把心中的邪念消除,你会失败就是心里面有邪念。那怎么去找你的邪念?就是「以境验心」嘛!你会失败,就是心里面有什么问题嘛!你把造成失败的心理因素找出来,把它清除掉,就得到清净心了嘛!
※从失败中修清净心
我们不是要修清净心吗?怎么修呢?就是这样修的。我天天就是这样修的啊!我以前讲那么多东西给你们听,都是我修清净心的成果啊!讲权力的本质,讲了那么多,是不是?怎么来的?P公司失败了,从这个失败中学习的。为什么会失败?这个问题跟我心里面什么地方可以连起来?喔!原来是对权力有误解,是从这里来的啊!所以就把它挖出来清理啊!剩下来的就是清楚明白的,那个就是清净心。所以怎么消除不清净的心?就是这样消除的,没有什么诀窍,道理很简单。
像以前我会想出什么贡献主义,那也是亏钱了,痛苦啊!才去想、去检讨财富的本质。当然不同的人检讨的深度不一样,很多人遇到这种状况,就想我下次再去投资,捞回来了就觉得扳回本。但是这样子我不满足,我会想当时怎么会有这样子的决定,那样的决定为什么是错的,我就一直不停地反省,到后来发觉财富的观念错了,什么是财富?这个观念错了。当然不是我一个人错,这个观念全世界都错了,其实我是跟着大家用了一个错的财富观念,才会弄出这个样子来。很多人遇到失败就说现在经济不好啊就算检讨完毕了。我不会满足这种检讨,要非常深刻地去检讨。做这么深刻的检讨,对自己的检讨和要求毫不留情。以境验心,其实是以失败、以错误、以不会、以不懂来验自己的心。
※深刻的洞察力来自彻底的检讨
你能够做最彻底的检讨,就有最深的洞察力。没什么本事,只是有修清净心的本事而已。这样子的方式就可以修行成道,对不对?既做事业、完成任务,又在修行成道,就看你愿不愿意深入检讨而已。这样子检讨下去,你就知道很简单的就把心清净了。这样子的检讨跟回头是类似的,而且每一个问题检讨到最后一定破「无明」壳。那个问题的「无明」一定被你破掉。
所以我们领导一个团体去完成任务、去完成事业,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可以修行成道,这样子就是菩萨的度众生。怎么做?刚才都讲了、都表演过了,就这样做。当然我知道是不容易啦!就像那个国中生一样,我这么辛苦跟他讲还是没用,是不容易。不过我的儿子看到这样子也讲:咦!奇怪了,我从小也会啊!没错,因为他们都会,我才不晓得别人不会,以为这个大家都会。不,我想很多人会啦!只是检讨的深度够不够而已。赞不赞成我这样子判断?赞成喔!好,不赞成的举手。王教授你讲一讲不赞成的理由?
王教授:我觉得很多学生不懂这个,我认为是国中、高中的考试太多,都只是拼命重复、重复考,但是不检讨这件事情。我基本上要学生检讨,其实会主动去做的极少、极少,推托责任是最正常的。
老 师:不是我的事,都是别人的错啊!善于推卸责任,这个变得很困难。后来我还发觉我这样检讨以后,把事情都了解了以后,不管这个教育多烂,什么恶性补习、再烂的教育制度,只要学生是用我讲的这个方法,再烂也没有问题,再坏的教育都难不倒他。王教授你觉得呢?
像我讲的这位国中生,我就想要让他懂这件事情。他跟我儿子一起买零件自己组装电脑;他们废寝忘食,花了五天才组装完成可以使用。要排除一些不相容性的问题,要一个一个地排除,弄到后来就把它完成了。我说那个邪念啊就是你们说的,就是把你心里面的那个瑕疵排掉。我说你自己有经验呀!当电脑装成功了以后非常快乐。就是这样,你会啊!只不过是用在电脑上,不晓得用在学校的课业上,你就把它转换过来用,是同样的道理啊!不过这样讲他还是转不过来。就像王教授擅长在教学上用,不擅长在生活上用。张先生,你呢?
