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法师:佛商培训系列 拥抱吉祥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佛商培训系列
拥抱吉祥
释清净 编辑
山东佛教在线印经处
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
已与中国文化融然一体。
而我们却对佛教一无所知,
甚至有着种种的误解和偏见。
你想知道佛教怎样看待世界和人生吗?
你想知道世界上为什么这么多人信仰佛教吗?
你想了解你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吗?
你想获得人生真实的快乐和幸福吗?
你并不一定要信仰佛教,但却不能不了解佛教!
——走近佛教,改善生命!
如果能从此书中得到利益,那么读完后敬请将此书送到佛经流通点,或者推荐给您的亲人、朋友、有缘者,让他们同沾法益。宁传阅至破,勿束之高阁。
前 言
第一次见到《佛说吉祥经》,是因为一个居士发心要印在年历画上,征求清净的建议。清净略扫了一遍后很是疑问,感觉文辞太过现代,似乎不是原经。实在拿不准,就建议居士先别印,等搞明白再说。但由于外出参学,就没深入探究。一年后,在一个念佛堂作短暂停留,居士们要求讲讲课。一时无从说起,结果看到桌上放着这部经,就拿起来顺着讲了一遍。深入思维,顿感这部短经义理博大,文辞精要,言简义丰,深契法印,通于五乘,集佛教伦理之大全,世出世间之司南,堪称四众佛子的行为规范、修行宝典。于是追踪查阅,才知道这部经是由李荣熙先生于民国时期从南传巴利文大藏经中翻译过来的。李荣熙先生是心中心密法开山祖师大愚法师在俗家时的儿子,曾受太虚大师委派赴斯里兰卡学习,建国后曾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得此法要,清净一发不可收拾,到处宣讲,倡导共修,闻者欢喜,持者受益。吉祥利益,赞莫能穷。
“吉祥”是巴利语MaGgala的翻译。MaGgala 被定义为断除邪恶、断掉不善法。凡是吉祥的,一定在本质上是健全的,也就是善的。因此,本经上所说的吉祥不仅是祝福和念诵,更应被作为一种修持法门。
对此,以清净的教训可知,对于无上的法宝,我们如有疑问,应追踪探究,深入学修,绝不能泛泛而过,更不可以凭经验揣测,否则自误误人,不堪设想。
弥陀稚子:释清净
于2010年11月吉日
佛说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夜深,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
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暇疵,是为最吉祥。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佛说吉祥经白话
我亲自听佛说的:有一次,世尊在舍卫城给孤独园的祇陀林精舍驻锡。
有一位天人,于深夜时分,身发灿烂的光辉,照遍了整个祇陀林;他来到了世尊的地方,到了跟前,向世尊顶礼毕;恭敬地在一边坐定后,以偈颂向世尊禀告说:
许多天众与人们,希求于幸福,思惟着有关如何才能获得吉祥的事;恳请世尊慈悲教导,什么是最上吉祥的事!
佛陀这么回答说:
远避愚痴的人;亲近有智慧的圣贤者;尊敬值得尊敬的人: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居住在适当的仁厚的处所;过去曾积善业;现在又自修善德: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于众多技艺能广学多闻;精进地持守戒律,使自己有高雅品行;说柔软喜悦的话: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恭敬地侍奉父母;好好照顾妻子儿女们;从事正当和平的职业: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实行布施及端正如法的行为;济助亲属们;所作行为没有可以受责难的: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能远离作恶的行为;不要沾染致醉及易上瘾的物品;努力遵行正法: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虔诚恭敬又谦逊;知足且常怀感恩心;随时地听闻正法: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忍辱、和蔼,乐于亲近贤圣沙门们;随时地参加正法的讨论: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行克己简朴之生活;修清净梵行,断绝与异性的纠缠;参悟四圣谛;实证于涅槃: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虽然身涉此世间法,但心却不为所动;无忧,无垢离贪、无染,安稳: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谁能实行上述诸吉祥事,则因无恐怖而随处不会被他人、他事所征服;如此,所到之处将会获得安乐幸福:这些都是能给他们大吉祥的事。
1、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由阿难尊者结集经典时所说,为佛经开卷语。
如是,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意思是“这是我亲自听佛所说”。《佛地经论》:“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 本师释迦牟尼佛入大般涅槃前,曾嘱咐四件事为:(1)佛弟子应依“波罗提木叉”(戒)为师;(2)佛弟子应依“四念处”为住;(3)集结经文之首应冠以“如是我闻”;(4)对待恶性比丘应用“默摈”为之。
从前有一位在山上住茅蓬的出家人,几十年来都是一个居士在护持供养他。这位师父平常也没什么特别的表现,普普通通、老老实实,就是坚持天天受持《法华经》。突然有一天,这个师父对居士说,过几天我就要走了,往生了,临走前给你讲一次《法华经》吧,以报答你多年的护法之恩。哦?没想到自己护持的师父竟然有了大成就,预知时至,那个居士又惊又喜,于是就按照吩咐准备好了法座。到了那一天,这个出家人搭衣持具,礼完佛就上座了,下面居士一家恭恭敬敬地合掌等着,希望能听到从来没有听过的妙法。师父说:注意,我现在要把《法华经》的奥秘告诉你们,注意听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说完“啪”地拍了一下桌子,就往生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正是《法华经》及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的奥秘所在。“如是我闻”又作“我闻如是”,我所闻见,本来如此;诸佛实相,众生本具;世间幻象,事理圆融。憨山大师云:死生昼夜,流水花谢,今日方知,鼻孔朝下。“一时佛在”,一时一切时,佛性不生灭,不来亦不去,生死大涅槃。原来佛陀早就把宇宙时空、生死涅槃的真如实相放在每部佛经的开头,开宗明义,和盘托出。
2、一时佛在
“一时佛在”又作“一时佛住”,宣明时间人物地点。
学术界看“一时”,认为印度文化的特点是没有时间观念。佛经不记载佛是在哪一年哪一天说的,只用一个笼统的名词‘一时’代表尽了。如果拿形而上观点来看,这‘一时’的文字记载是最高明的,不管过年万代、未来千年万代,就是‘一时’,没有过去,亦无未来,只有当下。因为时间是相对的,没有固定的。地球的时间不是月球的时间,月球的时间不是太阳系统的时间。过去已去皆空,未来没来是空,现在当下空。因此“一时”即是“一切时”,《金刚经》之“无寿者相”即是“无时间分别”之义。
“佛”者觉悟也,“住”者常也,一切众生皆有觉悟之性,名为佛性。性者不改之义也,通因果而不改自体是云性,如麦之因,麦之果,麦之性不改。华严经:“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坐。”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在华严经中,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菩萨“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可以以神通把时间和空间任运整合,把刹那化作一大劫,把未来搬运至当下,一芥子可纳三千大千世界,世界不小,芥子不增。《法华经》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智者大师诵《法华经》至“药王品”时,忽然入定,在定中到达灵鹫山,佛在灵鹫山讲《法华经》,出定后告诉门人“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这一会还没有散”。近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令好莱坞导演们拍出大量关于“时空隧道”、“时间飞船”的电影,使主人翁得以自由穿梭于过去现在未来。由此可知,众生念阿弥陀佛可以求生于极乐世界;如若称念释迦牟尼佛圣号,发愿求生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以期在佛前听法,也完全可以如愿往生。
佛法的解释分为俗谛解经和真谛解经,俗谛为以文解字,真谛为以理说义。“一时佛在”俗谛解释为“那个时间佛住在……”;真谛即为“时间空间皆幻化,常乐我净无生灭”之义。
3、舍卫国
舍卫,为中印度古王国名。又作舍婆提国、室罗伐国、尸罗跋提国、舍啰婆悉帝国。意译闻物、闻者、无物不有、多有、丰德、好道。又以此城多出名人,多产胜物,故称闻物国。本为北憍萨罗国之都城名,为别于南憍萨罗国,故以都城代称。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统治此国。据分别功德论卷二载,佛陀于舍卫国前后居止二十五年,较住于其他诸国长久,由于此国最妙、多珍奇,人民知义理;而祇洹精舍特有神验,当众僧讲集时,有猕猴数千前来,在左右观听,寂静无声,诸飞鸟亦普皆来集;以此国多仁慈,故异类影附。大智度论卷三载,舍卫城为佛出生地,为报生地之恩,故多住此。诸经典中,常见其名,且阿含部之诸经、贤劫经、弥勒下生经、弥勒上生经、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等诸会,阿弥陀经、文殊般若经、金刚般若经等皆于此处说。
舍卫国居民90万人,佛陀于此居住前后近三十年。国中居民有三十万人皈依佛陀,并有很多证阿罗汉果位;有三十万人听说过佛陀,但未随佛修学;有三十万人从未听说过有佛出世。可见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法灭时期的四种现象在当时的舍卫国同时存在。在我们感叹现处末法,众生难度时,应深知不是法末,而是人末。
是故,诸佛子当发大愿:“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暗。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唯乐正道,无余欣戚。拔诸欲刺,以安群生”。
4、祗树给孤独园
佛由三十一岁开始说法,直到八十岁,在四十九年之间,他的教化工作,大部分都在舍卫国。舍卫国在中印度,经济文化发达,财富很多。舍卫国的国王,就是楞严经上那位波斯匿王,也是佛的弟子。那里有位长者,年高有道德,是舍卫国一个大财主,名叫“给孤独”长者,也是拜火教的教主。有一天他遇到了佛,对佛产生了信仰,皈依了佛陀。他请求佛到波斯匿城去说法,而且要给佛盖一个讲堂。佛同意后,他回到波斯匿城,找了一个最好的场地,但是却属于祗陀太子所有。太子提出来一个条件,如果长者能把黄金打成的叶子,一片片铺满了八十顷的地,就把这地卖给他。
给孤独长者爱布施,孤苦伶仃的人找他,他一概都帮忙,专门做好事,所以叫做“给孤独”,就是我们所称“大善人”的意思。他真的把金叶子一片片去铺满了那八十顷地。太子奇怪,问他为什么舍得花这么大的代价?长者说:“那真是佛啊!是真的圣人。”太子说:“我相信你的话,你不要买地了,我来为佛建造吧!”长者说:“既然是我发的愿,还是我来建吧!”争执不下,太子只好说:“铺满黄金的地方算你的,但园中有树的地方没铺黄金,还是我的,咱们两个一起为佛建讲堂吧。”所以这个讲堂为两人合力所建,就称为“祗陀太子的树,给孤独长者的园”,简称“祗树给孤独园”,又称“祗陀园给孤独精舍”。这里成为佛陀讲经的大讲堂,楞严经、阿弥陀经等多部重要经典也是在这个地方讲的。
5、时已夜深
“时已夜深”:这个时候已经是深夜。
没有佛法的日子,众生内心被无明烦恼所障,人生如漫漫长夜,充满了苦难和恐惧。
《三宝歌》(作词:太虚大师曲:弘一法师)
人天长夜,宇宙黯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逼,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佗耶!佛佗耶!昭朗万有,任席众生,功德莫能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净得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槃城!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达摩耶!理无不彰,蔽无不解,焕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绩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6、有一天神
“有一天神”:有一位天人。
各种宗教都认为有天堂与地狱的存在,佛教也肯定天堂与地狱存在的事实。佛教对宇宙的看法,认为天堂有三界二十八天之分,所谓三界二十八天就是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
一、欲界六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六欲天的天神和人间一样,有身体形相,并有物质生活的需求与精神生活的享乐,尚且耽溺於饮食男女的欲望之中,因此称为欲界。
欲界除六欲天之外,还包括人界的四大部洲、阿修罗,以及畜生、饿鬼、地狱等五趣。
二、色界十八天:此界又分为:1.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2.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3.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4.四禅九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等)。色界的天神虽然没有男女、饮食、睡眠等欲望,但是还有殊胜的形色、精神上的爱情、国家的型态、社会的组织等现象,此天以禅悦法喜为食,因此称为色界。
三、无色界四天:指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等四天。无色界的天神已经完全超越男女饮食、身体形质的障碍,不执著於任何的形色,只有纯粹精神的存在,和色界一样以禅悦法喜及识为美食。
三界二十八天的果报虽然各有优劣、苦乐等差别,都属於迷界,仍然难脱生死轮回之苦,因此《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意思是说,三界充满了生老病死等众苦,逼迫著众生的身心,就如一幢着火的房子,不能安居。因此众生唯有修行精进,以求出离三界,进而证悟涅槃,这才是究竟解脱之道。
7、殊胜光明
“殊胜光明”:天人身上放出祥和灿烂的光明。
此天神名释提桓因,为菩萨示现之忉利天主,护持佛教,已蒙佛授记,故能放殊胜光明。《璎珞经》云:“汝今天帝释,功德众行至,千佛兄弟过,无复贤劫名。中间永旷绝,二十四中劫,后乃有佛出,刹土名普忍。彼佛寿七劫,遗法亦七劫,其法已没尽,旷绝经五劫。汝于彼刹土,当绍如来位,号名无著尊。”《净名疏》云:“若此间帝释,是昔迦叶佛灭,有一女人,发心修塔,复有三十二人,发心助修。修塔功德,为忉利天主,其助修者而作辅臣。君臣合之,名三十三天”。
佛经中常常说到“放大光明”,“光明普照”,“光明”是智慧和慈悲的象征。由于光明,方消痴暗,垢障消除,才得解脱。慧光破无明,觉心除幻结,正是自他俱利。佛的光明与功德非一切世间诸法所能相比,故称之为大光明。
光明有两种:
(一)色光(指日月火珠及佛菩萨天人的身光)。
(二)智光或称智慧光,心光(指妙法能除众生愚痴的垢暗)。
《大智度论》说:“光明有二种,一者色光,二者智慧光。”昙鸾大师说:“佛光能破无明,故佛又号智慧光。”憬兴法师说:“光从佛无痴善根心起,复除众生无明品心,故智慧。”故《瑜伽论》称之为法光明。以现法破暗为义,别于色光。但佛光具一切光,故《往生论》说:“佛光明是智慧相也。”蕅益大师九天写一部《弥陀要解》,人称这是从蕅益大师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思益经》说:“如来身者,即是无量光明之藏。”如来身是什么呢?就是大光明之府库。《大日经》说:“大日如来所安住之处是“不坏金刚光明心殿。”金刚是表示坚固,永远不会坏,不会减,不会灭的。光明的心是赞叹如来觉心的胜德。殿原意是宫殿,此处光明心殿表示身住于心,心住于身的不思议妙境。《思益》中光明说的是如来身。《大日》中光明说的是如来心。由此可见,如来的身心就是大光明,也正是佛教的大光明。百丈禅师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悟人的心迥然超脱六根六尘,只是一片灵光单独照耀。这也是拿光明譬喻这个心不与万法为侣,心光寂然朗照之象。临济禅师说:“历历孤明。”“历历”是清清楚楚,绵密不断。“孤”就是不以一切为侣伴,罄然独存。“明”就是光明,明白,本明。也是同样说明本心。所以佛教都以大光明来表示本来的妙明真心(妙明两个字就是胜妙光明的简称)。
阿弥陀佛又号无量光佛,而且《无量寿经》里头十二光佛,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无等光、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都是阿弥陀佛称号。法身阿弥陀佛所居的国土称为常寂光土,可见弥陀身土都是大光明。所以大光明就是佛之身、佛之土、佛之心,显示佛的本体。有体必定有用,从大光明的本体,自然流出大安乐的妙用,就普令一切众生都能因妙法光明消除自身痴暗,离苦得乐。更殊胜的是每一个众生常住于大光明的本体而得到大安乐、大解脱。
8、遍照园中
“遍照园中”:(天人身上所散发出的光明)照遍了整个祗树给孤独园。
佛陀诞生到这个黑暗的世界,为众生带来了光明。舍利弗说“佛未出世,我犹如盲人”,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今生得人身,闻佛法,堪称幸甚。然无量的众生还在黑暗中流转,我们应发起大愿,传播佛法,广度众生,使佛陀的教法灯灯相传,绵延无尽。
无尽灯的故事:《维摩诘经》菩萨行品中,魔王为了骚扰一位比丘的清净梵行,带领许多仙女,化现为梵王来到他坐禅的处所,对他说:“比丘,你精进用功,我非常赞叹,就以一些才貌双全的天女来供养你吧。”比丘一听大惊失色,立刻就拒绝了他:“梵天,你不应该如此!比丘修清净梵行,不能有眷属,更不应该使唤美色。这是非梵行,不能接受。”魔王当然不罢休,就跟他纠缠不止。这时维摩诘居士赶上此事,对魔王说:“梵天,所有的天女,都送到我这里来吧。”于是魔王把天女都送给了维摩大士。维摩大士把她们带到了自己的处所,与她们一起探讨佛法,修学佛法,渐渐地把这些天女都感化成了智慧通达的清净佛子。魔王一见,非常吃惊、害怕,本来想用来破坏佛法的天女,现在反而变成了佛法的成员,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于是,又向维摩诘讨要天女。可是天女不愿意了:“怎么能再回魔王的身边呢?那里染污不净。”她们向维摩大士来求情,不愿回去。维摩大士就告诉这些天女说:“你们还是回去吧!”天女问维摩诘:“为什么要把我们送回去?我们在那里怎么生活呢?”于是,维摩大士就给她们讲了一段重要开示:
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生。”
维摩诘说:诸姊(对天女的亲切称呼,表示与她们的平等尊重)!有个法门叫“无尽灯”,你们应当修学。什么是无尽灯呢?就像一个蜡烛点着了,就能点燃所有的蜡烛。它们触及的范围之内,黑暗都能变成光明。光明起来了,黑暗就退了,这种光明不会有穷尽的时候。诸姊!只要有一个修学菩提大道的菩萨在世间,自利利他,就能够开导世间成千上万的众生,发无上正等正觉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源源不断犹如星火燎原。这样,佛法在世间就不会有隐没的时候。随着菩萨开导的一个善法,能增益一切善法,这就是“无尽灯”法门。即便再回到魔宫,如果能以佛法来度化尚且没有听闻过佛法的天子、天女等人,不仅是回报维摩大士开导之恩、回报听闻佛法之恩,同时也是报一切众生之恩。
天女听到这些话,欢欢喜喜地跟着魔王回去了。
9、来至佛所
“来至佛所”:来到佛所住的地方。
佛的住处以其境界称作常寂光土。《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释迦牟尼佛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此谓释迦牟尼佛之法身毗卢遮那如来之住处,为常、乐、我、净四波罗蜜摄成安立之所。天台智者大师阐明此土是佛自证之最极秘藏之土,具法身、解脱、般若三德。此外,常乐我净四德亦具足圆满。
心净则国土净:有一次佛在法会上讲:“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时舍利弗心中又有疑问了:“若说菩萨心净则佛土净。那佛世尊原来为菩萨时心意岂会不净?可是娑婆佛土却如此不净。”佛以他心通,知其所念,即告诉舍利弗:“你想想看,日月光有不净吗?而盲者看不见。这是日月之过吗?”舍利弗回答:“世尊。这是盲者之过。”佛说:“舍利弗,众生因其业罪很深,看不见如来佛国的严净。我此土清净,而你看不见。” 这时螺髻梵王私下对舍利弗说:“你别说此佛土不净。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静如自在天宫。仁者心有高下不同,所见也不同。”于是佛施以大神通,以足趾按地,顿时三千大千世界变得由若干百千珍宝严饰,有如宝庄严佛的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座。佛问舍利弗:“你再观此佛土严净吗?”舍利弗言:“世尊。我本来所不见,今佛国土严净现出。这是怎么回事呢?”佛告诉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了度化下劣根基的人,故示各种秽恶不净土。比如诸天人共用一个宝器中的饭食,随其福德不同,饭食到各人碗里就有异。舍力弗,若人心净,便能见此土功德庄严。”
10、恭敬礼拜
“恭敬礼拜”:恭恭敬敬地向佛礼拜。
印光大师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
向大家介绍拜佛的动作:
一般人拜佛总喜欢站在佛前中间的位置上,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寺院里的规矩只有住持和纠察才可以在中间的位置上礼拜。其他人应该站在左右两边才对。
拜佛时应先于佛垫前边站好,两脚距离应前八后二(寸)为宜,两手当胸合掌,然后问询,问询时背与腰的角度应在90º与120º为宜,两手作弥陀印(左手掌与右手背相叠)或观音印(左手背与右手掌相叠),头部抬起时,两食指相对呈一定角度,两拇指并齐至于两食指中间,两食指向上置于眉心为宜,然后放下,合掌,并开始礼佛。
礼佛时上身要慢慢靠向拜垫,两腿渐渐向下弯曲,先将右手按住拜垫中间,待左手伸至前方后再将右手移至右前方,此时两膝自然置于拜垫边缘,头部也自然置于两手之间,既所谓五体投地也。五体投地后,两手翻掌向上,并稍微伸出头部1-2寸,表示蒙引之意。
直立时应先将两手翻掌向下,再移右手至拜垫中间,左手离开拜垫后当胸作半合状,腿徐徐直立,然后右手离开拜垫与左手作合掌状并站直身体。如是三拜后,再行问询,算是跟佛菩萨告别再见之意,这样整个拜佛仪轨才算圆满。
其实,拜佛不是目的,学佛才是目的,心中敬佛才是真正的拜佛,我们拜佛就是要学习佛的无限慈悲心,学佛身处烦恼而常具有的清静心,学佛为救度众生而宁下地狱,常住庄严的地狱大无畏牺牲精神,所以当我们置身佛前准备拜佛时,口中就要默念佛菩萨,脑里观想佛菩萨形象,此所谓身、口、意三业相应。这样拜佛的功德才算圆满,才能起到“礼拜一拜,罪灭沙河”之功效。
11、站立一旁
“站立一旁”:(天人恭恭敬敬的礼拜后)站立在一旁。