张先生:第一个问题,想请教老师,如果慈济照老师的标准来看,他们所做的工作属于「菩萨乘」吗?。
老 师:我不想去评判别人啦!
张先生:第二个问题,我在学电脑,有很多不会的地方,因为没有上过电脑课自己就在错误中学习。我想要用什么方法做才对呢?
老 师:在错误中学习那就对啦!不过你这样做的时候,还没有用到去验心。
张先生:对。还没有像老师那么高明!
老 师:是会在错误中学习,但是那些东西都在外面。
张先生:对。
老 师:我现在的方法是在这样用时,是在验心的。
张先生:请问老师「无明」壳,以财富来讲,财富的「无明」壳是什么?
老 师:就是你对财富的错误观念啊!比如说财富就是物质,那个观念就是「无明」壳的一部份。
※邪念即是无明
张先生:当老师把「无明」壳打破的时候?
老 师:就是把这些邪念弄掉了啊!
张先生:老师说的邪念的定义是说:财富就是物质这个观念就是邪念?
老 师:就是一个邪念、「无明」嘛!你莫名其妙地就种下一个错误的观念,你都不知道的。
张先生:所以修正过以后、打破了「无明」壳之后,财富等于什么?
老 师:财富等于什么都可以啊!
张先生:老师可不可以举个例子?老师认为的财富是什么呢?
老 师:财富就是能够让人满足某些需要。
张先生:这个就是财富,而不是银行里面的存款有多少?
老 师:不是啊!它能够满足自己或别人的需要。我们都会有些需要,这些需要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物质和心灵混和的,也可能只是心灵上的某种满足或某种需要。只要某一个东西它可以满足这个需要,那个就是财富。
张先生:满足需要就是财富,而不是物质?
老 师:不一定是物质,它可以是任何东西啊!好,陈同修,以上有何评论?
陈医师:我觉得像「对事」或「对境」,对任何遇到的事情都验心,其实是很重要、很好用的方法。好像应该算是一种思维,或是遇到事情时去处理的一种模式。思考习惯一旦开始建立之后,你什么事情都会自动地这样做。什么时候建立呢?在小的时候最好建立,当然父母要引导他。遇到不顺的事情时,你就问他一些问题,比如说:这件事情你怎么想?或是会有什么样子的影响呢?慢慢地他遇到了事情,就不会怪这个、怪那个的,他自动就会去想。模式一旦建立以后,他什么事情都会这样子做。读书他也会去想,读到这一段时,他会自己问自己。所以我觉得等于是 教育可以在修行上做最大贡献的一部份,我的感觉是这样。
老 师:你已经这样用了!
※父母宜引导孩子探索、思考问题
陈医师:我是这样用。我的小孩遇到问题时,通常我不会给他们答案,我会先要他们自己去探索,再来告诉我。你说做父母的要怎么作?多引导他们去思考,通常我们不给答案。这样做就是不让孩子怪这个、怪那个的,就是要验自己的心。譬如说,他要主持什么晚会啦,突然被剥夺了,他也知道另外是有阴谋的,但是遇到这事情时,我会问他你觉得难过吗?倾听他的看法。慢慢地他遇到了事情时就不会慌乱,就会把自己的心先看清楚。看清楚自己的心之后,他很容易就解决外面的问题。这是我的经验。
老 师:很好!你已经这样做了。我对我的小孩根本没有这样做耶!但是他们莫名其妙地就会了。我也搞不清楚他们怎么会的,他们自己也不晓得怎么会的。反而是遇到了这个问题才清楚地去看、去想这件事情。刚才陈同修那样讲真的是很好,大家好好地来用吧!年纪虽然是大了,还是可以建立的。如果想把你的心清净,只有这个办法啦!把邪念通通清除掉,就是清净心了!我们修行成道也只不过是把清净心修出来就是了、就成功了。
张先生:我们看到非常多成功的企业家、政治家,像我看王永庆的书,在描述他的经营管理非常地追根究底,一定要追到最后的源头。那种求真的心,我就觉得非常彻底。我不知道到底他们有没有悟道?他们清不清净?感觉不见得是。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关键因素,才能够达到清净心的程度?