在佛教造像中,站在佛陀两边的叫“胁侍菩萨”:
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其修行觉悟仅次于佛陀或等同于佛陀。在没有成佛前,常在佛陀的身边,协助佛陀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虚空法界之中有无数佛国,一方佛土,有一佛教化众生,而每一佛都有两位或几位胁侍菩萨。汉地造像中经常出现的是“八大菩萨”。即释迦佛的左右胁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观音菩萨、势至菩萨;药师佛的左右胁侍: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还有弥勒菩萨和地藏菩萨。这些都是佛经上经常出现的菩萨,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菩萨画在佛的身旁,也称为胁侍菩萨。
胁侍菩萨画像和佛陀画像一样,有一定的法相等手印。如观音菩萨手持净瓶和杨柳枝,天冠有一化佛。势至菩萨手持莲花,天冠中有宝瓶。文殊菩萨手持宝剑,身乘青色雄狮。普贤菩萨手持如意或经卷,身乘六牙白象。地藏菩萨手持如意宝珠和锡杖,身披袈裟,头戴毗卢冠,为僧人像。
12、以偈白佛
“以偈白佛言”:(天人)以偈颂的方式向佛请教。
偈:梵文Gāthā的音译“偈陀”,也有译“伽陀”、“伽他”的,简称“偈”,意为“颂”、“讽颂”,是一种表示恭敬高雅的文字体裁。“偈颂”是我们经常说起的“三藏十二部”中的一部。
三藏十二部:是佛教经典的总汇,一般称之为“大藏经”或“一切经”。三藏是指经藏、律藏、论藏;十二部经是将佛陀的教法,依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十二种类(体裁),不是通常人所理解的“十二本经书”。“十二部”分别为:
长行:又作契经,是以散文方式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不限定字句长短。例如:《阿弥陀经》、《心经》。
重颂:或译应颂,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宣契经所说之教法。例如:《法华经.普门品》的偈颂。
孤起:又作讽颂,即全部以偈颂的方式来记载佛陀的教法。例如:《法句经》、《佛所行赞》。
譬喻:以譬喻故事来说明法义。例如:《百喻经》、《法华经》的穷子喻、三车喻、化城喻等。
因缘:叙述佛陀说法教化的因缘。例如:诸经的序品。
无问自说:不待他人请问而佛陀自行开示的教说。例如:《阿弥陀经》。
本生:记载佛陀前生种种大悲心的修行,也通于弟子过去生的事迹。例如:《本生经》、《六度集经》、《杂宝藏经》。
本事:记载本生谭以外,佛陀与弟子过去生的行谊。例如:《法华经》中《药王菩萨本事品》。
未曾有:记载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的经文。例如:《未曾有因缘经》。
方广:指说方正广大真理的经文。例如:《华严经》。
论议: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例如:《维摩经》。
授记:佛陀对菩萨或声闻弟子授记成佛的经文,有自记说、为他记说两种。例如:《法华经》中《五百弟子授记品》。
13、众天神与人
“众天神与人”:众多的天神和人。天道众生和人道众生都是“六道”中的两道。
众生依据作善、作恶的心力品位,可招感六道的苦乐果报:上品十善感天道,中品十善感人道,下品十善感修罗道,这三种境界合称三善道;上品十恶感地狱道,中品十恶感饿鬼道,下品十恶感畜生道,这三种境界合称三恶道。
⑴ 天道:生活快乐,寿命绵长,衣食、宫殿皆是自然化成,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随心所欲,逍遥自在,天上一日,人间百年。
转生天道之因:勤行十善,孝养父母,广行布施,作大福田;归依正法,信佛因果,斋僧供佛,修塔造庵,转诵大乘,庄严佛像等。
⑵ 人道:苦多乐少,烦恼炽盛;有复杂的思维活动,善于发明创造;有较强的意志力,有能力造作善恶业因,有寻求解脱的内心需要。
转生人道之因:孝养二亲,心行公道,恭敬三宝(佛、法、僧),严持五戒(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⑶ 阿修罗道:虽有天福,却多怀诈伪,骄慢瞋嫉,常好斗争,面目可憎,受劳不息。
转生阿修罗道之因:以不净心修十善业,不能忍辱,争强好胜,生性易怒。
⑷ 畜生道:生性愚钝,常怀惊畏,或被驱使,或相吞啖。
转生畜生道之因:贪食酒肉,寻欢作乐;借债不还,偷骗他人;恼害众生,毁辱他人;生性邪僻,愚痴难化。
⑸ 饿鬼道:依他为食,饥渴逼迫,形容鄙恶,虚怯多畏,孤寒凄苦,终日迷乱。
转生饿鬼道之因:悭贪嫉妒,邪佞谄曲,背公取私,不济乞化,只图自己饱暖,不惜他人饿冻。
⑹ 地狱道:身受极刑,心受剧苦。或猛火烧炙,或严寒相逼,或刀斫锯解,或铁床灼身,或镬汤煎煮,或众相残杀……死而复生,欲出无期。
转生地狱道之因:不信因果,杀害众生;尊命邪教,蛊惑人心;五逆十恶,诽谤正法。(五逆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14、渴望得利益
“渴望得利益”:许多天众与人们,渴望得到现世生活的种种利益。
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来维持,物质需求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只有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前提下,才有可能进一步追求精神生活,才能要求精神生活的满足。佛教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精神的解脱,但佛教徒同样也必须首先满足保证生命得以维持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对于在家佛教徒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理,就是一定的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
《善生经》云:佛告善生,六损财业者:一者耽湎于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四者迷于伎乐;五者恶友相得;六者懈堕;是为六损财业。
佛告诉善生:由恶行引发,致经济财物上的损失,一是酗酒。二是赌博。三是奢侈放逸。四是沉迷歌舞。五是常近损友。六是懒惰好闲。
佛化家庭的经济生活,应该有三个原则:
(1)赚钱的方法———应该用正当的方法,用自己的体力、技能、智能、资本、智慧来谋取生活的所需,但是要尽量避免同时跟在家佛教徒遵守五戒的条件相违背的工作,那就是不可以从事于杀生、偷盗、赌博、邪淫、妄语,乃至于买酒卖酒等行业。
(2)用钱的方向 ———经济的收入应该要量入为出,不做守财奴,只知赚钱而不用钱。而用钱当分成四个方向:1.家庭的生活。2.营利的资本。3.留作资产。4.储蓄生息。
(3)财产的分配———除了家庭储蓄的经营所需之外,财产应该分三种用途:1.要孝养父母。2.要救济帮助亲戚朋友。3.要布施贫穷、供养三宝,做宗教及慈善事业。
15、思虑求幸福
“思虑求幸福”:思惟着有关如何才能获得吉祥幸福的事。
儒家幸福观:儒家提倡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向内修身养性,形成仁、义、礼、智良好的道德品质。向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求取功名,行中庸之道,不走极端,处理好人际关系等,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道家的幸福观: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崇尚返归自然,逃避尘世,过原始质朴和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
佛家幸福观:苦、集、灭、道四圣谛
人生本无幸福可言,有的只是生老病死各种各样的痛苦,而这些痛苦的根本来源在于“爱”与“痴”,即人的贪求欲望,对佛理、佛性的无知,要摆脱痛苦的“生死轮回”,达到幸福的彼岸即“涅槃”,只有灭除贪爱欲望,修行念佛。由此可见,佛教基本教义与其说是一种关于人生幸福根源和如何获得幸福的理论与方法,不如说是一种说明人生痛苦根源和如何摆脱痛苦的理论与方法。
西方感性主义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主要源泉是感性而不是理性,认为人的幸福就在于人的感性生活,在于感性欲望的满足与快乐,而这些满足与快乐本身就是道德的。代表人物古代有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等人,而近代有霍布斯、爱尔维修、边沁等等。感性主义的幸福观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只停留于肯定此时此地肉体的快乐,把人的自然欲望的满足、肉体的快乐看作是最高的善。一种是在肯定感性幸福的同时,强调精神幸福的价值高于自然欲望满足的价值,强调长远的快乐,为了长远的幸福有时可以放弃暂时的快乐。
西方理性主义的幸福观:理性主义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大传统,古代以苏格拉底、柏拉图、斯葛特学派等为代表,而近代以笛卡儿、康德、黑格尔等人为代表。理性主义强调理性作用,贬低感性与情感的作用,主张抑制欲望,而追求道德的完善或精神上的幸福。他们认为人生目的和幸福在于按理性命令行事,而感官的享受和快乐只会玷污理性,荒废人生。理性主义的幸福观有两种:一种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和谐说,一种是以犬儒学派和斯多葛学派为代表的禁欲主义。
禁欲主义:犬儒学派把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推向禁欲主义的极端。他们认为,美德就是关于如何控制自己、抑制自己欲望的知识。能够自制就是善,就是有德的人,不能自制,不能抑制目己欲望的便是恶,就是无德的人。犬儒学派主张通过抛弃一切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来接近至善,也就是用克制欲望来求得善,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基督教神学的幸福观:基督教神学家认为人要达到幸福的境界,不是对财富、名誉、权力和肉欲的享受,而是在宗教德行中,在对上帝的热爱和追求中。只有对上帝的沉思、崇拜,才能返归天国,获得真正的幸福。因而,在神学家看来,尘世生活不过趋向上帝天国的旅途,德行是达到幸福的手段。因此,只有在修道院中摆脱尘世的诱惑和纷扰,达到圣洁状态,才最能获得幸福。
16、请示最吉祥
请示最吉祥:恳请世尊慈悲教导,什么是最上吉祥的事。
天人代众生向佛请法,使正法流布于世间,功德无量无边。佛陀出世极其稀罕难遇,佛之妙法亦复如是,由于稀有珍贵之故,于法应作珍宝想。《无量寿经》亦云:“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人身难得佛难值,信慧闻法难中难。”若非往昔多生累劫中修集福慧二资,则无有闻受正法之因缘,故仅闻一句佛法,亦极其难得。人身难得,佛陀更难值遇,而以信心与智慧闻受正法,更是难中之难。如是遂明佛法极其稀有珍贵,每字每句皆应作珍宝想。
佛于《涅槃经》中亲言:过去我作婆罗门时,于雪山修菩萨行,时世间无佛出现,亦无教法。帝释天见山中有人修苦行,欲试其道心。帝释天现为罗刹恐怖形象,于菩萨前,宣说半偈法:“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菩萨闻后起座观看,未见他人唯见一罗刹,便上前询问:“大菩萨,汝自何处得此半偈,此半偈之义为三世诸佛之正道。”罗刹道:“莫问,我已多日觅食不得,方才乃饿极乱言,非我心中所知。”菩萨又恳求道:“若汝说完此偈,我愿终生为汝弟子。”罗刹怒道:“汝甚是过份,唯顾及自身,根本不虑我为饥饿逼迫,无力说话。”菩萨又言:“汝欲食何物?”罗刹道:“我食温热鲜肉,喝人热血。”菩萨闻言而语罗刹:“若说完此偈,我定以身供养。”罗刹说:“何人能信仅为八字,而舍所爱之身?”菩萨回道:“梵天、帝释、四王、诸佛、菩萨可为我作证。”如是罗刹答应说法。菩萨心中欢喜异常,遂将皮衣脱下,恭敬敷设法座后,对罗刹言:“和上,请上法座,为我说法。”罗刹宣说道:“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菩萨闻已,深深思惟,于石壁、树木上,处处书写:“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最后攀上高树,纵身而下,还未到地面时,虚空中发出各种响声,帝释天恢复身相,接住菩萨,对其忏悔、顶礼后返回天上。以此为半偈法舍身之因缘,释迦佛较弥勒菩萨提前成就无上菩提。
若我等视佛法如珍宝,则闻法时将不同以往。因为以往随意听闻,闻未闻皆无所谓,而今对每字每句皆会关注,每一法义皆会珍惜希求,为何前后心行有如此差异?即因想法不同。譬如,若见满地砾瓦,则不会留心,亦无欲求之心;相反,若见遍地如意宝,个个珍贵,定欲皆获。若以往我等将佛法视若砾瓦,甚是愚昧,如今应转成珍宝之想,以无比珍惜之心,受持每字每句之义。若能如是而想,则仅以闻法即可生无量福德,甚至向经堂每迈一步皆获清净福德。
《华严经》云:“若闻一句未曾闻法,胜得三千大千世界珍宝,是菩萨得闻一偈正法,生上财想,胜得转轮圣王位。”若得闻一句前所未闻之法,其价远胜获得三千大千世界珍宝。菩萨得闻一偈正法,即于法产生无上财富之想,认为得此妙法,远胜获得转轮王位。
17、世尊如是答言
世尊如是答言:佛陀是这么回答的。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大智、大悲与大能,无所不知,彻底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
曾经有一个外道,他指着一棵树问佛陀:“树上有多少叶子?”佛陀就说出树叶的数目。那个外道很聪明,他摘下一枝小树枝再问:“现在树上还有多少叶子?”佛陀也不用算,就讲出叶子有多少。外道把佛陀所说的数目前后相减,减完后,他再点算摘下的那枝小树枝上的叶子,结果一点也没错。提婆达多为了试验佛陀,从不同的地方收集碳灰,作好标记,然后问佛这是什么地方的碳灰,佛陀一一回答,没有一点差错。还有一个叫“释迦大名”的人,特意从劫毗罗城,花了很大功夫挨家挨户索要大米,而且每一次都记下处所、姓名,这样装在口袋里,让象驮到佛的前面,逐一考问佛:这是哪一家的,那是哪个地方的,佛陀一一回答,无有丝毫差错。由此可知,佛的智慧彻见一切万法,远离一切无明,所以叫作“慧无能胜”。
《佛说放牛经》故事:
摩伽陀国国王频婆娑罗,有一次请佛陀和五百常随弟子到其国内供养。在每天供养佛陀和比丘僧们的饮食中,会献上新鲜的牛奶和酪、酥等乳品。于是,国王告敕那些放牛人说:“带领你们的牛群来附近放牧,每天提供新鲜的牛奶、酪和酥。”。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国王怜悯这些放牛人的辛苦,于是告敕他们说:“你们也利用这个机会去觐见一下佛陀吧,见完后再赶着牛回去。”
于是,这些放牛人就到佛陀住处来。一边走着,他们一边热烈谈论着:“听人家说佛是一切智人,我们既没地位又没见识,怎能知道这世界上真有‘一切智人’吗?怎能判断这位‘一切智人’是否名符其实呢?”。一说:“各位,那些婆罗门术士因爱吃酥酪,经常来各个牧场跟我们套近乎。我们也因此听过各种婆罗门经典的名字,据说那婆罗门的‘四韦陀’典籍中讲医学、兵法、天文历算、祭祀、歌舞、逻辑辩论等等六十四类学问技艺。又听人说佛陀出家以前身为净饭王子时,就很多才多艺,所以要是问这些学问技艺,肯定难不住他啊!不过,他从小生长在帝王家,从来没有放过牛,我们不如就问问他懂不懂放牛的诀窍吧!他要是真知道啊,那才真算一切智人呢!”。他们于是就这么商定了要和佛聊的话题。
这时,他们已经进入了佛陀暂住地竹园,看到一种光明照亮了林间。放牛人们寻着这种光明往前走,找到了佛,见他坐在树下,仿佛一座金山,又像酥油投入火中所激发的明亮火焰。周围仿佛有融化的金水散布竹林间,流光溢彩。他们看着佛身的紫金光色,不厌其烦地注视着,心中充满了大欢喜,竟互相在内心起了共鸣。他们向佛行了礼,围绕着佛坐下。于是,放牛人问佛:“放牛人有哪些事情做好,就可以让牛群繁盛壮大?有哪些事情没做好,会导致牛群不繁衍壮大,而且不健康、不驯顺?”
佛回答道:“有十一个方面,放牛人做好就能使牛群繁盛壮大。哪十一个方面呢?即:知色、知相、知刮刷、知覆疮、知作烟、知好道、知牛所宜处、知好度济、知安稳处、知留乳、知养牛主。”且为他们一一详细讲解,并结合这十一个方面说比丘们的调心也如同牧牛。
放牛人们听完这些话,都这样想:“我们以放牛为职业的人,所知道的诀窍不过才三四条;放牛高手老师傅们再多知道不过五六条;今天听这么一说,真是前所未闻!若连这种事情都通晓,其他大概也没有不知道的,真不愧被称为一切智人,看来确实没有假啊!”
18、勿近愚痴人
勿近愚痴人:要远避愚痴的人。
所谓“愚痴人”,就是不相信因果轮回的人。
“倘若依止罪恶友,如同树干为虫蚀,衰减善资增罪业,诸过根源即劣友。”假如依止了行为不如法的恶友,就如同树干为虫蚁噬蚀一空,一切善法功德渐渐趋于减灭,诸多罪业日日增上。所以说,一切过患的根源是劣友。
所谓恶友,不是说面目凶恶、狰狞的就名为恶友,而是能够让我们放逸懈怠、退失道心、生起烦恼、追逐现世欲乐的人,才名为恶友或恶知识。如《佛藏经》说:“何等为恶知识?恶知识者,常好调戏,轻躁无羞,言语散乱,不摄诸根,心不专一,痴如白羊。”又如《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说:“佛言,恶知识有四辈:一者内有怨心,外强为知识;二者于人前好言语,背后说言恶;三者有急时,于人前愁苦,背后欢喜;四者外如亲厚,内兴怨谋。”我们常常会接触到恶友,但是又不晓得危害,不知道应该远离,反而容易跟他们很亲密。如此下去,不知不觉就会造成我们的善业无法增长、恶业不断随顺累积,往往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有听之任之,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下去,直至彻底堕落。
世间历来多少英雄豪杰,因与奸人为伍、恶人为党,致使大业灰飞烟灭。如今也有一些政府官员、商界英才、明星大腕,事业本来是红红火火,但因结交恶友,常出入于酒肆红楼中,久之则玩物丧志福德耗尽,导致身败名裂,所做事业毁于一旦,甚至身陷囹圄。所以,无论何人,皆当远离恶友,亲近良友。
《善生经》云:恶友相得复有六失: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处;三者诱他家人;四者图谋他物;五者财利自向;六者好发他过。是为恶友六失。若长者、长者子习恶友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意为:常近损友亦有六种不是的地方;一是你随便时便被欺负。二是喜欢做不可以告人的事。三是诱惑他人共做恶事。四是意图谋取别人拥有。五是悭贪成性。六是喜欢说别人的不是。如果不远离这些恶友,会招致家庭败落,经济财产损减。
19、应与智者交
应与智者交:亲近有智慧的圣贤者,依止于善知识。
所谓“智者”,深信因果轮回的人,就是智者。
《华严经》中,文殊师利菩萨告诉善财童子说:“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当远离恶知识,当亲近供养善知识。何等是善知识?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法及一切种智,令人心入欢喜信乐,是为善知识。”
我们不论是出家还是在家学习佛法,都要看佛经,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必须在善知识的引导下,才能够进行有次第的学修,否则大藏经那么多那么厚,如果自学的话,从哪里开始?怎么学呢?是没有办法很好地入门的。明师、善知识就是佛法和我们之间的桥梁,真正要体悟佛法,善知识犹如一条路、一座桥梁,顺着他的指引,能够到达涅槃的彼岸。善知识能够将博大精深的佛法理论体系与浩瀚无涯的佛典善巧地、深入浅出地、契理契机地对我们进行引导,让我们能够明白人生的真相,知道学习佛法的下手处,以及怎样用功。《宗镜录》说:“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
善知识有些什么标准呢?根据《瑜伽师地论》里讲的,善知识有八种德相:“何等为八?谓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
具德善知识,我们依止的时候,如果以标准去寻找,能否找到呢?很难。在末法时代,因为众生共业的关系,具量的善知识不是没有,但是示现的相却不一定圆满。那我们如何去寻找明师呢?正确的方法:
一、大家都公认的明师,肯定就是明师。比如说太虚大师、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弘一大师等,这是大家普遍公认的,大家公认就会有公信力。
二、由大家都公认的明师介绍不成名的老师,那也可以说是明师。
三、是由你自己比较信任的明师去介绍另外一位明师。
错误的心态和做法:
第一、要避免的是“找明星”。《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汝善男子,莫以世利心故随逐法师,但为爱法恭敬法故,随逐说法菩萨。”
第二、要避免的是盲目拜师。盲目跑了很多地方,到处品头论足、谈论是非,造下很多的恶业。
第三、要避免的是观善知识的过失。观过是我们亲近善知识的时候最容易犯的毛病,对自己伤害极大,是最要不得的。
人们都说末法时代,具量的善知识太少了,但是在世间上的确有大善知识在,就看你有没有这个眼光去发现,有没有条件去跟他学。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有没有善知识,而是弟子够不够条件。佛法讲业感缘起,既然一切都是自己业感的,那当你看到善知识示现过失的时候,有没有反省到这是因为自己的业不清净?如果没有这种反观内省的习惯,当你看到别人过失的时候,你的矛头永远是向外的,一直被烦恼牵着鼻子走,自己却不知道。以这样的等流习性寻找善知识,永远都找不到。
要知道一切外境都是自己内心的显现,一切见闻都是唯识所变。正因为一切外境都是自己内心的显现,所以外境是无自性的,它本身是没有好坏的,你安立它是好就是好的,安立他是坏就是坏的,就看你的心是与烦恼相应的还是与善法相应。当你看到善知识有过失的时候,其实正是自己有过失,这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地反省忏悔!如同偈颂所说的:“己过如山己不见,师过秋毫亦明察,法不相应实由此,勤加忏悔常忆念。”
我们在今生能够如理如法亲近依止善知识,学修佛法,非常地幸运。在未来的生命中,这种善业得到相续增长,乃至生生世世得到善知识的摄受,跟随善知识走上成佛之道,直至成就无上菩提。
20、尊敬有德者
尊敬有德者:尊敬那些有道德的人。
《善生经》云:善生,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给侍所须;二者礼敬供养;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善生,夫为弟子当以此五法敬事师长。师长复以五事敬视弟子,云何为五:一者顺法调御;二者诲其未闻;三者随其所问令善解义;四者示其善友;五者尽以所知诲授不吝。善生,弟子于师长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意为:善生,作为弟子,对老师恭敬意义有五点:一是供给老师最基本生活所需要的。二是身心上对老师礼貌和尊敬。三是老师是我尊重、爱戴、和信仰的。四是对老师的指示教导、能虚心接受而不违拒。五是对老师教导记忆不忘记。至于为人师表的,对学生同样有五点要注意:一是依循一般教育方法教导。二是进一步深入,使学生增广见开。三是对学生有所怀疑,详细解答。四是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外,更指导学生多交良善的朋友。五是尽自己能力教授,不隐瞒吝惜。
《善生经》云:善生,檀越当以五事供奉沙门、婆罗门。云何为五: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时施;五者门不制止。善生,若檀越以此五事供奉沙门、婆罗门。沙门、婆罗门当复以六事而教授之,云何为六:一者防护不令为恶;二者指授善处;三者教怀善心;四者使未闻者闻;五者已闻能使善解;六者开示天路。善生,如是檀越恭奉沙门、婆罗门,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意为:善生,良善的人家,对一般希望断除烦恼、体证真理的修行人,有五个方面要去做的:一是自身恭敬、慈眼注视。二是口出诚善的说话。三是心理高兴他们伟大的行为。四是在需要的时候,供养资生的食物。五是虚心接纳他们的教诲。 在修行人方面,亦应该常常在五方面、教授居家的善信:一是教授人人可做的止恶行善方法。二是教授时内心常怀慈爱。三是教授多方面知识,增长见闻。四是讲解一般人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事理。五是指导因果的定律,使趋向未来光明的坦途。
21、居住适宜处
居住适宜处:居住在社会风气好,人群仁厚,房屋不要太大或者太小的处所。
《孟母三迁》的故事:
从前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这则故事又叫“孟母择邻”、“慈母择邻”。孔子认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这和“孟母三迁”故事一样,都强调了选择居住环境的重要性。
“孟母三迁”故事为历代所称述。如,东汉赵岐《孟子题辞》:“孟子生有淑质,风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宋代苏拭作《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元代关汉卿《蝴蝶梦》:“想当年孟母教子,居心择邻;陶母教子,剪发待宾。”等等。“孟母三迁”成为后世母亲重视子女教育的典型,影响至今。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22、往昔有德行
往昔有德行:过去是个有道德的人,曾积善业。
有德行,谓道德品行高尚,能身体力行。圣贤认为,人生数十年,死后形体会朽弊消亡,只有人的品德、功业和言论能够昭垂永远。人生不应追求高官厚禄,享受快乐,而应该实践自己理想的道德原则,永远成为道德榜样;建功立业,对百姓、国家作出贡献;留下经典名言,垂教后世。三者之中,立德最重要,有德者必有言,而有言者不必有德。
古人讲:忠厚传家远。所以我们当:继承祖先以德,传承子孙以德。
《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印光大师云:“历观史籍,自古及今,凡利人利物者,子孙必定贤善发达。凡害人害物者,子孙必定庸劣灭绝。故孔子之赞周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余庆余殃者,正庆正殃之盈余也。正庆、正殃,乃积善积不善之本人,受于来生后世,比余庆余殃,当超过百千万亿倍焉。人若知此,断不肯以一时之小快愉,致永受大祸害于无穷也。”
《佛教八荣八耻》:
以爱国爱教为荣,离经叛道为耻;
以勤修三学为荣,犯戒空谈为耻;
以禅悦法喜为荣,低级趣味为耻;
以谦虚惭愧为荣,憍慢浮躁为耻;
以感恩随喜为荣,贪著嫉妒为耻;
以和合大众为荣,拉帮结派为耻;
以培德惜福为荣,奢侈放逸为耻;
以利乐有情为荣,损人利己为耻。
23、置身于正道
置身于正道:致力于正道,自修善德。
《善生经》云:善生,彼止非有四事,多所饶益,为人救护。云何为四:一者见人为恶则能遮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者示人天路。是为四止非,多所饶益,为人救护。
意为:善生,防社会不良习气的增长,使人们安稳健康,亦有四种可以做的事;一是遇到他人企图做坏事,善巧地使他们不能成功。例如对小偷准备盗窃,便把门窗锁好。二是自己的说话和行为,都和世间道德标准不相违背。例如仁、义、礼、智、信等。三是时刻心存慈爱,向佛慈心学习。四是多谈正确的事理,鼓励人们走上康庄大道的人生。例如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真实性。
24、多闻工艺精
多闻工艺精:于众多技艺能广学多闻,精益求精。
佛教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
声明:语言、名句、文字和声韵等学问。佛弟子在与众生讲授佛法时,必须言简通俗,演说流畅,要对世间的各种语言文字、阅读写作等勤加修习。
工巧明:又称“工业明处”,工、农、商、乐等十二种均属此。佛弟子掌握一些世间的工艺技能,即能自养色身,又可种种布施,与众生共同生活工作、嬉戏游玩,伺机引导众生,止息诸恶,常行善法,趣向解脱。
医方明:医药科学和医疗技术。众生常常受身心疾病的痛苦,佛弟子当施以援助,就要掌握各种医术,以减灭众生的病痛,并教化众生。
因明:逻辑学。佛弟子要掌握世间的一切善恶宗教和学术思想及逻辑推理能力,以弘法利生,破邪显正。
内明:即佛学,指佛陀的言教,包括菩萨藏和声闻藏两类教典。正确认识身心所受业报的缘起和解脱,心、意、识三者的区别,自身、佛、众生三者的关系等。
25、严持诸禁戒
严持诸禁戒:精进地持守戒律,使自己有高雅品行。
佛教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是完善人格的基础。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俗话说:“钢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国家的法律于守法的公民是不具有约束力的。但要维护守法者的安全和利益,不得不建章立制,因为社会中的害群之马,并非绝对没有。同时守法与犯法的善恶界线,也仅在于一念的相差,为了警策大家,不要闯过这十字路口的红灯,所以要有法律;为了保护大家,不因一念之差而去造成千古之恨,所以要有法律。佛教中受三皈五戒乃至菩萨戒对于信众来说,也同样是保护伞,而不是枷锁。受戒可以获得戒体,能有效的保护与显发我们的法身慧命。戒律对戒子来说,是行为准绳,而不是高压线,戒律是为了使我们明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一个没有受戒的人,他做事会肆无忌惮,造了恶业而毫不知觉,认为理所当然。而一个受了三皈五戒的人,他做事便会有了一个准绳,当他业障现前经历一些恶业时,心中的无作戒体会产生作用,造恶会自然中止,即使恶业已经形成,他也会时时惭愧,这一念惭愧便是忏悔,他所造的恶业也会因此消减,再通过有效的补救措施,仍可获得清净。即使犯了戒罪下堕三途,机缘到时也仍将成佛,而不受戒的人即使不犯戒,也只能在六道中轮转沉浮。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懂法的人和一个法盲触犯了法律,法官会按照两人所犯罪行进行依罪同等量刑,绝不会认为某人懂法而重判,某人是法盲而予以无罪释放,因此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觉得有必要学习法律知识。而在佛教中,学戒和受戒便是普法教育,而法官便是因果律。有的居士误认为佛菩萨是法官,感觉佛菩萨要求太严,有些不近人情。其实因果报应是自然法则,佛陀只不过是向世人揭示了这个真理,并为了保护我们才制定了相关戒律,以告诫我们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这便是佛陀制定戒律的根本精神。
26、言谈悦人心
言谈悦人心:说柔软善良,令人欢喜的话。
菩萨四摄法中的“爱语”可以让人生起信心。说好话,以鼓励代替责备,使他改过;以柔和安慰语,使他有力量;以慈悲赞叹语,使他有信心;以增进善法语,使他的心境更加的提升。像仙崖禅师的“夜凉了多加一件衣服”,感化夜游沙弥;良宽禅师说自己“年纪大了,鞋带都系不动”,让他的外甥洗心革面;赵州禅师的“小便别人无法替代”,表明学道成佛,必须直下承当;南隐禅师一句“茶杯满了”,点拨行者学习不可自满,这些都是爱语的功用。
正确的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大智度论》二种爱语:一随意爱语谓菩萨为怜悯众生,故随顺其意而为说法,是名随意爱语;二随所爱法为说,谓菩萨随顺众生所爱乐法而为宣说。论云:菩萨若已得道,随所应度而为说法。如高心富人,为赞布施,是人爱著名声福德故;心则喜乐,是名随所爱法为说。
27、奉养父母亲
奉养父母亲:恭敬地侍奉父母。
佛教倡导知恩报恩的人文理念,对孝道尤加重视。《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证知世出世间,莫不以孝为本。然与儒家孝道孝行相比,佛教的孝更具深远博大的内涵。佛教的孝不仅应报答今生的父母之恩,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的一切父母之恩。孝行不仅停留在赡养承欢的世间善法层面,并且提升到令父母出离生死轮回的出世法的高度。“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莲池大师语),能劝勉父母念佛生到西方净土,即是大孝。
孝道亦是菩萨从初发心到圆证菩提的不竭原动力。地藏菩萨因地为婆罗门女及光目女,皆因救母,始发弘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藏菩萨由孝心引发的广大悲愿,助成心地宝藏的无限开启。释尊将入涅槃,以人天之众,嘱累地藏菩萨,救群迷于末世,待弥勒以当来。此与孔门心法传承给以孝著称的曾子,若合符节。《孝经 》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证知孝养父母不仅是做人学佛的基石,亦是开显自性功德的金钥匙。
《本事经》云:“假使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担母,尽其寿量,曾无暂舍,供给衣食,病缘医药,种种所须,犹未能报父母深恩。所以者何?父母于子,恩极深重:所谓产生,慈心乳哺,洗拭将养,令其长大,供给种种资身众具,教示世间所有仪式,心常欲令离苦得乐,曾无暂舍,如影随形。父母于子既有如是所说深恩,当云何报?若彼父母于佛法僧无清净信,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生净信。若彼父母无清净戒,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其受持清净禁戒。若彼父母无有多闻,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其听闻诸佛正法。若彼父母为性悭贪,不乐布施,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修胜慧。其子如是,乃名真实报父母恩。”阐述了真实报答父母深恩的方法。
《善生经》云:善生,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善生,夫为人子,当以此五事敬顺父母。
意为:善生,世间上的儿女,对父母应当恭敬的意义有五点:一是父母年纪老了,经济上要尽量支持,不能让他们饥寒。二是自己想发展的事业或职业,听取他们过去人生的意见。三是父母行为的是非,因为不清楚他们的用心,除了必须劝谏的例外,应想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四是他们吩咐做的事务,不要正面去发生冲突,应当善巧处理。五是在他们终身经营的业务,自己不喜欢继续的,亦不要立刻把业务结束,使父母大受刺激。
28、爱护妻与子
爱护妻与子:好好照顾妻子和儿女。
《善生经》云:善生,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相待以礼;二者威严不媟;三者衣食随时;四者庄严以时;五者委付家内。善生,夫以此五事敬待于妻。妻复以五事恭敬于夫,云何为五:一者先起;二者后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顺;五者先意承旨。善生,是为夫之于妻敬待,如是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意为:善生!夫妇间互相尊重亦有五点要注意的,先说在丈夫方面的:一是对待妻子要有礼貌。二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三是生活上的衣服食物,必需品等恒常供给。四是在应酬和外游、随她爱好打扮。五是家中事务,委托她处理。而妻子对丈夫同样有五点:一是早晨早起。二是让他先睡。三是婉言相对。四是尊敬和柔顺。五是他表示意见时,不先诤议。夫妻如果相敬如宾,就不会发生忧怨和畏惧等不愉快的事。
《善生经》云:父母复以五事敬亲其子,云何为五: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善处;三者慈爱入骨彻髓;四者为子求善婚娶;五者随时供给所须。
意为:为人父母,对儿女要尊重和平等对待,不能自视过高,因此亦有五点注意的:一是对年青人反叛性向,如果是不好的,要善巧引导,不致入于歧途。二是小的时候多灌输伦理道德、辨别是非的家庭教育,助长人性善良的一面。三是终生对他们慈爱入骨,始终一致。四是他们过于内向,没有异性交往的,才替他们介绍品格纯良的伴侣。五是在他们没有经济能力的时候,生活和读书的资助,尽力扶持。
印光大师谈教子:小儿从有知识时,即教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令彼知自己之心,与天,地,鬼,神,佛,菩萨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如对明镜,毕现丑相,无可逃避。庶可有所畏惧,勉为良善也。无论何人,即婢仆小儿,亦不许打骂。教其敬事尊长,卑以自牧。务须敬惜字纸,爱惜五谷,衣服,什物,护惜虫蚁。禁止零食,免致受病。能如此教,大了决定贤善。若小时任性惯,概不教训,大了不是庸流,便成匪类。此时后悔,了无所益。古语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以其习与性成,故当谨之于始也。天下之治乱,皆基于此,切勿以为老僧迂谈,无关紧要也。(一涵遍复)
29、从业要无害
从业要无害:从事正当和平、无害于他人的的职业。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的印度,人民分为四大阶级,亦即①宗教师的婆罗门,②从事军政的刹帝利,③从事工商的吠舍,④从事杀生等贱业的首陀罗。世尊除了不鼓励从事首陀罗的职业之外,其他都在容许的范围之内,而且加以赞叹。
《善生经》中说,居士的收入最好分做四分来处理:①家计的生活,②营业的资本,③储存在家以防意外,④放款生息。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这是非常安全而合理的分配,到今天,储存在家和存入银行生息应该合而为一。此外,也应在这四份之中,酌量取出一部分做为三种用途:①供养父母,②周济亲友和部属仆从,③供养三宝,作为宗教的奉献。前面的四分法,是保障自己的生活安定;后面的三种用途,则是为了孝养父母、社会福利及宗教事业。
佛法说应该从事正当职业,所谓正当职业,就是指于人于己都有利而无害的行业,须以真心诚心待人。身为佛教徒有个原则,即凡是杀业、淫业、盗业、赌博和妄语,乃至于酒类等的买卖,都应避免;但是不能斩钉截铁说某种生意不能做。比如开电影院,专门放映诲淫诲盗的影片,当然不可;若是放映艺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影片,则属于正业。至于贩卖粮食,只需以所卖的终究是供人食用,或是加工后用于工业的动机即可;即使别人买去喂畜牲,也是为了供给众生吃的,我们本身并未从事杀业。当然,自己如果明知饲料是供养猪场养鸡场之用,可以考虑改行或改变销售的物品。总之,佛教不鼓励杀业也不从事杀业,凡与杀业有关的,应该避免。
30、布施好品德
布施好品德:实行布施及端正如法的行为。
布施略分为三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三者无畏施。
财施是指不仅不侵占他人财物,反而将自己所有的食物、衣物、医药、金钱、房产,乃至将自己的体力、身体器官、生命捐施舍给他人,其中布施的钱物等称为外财,身体器官、生命称为内财;法施是指或对人称赞诸佛,或应机为人开示三乘佛法的内涵,为人种下觉悟三种菩提的种子;无畏施指不仅不侵害他人,反而要以言语、行为等消除他人的恐怖畏惧。
布施的目的:
1、布施能使受施者身心得到利益,布施体现了菩萨道的大慈大悲精神;
2、菩萨藉布施能够和众生结下善缘,以善巧方便将有情置于佛法之中,种下来世学佛的因缘,
3、可以积累福德资粮;
4、藉破除个人的吝啬与贪心,解脱行者对于“我”“我所”的执着,称为檀(布施)波罗蜜。布施的功德很大,对于修学菩提道的菩萨来说也最首要,所谓“卑吝者难成大器”,故布施位于六度之首。
31、帮助众亲眷
帮助众亲眷:济助亲属们。
佛法是超世间而又适应世间,所以世尊说法,在在训诫世人孝顺敬畏,养亲尽忠。世尊在无量寿经中说:“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是以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莲宗十三代祖印光大师谆谆告诫弟子学佛应自做人学起。大师云:“欲学佛祖,须先取法圣贤。倘躬行有玷,伦常乖舛,尚为名教罪人,何能为佛弟子?”由此可见佛门重视伦常,与儒家无异。
儒家五伦,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无非是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关系。印光大师在与丁福保居士书中云:“学佛一事,原须克尽人道,方可趣向,良以佛教赅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故于父言慈,于子言孝,各令尽其人道之分,然后修出世之法。”又说:“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份。”并不是印光大师以释门比丘故作儒家之言,而是昭昭载在经籍,这是释迦世尊在两千数百年前,指示弟子做人应具的准则。
《善生经》云:善生,夫为人者,当以五事亲敬亲族,云何为五:一者给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善生,是为五事亲敬亲族,亲族亦以五事亲敬于人,云何为五:一者护放逸;二者护放逸失财;三者护恐怖者;四者屏相教诫;五者常相称叹。善生,如是敬视亲族,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善生,主于僮使以五事教授,云何为五:一者随能使役;二者饮食随时;三者赐劳随时;四者病与医药;五者纵其休假。善生,是为五事教授僮使,僮使复以五事奉事其主,云何为五:一者早起;二者为事周密;三者不与不取;四者作务以次;五者称扬主名。是为主待僮使,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意为:善生,对待家庭中的亲属,亲力亲为的要注意有五:一是给与财物时。二是需要对话时。三是为他们的未来打算时。四是共同分享利益时。五是上面四点进行时,内心没有在意欺骗。家眷们亦必须相对的有五点:一是见他放逸时,设法不让继续下去。二是见他可能因放逸而招致财物损失时,方便提醒,使他觉察。三是见他情绪不安时,给予安慰。四是见他有过失时,婉言告谏。五是见他正常生活中,勤奋不辍时,时常称赞鼓励。善生,对待员工和下属,有五方面要关注的:一是训练他们随时能投入工作和态度。二是生活上标准工资。三是从工作表现定期的奖赐。四是医疗上的给予保障。五是有薪酬的假期。员工和下属们亦有从业员五点守则。一是准时上班工作。二是清楚自己工作的岗位。三是秉公办事,绝对不能有自私的行为。四是工作循序进行,不可自作主张。五是对雇主和公司拥护。
32、行为无暇疵
行为无暇疵:所作行为没有可以受责难的。
《善生经》云:善生,当知四结行者:一者杀生;二者盗窃;三者淫逸;四者妄语。是四结行,云何为四处:一者欲;二者恚;三者怖;四者痴。
意为:随着恶的去做,必定得到恶报,今世可能被判终身监禁,死后堕落,承受苦果。例如杀害他人的性命、盗窃财富、奸淫异性、说谎话欺骗人这四种由身体、言说运作的都不是好事。再加上思想上贪婪、嗔恚、患得患失、胡涂无智就成为大恶事了。
《善生经》云:佛告善生,六损财业者:一者耽湎于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四者迷于伎乐;五者恶友相得;六者懈堕。是为六损财业。
由恶行引发,致经济财物上的损失,一是酗酒。二是赌博。三是奢侈放逸。四是沉迷歌舞。五是常近损友。六是懒惰好闲。
33、邪行须禁止
邪行须禁止:能远离作恶的行为。
《善生经》中,佛说:
由恶行引发,致经济财物上的损失,一是酗酒。二是赌博。三是奢侈放逸。四是沉迷歌舞。五是常近损友。六是懒惰好闲。
酗酒一事,又另有六种过失。一是虚耗金钱。二是伤身易病。三是醉后打闹。四是丑名远布。五是易嗔易怒。六是日夜胡涂。这样下去,经济上财产怎能不损减呢。
赌博亦是一样,有六种过失,一是财富日减。二是胜了心仍不满足。三是常给亲友们诫责。四是人们不尊敬和信任。五是常被他人疏远。六是常生不当取夺的心念。这六件事是招致经济财产损减的原因。
奢侈放逸亦有六事招尤。一是不爱惜自己身体。二是不爱惜财物。三是不爱护家眷。四是时常心神恍忽。五是常做无谓虚耗。六是夸张不老实。
沉迷歌舞亦使大量金钱流失,一是追求时尚的歌手。二是沉迷舞伴。三是爱接近乐队。四是崇拜作曲家,演奏家。五是迷恋鼓乐家。这样生活下去,不做工作,只是花费金钱。
常近损友亦有六种不是的地方;一是你随便时便被欺负。二是喜欢做不可以告人的事。三是诱惑他人共做恶事。四是意图谋取别人拥有。五是悭贪成性。六是喜欢说别人的不是。
懒惰问题同样有六种过失;一是小有积蓄便不肯工作。二是穷困亦不奋力更生。三是冬天寒冷不愿工作。四是夏日炎炎只爱清凉。五是日出时不起床。六是日落后倒头便睡。这样懒惰生活,全无生计,有钱也活不得几年的。
沉溺杯中物,相伴唯酒友,费时兼失务,金钱日日损。
赌博易沉迷,一掷掉千金,但谈博奕事,贫穷不自知。
奢侈不自量,常对人夸张,应用都不用,致家破亲离。
迷歌舞嬉戏,心意常恍忽,不务生计业,财富自枯干。
随恶友招损,习惯卑劣事,为世人嗤笑,经济亦自损。
懒惰不工作,日夜爱睡眠,卑劣不更生,劣性自招损。
若无上六事,更不管寒暑,负责勤工作,事业无不成。
34、克己不饮酒
克己不饮酒:不要沾染致醉及易上瘾的物品;
《释迦牟尼佛广传·持戒品》饮酒的过失:
佛陀以前转生为帝释天王时,虽然享受各种安乐,但仍以大慈大悲心时常光顾人间,观照世间疾苦。
有次他看到人间的扎沃国王因结交恶友的缘故,上行下效,国中臣民全都喜欢饮酒,而且从不知道嗜酒的过失。他心里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国王改掉恶习呢?于是他就变成一位身体金色、相貌英俊的人,头发稍显粗硬,并自然形成右旋发髻。他身着具有各种美妙装饰的衣物,十分威严。
当他左手拿着盛满美酒的瓶子出现时,国王扎沃正与眷属边痛饮边聊天。他们面前摆着各种酒类,包括米酒、果酒、蜜糖酒、葡萄酒等,正在开怀畅饮的时候,忽见一人出现在面前虚空中,众人都感到非常稀有,便纷纷恭敬合掌。
天王此时就用雷声一般清晰、威严的声音说道:“你们有谁愿买我手中的瓶子?”国王觉得很少见,就恭敬合掌说道:“具有如日月般美妙身躯的你,到底是谁?大家都想知道你的身份,请告诉我们你是谁?我猜想你肯定不是一般人物。”
天王所变化的人回答说:“我是谁,你将来会了解的。只是,如果诸位不怕损坏自身利益的话,就可随意买走我所手中的瓶子。”国王觉得很奇怪:“我从未见过你这种卖东西方式,按照世间惯例,卖东西者历来只赞叹自己的物品,从不讲述过失,你倒奇怪,直接说出物品的过失,这说明你确实心地善良。这瓶中到底装有什么东西?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请解释给我们听。”
那人随即回答道:“国王你仔细聆听:这瓶中所装不是水,也不是酸奶、珍珠水、香花水,更不是酥油、乳汁。瓶中盛满恶性的水,且容我详细道来。如果你喝下它,你会沉迷难醒,以致走路飘忽,茫然不知地漂泊到陌生的地方。而且会神志不清,不能分清哪些东西该吃、哪些不该吃,会将它们一古脑儿都吞下去。喝了以后,连自己的心都摸不着边际,简直与动物没有两样。人们也会讥讽你,因你已丧失理智地在他们面前跳舞、捶胸。喝过这水以后,你会无惭无愧,裸体狂奔,呕吐不止;野狗会舔你的嘴,而你却毫无顾忌;丧失智慧与觉知,在道路上颠来倒去,晃晃悠悠不辨东西。若喝过此水,必会自甘沉沦,父母、亲友都会轻视讥笑你,而你却还无知无觉地经常与人争辩、争斗。这样的东西如果要卖,恐怕只有愚人才愿意买。如果贪执这水,权势财产都会败坏。它们现在就装在我手中的瓶里。而且,喝过这水以后,你会突然大笑不止,也会突然痛哭不已。就好象着魔一般,泪流满面、情绪不定。这能让人精神错乱,被众人谴责的恶水,它们现在就装在我所捧的瓶里。这里是一切痛苦的根本、一切罪业的来源、一切争论的焦点、一切痴暗的源泉。你们还愿意买吗?国王你应该明白,你现在喜欢喝的东西正与我瓶中的水一模一样,完全具备上述各种过失。饮酒还能令人破戒,导致各种谣言、诽谤缠身,让自己愚昧顽痴、毫无惭愧。如沉醉于这能带来无穷罪过的劣酒,众生都会因此造业而堕落。到那时,又有谁愿意承受痛苦?国王你应该三思到底该不该喝下这种东西?”