※验心追根究底才能让心清净
老 师:他们追根究底、求真的心非常彻底,他们是向外求的、不验心的。他们也会验心,但是不多啦!我讲的求真追根究底是验心的追根究底。这个是一般人比较不会的。一般人的追根究底是向外求的多,会摄心内证的,也就是摄心、验心的追根究底,才能够达到让心清净。
听 众:有一个问题,怎么样才算是看到底?看到底在验心中是什么状况?他们的问题可能在这里。因为他们不能判别那样子算不算到底?
老 师:有没有到底?就看是否达到「无住」,到达就是到底了。
听 众:我的感觉就是那个问题,你拿出来验,验到最后它没有了。
老 师:就是你会觉得这个失败、困难、麻烦解掉了、化了。大家就会很欢喜,欣欣向荣。
听 众:但是有时候验心时,譬如说:反省我事业上的失败,我大概会这样子。基本上我反省到后来,自己还是要回头重新在做一些检验的动作,我才能确定,反省的问题已经没有问题了。
老 师:啊!对了,没错的。我们不只是验心,还要做啊!在这个时候,是向外驰求的做与回头反省的验心,不断地来回。一般人只是这样子地向外求,而我们是向外求与回头验心不断地来回,要强调的是这个部份。并不代表我们向外的追根究底不做,我们也一样做、一样的分析清楚。譬如说,美国的民主自由,这样子的形象,它的真正内容是什么?我一分析下去,就是在外面找的,才找到它在政治领域是这样、在经济领域是那样,喔!它还有一个在生活领域,情况是另一样,这个部份是一种向外的。向外找的方式很多人都会,验心这个部份比较不会,所以特别强调。刚才陈同修说,他怎么教他的小孩,这个办法非常好,大家也可以把自己当成小孩,来这样子把它变成习惯。当你变成习惯的时候,你先在某一个事情上这样做,以后你可以把这个习惯扩展到任何事情上,那么你就有智慧,你做得愈深就有愈深的智慧。朱先生,你有没有意见?教学生或则是教子女,你觉得好不好用?
听 众:刚刚讲到学力测验的问题,我感觉可能他所学的很多是一知半解,不完全清楚是怎么回事,才会有错误的观念。因为他的观念不正确,才会一下子做对、又一下子做不对。我感觉他的学习方式是半强记的,不是真正的了解,所以出来的东西都是很不稳定的。运气好时做对的多,有的时候又错得一大堆。他的基本观念不清楚,也就是对于书本上、或者是老师讲的东西没有彻底了解,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如果他真的了解,应该不至于这样。
※模糊就是邪念
老 师:对。他没有彻底了解所以就模糊了,那个模糊就是邪念。你什么地方模糊,那个地方就是邪念、就是杂念、妄念,要把它消除。对了,是这样子。
林医师:我自己开诊所就注意到在里面反应了自己很多的特性。自己的缺陷在诊所里就会表现出来。财务、人缘上都会这样子,一些不正常的状况,就会在诊所反应出来。后来我慢慢地就调整过来。
老 师:你是调整外面还是内心?
林医师:我是调整内心。然后反应就会不一样。老师讲的我受用很多。
老 师:好。蔡女士你有什么看法?
蔡女士:老师讲的验心的部份,其实当人在苦恼的时候,就会去看内心的状态,大概是智慧不够吧,还是不能解。所以这个地方要请问老师,在修行上还需要再下什么功夫?内心的那个苦能够很清楚地看到,但是在我来说,还是一片迷惑的感觉。
老 师:如果是这个样子,主要还是没有看清楚,只看到内心表面的状态,心里面的那个问题再深进去是什么?没有看到?没看到就没有办法解的。
蔡女士:需要禅定吗?