听了这番话后,国王心里面有很多感慨,完全明白了饮酒的过失,并彻底打消了心中嗜酒的念头。他由衷感谢天王道:“你真是和我的父母师尊一样,我今后一定按你所说身体力行,绝不辜负你的殷切教诲。为报答你,我决定供养你五座大城市、一百名仆人、五百乘骑、十驾马车,请你一定收下。你是真正引导我走向正道的导师,希望师父将来也能关照弟子。”
天王继续对国王说道:“五座城市等供养物我都不要,我的真实身份是帝释天王。如果你真要报恩,就按照我的教导去实行。这样一来,不但今生能得到福德、名声,来世也会得到安乐。所以希望你能戒除饮酒,依靠正法治理国家。”帝释天王说完即隐身而去。
从此以后,国王、大臣及国中所有民众都不再狂饮,全部断除了饮酒恶习。
35、美德坚不移
美德坚不移:努力遵行正法,维护高尚的品德。
《荀子·尧问》:“ 周公谓伯禽之傅曰:‘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史记·礼书》:“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羣众,岂人力也哉!”
传统美德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
修身:是指通过修养使个人具备美德。儒家经典《大学》中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修身的标准是个人达到较高的美德素养。个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等。
齐家:是指家庭应具备的美德。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治国:是指处世应具备的美德。治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为人处世之道。处世美德包括职业美德、公共美德等,主要内容有:精忠报国,勤政爱民,秉公执法,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讲求公正,礼貌谦让,公平交易,尊师重教,勤劳敬业,救死扶伤等。
每一种美德各自成章,这些美德无疑是人类作为一个种群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精神遗产。
生活中处处有美德,宽容亦是一种美德,拥有一颗宽容,忍让的心,凡事以宽广的胸怀去坦然面对,包容别人的失误,改正自己的错误,生活才会更轻松。
男人的美德是懂得管理国家,女人的美德是懂得管理家庭。世界上有数不清的美德,每个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都有不同的美德。美德是获得美好事物的希望和能力。正义是一种美德,诚实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平和是一种美德平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也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宽容是平和的外观。平和的人厚德待物,雅量容人,推功揽过,能屈能伸。“原谅失败者之心,注意成功者之路”,处事方圆得体,待人宽严得宜。
36、恭敬与谦让
恭敬与谦让:虔诚恭敬又谦逊;
温良恭谦让是典范的标准,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做人要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是行为规范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温良恭俭让不是表面的东西,更不是能够装出来的,它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在本质,一种道德境界,体现着他的最根本的人生价值观,那就是对于别人的无私和爱。作为文明的一种体现,温良恭俭让不是哪个人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是仁义礼智信的外在表象。
民国弘一大师在一次演讲中示现说:“到今年一九三七年,我在闽南居住,算起来首尾已是十年了。回想这十年之中,我在闽南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却是很少很少,残缺破碎的居其大半。所以我常常反省自己,觉得自己的德行实在十分欠缺!因此,近来我为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二一老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这有我自己的根据。记得古人有句诗:‘一事无成人渐老’,清初吴梅村临终的绝命词:‘一钱不值何消说’,这两句诗的开头都是‘一’字,所以我用来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大师的恭敬和谦卑。
37、知足并感恩
知足并感恩:知足且常怀感恩心;
知足,谓自知满足,不作过分的企求。《道德经》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不知满足,进而追求,定招灾祸。知其足,不追求,安于所得,无为无德,反而常常满足。知足才能避免灾祸,才能全生保身。
感恩,是人生基本的准则,是一种人生质量的体现,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础。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能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能保持我们的积极、健康、阳光的良好心态。怀有感恩之情,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和感激。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生道义的净化剂、事业上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的高贵之所在。感恩将使你的心和你所企盼的事物联系得更紧,感恩将使你对生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从而一生被美好的事物包围。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够生活在一个感恩的世界,这个世界一定是非常美好的,我们的人生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报四重恩:一、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三、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我们感念众生旷劫供我所需之恩,感念自然界,太阳供我光明与热能,空气供我呼吸,花草树木供我赏悦。
38、及时闻教法
及时闻教法:随时地听闻正法。
《涅槃经》云:“法是佛母,佛从法生,三世如来皆供养法也。”闻法能令我等达究竟之觉悟,于此世间再无更胜之事。如是思惟后,每次闻法时相续中定会充满欢喜,无需强迫,自会以大欢喜心闻受。是故如是思惟甚佳,能建立正确的闻法心态:恭敬正法、恭敬法师、不轻正法、不轻法师。
第一、极为敬重正法:应作是念:“依此正法,能得大利益,此法极为殊胜。我今有此善根,悉为佛法所赐。”如是敬重正法,视其为无上对境。
第二、极为敬重法师:应作是念:“父母养我色身,法师育我法身,法传自师处,生生世世利益我,此恩德无量无边。”有此感恩之心,遂会敬重法师。即使法师功德与己相等,或不如己,亦不轻慢,极为敬重。
第三、于法不生轻蔑:即不轻视正法。所谓轻蔑,即作是念:“此法甚是粗浅,乃对初学者所宣之法,于我上根者而言,闻此种法无何意义。”或想:“此法我早已了知,无必要对我重复宣说。”
第四、于法师不生轻蔑:即不轻视法师。所谓轻蔑,即作是念:“此人水平尚不如我,如何能讲法。”或想:“此人种性低劣,能力甚差。”此等皆为轻蔑之心,应当断除。
39、忍耐与顺从
忍耐与顺从:忍辱,和蔼,包容。
忍辱波罗蜜多的圆满,唯一是由自心灭除嗔恚、怯弱、不解无其乐欲等修习圆满,并非观待令一切有情全都远离暴恶,因为此事无法成办,而且以调伏自心便能达成目的的缘故。
上述理由有二:
一、不可能让一切有情全都远离暴恶
如果观待一切有情全都远离暴恶,才能安立圆满忍辱度,则应成诸佛都未圆满忍辱度,因为如今世间仍然遍满了恶人。
二、调伏自心便能达成目的
此处“目的”,是指消除一切敌人和所有对立面。若想从外境上消灭所有敌人,根本无法办到;而向内调伏自己的心,便能灭一切敌。因为“敌人”、“对立面”都是以心假立的,一旦调伏自心,一切敌对自然消失,因此若想“天下无敌”,就应降伏自心,而不是一一去降伏外敌,“心中无敌”即“天下无敌”。
总之,因为无法让外有情全都远离暴恶,故忍辱度圆满并非观待有情离恶而安立。又因调伏自心即能灭除一切怨敌,所以忍辱度的圆满,唯一是由自心灭除嗔等修到最圆满而安立。
《六波罗蜜多经》:“复次,若诸有情为彼三十六俱胝天魔、鬼神、药叉、罗剎而来侵害,菩萨唯将安忍波罗蜜多能破彼军,乃至八万四千烦恼怨贼,欲摧伏者,亦以安忍而除灭之。非唯如是,天魔大军烦恼怨贼,乃至极下微小怨贼,亦以安忍而调伏之。是名安忍波罗蜜多。”
40、得见众沙门
得见众沙门:乐于亲近贤圣沙门们。
修学佛法,应当时时亲近三宝和善知识。蒋山元禅师是慈明禅师的侍者,在《景德传灯录》中云:“二十年中运水搬柴,不畏寒暑,凡事亲力而为,如是求道。”有些学子心不平等,他们眼中地位高、名声大者,方认可为善知识;若无眷属、名声不大、地位不高者,遂不认可为善知识。此辈与佛法相应之功德一分亦不可能生起。亲近善知识当具正确心态:
“观过不成就”之公案:往昔,世尊胞弟善星比丘,二十四年中作世尊侍者,随佛左右。善星比丘极为聪颖,精通三藏十二部,且能不参阅经文而讲经说法。然其不具清净心,见世尊一切行为皆为欺诳,认为:“除佛有一寻光之外,悉皆与我相同,根本无超胜处。”且说:“二十四年为汝仆,除身具有一寻光,芝麻许德吾未见,知法我胜莫为仆。”因此离开世尊。时阿难为世尊侍者,其问世尊善星比丘转生之处,佛告之:“善星仅有七日寿命,死后将于花园中转为饿鬼。”七天后,善星比丘转生为一具九种丑相之饿鬼,下场极为悲惨。善星比丘虽承侍佛陀二十四年,结果亦唯自趣毁灭而已。是故以观察过失之心依止上师,过患极其严重。
《杂宝藏经》中一则“观德获成就”之公案:昔日有一女子,颇具智慧,亦诚信三宝。一次,有老比丘至其家中,此比丘年岁已高,颇为糊涂。此女供养饮食后,至诚祈请老比丘说法,敷设法座后,女子闭目静坐,恭候闻法。老比丘于座上甚急,因其对讲经说法一窍不通,故趁女子闭着双目时,悄悄逃回寺院。然此女子认为老比丘在为其示现无常苦空之理,因此得大法益,当其至心思惟有为法无常、苦、空、不得自在诸法理时,即证初果,故甚是感激老比丘说法之恩。实际老比丘根本无说法功德,然此女子以清净心观想,如是而获大利益。
由以上二则公案,可知以我等如何观视善知识,将直接决定所获之果。对同一位善知识观察过失与功德将获截然不同之果。此亦悉由我等之心,自己如是观想而如是显现。诚如同一座雪山,山之南面充满阳光,山之北面冰雪覆盖。若以清净心观察功德,当下即在加持阳光之照射中;若以染污心观察过失,则心已在罪业冰雪之覆盖下,此皆是我等自变自缘而已。乌鸦食毒遂会死去,孔雀食毒反而更加艳丽,不善用心与善用心之结果,亦复如是。
41、适时论信仰
适时论信仰:随时地参加正法的讨论和共修。
当我们遇到疑惑,必须向善知识请教有关佛法的问题,由此获得知识,为最吉祥。既然佛法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我们必须真诚地去明了,然后实行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常和那些对佛法有认知及实践者互相讨论和研究,这将更容易了解佛法。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间讨论佛法。不管个人有任何不方便,我们绝不能错过和那些聪明、智慧,有经验者讨论佛法。当一个人的心被污秽(烦恼)困扰时,面对家庭问题或种种苦恼时,这正是讨论佛法的适当时机。
对大多数在家修行的佛子,由世俗琐事牵累,很难有机缘念修足量的圣号和心咒,甚至很多居士没有早晚功课的习惯。组织各种共修和佛学交流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居士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建立修行的习惯,对一些简单易行而又非常殊胜的日常修法重视起来。如供香、水、花、灯、果、茶、念佛、诵咒、诵经等等方式。
经论中指出,众人共修之功德是各人所修功德的总和,也就是说,如果一万人同时参加共修,每个人于共修期间所造善业都将增长一万倍。事实上,无论善业抑或恶业,若众人共同协商、参与,每人都将得到一份相应的功德或罪业。例如一千人同时密谋杀害一人,待到果报成熟之时,千人中的每个人都会感受杀害一人之果报。而众人共同交流佛学所造之善业功德也与此理相同。尽管这样,却仍有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个人念诵功德较大,集体共修功德较小,这些见解都是对因果关系不十分信任所致。作为一个修行者,我们理应相信佛陀的教言,特别是对因果要生起坚定的信解,值遇大型法会时,一定要积极参加,从而得到大家共修的善业功德,这同个人修持的利益相比,相差十分悬殊.
而依靠共修的缘起力量,方能大大增上其不可思议的功德。滴水入海,同海广大,参加共修活动的每个同修,均可同时具足共修的功德利益。对于一般佛子,尤其对在家居士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增长福报,清净业障与众生结下清净法缘的共修机会,获得各种法益。以此种种善妙因缘,希望一切善缘大众都能加入共修,携手精进,共同积资净障,成办二利功德。
42、自制净生活
自制净生活:行克己简朴之生活,修清净梵行,断绝与异性的非理纠缠。
清净生活,广义言之,指清净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狭义而言,则指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的出家修行的戒律与斋法。因为在家修行的人,家庭的、社会的种种事务很繁忙,要想修行,障碍也很多。佛陀悲悯在家弟子让他们能够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净生活,种出世的善因;又能够适应在家人生活的特点,所以特别制定了在家人的出家戒,就是八关斋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非梵行、不妄语、不饮酒(包括不吸毒)、不非时食、不着香花曼(不歌舞倡伎)、不坐卧高广大床
佛陀曾说,受持八戒,功德与阿罗汉等,与诸佛齐。但是,受持八戒必须“信念清净”,才能获得功德。《大毘婆沙论》记载:“有彼厨人,欲害生命,以拟充所食。彼便告曰:我今受戒,不得杀生,留待明天杀,以充所食。”如此的受持,虽有些微善因,终不获大果报。因此,如能一日一夜清净受持八关斋戒,身心与戒法相应,净念相续,不仅所得功德无量无边,更能令在家信众植下出世善因,终得解脱证道。
43、领悟八正道
领悟八正道:参悟四圣谛、八正道;
四圣谛:一、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二、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三、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四、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
佛教的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一、正见:(正确的见解)对于佛法,有正确的了解,远离唯神、唯我、唯物等之荒谬妄见。
二、正思:(纯正的思想)或称正思维,即远离邪妄贪欲,作真理智慧的思索。
三、正语:(净善的语言)即远离虚言、粗言恶语、诽谤、妄语、戏论等等之言语。
四、正业:(正当的工作)即遵守国家法律,严持律义,有犯法之事勿作,不作走私贩毒的工作,实行高尚而善良的生活。
五、正命:(合理的经济)常存著道德、伦理观念,以谋求正当职业,以维持生命。
六、正念:(真理的信仰)即正心诚意,远离妄想颠倒不失正念。
七、正精进:(积极的精神)向正理方向努力前进,即勤修戒、定、慧三学。
八、正定:(禅定的生活)身心注于一境,消除一切杂乱,以养成完满的人格。
44、实证涅槃法
实证涅槃法:发起无上菩提心,实证于不生不灭的无上涅槃。
涅槃(巴利文:Nibbāna;梵文:Nirvāṇa),佛教用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旧译灭度。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
在大乘佛教中,涅槃即是我们通常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为如来的法身。《胜鬘经》:“法身即如来大般涅槃之体。”大涅槃是诸佛的法界,是诸佛甚深的禅定,也就是“常乐我净”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证。《法华经》:“惟如来证大菩提,究竟圆满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大乘“涅槃”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第一,如来常住;第二,涅槃“常乐我净”;第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乘“涅槃”主张“真空妙有”。大乘“般若”明无我,讲“真空”;大乘“涅槃”示真我,讲“妙有”。由于此“有”不是对立的现象之有,故称“妙有”。从大乘思想的发展看,大乘《涅槃经》出现在般若、法华、华严等大品类经之后,以对治认为“涅槃”是永远沉寂的消极涅槃观。
45、八风不动心
八风不动心:虽然身涉此世间法,但心却不为所动。
八风,又叫“世八法”。指尘世间煽惑人心的八件事: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详见《释氏要览·澡静》。
唐王维《能禅师碑》:“不着三界,徒劳八风。”宋范成大《偶箴》:“情知万法本来空,犹复将心奉八风。”
1. 称:各种称赞,各种说好,人前人后为你宣扬,随时随地对你拥护,给你赞美,给你欢喜。
2. 讥:冷嘲热讽,厌恶讥嫌,专说无中生有的行为,随便议论你的长短,给你生气,给你烦恼。
3. 毁:言蜚语,毁谤中伤,使你信用蒙受损失,把你的为人说得一文不值,给你打击,给你阻难。
4. 誉:说你功德,扬你贡献,赞你是菩萨再来,称你是圣贤再世,给你捧场,给你得意。
5. 利:金钱物质,各项利益,有的当供养送来,有的作礼品赠到,给你受利,给你利益。
6. 衰:减损所有,破坏所得,将成的事业忽然垮台,已有的资用忽然失去,给你贫困,给你衰微。
7. 苦:身遭侵害,心遭恼乱,恶的因缘困扰生活,恶的境界折磨身心,给你艰难,给你逼迫。
8. 乐:随心所欲,顺适安乐,物资上的享受,感情上的满足,给你欢欣,给你快乐。
宋朝苏东坡,号东坡居士,自小与佛印禅师是好朋友。一日,东坡出关后做了一首诗偈洋洋得意,立刻叫书童乘船从江北瓜州送到江南,呈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观赏,偈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看后,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东坡一见大怒,立即过江责问佛印禅师:“你不夸我也就算了,何必如此讥讽与我?”禅师回敬道:“从诗偈中看,你修养很高,既已八风吹不动,怎又会一屁打过江?”东坡一听,默然无语。
46、无忧无污染
无忧无污染:无忧,无垢,离贪,无染。
人是须要生活、须要工作的,而且还要尽一定义务的,如何在这些行动中使身心安定,无忧无染呢?当知法由心生,道由心悟,初祖达磨对此曾提出报怨、随缘、无所求和称法四行。首应笃信业报,忍苦耐劳,淡泊自甘。次应通达诸法无我,得失随缘,而不以物累心。再次常宜精神内安,不希名利,不贪享乐,亦不向外求玄。更重要的是,一切行动都要随顺正理,契合中道,即所谓“称法行”。
《五灯会元》卷四载:赵州从谂问南泉普愿:“什么是道!”南泉说:“平常心是道。”其实平常心之说,蕴含于《六祖坛经》而公开倡导于马祖道一。禅录载,马祖一日示众云:“道不用修,但莫染污。何为染污?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染污。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为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平凡无圣。”此中所说的平常心,究竟是什么心?据马祖所说,它是不染污的,与有造作趋向的生死心相反。从正面讲,它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直了真圣义谛的无分别智。但它不名智而以心为名,因它是恢复了心的本来面目,而直接就是本心了。但它又不名本心,因为本心是术语,为破文字障,避免名相化,故不名本心,而从通常惯语的平常心命名,以便与实际生活水乳无间。其实它就是“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所以说平常心是道。
47、宁静无烦恼
宁静无烦恼:身心淡泊,解脱自在。
一个人若能保持平静心毫无动摇,保持淡泊轻安和解脱自在,于一切行动是最吉祥。持有这种心境的人是很特别的,远离烦恼,驱除和灭尽欲望。此时只有轻安和宁静,没有疯狂的爱欲和迂回曲折的忧愁。他内心安稳,看清不断改变的世间,苦恼的人生围绕在身边,而不被牵连其中。
淡泊是一种从容,是对人生和世界深彻领悟后的一种超越。郑板桥“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而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这份淡泊,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把生活与世间的一切馈赠报以呼声,即使清贫也当成欢乐,还原出人的本性与高尚。
淡泊人生,并非消极逃避,无所事事,也非看破红尘,甘于沉沦。真正的淡泊要有非凡的勇气,要坚韧不拔,要有一股持之与恒的毅力。淡泊存于慧心。多一份淡泊,少一份迷执。多一份淡泊,多一份明志。心中存有淡泊,午阳下可赏竺,闹市中可安步,一切处吉祥。
48、依此行持者
依此行持者:精进行持上述诸吉祥事。
霞惹瓦云:“未曾实行诸菩萨行,如看射箭,总觉甚易,全无怯弱。现在之法无完善者,故不致到怯弱自轻之地;若善圆满,恐必多起怯惧自轻。”
霞惹瓦祖师说:没有实践过菩萨行的人,就像在一旁观看射箭,总觉得很容易,心里一点也不怯弱。现在所学的法还不完善,所以不至于到怯弱自轻的地步;如果法完善圆满,多数人恐怕会生起怯弱、自轻的心。
佛法如果只是泛泛而谈,或者只是片面了解,一般人都会自命不凡,认为修行很容易。然而,一旦要具体落实在修行上,严格要求每一步修心所应达到的量,这时再将自己的身心状态一一对照前后完整的修心次第,恐怕一般人的英雄气概立即会荡然无存。
即便是一般善人的标准,若具体严格地制定出来,多数人都会认为要求太高,根本做不到,何况是要实践菩萨行,这件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没有承担责任时,谁都说得轻飘,但真正要负责时,姑且不说为了无量众生而长劫修行,即便只是付出一个月,也不一定愿意。
民国时,有人问王凤仪老先生:“老先生认为,注金刚经的能成佛呢?还是讲金刚经的能成佛呢?”王先生说:“注的、讲的都未必成佛,行金刚经的才能成佛。”我们学习了《吉祥经》,更要深明此道,真正发起勇猛精进之心,把吉祥经落实践行到工作、生活和修行中。学、讲、诵、读吉祥经,都未必能成佛,践行吉祥经则必定成佛。
49、无往而不胜
无往而不胜:因无恐怖而随处不会被他人、他事所征服。
依据吉祥经所授无上善法,安忍精进,行持不懈,自会成就不可思议解脱利益。菩萨虽见生死流转苦恼无量,却能以安忍力代受众生之苦,即使经历无量时劫仍不辞辛劳,终究不会弃舍生死而自取寂灭。而且,菩萨以安忍力能施舍一切头目脑髓、身肉手足乃至身命,心中毫无吝惜。这样的大安忍,愚人仅仅听闻都会心生惊恐,汗毛竖立,又怎能施舍呢?所以,安忍是难行者无与伦比的威德力。
佛在《菩萨藏经》中说:我回忆前世作大仙人时,名叫“修行处”。当时有恶魔变化了五百名健骂丈夫,时时尾随我并以各种恶语辱骂我。不论白天或黑夜,在我往返去来、行住坐卧等时,或在僧院静室,或在城市俗家,或在街头巷尾,或在无人静处,随我端坐或站立,这五百名魔的化身,不停伺机以各种粗语谩骂、呵责我,这样持续了五百年未曾间断。舍利子,我回忆那五百年中,虽被诸魔用各种不堪入耳的粗语辱骂,但我未曾动过一念嗔心,我总是生起慈悲救护的善心,以正理观察嗔恚的对境。
由此公案可知,依善法安忍精进才是善护自心最殊胜的铠甲。尽管恶人人多势众,并在五百年中不断放射粗语利箭,却丝毫穿不透善法的铠甲,反而引发菩萨的深慈大悲,所有粗语利箭都化为赞美菩萨高尚情操的美妙花朵。
50、一切处得福
一切处得福:如此,所到之处将会获得安乐幸福和无边功德。
修学佛法可以获得如下功德和福报:
(一)认识人生:佛法,是茫茫人海中的慈航,它教人认识生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指示人生的真谛,使人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安乐,把人生从烦恼的此岸,运载到安乐的彼岸。
(二)净化人生:充满着烦恼的人生,是染污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所以必需要改造。但是要怎么样去改造呢?就是要把它净化。我们学佛,就是沐浴佛化,用佛陀的法水,来洗涤我们内心的垢秽,等到我们内心的恼烦垢秽清除了,那么,我们那染污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人生,便可改造成清净的、圆满的、快乐的、理想的人生了。
印度萨罗国有一位国王,叫做波斯匿王,有一天,波斯匿王出巡,在路上遇见一个老公公,头发苍白,这显示着他的年纪已经很老了;国王问他道:“老公公!你今年几多岁?”老公公不假思索地答道:“四岁!”波斯匿王觉得惊奇起来!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再伸自己的右手,竖起四只手指向老公公问道:“你才四岁?”老公公点点头,很肯定地证实道:“不错!我今年的确才四岁。”老公公知道国王一定感道疑惑,就再向他解释道:“以前我不懂佛法,活了几十年,思想、行为都被内心的烦恼控制着,做了很多自己以为对而实在是不对的事;四年前有个机会,给我听到了佛法,我才认识了人生,皈依了佛教,实行佛陀所指示的道理,依佛法去生活,去净化人生;最近这四年来,才算是真正的做人,所以我说:今年才四岁。”国王听了老公公这一番话,非常感动!点头称赞道:“老公公你说得对,一个人要能够学习佛法,照着佛法去做人,才算是真正的做人。”
(三)庄严人生:佛教是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学佛的人,实践佛陀所指示的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的道德行为,来培养与充实内心的功德,显发本有的智慧,以庄严人生,成就佛道。
从前印度有个大富长者叫给孤独长者,他的第七儿子,娶到一个非常美丽的玉耶女做妻子;玉耶女自恃她的姿容秀丽,瞧不起公婆和家里的人。
有一天,长者请佛陀来到家里,想要教导玉耶。玉耶知道佛陀来了,却故意避开,不愿出来见佛陀。后来,她为了好奇,躲在门后,从门缝里偷看佛陀。她看到佛陀庄严的德相,实在比她更美!于是自动出来,向佛陀行礼。
佛陀说:“玉耶,你有着佼美的容貌,如果配上端正的心行,那就更好了。要知道,佼美的容貌,只是外表美;而端正的心行,才是内在美。只有佼美的容貌,而心行不端正,还是不足取的。真正的美人,必须内外俱美!”