老 师:不需要禅定,反省就可以看到。不要以为是靠禅定的,这里面根本就是一个反省的功夫而已。
蔡女士:老师的意思是我不够深入,对不对?请教老师深入的方法。
老 师:深入的方法?比如说:以前我那个投资失败,一般人会想,我有贪心嘛!就认为找完了。好,我把贪心拿掉,我不要贪心。以后投资啊!都不搞了。对我来讲,这个是很浅的。我看到的这个不是贪心不贪心的问题。大家不是都想赚钱吗?那么大家不是都在贪心?如果我这个投资就是贪心,那我要拿薪水就不是贪心吗?我要赚钱跟贪心不贪心无关,如果我认为投资才算是贪心,那我就会想,我想要赚钱、拿薪水、我要找工作,希望拿到的薪水要高一点,难道不是贪心吗?
我会这样子问,一问下去不是贪心的问题,问题不是在贪心。我就检讨,那么问题是什么呢?是投机还是投资?我还要问,什么是投机?什么是投资?怎么定义?为什么这个样子就叫投资?哪个样子就叫做投机?就去查书、去看,问大家怎么定义投机?怎么定义投资?后来发觉没有人能定义。一般人认为,当然可以啊!投机跟投资这两个字,不一样嘛!一个是「机」,一个是「资」,有些人这样就满足了。喔!就是这个深度不一样。对我来讲,我们要去用的嘛!我做了这一个经济活动,这个时候,为什么是投机?我再另外做一个,为什么是投资?这个时候,我就找书看,结果找不到。
后来我晓得经济学家,他们不会分辨投机与投资。哇!他们不会,那我怎么办?我就自己想办法。后来我想出的办法就是,你做了一个经济动作,这个动作是有贡献的,获得的回报与你的贡献是相当的,这样子就是投资;如果我做了一个经济动作没有贡献,但是会有利润,我会赚到钱,这样子的经济活动就是投机。经济学家不能定义的,我把它定义,自己解决;不然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啦!到底要投机、还是投资?不知道哪一个是对的。这个时候,我得出「财富定律」。甚至自己可以创造出定律来,当然别人有定律我就采用;没有时,就自己来创造这个定义。这样子就知道我每做一个经济活动,都可以有一个「操作型的定义」来衡量。所以一个检讨深入的人,可以因为一个投资的失败,让他去发现一个定律。你要能够深入,就可以这样子做,如果不够深入,以后就不要贪心嘛!就这样子结束了,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问题还是在那里。诸如此类。所以这个地方就看下功夫的深度。
蔡女士:我觉得要检讨的事情,应该是常常会碰到的,而且你可以不断地去修正、重复,这样的一件事情可能比较合适做更深入的检讨。
老 师:对。你没有办法做每一件事情,只能选一些事情。
蔡女士:老师做的时候,可能几天就完成了,而我们可能要很久?
老 师:不,像财富定律我搞了三年,痛了三年,而不是两、三天,是熟练了才愈来愈快。因为那个问题不想,我心里会痛,自己怎么那么笨,做了这么笨的事情。
蔡女士:这样的过程都是在思维的状态吗?
老 师:不完全是。
蔡女士:这样等于是一种对于观念的澄清?
老 师:验心嘛!我的功夫是下在心上。
蔡女士:我的意思是观念出来时,你的心是舒服的,就是正确的?
老 师:对。因为我们的心非常地复杂,你这么一检讨下去,里面的东西多得不得了!会一点一点给你挖出来的,其实我们的心是无量无边、非常复杂的。
蔡女士:通常我的脑袋会有很胀的感觉,好像一团疑惑的样子,不知道怎么办?
老 师:那个就是你要做的功课啰!好,大家还有问题吗?今天就到此结束。
(梁乃崇教授于90年5月6日下午,假新竹明星诺那精舍讲述〈菩萨道的修行〉,全文由张春美纪录,曾煜隆、吕秀玉整理完成。)
♡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