玉耶听了佛陀的开示,心中的骄傲完全消除了。她皈依了佛陀,佛陀教她实行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的好行为,以充实她内心的德性美。她依教奉行,立志做一个内外俱美,真正的美人。
《吉祥经》讲述了佛教的吉祥观和幸福观,也告诉了我们在人生的种种境界里该如何保持宁静安祥。如果我们实践以上诸最吉祥事,我们生活中的交友、择处、提高技艺学问、孝养父母爱护妻子、帮助亲朋好友、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律修行等等的一切,都能时时提起观照,处处获得善德,成为一位获得最高尚吉祥的人。
♡ 喜欢 (0)
拥抱吉祥
释清净 编辑
山东佛教在线印经处
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
已与中国文化融然一体。
而我们却对佛教一无所知,
甚至有着种种的误解和偏见。
你想知道佛教怎样看待世界和人生吗?
你想知道世界上为什么这么多人信仰佛教吗?
你想了解你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吗?
你想获得人生真实的快乐和幸福吗?
你并不一定要信仰佛教,但却不能不了解佛教!
——走近佛教,改善生命!
如果能从此书中得到利益,那么读完后敬请将此书送到佛经流通点,或者推荐给您的亲人、朋友、有缘者,让他们同沾法益。宁传阅至破,勿束之高阁。
前 言
第一次见到《佛说吉祥经》,是因为一个居士发心要印在年历画上,征求清净的建议。清净略扫了一遍后很是疑问,感觉文辞太过现代,似乎不是原经。实在拿不准,就建议居士先别印,等搞明白再说。但由于外出参学,就没深入探究。一年后,在一个念佛堂作短暂停留,居士们要求讲讲课。一时无从说起,结果看到桌上放着这部经,就拿起来顺着讲了一遍。深入思维,顿感这部短经义理博大,文辞精要,言简义丰,深契法印,通于五乘,集佛教伦理之大全,世出世间之司南,堪称四众佛子的行为规范、修行宝典。于是追踪查阅,才知道这部经是由李荣熙先生于民国时期从南传巴利文大藏经中翻译过来的。李荣熙先生是心中心密法开山祖师大愚法师在俗家时的儿子,曾受太虚大师委派赴斯里兰卡学习,建国后曾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得此法要,清净一发不可收拾,到处宣讲,倡导共修,闻者欢喜,持者受益。吉祥利益,赞莫能穷。
“吉祥”是巴利语MaGgala的翻译。MaGgala 被定义为断除邪恶、断掉不善法。凡是吉祥的,一定在本质上是健全的,也就是善的。因此,本经上所说的吉祥不仅是祝福和念诵,更应被作为一种修持法门。
对此,以清净的教训可知,对于无上的法宝,我们如有疑问,应追踪探究,深入学修,绝不能泛泛而过,更不可以凭经验揣测,否则自误误人,不堪设想。
弥陀稚子:释清净
于2010年11月吉日
佛说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夜深,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
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暇疵,是为最吉祥。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佛说吉祥经白话
我亲自听佛说的:有一次,世尊在舍卫城给孤独园的祇陀林精舍驻锡。
有一位天人,于深夜时分,身发灿烂的光辉,照遍了整个祇陀林;他来到了世尊的地方,到了跟前,向世尊顶礼毕;恭敬地在一边坐定后,以偈颂向世尊禀告说:
许多天众与人们,希求于幸福,思惟着有关如何才能获得吉祥的事;恳请世尊慈悲教导,什么是最上吉祥的事!
佛陀这么回答说:
远避愚痴的人;亲近有智慧的圣贤者;尊敬值得尊敬的人: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居住在适当的仁厚的处所;过去曾积善业;现在又自修善德: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于众多技艺能广学多闻;精进地持守戒律,使自己有高雅品行;说柔软喜悦的话: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恭敬地侍奉父母;好好照顾妻子儿女们;从事正当和平的职业: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实行布施及端正如法的行为;济助亲属们;所作行为没有可以受责难的: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能远离作恶的行为;不要沾染致醉及易上瘾的物品;努力遵行正法: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虔诚恭敬又谦逊;知足且常怀感恩心;随时地听闻正法: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忍辱、和蔼,乐于亲近贤圣沙门们;随时地参加正法的讨论: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行克己简朴之生活;修清净梵行,断绝与异性的纠缠;参悟四圣谛;实证于涅槃: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虽然身涉此世间法,但心却不为所动;无忧,无垢离贪、无染,安稳: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谁能实行上述诸吉祥事,则因无恐怖而随处不会被他人、他事所征服;如此,所到之处将会获得安乐幸福:这些都是能给他们大吉祥的事。
1、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由阿难尊者结集经典时所说,为佛经开卷语。
如是,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意思是“这是我亲自听佛所说”。《佛地经论》:“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 本师释迦牟尼佛入大般涅槃前,曾嘱咐四件事为:(1)佛弟子应依“波罗提木叉”(戒)为师;(2)佛弟子应依“四念处”为住;(3)集结经文之首应冠以“如是我闻”;(4)对待恶性比丘应用“默摈”为之。
从前有一位在山上住茅蓬的出家人,几十年来都是一个居士在护持供养他。这位师父平常也没什么特别的表现,普普通通、老老实实,就是坚持天天受持《法华经》。突然有一天,这个师父对居士说,过几天我就要走了,往生了,临走前给你讲一次《法华经》吧,以报答你多年的护法之恩。哦?没想到自己护持的师父竟然有了大成就,预知时至,那个居士又惊又喜,于是就按照吩咐准备好了法座。到了那一天,这个出家人搭衣持具,礼完佛就上座了,下面居士一家恭恭敬敬地合掌等着,希望能听到从来没有听过的妙法。师父说:注意,我现在要把《法华经》的奥秘告诉你们,注意听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说完“啪”地拍了一下桌子,就往生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正是《法华经》及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的奥秘所在。“如是我闻”又作“我闻如是”,我所闻见,本来如此;诸佛实相,众生本具;世间幻象,事理圆融。憨山大师云:死生昼夜,流水花谢,今日方知,鼻孔朝下。“一时佛在”,一时一切时,佛性不生灭,不来亦不去,生死大涅槃。原来佛陀早就把宇宙时空、生死涅槃的真如实相放在每部佛经的开头,开宗明义,和盘托出。
2、一时佛在
“一时佛在”又作“一时佛住”,宣明时间人物地点。
学术界看“一时”,认为印度文化的特点是没有时间观念。佛经不记载佛是在哪一年哪一天说的,只用一个笼统的名词‘一时’代表尽了。如果拿形而上观点来看,这‘一时’的文字记载是最高明的,不管过年万代、未来千年万代,就是‘一时’,没有过去,亦无未来,只有当下。因为时间是相对的,没有固定的。地球的时间不是月球的时间,月球的时间不是太阳系统的时间。过去已去皆空,未来没来是空,现在当下空。因此“一时”即是“一切时”,《金刚经》之“无寿者相”即是“无时间分别”之义。
“佛”者觉悟也,“住”者常也,一切众生皆有觉悟之性,名为佛性。性者不改之义也,通因果而不改自体是云性,如麦之因,麦之果,麦之性不改。华严经:“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坐。”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在华严经中,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菩萨“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可以以神通把时间和空间任运整合,把刹那化作一大劫,把未来搬运至当下,一芥子可纳三千大千世界,世界不小,芥子不增。《法华经》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智者大师诵《法华经》至“药王品”时,忽然入定,在定中到达灵鹫山,佛在灵鹫山讲《法华经》,出定后告诉门人“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这一会还没有散”。近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令好莱坞导演们拍出大量关于“时空隧道”、“时间飞船”的电影,使主人翁得以自由穿梭于过去现在未来。由此可知,众生念阿弥陀佛可以求生于极乐世界;如若称念释迦牟尼佛圣号,发愿求生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以期在佛前听法,也完全可以如愿往生。
佛法的解释分为俗谛解经和真谛解经,俗谛为以文解字,真谛为以理说义。“一时佛在”俗谛解释为“那个时间佛住在……”;真谛即为“时间空间皆幻化,常乐我净无生灭”之义。
3、舍卫国
舍卫,为中印度古王国名。又作舍婆提国、室罗伐国、尸罗跋提国、舍啰婆悉帝国。意译闻物、闻者、无物不有、多有、丰德、好道。又以此城多出名人,多产胜物,故称闻物国。本为北憍萨罗国之都城名,为别于南憍萨罗国,故以都城代称。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统治此国。据分别功德论卷二载,佛陀于舍卫国前后居止二十五年,较住于其他诸国长久,由于此国最妙、多珍奇,人民知义理;而祇洹精舍特有神验,当众僧讲集时,有猕猴数千前来,在左右观听,寂静无声,诸飞鸟亦普皆来集;以此国多仁慈,故异类影附。大智度论卷三载,舍卫城为佛出生地,为报生地之恩,故多住此。诸经典中,常见其名,且阿含部之诸经、贤劫经、弥勒下生经、弥勒上生经、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等诸会,阿弥陀经、文殊般若经、金刚般若经等皆于此处说。
舍卫国居民90万人,佛陀于此居住前后近三十年。国中居民有三十万人皈依佛陀,并有很多证阿罗汉果位;有三十万人听说过佛陀,但未随佛修学;有三十万人从未听说过有佛出世。可见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法灭时期的四种现象在当时的舍卫国同时存在。在我们感叹现处末法,众生难度时,应深知不是法末,而是人末。
是故,诸佛子当发大愿:“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暗。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唯乐正道,无余欣戚。拔诸欲刺,以安群生”。
4、祗树给孤独园
佛由三十一岁开始说法,直到八十岁,在四十九年之间,他的教化工作,大部分都在舍卫国。舍卫国在中印度,经济文化发达,财富很多。舍卫国的国王,就是楞严经上那位波斯匿王,也是佛的弟子。那里有位长者,年高有道德,是舍卫国一个大财主,名叫“给孤独”长者,也是拜火教的教主。有一天他遇到了佛,对佛产生了信仰,皈依了佛陀。他请求佛到波斯匿城去说法,而且要给佛盖一个讲堂。佛同意后,他回到波斯匿城,找了一个最好的场地,但是却属于祗陀太子所有。太子提出来一个条件,如果长者能把黄金打成的叶子,一片片铺满了八十顷的地,就把这地卖给他。
给孤独长者爱布施,孤苦伶仃的人找他,他一概都帮忙,专门做好事,所以叫做“给孤独”,就是我们所称“大善人”的意思。他真的把金叶子一片片去铺满了那八十顷地。太子奇怪,问他为什么舍得花这么大的代价?长者说:“那真是佛啊!是真的圣人。”太子说:“我相信你的话,你不要买地了,我来为佛建造吧!”长者说:“既然是我发的愿,还是我来建吧!”争执不下,太子只好说:“铺满黄金的地方算你的,但园中有树的地方没铺黄金,还是我的,咱们两个一起为佛建讲堂吧。”所以这个讲堂为两人合力所建,就称为“祗陀太子的树,给孤独长者的园”,简称“祗树给孤独园”,又称“祗陀园给孤独精舍”。这里成为佛陀讲经的大讲堂,楞严经、阿弥陀经等多部重要经典也是在这个地方讲的。
5、时已夜深
“时已夜深”:这个时候已经是深夜。
没有佛法的日子,众生内心被无明烦恼所障,人生如漫漫长夜,充满了苦难和恐惧。
《三宝歌》(作词:太虚大师曲:弘一法师)
人天长夜,宇宙黯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逼,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佗耶!佛佗耶!昭朗万有,任席众生,功德莫能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净得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槃城!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达摩耶!理无不彰,蔽无不解,焕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绩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6、有一天神
“有一天神”:有一位天人。
各种宗教都认为有天堂与地狱的存在,佛教也肯定天堂与地狱存在的事实。佛教对宇宙的看法,认为天堂有三界二十八天之分,所谓三界二十八天就是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
一、欲界六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六欲天的天神和人间一样,有身体形相,并有物质生活的需求与精神生活的享乐,尚且耽溺於饮食男女的欲望之中,因此称为欲界。
欲界除六欲天之外,还包括人界的四大部洲、阿修罗,以及畜生、饿鬼、地狱等五趣。
二、色界十八天:此界又分为:1.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2.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3.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4.四禅九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等)。色界的天神虽然没有男女、饮食、睡眠等欲望,但是还有殊胜的形色、精神上的爱情、国家的型态、社会的组织等现象,此天以禅悦法喜为食,因此称为色界。
三、无色界四天:指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等四天。无色界的天神已经完全超越男女饮食、身体形质的障碍,不执著於任何的形色,只有纯粹精神的存在,和色界一样以禅悦法喜及识为美食。
三界二十八天的果报虽然各有优劣、苦乐等差别,都属於迷界,仍然难脱生死轮回之苦,因此《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意思是说,三界充满了生老病死等众苦,逼迫著众生的身心,就如一幢着火的房子,不能安居。因此众生唯有修行精进,以求出离三界,进而证悟涅槃,这才是究竟解脱之道。
7、殊胜光明
“殊胜光明”:天人身上放出祥和灿烂的光明。
此天神名释提桓因,为菩萨示现之忉利天主,护持佛教,已蒙佛授记,故能放殊胜光明。《璎珞经》云:“汝今天帝释,功德众行至,千佛兄弟过,无复贤劫名。中间永旷绝,二十四中劫,后乃有佛出,刹土名普忍。彼佛寿七劫,遗法亦七劫,其法已没尽,旷绝经五劫。汝于彼刹土,当绍如来位,号名无著尊。”《净名疏》云:“若此间帝释,是昔迦叶佛灭,有一女人,发心修塔,复有三十二人,发心助修。修塔功德,为忉利天主,其助修者而作辅臣。君臣合之,名三十三天”。
佛经中常常说到“放大光明”,“光明普照”,“光明”是智慧和慈悲的象征。由于光明,方消痴暗,垢障消除,才得解脱。慧光破无明,觉心除幻结,正是自他俱利。佛的光明与功德非一切世间诸法所能相比,故称之为大光明。
光明有两种:
(一)色光(指日月火珠及佛菩萨天人的身光)。
(二)智光或称智慧光,心光(指妙法能除众生愚痴的垢暗)。
《大智度论》说:“光明有二种,一者色光,二者智慧光。”昙鸾大师说:“佛光能破无明,故佛又号智慧光。”憬兴法师说:“光从佛无痴善根心起,复除众生无明品心,故智慧。”故《瑜伽论》称之为法光明。以现法破暗为义,别于色光。但佛光具一切光,故《往生论》说:“佛光明是智慧相也。”蕅益大师九天写一部《弥陀要解》,人称这是从蕅益大师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思益经》说:“如来身者,即是无量光明之藏。”如来身是什么呢?就是大光明之府库。《大日经》说:“大日如来所安住之处是“不坏金刚光明心殿。”金刚是表示坚固,永远不会坏,不会减,不会灭的。光明的心是赞叹如来觉心的胜德。殿原意是宫殿,此处光明心殿表示身住于心,心住于身的不思议妙境。《思益》中光明说的是如来身。《大日》中光明说的是如来心。由此可见,如来的身心就是大光明,也正是佛教的大光明。百丈禅师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悟人的心迥然超脱六根六尘,只是一片灵光单独照耀。这也是拿光明譬喻这个心不与万法为侣,心光寂然朗照之象。临济禅师说:“历历孤明。”“历历”是清清楚楚,绵密不断。“孤”就是不以一切为侣伴,罄然独存。“明”就是光明,明白,本明。也是同样说明本心。所以佛教都以大光明来表示本来的妙明真心(妙明两个字就是胜妙光明的简称)。
阿弥陀佛又号无量光佛,而且《无量寿经》里头十二光佛,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无等光、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都是阿弥陀佛称号。法身阿弥陀佛所居的国土称为常寂光土,可见弥陀身土都是大光明。所以大光明就是佛之身、佛之土、佛之心,显示佛的本体。有体必定有用,从大光明的本体,自然流出大安乐的妙用,就普令一切众生都能因妙法光明消除自身痴暗,离苦得乐。更殊胜的是每一个众生常住于大光明的本体而得到大安乐、大解脱。
8、遍照园中
“遍照园中”:(天人身上所散发出的光明)照遍了整个祗树给孤独园。
佛陀诞生到这个黑暗的世界,为众生带来了光明。舍利弗说“佛未出世,我犹如盲人”,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今生得人身,闻佛法,堪称幸甚。然无量的众生还在黑暗中流转,我们应发起大愿,传播佛法,广度众生,使佛陀的教法灯灯相传,绵延无尽。
无尽灯的故事:《维摩诘经》菩萨行品中,魔王为了骚扰一位比丘的清净梵行,带领许多仙女,化现为梵王来到他坐禅的处所,对他说:“比丘,你精进用功,我非常赞叹,就以一些才貌双全的天女来供养你吧。”比丘一听大惊失色,立刻就拒绝了他:“梵天,你不应该如此!比丘修清净梵行,不能有眷属,更不应该使唤美色。这是非梵行,不能接受。”魔王当然不罢休,就跟他纠缠不止。这时维摩诘居士赶上此事,对魔王说:“梵天,所有的天女,都送到我这里来吧。”于是魔王把天女都送给了维摩大士。维摩大士把她们带到了自己的处所,与她们一起探讨佛法,修学佛法,渐渐地把这些天女都感化成了智慧通达的清净佛子。魔王一见,非常吃惊、害怕,本来想用来破坏佛法的天女,现在反而变成了佛法的成员,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于是,又向维摩诘讨要天女。可是天女不愿意了:“怎么能再回魔王的身边呢?那里染污不净。”她们向维摩大士来求情,不愿回去。维摩大士就告诉这些天女说:“你们还是回去吧!”天女问维摩诘:“为什么要把我们送回去?我们在那里怎么生活呢?”于是,维摩大士就给她们讲了一段重要开示:
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生。”
维摩诘说:诸姊(对天女的亲切称呼,表示与她们的平等尊重)!有个法门叫“无尽灯”,你们应当修学。什么是无尽灯呢?就像一个蜡烛点着了,就能点燃所有的蜡烛。它们触及的范围之内,黑暗都能变成光明。光明起来了,黑暗就退了,这种光明不会有穷尽的时候。诸姊!只要有一个修学菩提大道的菩萨在世间,自利利他,就能够开导世间成千上万的众生,发无上正等正觉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源源不断犹如星火燎原。这样,佛法在世间就不会有隐没的时候。随着菩萨开导的一个善法,能增益一切善法,这就是“无尽灯”法门。即便再回到魔宫,如果能以佛法来度化尚且没有听闻过佛法的天子、天女等人,不仅是回报维摩大士开导之恩、回报听闻佛法之恩,同时也是报一切众生之恩。
天女听到这些话,欢欢喜喜地跟着魔王回去了。
9、来至佛所
“来至佛所”:来到佛所住的地方。
佛的住处以其境界称作常寂光土。《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释迦牟尼佛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此谓释迦牟尼佛之法身毗卢遮那如来之住处,为常、乐、我、净四波罗蜜摄成安立之所。天台智者大师阐明此土是佛自证之最极秘藏之土,具法身、解脱、般若三德。此外,常乐我净四德亦具足圆满。
心净则国土净:有一次佛在法会上讲:“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时舍利弗心中又有疑问了:“若说菩萨心净则佛土净。那佛世尊原来为菩萨时心意岂会不净?可是娑婆佛土却如此不净。”佛以他心通,知其所念,即告诉舍利弗:“你想想看,日月光有不净吗?而盲者看不见。这是日月之过吗?”舍利弗回答:“世尊。这是盲者之过。”佛说:“舍利弗,众生因其业罪很深,看不见如来佛国的严净。我此土清净,而你看不见。” 这时螺髻梵王私下对舍利弗说:“你别说此佛土不净。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静如自在天宫。仁者心有高下不同,所见也不同。”于是佛施以大神通,以足趾按地,顿时三千大千世界变得由若干百千珍宝严饰,有如宝庄严佛的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座。佛问舍利弗:“你再观此佛土严净吗?”舍利弗言:“世尊。我本来所不见,今佛国土严净现出。这是怎么回事呢?”佛告诉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了度化下劣根基的人,故示各种秽恶不净土。比如诸天人共用一个宝器中的饭食,随其福德不同,饭食到各人碗里就有异。舍力弗,若人心净,便能见此土功德庄严。”
10、恭敬礼拜
“恭敬礼拜”:恭恭敬敬地向佛礼拜。
印光大师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
向大家介绍拜佛的动作:
一般人拜佛总喜欢站在佛前中间的位置上,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寺院里的规矩只有住持和纠察才可以在中间的位置上礼拜。其他人应该站在左右两边才对。
拜佛时应先于佛垫前边站好,两脚距离应前八后二(寸)为宜,两手当胸合掌,然后问询,问询时背与腰的角度应在90º与120º为宜,两手作弥陀印(左手掌与右手背相叠)或观音印(左手背与右手掌相叠),头部抬起时,两食指相对呈一定角度,两拇指并齐至于两食指中间,两食指向上置于眉心为宜,然后放下,合掌,并开始礼佛。
礼佛时上身要慢慢靠向拜垫,两腿渐渐向下弯曲,先将右手按住拜垫中间,待左手伸至前方后再将右手移至右前方,此时两膝自然置于拜垫边缘,头部也自然置于两手之间,既所谓五体投地也。五体投地后,两手翻掌向上,并稍微伸出头部1-2寸,表示蒙引之意。
直立时应先将两手翻掌向下,再移右手至拜垫中间,左手离开拜垫后当胸作半合状,腿徐徐直立,然后右手离开拜垫与左手作合掌状并站直身体。如是三拜后,再行问询,算是跟佛菩萨告别再见之意,这样整个拜佛仪轨才算圆满。
其实,拜佛不是目的,学佛才是目的,心中敬佛才是真正的拜佛,我们拜佛就是要学习佛的无限慈悲心,学佛身处烦恼而常具有的清静心,学佛为救度众生而宁下地狱,常住庄严的地狱大无畏牺牲精神,所以当我们置身佛前准备拜佛时,口中就要默念佛菩萨,脑里观想佛菩萨形象,此所谓身、口、意三业相应。这样拜佛的功德才算圆满,才能起到“礼拜一拜,罪灭沙河”之功效。
11、站立一旁
“站立一旁”:(天人恭恭敬敬的礼拜后)站立在一旁。
在佛教造像中,站在佛陀两边的叫“胁侍菩萨”:
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其修行觉悟仅次于佛陀或等同于佛陀。在没有成佛前,常在佛陀的身边,协助佛陀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虚空法界之中有无数佛国,一方佛土,有一佛教化众生,而每一佛都有两位或几位胁侍菩萨。汉地造像中经常出现的是“八大菩萨”。即释迦佛的左右胁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观音菩萨、势至菩萨;药师佛的左右胁侍: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还有弥勒菩萨和地藏菩萨。这些都是佛经上经常出现的菩萨,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菩萨画在佛的身旁,也称为胁侍菩萨。
胁侍菩萨画像和佛陀画像一样,有一定的法相等手印。如观音菩萨手持净瓶和杨柳枝,天冠有一化佛。势至菩萨手持莲花,天冠中有宝瓶。文殊菩萨手持宝剑,身乘青色雄狮。普贤菩萨手持如意或经卷,身乘六牙白象。地藏菩萨手持如意宝珠和锡杖,身披袈裟,头戴毗卢冠,为僧人像。
12、以偈白佛
“以偈白佛言”:(天人)以偈颂的方式向佛请教。
偈:梵文Gāthā的音译“偈陀”,也有译“伽陀”、“伽他”的,简称“偈”,意为“颂”、“讽颂”,是一种表示恭敬高雅的文字体裁。“偈颂”是我们经常说起的“三藏十二部”中的一部。
三藏十二部:是佛教经典的总汇,一般称之为“大藏经”或“一切经”。三藏是指经藏、律藏、论藏;十二部经是将佛陀的教法,依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十二种类(体裁),不是通常人所理解的“十二本经书”。“十二部”分别为:
长行:又作契经,是以散文方式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不限定字句长短。例如:《阿弥陀经》、《心经》。
重颂:或译应颂,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宣契经所说之教法。例如:《法华经.普门品》的偈颂。
孤起:又作讽颂,即全部以偈颂的方式来记载佛陀的教法。例如:《法句经》、《佛所行赞》。
譬喻:以譬喻故事来说明法义。例如:《百喻经》、《法华经》的穷子喻、三车喻、化城喻等。
因缘:叙述佛陀说法教化的因缘。例如:诸经的序品。
无问自说:不待他人请问而佛陀自行开示的教说。例如:《阿弥陀经》。
本生:记载佛陀前生种种大悲心的修行,也通于弟子过去生的事迹。例如:《本生经》、《六度集经》、《杂宝藏经》。
本事:记载本生谭以外,佛陀与弟子过去生的行谊。例如:《法华经》中《药王菩萨本事品》。
未曾有:记载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的经文。例如:《未曾有因缘经》。
方广:指说方正广大真理的经文。例如:《华严经》。
论议: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例如:《维摩经》。
授记:佛陀对菩萨或声闻弟子授记成佛的经文,有自记说、为他记说两种。例如:《法华经》中《五百弟子授记品》。
13、众天神与人
“众天神与人”:众多的天神和人。天道众生和人道众生都是“六道”中的两道。
众生依据作善、作恶的心力品位,可招感六道的苦乐果报:上品十善感天道,中品十善感人道,下品十善感修罗道,这三种境界合称三善道;上品十恶感地狱道,中品十恶感饿鬼道,下品十恶感畜生道,这三种境界合称三恶道。
⑴ 天道:生活快乐,寿命绵长,衣食、宫殿皆是自然化成,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随心所欲,逍遥自在,天上一日,人间百年。
转生天道之因:勤行十善,孝养父母,广行布施,作大福田;归依正法,信佛因果,斋僧供佛,修塔造庵,转诵大乘,庄严佛像等。
⑵ 人道:苦多乐少,烦恼炽盛;有复杂的思维活动,善于发明创造;有较强的意志力,有能力造作善恶业因,有寻求解脱的内心需要。
转生人道之因:孝养二亲,心行公道,恭敬三宝(佛、法、僧),严持五戒(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⑶ 阿修罗道:虽有天福,却多怀诈伪,骄慢瞋嫉,常好斗争,面目可憎,受劳不息。
转生阿修罗道之因:以不净心修十善业,不能忍辱,争强好胜,生性易怒。
⑷ 畜生道:生性愚钝,常怀惊畏,或被驱使,或相吞啖。
转生畜生道之因:贪食酒肉,寻欢作乐;借债不还,偷骗他人;恼害众生,毁辱他人;生性邪僻,愚痴难化。
⑸ 饿鬼道:依他为食,饥渴逼迫,形容鄙恶,虚怯多畏,孤寒凄苦,终日迷乱。
转生饿鬼道之因:悭贪嫉妒,邪佞谄曲,背公取私,不济乞化,只图自己饱暖,不惜他人饿冻。
⑹ 地狱道:身受极刑,心受剧苦。或猛火烧炙,或严寒相逼,或刀斫锯解,或铁床灼身,或镬汤煎煮,或众相残杀……死而复生,欲出无期。
转生地狱道之因:不信因果,杀害众生;尊命邪教,蛊惑人心;五逆十恶,诽谤正法。(五逆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14、渴望得利益
“渴望得利益”:许多天众与人们,渴望得到现世生活的种种利益。
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来维持,物质需求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只有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前提下,才有可能进一步追求精神生活,才能要求精神生活的满足。佛教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精神的解脱,但佛教徒同样也必须首先满足保证生命得以维持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对于在家佛教徒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理,就是一定的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
《善生经》云:佛告善生,六损财业者:一者耽湎于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四者迷于伎乐;五者恶友相得;六者懈堕;是为六损财业。
佛告诉善生:由恶行引发,致经济财物上的损失,一是酗酒。二是赌博。三是奢侈放逸。四是沉迷歌舞。五是常近损友。六是懒惰好闲。
佛化家庭的经济生活,应该有三个原则:
(1)赚钱的方法———应该用正当的方法,用自己的体力、技能、智能、资本、智慧来谋取生活的所需,但是要尽量避免同时跟在家佛教徒遵守五戒的条件相违背的工作,那就是不可以从事于杀生、偷盗、赌博、邪淫、妄语,乃至于买酒卖酒等行业。
(2)用钱的方向 ———经济的收入应该要量入为出,不做守财奴,只知赚钱而不用钱。而用钱当分成四个方向:1.家庭的生活。2.营利的资本。3.留作资产。4.储蓄生息。
(3)财产的分配———除了家庭储蓄的经营所需之外,财产应该分三种用途:1.要孝养父母。2.要救济帮助亲戚朋友。3.要布施贫穷、供养三宝,做宗教及慈善事业。
15、思虑求幸福
“思虑求幸福”:思惟着有关如何才能获得吉祥幸福的事。
儒家幸福观:儒家提倡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向内修身养性,形成仁、义、礼、智良好的道德品质。向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求取功名,行中庸之道,不走极端,处理好人际关系等,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道家的幸福观: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崇尚返归自然,逃避尘世,过原始质朴和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
佛家幸福观:苦、集、灭、道四圣谛
人生本无幸福可言,有的只是生老病死各种各样的痛苦,而这些痛苦的根本来源在于“爱”与“痴”,即人的贪求欲望,对佛理、佛性的无知,要摆脱痛苦的“生死轮回”,达到幸福的彼岸即“涅槃”,只有灭除贪爱欲望,修行念佛。由此可见,佛教基本教义与其说是一种关于人生幸福根源和如何获得幸福的理论与方法,不如说是一种说明人生痛苦根源和如何摆脱痛苦的理论与方法。
西方感性主义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主要源泉是感性而不是理性,认为人的幸福就在于人的感性生活,在于感性欲望的满足与快乐,而这些满足与快乐本身就是道德的。代表人物古代有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等人,而近代有霍布斯、爱尔维修、边沁等等。感性主义的幸福观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只停留于肯定此时此地肉体的快乐,把人的自然欲望的满足、肉体的快乐看作是最高的善。一种是在肯定感性幸福的同时,强调精神幸福的价值高于自然欲望满足的价值,强调长远的快乐,为了长远的幸福有时可以放弃暂时的快乐。
西方理性主义的幸福观:理性主义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大传统,古代以苏格拉底、柏拉图、斯葛特学派等为代表,而近代以笛卡儿、康德、黑格尔等人为代表。理性主义强调理性作用,贬低感性与情感的作用,主张抑制欲望,而追求道德的完善或精神上的幸福。他们认为人生目的和幸福在于按理性命令行事,而感官的享受和快乐只会玷污理性,荒废人生。理性主义的幸福观有两种:一种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和谐说,一种是以犬儒学派和斯多葛学派为代表的禁欲主义。
禁欲主义:犬儒学派把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推向禁欲主义的极端。他们认为,美德就是关于如何控制自己、抑制自己欲望的知识。能够自制就是善,就是有德的人,不能自制,不能抑制目己欲望的便是恶,就是无德的人。犬儒学派主张通过抛弃一切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来接近至善,也就是用克制欲望来求得善,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基督教神学的幸福观:基督教神学家认为人要达到幸福的境界,不是对财富、名誉、权力和肉欲的享受,而是在宗教德行中,在对上帝的热爱和追求中。只有对上帝的沉思、崇拜,才能返归天国,获得真正的幸福。因而,在神学家看来,尘世生活不过趋向上帝天国的旅途,德行是达到幸福的手段。因此,只有在修道院中摆脱尘世的诱惑和纷扰,达到圣洁状态,才最能获得幸福。
16、请示最吉祥
请示最吉祥:恳请世尊慈悲教导,什么是最上吉祥的事。
天人代众生向佛请法,使正法流布于世间,功德无量无边。佛陀出世极其稀罕难遇,佛之妙法亦复如是,由于稀有珍贵之故,于法应作珍宝想。《无量寿经》亦云:“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人身难得佛难值,信慧闻法难中难。”若非往昔多生累劫中修集福慧二资,则无有闻受正法之因缘,故仅闻一句佛法,亦极其难得。人身难得,佛陀更难值遇,而以信心与智慧闻受正法,更是难中之难。如是遂明佛法极其稀有珍贵,每字每句皆应作珍宝想。
佛于《涅槃经》中亲言:过去我作婆罗门时,于雪山修菩萨行,时世间无佛出现,亦无教法。帝释天见山中有人修苦行,欲试其道心。帝释天现为罗刹恐怖形象,于菩萨前,宣说半偈法:“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菩萨闻后起座观看,未见他人唯见一罗刹,便上前询问:“大菩萨,汝自何处得此半偈,此半偈之义为三世诸佛之正道。”罗刹道:“莫问,我已多日觅食不得,方才乃饿极乱言,非我心中所知。”菩萨又恳求道:“若汝说完此偈,我愿终生为汝弟子。”罗刹怒道:“汝甚是过份,唯顾及自身,根本不虑我为饥饿逼迫,无力说话。”菩萨又言:“汝欲食何物?”罗刹道:“我食温热鲜肉,喝人热血。”菩萨闻言而语罗刹:“若说完此偈,我定以身供养。”罗刹说:“何人能信仅为八字,而舍所爱之身?”菩萨回道:“梵天、帝释、四王、诸佛、菩萨可为我作证。”如是罗刹答应说法。菩萨心中欢喜异常,遂将皮衣脱下,恭敬敷设法座后,对罗刹言:“和上,请上法座,为我说法。”罗刹宣说道:“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菩萨闻已,深深思惟,于石壁、树木上,处处书写:“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最后攀上高树,纵身而下,还未到地面时,虚空中发出各种响声,帝释天恢复身相,接住菩萨,对其忏悔、顶礼后返回天上。以此为半偈法舍身之因缘,释迦佛较弥勒菩萨提前成就无上菩提。
若我等视佛法如珍宝,则闻法时将不同以往。因为以往随意听闻,闻未闻皆无所谓,而今对每字每句皆会关注,每一法义皆会珍惜希求,为何前后心行有如此差异?即因想法不同。譬如,若见满地砾瓦,则不会留心,亦无欲求之心;相反,若见遍地如意宝,个个珍贵,定欲皆获。若以往我等将佛法视若砾瓦,甚是愚昧,如今应转成珍宝之想,以无比珍惜之心,受持每字每句之义。若能如是而想,则仅以闻法即可生无量福德,甚至向经堂每迈一步皆获清净福德。
《华严经》云:“若闻一句未曾闻法,胜得三千大千世界珍宝,是菩萨得闻一偈正法,生上财想,胜得转轮圣王位。”若得闻一句前所未闻之法,其价远胜获得三千大千世界珍宝。菩萨得闻一偈正法,即于法产生无上财富之想,认为得此妙法,远胜获得转轮王位。
17、世尊如是答言
世尊如是答言:佛陀是这么回答的。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大智、大悲与大能,无所不知,彻底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
曾经有一个外道,他指着一棵树问佛陀:“树上有多少叶子?”佛陀就说出树叶的数目。那个外道很聪明,他摘下一枝小树枝再问:“现在树上还有多少叶子?”佛陀也不用算,就讲出叶子有多少。外道把佛陀所说的数目前后相减,减完后,他再点算摘下的那枝小树枝上的叶子,结果一点也没错。提婆达多为了试验佛陀,从不同的地方收集碳灰,作好标记,然后问佛这是什么地方的碳灰,佛陀一一回答,没有一点差错。还有一个叫“释迦大名”的人,特意从劫毗罗城,花了很大功夫挨家挨户索要大米,而且每一次都记下处所、姓名,这样装在口袋里,让象驮到佛的前面,逐一考问佛:这是哪一家的,那是哪个地方的,佛陀一一回答,无有丝毫差错。由此可知,佛的智慧彻见一切万法,远离一切无明,所以叫作“慧无能胜”。
《佛说放牛经》故事:
摩伽陀国国王频婆娑罗,有一次请佛陀和五百常随弟子到其国内供养。在每天供养佛陀和比丘僧们的饮食中,会献上新鲜的牛奶和酪、酥等乳品。于是,国王告敕那些放牛人说:“带领你们的牛群来附近放牧,每天提供新鲜的牛奶、酪和酥。”。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国王怜悯这些放牛人的辛苦,于是告敕他们说:“你们也利用这个机会去觐见一下佛陀吧,见完后再赶着牛回去。”
于是,这些放牛人就到佛陀住处来。一边走着,他们一边热烈谈论着:“听人家说佛是一切智人,我们既没地位又没见识,怎能知道这世界上真有‘一切智人’吗?怎能判断这位‘一切智人’是否名符其实呢?”。一说:“各位,那些婆罗门术士因爱吃酥酪,经常来各个牧场跟我们套近乎。我们也因此听过各种婆罗门经典的名字,据说那婆罗门的‘四韦陀’典籍中讲医学、兵法、天文历算、祭祀、歌舞、逻辑辩论等等六十四类学问技艺。又听人说佛陀出家以前身为净饭王子时,就很多才多艺,所以要是问这些学问技艺,肯定难不住他啊!不过,他从小生长在帝王家,从来没有放过牛,我们不如就问问他懂不懂放牛的诀窍吧!他要是真知道啊,那才真算一切智人呢!”。他们于是就这么商定了要和佛聊的话题。
这时,他们已经进入了佛陀暂住地竹园,看到一种光明照亮了林间。放牛人们寻着这种光明往前走,找到了佛,见他坐在树下,仿佛一座金山,又像酥油投入火中所激发的明亮火焰。周围仿佛有融化的金水散布竹林间,流光溢彩。他们看着佛身的紫金光色,不厌其烦地注视着,心中充满了大欢喜,竟互相在内心起了共鸣。他们向佛行了礼,围绕着佛坐下。于是,放牛人问佛:“放牛人有哪些事情做好,就可以让牛群繁盛壮大?有哪些事情没做好,会导致牛群不繁衍壮大,而且不健康、不驯顺?”
佛回答道:“有十一个方面,放牛人做好就能使牛群繁盛壮大。哪十一个方面呢?即:知色、知相、知刮刷、知覆疮、知作烟、知好道、知牛所宜处、知好度济、知安稳处、知留乳、知养牛主。”且为他们一一详细讲解,并结合这十一个方面说比丘们的调心也如同牧牛。
放牛人们听完这些话,都这样想:“我们以放牛为职业的人,所知道的诀窍不过才三四条;放牛高手老师傅们再多知道不过五六条;今天听这么一说,真是前所未闻!若连这种事情都通晓,其他大概也没有不知道的,真不愧被称为一切智人,看来确实没有假啊!”
18、勿近愚痴人
勿近愚痴人:要远避愚痴的人。
所谓“愚痴人”,就是不相信因果轮回的人。
“倘若依止罪恶友,如同树干为虫蚀,衰减善资增罪业,诸过根源即劣友。”假如依止了行为不如法的恶友,就如同树干为虫蚁噬蚀一空,一切善法功德渐渐趋于减灭,诸多罪业日日增上。所以说,一切过患的根源是劣友。
所谓恶友,不是说面目凶恶、狰狞的就名为恶友,而是能够让我们放逸懈怠、退失道心、生起烦恼、追逐现世欲乐的人,才名为恶友或恶知识。如《佛藏经》说:“何等为恶知识?恶知识者,常好调戏,轻躁无羞,言语散乱,不摄诸根,心不专一,痴如白羊。”又如《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说:“佛言,恶知识有四辈:一者内有怨心,外强为知识;二者于人前好言语,背后说言恶;三者有急时,于人前愁苦,背后欢喜;四者外如亲厚,内兴怨谋。”我们常常会接触到恶友,但是又不晓得危害,不知道应该远离,反而容易跟他们很亲密。如此下去,不知不觉就会造成我们的善业无法增长、恶业不断随顺累积,往往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有听之任之,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下去,直至彻底堕落。
世间历来多少英雄豪杰,因与奸人为伍、恶人为党,致使大业灰飞烟灭。如今也有一些政府官员、商界英才、明星大腕,事业本来是红红火火,但因结交恶友,常出入于酒肆红楼中,久之则玩物丧志福德耗尽,导致身败名裂,所做事业毁于一旦,甚至身陷囹圄。所以,无论何人,皆当远离恶友,亲近良友。
《善生经》云:恶友相得复有六失: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处;三者诱他家人;四者图谋他物;五者财利自向;六者好发他过。是为恶友六失。若长者、长者子习恶友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意为:常近损友亦有六种不是的地方;一是你随便时便被欺负。二是喜欢做不可以告人的事。三是诱惑他人共做恶事。四是意图谋取别人拥有。五是悭贪成性。六是喜欢说别人的不是。如果不远离这些恶友,会招致家庭败落,经济财产损减。
19、应与智者交
应与智者交:亲近有智慧的圣贤者,依止于善知识。
所谓“智者”,深信因果轮回的人,就是智者。
《华严经》中,文殊师利菩萨告诉善财童子说:“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当远离恶知识,当亲近供养善知识。何等是善知识?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法及一切种智,令人心入欢喜信乐,是为善知识。”
我们不论是出家还是在家学习佛法,都要看佛经,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必须在善知识的引导下,才能够进行有次第的学修,否则大藏经那么多那么厚,如果自学的话,从哪里开始?怎么学呢?是没有办法很好地入门的。明师、善知识就是佛法和我们之间的桥梁,真正要体悟佛法,善知识犹如一条路、一座桥梁,顺着他的指引,能够到达涅槃的彼岸。善知识能够将博大精深的佛法理论体系与浩瀚无涯的佛典善巧地、深入浅出地、契理契机地对我们进行引导,让我们能够明白人生的真相,知道学习佛法的下手处,以及怎样用功。《宗镜录》说:“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
善知识有些什么标准呢?根据《瑜伽师地论》里讲的,善知识有八种德相:“何等为八?谓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
具德善知识,我们依止的时候,如果以标准去寻找,能否找到呢?很难。在末法时代,因为众生共业的关系,具量的善知识不是没有,但是示现的相却不一定圆满。那我们如何去寻找明师呢?正确的方法:
一、大家都公认的明师,肯定就是明师。比如说太虚大师、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弘一大师等,这是大家普遍公认的,大家公认就会有公信力。
二、由大家都公认的明师介绍不成名的老师,那也可以说是明师。
三、是由你自己比较信任的明师去介绍另外一位明师。
错误的心态和做法:
第一、要避免的是“找明星”。《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汝善男子,莫以世利心故随逐法师,但为爱法恭敬法故,随逐说法菩萨。”
第二、要避免的是盲目拜师。盲目跑了很多地方,到处品头论足、谈论是非,造下很多的恶业。
第三、要避免的是观善知识的过失。观过是我们亲近善知识的时候最容易犯的毛病,对自己伤害极大,是最要不得的。
人们都说末法时代,具量的善知识太少了,但是在世间上的确有大善知识在,就看你有没有这个眼光去发现,有没有条件去跟他学。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有没有善知识,而是弟子够不够条件。佛法讲业感缘起,既然一切都是自己业感的,那当你看到善知识示现过失的时候,有没有反省到这是因为自己的业不清净?如果没有这种反观内省的习惯,当你看到别人过失的时候,你的矛头永远是向外的,一直被烦恼牵着鼻子走,自己却不知道。以这样的等流习性寻找善知识,永远都找不到。
要知道一切外境都是自己内心的显现,一切见闻都是唯识所变。正因为一切外境都是自己内心的显现,所以外境是无自性的,它本身是没有好坏的,你安立它是好就是好的,安立他是坏就是坏的,就看你的心是与烦恼相应的还是与善法相应。当你看到善知识有过失的时候,其实正是自己有过失,这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地反省忏悔!如同偈颂所说的:“己过如山己不见,师过秋毫亦明察,法不相应实由此,勤加忏悔常忆念。”
我们在今生能够如理如法亲近依止善知识,学修佛法,非常地幸运。在未来的生命中,这种善业得到相续增长,乃至生生世世得到善知识的摄受,跟随善知识走上成佛之道,直至成就无上菩提。
20、尊敬有德者
尊敬有德者:尊敬那些有道德的人。
《善生经》云:善生,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给侍所须;二者礼敬供养;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善生,夫为弟子当以此五法敬事师长。师长复以五事敬视弟子,云何为五:一者顺法调御;二者诲其未闻;三者随其所问令善解义;四者示其善友;五者尽以所知诲授不吝。善生,弟子于师长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意为:善生,作为弟子,对老师恭敬意义有五点:一是供给老师最基本生活所需要的。二是身心上对老师礼貌和尊敬。三是老师是我尊重、爱戴、和信仰的。四是对老师的指示教导、能虚心接受而不违拒。五是对老师教导记忆不忘记。至于为人师表的,对学生同样有五点要注意:一是依循一般教育方法教导。二是进一步深入,使学生增广见开。三是对学生有所怀疑,详细解答。四是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外,更指导学生多交良善的朋友。五是尽自己能力教授,不隐瞒吝惜。
《善生经》云:善生,檀越当以五事供奉沙门、婆罗门。云何为五: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时施;五者门不制止。善生,若檀越以此五事供奉沙门、婆罗门。沙门、婆罗门当复以六事而教授之,云何为六:一者防护不令为恶;二者指授善处;三者教怀善心;四者使未闻者闻;五者已闻能使善解;六者开示天路。善生,如是檀越恭奉沙门、婆罗门,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意为:善生,良善的人家,对一般希望断除烦恼、体证真理的修行人,有五个方面要去做的:一是自身恭敬、慈眼注视。二是口出诚善的说话。三是心理高兴他们伟大的行为。四是在需要的时候,供养资生的食物。五是虚心接纳他们的教诲。 在修行人方面,亦应该常常在五方面、教授居家的善信:一是教授人人可做的止恶行善方法。二是教授时内心常怀慈爱。三是教授多方面知识,增长见闻。四是讲解一般人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事理。五是指导因果的定律,使趋向未来光明的坦途。
21、居住适宜处
居住适宜处:居住在社会风气好,人群仁厚,房屋不要太大或者太小的处所。
《孟母三迁》的故事:
从前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这则故事又叫“孟母择邻”、“慈母择邻”。孔子认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这和“孟母三迁”故事一样,都强调了选择居住环境的重要性。
“孟母三迁”故事为历代所称述。如,东汉赵岐《孟子题辞》:“孟子生有淑质,风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宋代苏拭作《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元代关汉卿《蝴蝶梦》:“想当年孟母教子,居心择邻;陶母教子,剪发待宾。”等等。“孟母三迁”成为后世母亲重视子女教育的典型,影响至今。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22、往昔有德行
往昔有德行:过去是个有道德的人,曾积善业。
有德行,谓道德品行高尚,能身体力行。圣贤认为,人生数十年,死后形体会朽弊消亡,只有人的品德、功业和言论能够昭垂永远。人生不应追求高官厚禄,享受快乐,而应该实践自己理想的道德原则,永远成为道德榜样;建功立业,对百姓、国家作出贡献;留下经典名言,垂教后世。三者之中,立德最重要,有德者必有言,而有言者不必有德。
古人讲:忠厚传家远。所以我们当:继承祖先以德,传承子孙以德。
《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印光大师云:“历观史籍,自古及今,凡利人利物者,子孙必定贤善发达。凡害人害物者,子孙必定庸劣灭绝。故孔子之赞周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余庆余殃者,正庆正殃之盈余也。正庆、正殃,乃积善积不善之本人,受于来生后世,比余庆余殃,当超过百千万亿倍焉。人若知此,断不肯以一时之小快愉,致永受大祸害于无穷也。”
《佛教八荣八耻》:
以爱国爱教为荣,离经叛道为耻;
以勤修三学为荣,犯戒空谈为耻;
以禅悦法喜为荣,低级趣味为耻;
以谦虚惭愧为荣,憍慢浮躁为耻;
以感恩随喜为荣,贪著嫉妒为耻;
以和合大众为荣,拉帮结派为耻;
以培德惜福为荣,奢侈放逸为耻;
以利乐有情为荣,损人利己为耻。
23、置身于正道
置身于正道:致力于正道,自修善德。
《善生经》云:善生,彼止非有四事,多所饶益,为人救护。云何为四:一者见人为恶则能遮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者示人天路。是为四止非,多所饶益,为人救护。
意为:善生,防社会不良习气的增长,使人们安稳健康,亦有四种可以做的事;一是遇到他人企图做坏事,善巧地使他们不能成功。例如对小偷准备盗窃,便把门窗锁好。二是自己的说话和行为,都和世间道德标准不相违背。例如仁、义、礼、智、信等。三是时刻心存慈爱,向佛慈心学习。四是多谈正确的事理,鼓励人们走上康庄大道的人生。例如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真实性。
24、多闻工艺精
多闻工艺精:于众多技艺能广学多闻,精益求精。
佛教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
声明:语言、名句、文字和声韵等学问。佛弟子在与众生讲授佛法时,必须言简通俗,演说流畅,要对世间的各种语言文字、阅读写作等勤加修习。
工巧明:又称“工业明处”,工、农、商、乐等十二种均属此。佛弟子掌握一些世间的工艺技能,即能自养色身,又可种种布施,与众生共同生活工作、嬉戏游玩,伺机引导众生,止息诸恶,常行善法,趣向解脱。
医方明:医药科学和医疗技术。众生常常受身心疾病的痛苦,佛弟子当施以援助,就要掌握各种医术,以减灭众生的病痛,并教化众生。
因明:逻辑学。佛弟子要掌握世间的一切善恶宗教和学术思想及逻辑推理能力,以弘法利生,破邪显正。
内明:即佛学,指佛陀的言教,包括菩萨藏和声闻藏两类教典。正确认识身心所受业报的缘起和解脱,心、意、识三者的区别,自身、佛、众生三者的关系等。
25、严持诸禁戒
严持诸禁戒:精进地持守戒律,使自己有高雅品行。
佛教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是完善人格的基础。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俗话说:“钢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国家的法律于守法的公民是不具有约束力的。但要维护守法者的安全和利益,不得不建章立制,因为社会中的害群之马,并非绝对没有。同时守法与犯法的善恶界线,也仅在于一念的相差,为了警策大家,不要闯过这十字路口的红灯,所以要有法律;为了保护大家,不因一念之差而去造成千古之恨,所以要有法律。佛教中受三皈五戒乃至菩萨戒对于信众来说,也同样是保护伞,而不是枷锁。受戒可以获得戒体,能有效的保护与显发我们的法身慧命。戒律对戒子来说,是行为准绳,而不是高压线,戒律是为了使我们明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一个没有受戒的人,他做事会肆无忌惮,造了恶业而毫不知觉,认为理所当然。而一个受了三皈五戒的人,他做事便会有了一个准绳,当他业障现前经历一些恶业时,心中的无作戒体会产生作用,造恶会自然中止,即使恶业已经形成,他也会时时惭愧,这一念惭愧便是忏悔,他所造的恶业也会因此消减,再通过有效的补救措施,仍可获得清净。即使犯了戒罪下堕三途,机缘到时也仍将成佛,而不受戒的人即使不犯戒,也只能在六道中轮转沉浮。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懂法的人和一个法盲触犯了法律,法官会按照两人所犯罪行进行依罪同等量刑,绝不会认为某人懂法而重判,某人是法盲而予以无罪释放,因此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觉得有必要学习法律知识。而在佛教中,学戒和受戒便是普法教育,而法官便是因果律。有的居士误认为佛菩萨是法官,感觉佛菩萨要求太严,有些不近人情。其实因果报应是自然法则,佛陀只不过是向世人揭示了这个真理,并为了保护我们才制定了相关戒律,以告诫我们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这便是佛陀制定戒律的根本精神。
26、言谈悦人心
言谈悦人心:说柔软善良,令人欢喜的话。
菩萨四摄法中的“爱语”可以让人生起信心。说好话,以鼓励代替责备,使他改过;以柔和安慰语,使他有力量;以慈悲赞叹语,使他有信心;以增进善法语,使他的心境更加的提升。像仙崖禅师的“夜凉了多加一件衣服”,感化夜游沙弥;良宽禅师说自己“年纪大了,鞋带都系不动”,让他的外甥洗心革面;赵州禅师的“小便别人无法替代”,表明学道成佛,必须直下承当;南隐禅师一句“茶杯满了”,点拨行者学习不可自满,这些都是爱语的功用。
正确的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大智度论》二种爱语:一随意爱语谓菩萨为怜悯众生,故随顺其意而为说法,是名随意爱语;二随所爱法为说,谓菩萨随顺众生所爱乐法而为宣说。论云:菩萨若已得道,随所应度而为说法。如高心富人,为赞布施,是人爱著名声福德故;心则喜乐,是名随所爱法为说。
27、奉养父母亲
奉养父母亲:恭敬地侍奉父母。
佛教倡导知恩报恩的人文理念,对孝道尤加重视。《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证知世出世间,莫不以孝为本。然与儒家孝道孝行相比,佛教的孝更具深远博大的内涵。佛教的孝不仅应报答今生的父母之恩,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的一切父母之恩。孝行不仅停留在赡养承欢的世间善法层面,并且提升到令父母出离生死轮回的出世法的高度。“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莲池大师语),能劝勉父母念佛生到西方净土,即是大孝。
孝道亦是菩萨从初发心到圆证菩提的不竭原动力。地藏菩萨因地为婆罗门女及光目女,皆因救母,始发弘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藏菩萨由孝心引发的广大悲愿,助成心地宝藏的无限开启。释尊将入涅槃,以人天之众,嘱累地藏菩萨,救群迷于末世,待弥勒以当来。此与孔门心法传承给以孝著称的曾子,若合符节。《孝经 》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证知孝养父母不仅是做人学佛的基石,亦是开显自性功德的金钥匙。
《本事经》云:“假使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担母,尽其寿量,曾无暂舍,供给衣食,病缘医药,种种所须,犹未能报父母深恩。所以者何?父母于子,恩极深重:所谓产生,慈心乳哺,洗拭将养,令其长大,供给种种资身众具,教示世间所有仪式,心常欲令离苦得乐,曾无暂舍,如影随形。父母于子既有如是所说深恩,当云何报?若彼父母于佛法僧无清净信,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生净信。若彼父母无清净戒,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其受持清净禁戒。若彼父母无有多闻,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其听闻诸佛正法。若彼父母为性悭贪,不乐布施,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修胜慧。其子如是,乃名真实报父母恩。”阐述了真实报答父母深恩的方法。
《善生经》云:善生,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善生,夫为人子,当以此五事敬顺父母。
意为:善生,世间上的儿女,对父母应当恭敬的意义有五点:一是父母年纪老了,经济上要尽量支持,不能让他们饥寒。二是自己想发展的事业或职业,听取他们过去人生的意见。三是父母行为的是非,因为不清楚他们的用心,除了必须劝谏的例外,应想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四是他们吩咐做的事务,不要正面去发生冲突,应当善巧处理。五是在他们终身经营的业务,自己不喜欢继续的,亦不要立刻把业务结束,使父母大受刺激。
28、爱护妻与子
爱护妻与子:好好照顾妻子和儿女。
《善生经》云:善生,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相待以礼;二者威严不媟;三者衣食随时;四者庄严以时;五者委付家内。善生,夫以此五事敬待于妻。妻复以五事恭敬于夫,云何为五:一者先起;二者后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顺;五者先意承旨。善生,是为夫之于妻敬待,如是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意为:善生!夫妇间互相尊重亦有五点要注意的,先说在丈夫方面的:一是对待妻子要有礼貌。二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三是生活上的衣服食物,必需品等恒常供给。四是在应酬和外游、随她爱好打扮。五是家中事务,委托她处理。而妻子对丈夫同样有五点:一是早晨早起。二是让他先睡。三是婉言相对。四是尊敬和柔顺。五是他表示意见时,不先诤议。夫妻如果相敬如宾,就不会发生忧怨和畏惧等不愉快的事。
《善生经》云:父母复以五事敬亲其子,云何为五: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善处;三者慈爱入骨彻髓;四者为子求善婚娶;五者随时供给所须。
意为:为人父母,对儿女要尊重和平等对待,不能自视过高,因此亦有五点注意的:一是对年青人反叛性向,如果是不好的,要善巧引导,不致入于歧途。二是小的时候多灌输伦理道德、辨别是非的家庭教育,助长人性善良的一面。三是终生对他们慈爱入骨,始终一致。四是他们过于内向,没有异性交往的,才替他们介绍品格纯良的伴侣。五是在他们没有经济能力的时候,生活和读书的资助,尽力扶持。
印光大师谈教子:小儿从有知识时,即教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令彼知自己之心,与天,地,鬼,神,佛,菩萨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如对明镜,毕现丑相,无可逃避。庶可有所畏惧,勉为良善也。无论何人,即婢仆小儿,亦不许打骂。教其敬事尊长,卑以自牧。务须敬惜字纸,爱惜五谷,衣服,什物,护惜虫蚁。禁止零食,免致受病。能如此教,大了决定贤善。若小时任性惯,概不教训,大了不是庸流,便成匪类。此时后悔,了无所益。古语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以其习与性成,故当谨之于始也。天下之治乱,皆基于此,切勿以为老僧迂谈,无关紧要也。(一涵遍复)
29、从业要无害
从业要无害:从事正当和平、无害于他人的的职业。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的印度,人民分为四大阶级,亦即①宗教师的婆罗门,②从事军政的刹帝利,③从事工商的吠舍,④从事杀生等贱业的首陀罗。世尊除了不鼓励从事首陀罗的职业之外,其他都在容许的范围之内,而且加以赞叹。
《善生经》中说,居士的收入最好分做四分来处理:①家计的生活,②营业的资本,③储存在家以防意外,④放款生息。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这是非常安全而合理的分配,到今天,储存在家和存入银行生息应该合而为一。此外,也应在这四份之中,酌量取出一部分做为三种用途:①供养父母,②周济亲友和部属仆从,③供养三宝,作为宗教的奉献。前面的四分法,是保障自己的生活安定;后面的三种用途,则是为了孝养父母、社会福利及宗教事业。
佛法说应该从事正当职业,所谓正当职业,就是指于人于己都有利而无害的行业,须以真心诚心待人。身为佛教徒有个原则,即凡是杀业、淫业、盗业、赌博和妄语,乃至于酒类等的买卖,都应避免;但是不能斩钉截铁说某种生意不能做。比如开电影院,专门放映诲淫诲盗的影片,当然不可;若是放映艺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影片,则属于正业。至于贩卖粮食,只需以所卖的终究是供人食用,或是加工后用于工业的动机即可;即使别人买去喂畜牲,也是为了供给众生吃的,我们本身并未从事杀业。当然,自己如果明知饲料是供养猪场养鸡场之用,可以考虑改行或改变销售的物品。总之,佛教不鼓励杀业也不从事杀业,凡与杀业有关的,应该避免。
30、布施好品德
布施好品德:实行布施及端正如法的行为。
布施略分为三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三者无畏施。
财施是指不仅不侵占他人财物,反而将自己所有的食物、衣物、医药、金钱、房产,乃至将自己的体力、身体器官、生命捐施舍给他人,其中布施的钱物等称为外财,身体器官、生命称为内财;法施是指或对人称赞诸佛,或应机为人开示三乘佛法的内涵,为人种下觉悟三种菩提的种子;无畏施指不仅不侵害他人,反而要以言语、行为等消除他人的恐怖畏惧。
布施的目的:
1、布施能使受施者身心得到利益,布施体现了菩萨道的大慈大悲精神;
2、菩萨藉布施能够和众生结下善缘,以善巧方便将有情置于佛法之中,种下来世学佛的因缘,
3、可以积累福德资粮;
4、藉破除个人的吝啬与贪心,解脱行者对于“我”“我所”的执着,称为檀(布施)波罗蜜。布施的功德很大,对于修学菩提道的菩萨来说也最首要,所谓“卑吝者难成大器”,故布施位于六度之首。
31、帮助众亲眷
帮助众亲眷:济助亲属们。
佛法是超世间而又适应世间,所以世尊说法,在在训诫世人孝顺敬畏,养亲尽忠。世尊在无量寿经中说:“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是以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莲宗十三代祖印光大师谆谆告诫弟子学佛应自做人学起。大师云:“欲学佛祖,须先取法圣贤。倘躬行有玷,伦常乖舛,尚为名教罪人,何能为佛弟子?”由此可见佛门重视伦常,与儒家无异。
儒家五伦,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无非是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关系。印光大师在与丁福保居士书中云:“学佛一事,原须克尽人道,方可趣向,良以佛教赅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故于父言慈,于子言孝,各令尽其人道之分,然后修出世之法。”又说:“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份。”并不是印光大师以释门比丘故作儒家之言,而是昭昭载在经籍,这是释迦世尊在两千数百年前,指示弟子做人应具的准则。
《善生经》云:善生,夫为人者,当以五事亲敬亲族,云何为五:一者给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善生,是为五事亲敬亲族,亲族亦以五事亲敬于人,云何为五:一者护放逸;二者护放逸失财;三者护恐怖者;四者屏相教诫;五者常相称叹。善生,如是敬视亲族,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善生,主于僮使以五事教授,云何为五:一者随能使役;二者饮食随时;三者赐劳随时;四者病与医药;五者纵其休假。善生,是为五事教授僮使,僮使复以五事奉事其主,云何为五:一者早起;二者为事周密;三者不与不取;四者作务以次;五者称扬主名。是为主待僮使,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意为:善生,对待家庭中的亲属,亲力亲为的要注意有五:一是给与财物时。二是需要对话时。三是为他们的未来打算时。四是共同分享利益时。五是上面四点进行时,内心没有在意欺骗。家眷们亦必须相对的有五点:一是见他放逸时,设法不让继续下去。二是见他可能因放逸而招致财物损失时,方便提醒,使他觉察。三是见他情绪不安时,给予安慰。四是见他有过失时,婉言告谏。五是见他正常生活中,勤奋不辍时,时常称赞鼓励。善生,对待员工和下属,有五方面要关注的:一是训练他们随时能投入工作和态度。二是生活上标准工资。三是从工作表现定期的奖赐。四是医疗上的给予保障。五是有薪酬的假期。员工和下属们亦有从业员五点守则。一是准时上班工作。二是清楚自己工作的岗位。三是秉公办事,绝对不能有自私的行为。四是工作循序进行,不可自作主张。五是对雇主和公司拥护。
32、行为无暇疵
行为无暇疵:所作行为没有可以受责难的。
《善生经》云:善生,当知四结行者:一者杀生;二者盗窃;三者淫逸;四者妄语。是四结行,云何为四处:一者欲;二者恚;三者怖;四者痴。
意为:随着恶的去做,必定得到恶报,今世可能被判终身监禁,死后堕落,承受苦果。例如杀害他人的性命、盗窃财富、奸淫异性、说谎话欺骗人这四种由身体、言说运作的都不是好事。再加上思想上贪婪、嗔恚、患得患失、胡涂无智就成为大恶事了。
《善生经》云:佛告善生,六损财业者:一者耽湎于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四者迷于伎乐;五者恶友相得;六者懈堕。是为六损财业。
由恶行引发,致经济财物上的损失,一是酗酒。二是赌博。三是奢侈放逸。四是沉迷歌舞。五是常近损友。六是懒惰好闲。
33、邪行须禁止
邪行须禁止:能远离作恶的行为。
《善生经》中,佛说:
由恶行引发,致经济财物上的损失,一是酗酒。二是赌博。三是奢侈放逸。四是沉迷歌舞。五是常近损友。六是懒惰好闲。
酗酒一事,又另有六种过失。一是虚耗金钱。二是伤身易病。三是醉后打闹。四是丑名远布。五是易嗔易怒。六是日夜胡涂。这样下去,经济上财产怎能不损减呢。
赌博亦是一样,有六种过失,一是财富日减。二是胜了心仍不满足。三是常给亲友们诫责。四是人们不尊敬和信任。五是常被他人疏远。六是常生不当取夺的心念。这六件事是招致经济财产损减的原因。
奢侈放逸亦有六事招尤。一是不爱惜自己身体。二是不爱惜财物。三是不爱护家眷。四是时常心神恍忽。五是常做无谓虚耗。六是夸张不老实。
沉迷歌舞亦使大量金钱流失,一是追求时尚的歌手。二是沉迷舞伴。三是爱接近乐队。四是崇拜作曲家,演奏家。五是迷恋鼓乐家。这样生活下去,不做工作,只是花费金钱。
常近损友亦有六种不是的地方;一是你随便时便被欺负。二是喜欢做不可以告人的事。三是诱惑他人共做恶事。四是意图谋取别人拥有。五是悭贪成性。六是喜欢说别人的不是。
懒惰问题同样有六种过失;一是小有积蓄便不肯工作。二是穷困亦不奋力更生。三是冬天寒冷不愿工作。四是夏日炎炎只爱清凉。五是日出时不起床。六是日落后倒头便睡。这样懒惰生活,全无生计,有钱也活不得几年的。
沉溺杯中物,相伴唯酒友,费时兼失务,金钱日日损。
赌博易沉迷,一掷掉千金,但谈博奕事,贫穷不自知。
奢侈不自量,常对人夸张,应用都不用,致家破亲离。
迷歌舞嬉戏,心意常恍忽,不务生计业,财富自枯干。
随恶友招损,习惯卑劣事,为世人嗤笑,经济亦自损。
懒惰不工作,日夜爱睡眠,卑劣不更生,劣性自招损。
若无上六事,更不管寒暑,负责勤工作,事业无不成。
34、克己不饮酒
克己不饮酒:不要沾染致醉及易上瘾的物品;
《释迦牟尼佛广传·持戒品》饮酒的过失:
佛陀以前转生为帝释天王时,虽然享受各种安乐,但仍以大慈大悲心时常光顾人间,观照世间疾苦。
有次他看到人间的扎沃国王因结交恶友的缘故,上行下效,国中臣民全都喜欢饮酒,而且从不知道嗜酒的过失。他心里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国王改掉恶习呢?于是他就变成一位身体金色、相貌英俊的人,头发稍显粗硬,并自然形成右旋发髻。他身着具有各种美妙装饰的衣物,十分威严。
当他左手拿着盛满美酒的瓶子出现时,国王扎沃正与眷属边痛饮边聊天。他们面前摆着各种酒类,包括米酒、果酒、蜜糖酒、葡萄酒等,正在开怀畅饮的时候,忽见一人出现在面前虚空中,众人都感到非常稀有,便纷纷恭敬合掌。
天王此时就用雷声一般清晰、威严的声音说道:“你们有谁愿买我手中的瓶子?”国王觉得很少见,就恭敬合掌说道:“具有如日月般美妙身躯的你,到底是谁?大家都想知道你的身份,请告诉我们你是谁?我猜想你肯定不是一般人物。”
天王所变化的人回答说:“我是谁,你将来会了解的。只是,如果诸位不怕损坏自身利益的话,就可随意买走我所手中的瓶子。”国王觉得很奇怪:“我从未见过你这种卖东西方式,按照世间惯例,卖东西者历来只赞叹自己的物品,从不讲述过失,你倒奇怪,直接说出物品的过失,这说明你确实心地善良。这瓶中到底装有什么东西?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请解释给我们听。”
那人随即回答道:“国王你仔细聆听:这瓶中所装不是水,也不是酸奶、珍珠水、香花水,更不是酥油、乳汁。瓶中盛满恶性的水,且容我详细道来。如果你喝下它,你会沉迷难醒,以致走路飘忽,茫然不知地漂泊到陌生的地方。而且会神志不清,不能分清哪些东西该吃、哪些不该吃,会将它们一古脑儿都吞下去。喝了以后,连自己的心都摸不着边际,简直与动物没有两样。人们也会讥讽你,因你已丧失理智地在他们面前跳舞、捶胸。喝过这水以后,你会无惭无愧,裸体狂奔,呕吐不止;野狗会舔你的嘴,而你却毫无顾忌;丧失智慧与觉知,在道路上颠来倒去,晃晃悠悠不辨东西。若喝过此水,必会自甘沉沦,父母、亲友都会轻视讥笑你,而你却还无知无觉地经常与人争辩、争斗。这样的东西如果要卖,恐怕只有愚人才愿意买。如果贪执这水,权势财产都会败坏。它们现在就装在我手中的瓶里。而且,喝过这水以后,你会突然大笑不止,也会突然痛哭不已。就好象着魔一般,泪流满面、情绪不定。这能让人精神错乱,被众人谴责的恶水,它们现在就装在我所捧的瓶里。这里是一切痛苦的根本、一切罪业的来源、一切争论的焦点、一切痴暗的源泉。你们还愿意买吗?国王你应该明白,你现在喜欢喝的东西正与我瓶中的水一模一样,完全具备上述各种过失。饮酒还能令人破戒,导致各种谣言、诽谤缠身,让自己愚昧顽痴、毫无惭愧。如沉醉于这能带来无穷罪过的劣酒,众生都会因此造业而堕落。到那时,又有谁愿意承受痛苦?国王你应该三思到底该不该喝下这种东西?”
听了这番话后,国王心里面有很多感慨,完全明白了饮酒的过失,并彻底打消了心中嗜酒的念头。他由衷感谢天王道:“你真是和我的父母师尊一样,我今后一定按你所说身体力行,绝不辜负你的殷切教诲。为报答你,我决定供养你五座大城市、一百名仆人、五百乘骑、十驾马车,请你一定收下。你是真正引导我走向正道的导师,希望师父将来也能关照弟子。”
天王继续对国王说道:“五座城市等供养物我都不要,我的真实身份是帝释天王。如果你真要报恩,就按照我的教导去实行。这样一来,不但今生能得到福德、名声,来世也会得到安乐。所以希望你能戒除饮酒,依靠正法治理国家。”帝释天王说完即隐身而去。
从此以后,国王、大臣及国中所有民众都不再狂饮,全部断除了饮酒恶习。
35、美德坚不移
美德坚不移:努力遵行正法,维护高尚的品德。
《荀子·尧问》:“ 周公谓伯禽之傅曰:‘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史记·礼书》:“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羣众,岂人力也哉!”
传统美德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
修身:是指通过修养使个人具备美德。儒家经典《大学》中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修身的标准是个人达到较高的美德素养。个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等。
齐家:是指家庭应具备的美德。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治国:是指处世应具备的美德。治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为人处世之道。处世美德包括职业美德、公共美德等,主要内容有:精忠报国,勤政爱民,秉公执法,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讲求公正,礼貌谦让,公平交易,尊师重教,勤劳敬业,救死扶伤等。
每一种美德各自成章,这些美德无疑是人类作为一个种群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精神遗产。
生活中处处有美德,宽容亦是一种美德,拥有一颗宽容,忍让的心,凡事以宽广的胸怀去坦然面对,包容别人的失误,改正自己的错误,生活才会更轻松。
男人的美德是懂得管理国家,女人的美德是懂得管理家庭。世界上有数不清的美德,每个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都有不同的美德。美德是获得美好事物的希望和能力。正义是一种美德,诚实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平和是一种美德平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也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宽容是平和的外观。平和的人厚德待物,雅量容人,推功揽过,能屈能伸。“原谅失败者之心,注意成功者之路”,处事方圆得体,待人宽严得宜。
36、恭敬与谦让
恭敬与谦让:虔诚恭敬又谦逊;
温良恭谦让是典范的标准,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做人要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是行为规范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温良恭俭让不是表面的东西,更不是能够装出来的,它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在本质,一种道德境界,体现着他的最根本的人生价值观,那就是对于别人的无私和爱。作为文明的一种体现,温良恭俭让不是哪个人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是仁义礼智信的外在表象。
民国弘一大师在一次演讲中示现说:“到今年一九三七年,我在闽南居住,算起来首尾已是十年了。回想这十年之中,我在闽南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却是很少很少,残缺破碎的居其大半。所以我常常反省自己,觉得自己的德行实在十分欠缺!因此,近来我为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二一老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这有我自己的根据。记得古人有句诗:‘一事无成人渐老’,清初吴梅村临终的绝命词:‘一钱不值何消说’,这两句诗的开头都是‘一’字,所以我用来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大师的恭敬和谦卑。
37、知足并感恩
知足并感恩:知足且常怀感恩心;
知足,谓自知满足,不作过分的企求。《道德经》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不知满足,进而追求,定招灾祸。知其足,不追求,安于所得,无为无德,反而常常满足。知足才能避免灾祸,才能全生保身。
感恩,是人生基本的准则,是一种人生质量的体现,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础。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能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能保持我们的积极、健康、阳光的良好心态。怀有感恩之情,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和感激。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生道义的净化剂、事业上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的高贵之所在。感恩将使你的心和你所企盼的事物联系得更紧,感恩将使你对生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从而一生被美好的事物包围。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够生活在一个感恩的世界,这个世界一定是非常美好的,我们的人生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报四重恩:一、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三、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我们感念众生旷劫供我所需之恩,感念自然界,太阳供我光明与热能,空气供我呼吸,花草树木供我赏悦。
38、及时闻教法
及时闻教法:随时地听闻正法。
《涅槃经》云:“法是佛母,佛从法生,三世如来皆供养法也。”闻法能令我等达究竟之觉悟,于此世间再无更胜之事。如是思惟后,每次闻法时相续中定会充满欢喜,无需强迫,自会以大欢喜心闻受。是故如是思惟甚佳,能建立正确的闻法心态:恭敬正法、恭敬法师、不轻正法、不轻法师。
第一、极为敬重正法:应作是念:“依此正法,能得大利益,此法极为殊胜。我今有此善根,悉为佛法所赐。”如是敬重正法,视其为无上对境。
第二、极为敬重法师:应作是念:“父母养我色身,法师育我法身,法传自师处,生生世世利益我,此恩德无量无边。”有此感恩之心,遂会敬重法师。即使法师功德与己相等,或不如己,亦不轻慢,极为敬重。
第三、于法不生轻蔑:即不轻视正法。所谓轻蔑,即作是念:“此法甚是粗浅,乃对初学者所宣之法,于我上根者而言,闻此种法无何意义。”或想:“此法我早已了知,无必要对我重复宣说。”
第四、于法师不生轻蔑:即不轻视法师。所谓轻蔑,即作是念:“此人水平尚不如我,如何能讲法。”或想:“此人种性低劣,能力甚差。”此等皆为轻蔑之心,应当断除。
39、忍耐与顺从
忍耐与顺从:忍辱,和蔼,包容。
忍辱波罗蜜多的圆满,唯一是由自心灭除嗔恚、怯弱、不解无其乐欲等修习圆满,并非观待令一切有情全都远离暴恶,因为此事无法成办,而且以调伏自心便能达成目的的缘故。
上述理由有二:
一、不可能让一切有情全都远离暴恶
如果观待一切有情全都远离暴恶,才能安立圆满忍辱度,则应成诸佛都未圆满忍辱度,因为如今世间仍然遍满了恶人。
二、调伏自心便能达成目的
此处“目的”,是指消除一切敌人和所有对立面。若想从外境上消灭所有敌人,根本无法办到;而向内调伏自己的心,便能灭一切敌。因为“敌人”、“对立面”都是以心假立的,一旦调伏自心,一切敌对自然消失,因此若想“天下无敌”,就应降伏自心,而不是一一去降伏外敌,“心中无敌”即“天下无敌”。
总之,因为无法让外有情全都远离暴恶,故忍辱度圆满并非观待有情离恶而安立。又因调伏自心即能灭除一切怨敌,所以忍辱度的圆满,唯一是由自心灭除嗔等修到最圆满而安立。
《六波罗蜜多经》:“复次,若诸有情为彼三十六俱胝天魔、鬼神、药叉、罗剎而来侵害,菩萨唯将安忍波罗蜜多能破彼军,乃至八万四千烦恼怨贼,欲摧伏者,亦以安忍而除灭之。非唯如是,天魔大军烦恼怨贼,乃至极下微小怨贼,亦以安忍而调伏之。是名安忍波罗蜜多。”
40、得见众沙门
得见众沙门:乐于亲近贤圣沙门们。
修学佛法,应当时时亲近三宝和善知识。蒋山元禅师是慈明禅师的侍者,在《景德传灯录》中云:“二十年中运水搬柴,不畏寒暑,凡事亲力而为,如是求道。”有些学子心不平等,他们眼中地位高、名声大者,方认可为善知识;若无眷属、名声不大、地位不高者,遂不认可为善知识。此辈与佛法相应之功德一分亦不可能生起。亲近善知识当具正确心态:
“观过不成就”之公案:往昔,世尊胞弟善星比丘,二十四年中作世尊侍者,随佛左右。善星比丘极为聪颖,精通三藏十二部,且能不参阅经文而讲经说法。然其不具清净心,见世尊一切行为皆为欺诳,认为:“除佛有一寻光之外,悉皆与我相同,根本无超胜处。”且说:“二十四年为汝仆,除身具有一寻光,芝麻许德吾未见,知法我胜莫为仆。”因此离开世尊。时阿难为世尊侍者,其问世尊善星比丘转生之处,佛告之:“善星仅有七日寿命,死后将于花园中转为饿鬼。”七天后,善星比丘转生为一具九种丑相之饿鬼,下场极为悲惨。善星比丘虽承侍佛陀二十四年,结果亦唯自趣毁灭而已。是故以观察过失之心依止上师,过患极其严重。
《杂宝藏经》中一则“观德获成就”之公案:昔日有一女子,颇具智慧,亦诚信三宝。一次,有老比丘至其家中,此比丘年岁已高,颇为糊涂。此女供养饮食后,至诚祈请老比丘说法,敷设法座后,女子闭目静坐,恭候闻法。老比丘于座上甚急,因其对讲经说法一窍不通,故趁女子闭着双目时,悄悄逃回寺院。然此女子认为老比丘在为其示现无常苦空之理,因此得大法益,当其至心思惟有为法无常、苦、空、不得自在诸法理时,即证初果,故甚是感激老比丘说法之恩。实际老比丘根本无说法功德,然此女子以清净心观想,如是而获大利益。
由以上二则公案,可知以我等如何观视善知识,将直接决定所获之果。对同一位善知识观察过失与功德将获截然不同之果。此亦悉由我等之心,自己如是观想而如是显现。诚如同一座雪山,山之南面充满阳光,山之北面冰雪覆盖。若以清净心观察功德,当下即在加持阳光之照射中;若以染污心观察过失,则心已在罪业冰雪之覆盖下,此皆是我等自变自缘而已。乌鸦食毒遂会死去,孔雀食毒反而更加艳丽,不善用心与善用心之结果,亦复如是。
41、适时论信仰
适时论信仰:随时地参加正法的讨论和共修。
当我们遇到疑惑,必须向善知识请教有关佛法的问题,由此获得知识,为最吉祥。既然佛法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我们必须真诚地去明了,然后实行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常和那些对佛法有认知及实践者互相讨论和研究,这将更容易了解佛法。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间讨论佛法。不管个人有任何不方便,我们绝不能错过和那些聪明、智慧,有经验者讨论佛法。当一个人的心被污秽(烦恼)困扰时,面对家庭问题或种种苦恼时,这正是讨论佛法的适当时机。
对大多数在家修行的佛子,由世俗琐事牵累,很难有机缘念修足量的圣号和心咒,甚至很多居士没有早晚功课的习惯。组织各种共修和佛学交流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居士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建立修行的习惯,对一些简单易行而又非常殊胜的日常修法重视起来。如供香、水、花、灯、果、茶、念佛、诵咒、诵经等等方式。
经论中指出,众人共修之功德是各人所修功德的总和,也就是说,如果一万人同时参加共修,每个人于共修期间所造善业都将增长一万倍。事实上,无论善业抑或恶业,若众人共同协商、参与,每人都将得到一份相应的功德或罪业。例如一千人同时密谋杀害一人,待到果报成熟之时,千人中的每个人都会感受杀害一人之果报。而众人共同交流佛学所造之善业功德也与此理相同。尽管这样,却仍有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个人念诵功德较大,集体共修功德较小,这些见解都是对因果关系不十分信任所致。作为一个修行者,我们理应相信佛陀的教言,特别是对因果要生起坚定的信解,值遇大型法会时,一定要积极参加,从而得到大家共修的善业功德,这同个人修持的利益相比,相差十分悬殊.
而依靠共修的缘起力量,方能大大增上其不可思议的功德。滴水入海,同海广大,参加共修活动的每个同修,均可同时具足共修的功德利益。对于一般佛子,尤其对在家居士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增长福报,清净业障与众生结下清净法缘的共修机会,获得各种法益。以此种种善妙因缘,希望一切善缘大众都能加入共修,携手精进,共同积资净障,成办二利功德。
42、自制净生活
自制净生活:行克己简朴之生活,修清净梵行,断绝与异性的非理纠缠。
清净生活,广义言之,指清净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狭义而言,则指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的出家修行的戒律与斋法。因为在家修行的人,家庭的、社会的种种事务很繁忙,要想修行,障碍也很多。佛陀悲悯在家弟子让他们能够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净生活,种出世的善因;又能够适应在家人生活的特点,所以特别制定了在家人的出家戒,就是八关斋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非梵行、不妄语、不饮酒(包括不吸毒)、不非时食、不着香花曼(不歌舞倡伎)、不坐卧高广大床
佛陀曾说,受持八戒,功德与阿罗汉等,与诸佛齐。但是,受持八戒必须“信念清净”,才能获得功德。《大毘婆沙论》记载:“有彼厨人,欲害生命,以拟充所食。彼便告曰:我今受戒,不得杀生,留待明天杀,以充所食。”如此的受持,虽有些微善因,终不获大果报。因此,如能一日一夜清净受持八关斋戒,身心与戒法相应,净念相续,不仅所得功德无量无边,更能令在家信众植下出世善因,终得解脱证道。
43、领悟八正道
领悟八正道:参悟四圣谛、八正道;
四圣谛:一、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二、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三、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四、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
佛教的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一、正见:(正确的见解)对于佛法,有正确的了解,远离唯神、唯我、唯物等之荒谬妄见。
二、正思:(纯正的思想)或称正思维,即远离邪妄贪欲,作真理智慧的思索。
三、正语:(净善的语言)即远离虚言、粗言恶语、诽谤、妄语、戏论等等之言语。
四、正业:(正当的工作)即遵守国家法律,严持律义,有犯法之事勿作,不作走私贩毒的工作,实行高尚而善良的生活。
五、正命:(合理的经济)常存著道德、伦理观念,以谋求正当职业,以维持生命。
六、正念:(真理的信仰)即正心诚意,远离妄想颠倒不失正念。
七、正精进:(积极的精神)向正理方向努力前进,即勤修戒、定、慧三学。
八、正定:(禅定的生活)身心注于一境,消除一切杂乱,以养成完满的人格。
44、实证涅槃法
实证涅槃法:发起无上菩提心,实证于不生不灭的无上涅槃。
涅槃(巴利文:Nibbāna;梵文:Nirvāṇa),佛教用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旧译灭度。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
在大乘佛教中,涅槃即是我们通常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为如来的法身。《胜鬘经》:“法身即如来大般涅槃之体。”大涅槃是诸佛的法界,是诸佛甚深的禅定,也就是“常乐我净”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证。《法华经》:“惟如来证大菩提,究竟圆满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大乘“涅槃”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第一,如来常住;第二,涅槃“常乐我净”;第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乘“涅槃”主张“真空妙有”。大乘“般若”明无我,讲“真空”;大乘“涅槃”示真我,讲“妙有”。由于此“有”不是对立的现象之有,故称“妙有”。从大乘思想的发展看,大乘《涅槃经》出现在般若、法华、华严等大品类经之后,以对治认为“涅槃”是永远沉寂的消极涅槃观。
45、八风不动心
八风不动心:虽然身涉此世间法,但心却不为所动。
八风,又叫“世八法”。指尘世间煽惑人心的八件事: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详见《释氏要览·澡静》。
唐王维《能禅师碑》:“不着三界,徒劳八风。”宋范成大《偶箴》:“情知万法本来空,犹复将心奉八风。”
1. 称:各种称赞,各种说好,人前人后为你宣扬,随时随地对你拥护,给你赞美,给你欢喜。
2. 讥:冷嘲热讽,厌恶讥嫌,专说无中生有的行为,随便议论你的长短,给你生气,给你烦恼。
3. 毁:言蜚语,毁谤中伤,使你信用蒙受损失,把你的为人说得一文不值,给你打击,给你阻难。
4. 誉:说你功德,扬你贡献,赞你是菩萨再来,称你是圣贤再世,给你捧场,给你得意。
5. 利:金钱物质,各项利益,有的当供养送来,有的作礼品赠到,给你受利,给你利益。
6. 衰:减损所有,破坏所得,将成的事业忽然垮台,已有的资用忽然失去,给你贫困,给你衰微。
7. 苦:身遭侵害,心遭恼乱,恶的因缘困扰生活,恶的境界折磨身心,给你艰难,给你逼迫。
8. 乐:随心所欲,顺适安乐,物资上的享受,感情上的满足,给你欢欣,给你快乐。
宋朝苏东坡,号东坡居士,自小与佛印禅师是好朋友。一日,东坡出关后做了一首诗偈洋洋得意,立刻叫书童乘船从江北瓜州送到江南,呈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观赏,偈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看后,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东坡一见大怒,立即过江责问佛印禅师:“你不夸我也就算了,何必如此讥讽与我?”禅师回敬道:“从诗偈中看,你修养很高,既已八风吹不动,怎又会一屁打过江?”东坡一听,默然无语。
46、无忧无污染
无忧无污染:无忧,无垢,离贪,无染。
人是须要生活、须要工作的,而且还要尽一定义务的,如何在这些行动中使身心安定,无忧无染呢?当知法由心生,道由心悟,初祖达磨对此曾提出报怨、随缘、无所求和称法四行。首应笃信业报,忍苦耐劳,淡泊自甘。次应通达诸法无我,得失随缘,而不以物累心。再次常宜精神内安,不希名利,不贪享乐,亦不向外求玄。更重要的是,一切行动都要随顺正理,契合中道,即所谓“称法行”。
《五灯会元》卷四载:赵州从谂问南泉普愿:“什么是道!”南泉说:“平常心是道。”其实平常心之说,蕴含于《六祖坛经》而公开倡导于马祖道一。禅录载,马祖一日示众云:“道不用修,但莫染污。何为染污?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染污。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为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平凡无圣。”此中所说的平常心,究竟是什么心?据马祖所说,它是不染污的,与有造作趋向的生死心相反。从正面讲,它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直了真圣义谛的无分别智。但它不名智而以心为名,因它是恢复了心的本来面目,而直接就是本心了。但它又不名本心,因为本心是术语,为破文字障,避免名相化,故不名本心,而从通常惯语的平常心命名,以便与实际生活水乳无间。其实它就是“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所以说平常心是道。
47、宁静无烦恼
宁静无烦恼:身心淡泊,解脱自在。
一个人若能保持平静心毫无动摇,保持淡泊轻安和解脱自在,于一切行动是最吉祥。持有这种心境的人是很特别的,远离烦恼,驱除和灭尽欲望。此时只有轻安和宁静,没有疯狂的爱欲和迂回曲折的忧愁。他内心安稳,看清不断改变的世间,苦恼的人生围绕在身边,而不被牵连其中。
淡泊是一种从容,是对人生和世界深彻领悟后的一种超越。郑板桥“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而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这份淡泊,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把生活与世间的一切馈赠报以呼声,即使清贫也当成欢乐,还原出人的本性与高尚。
淡泊人生,并非消极逃避,无所事事,也非看破红尘,甘于沉沦。真正的淡泊要有非凡的勇气,要坚韧不拔,要有一股持之与恒的毅力。淡泊存于慧心。多一份淡泊,少一份迷执。多一份淡泊,多一份明志。心中存有淡泊,午阳下可赏竺,闹市中可安步,一切处吉祥。
48、依此行持者
依此行持者:精进行持上述诸吉祥事。
霞惹瓦云:“未曾实行诸菩萨行,如看射箭,总觉甚易,全无怯弱。现在之法无完善者,故不致到怯弱自轻之地;若善圆满,恐必多起怯惧自轻。”
霞惹瓦祖师说:没有实践过菩萨行的人,就像在一旁观看射箭,总觉得很容易,心里一点也不怯弱。现在所学的法还不完善,所以不至于到怯弱自轻的地步;如果法完善圆满,多数人恐怕会生起怯弱、自轻的心。
佛法如果只是泛泛而谈,或者只是片面了解,一般人都会自命不凡,认为修行很容易。然而,一旦要具体落实在修行上,严格要求每一步修心所应达到的量,这时再将自己的身心状态一一对照前后完整的修心次第,恐怕一般人的英雄气概立即会荡然无存。
即便是一般善人的标准,若具体严格地制定出来,多数人都会认为要求太高,根本做不到,何况是要实践菩萨行,这件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没有承担责任时,谁都说得轻飘,但真正要负责时,姑且不说为了无量众生而长劫修行,即便只是付出一个月,也不一定愿意。
民国时,有人问王凤仪老先生:“老先生认为,注金刚经的能成佛呢?还是讲金刚经的能成佛呢?”王先生说:“注的、讲的都未必成佛,行金刚经的才能成佛。”我们学习了《吉祥经》,更要深明此道,真正发起勇猛精进之心,把吉祥经落实践行到工作、生活和修行中。学、讲、诵、读吉祥经,都未必能成佛,践行吉祥经则必定成佛。
49、无往而不胜
无往而不胜:因无恐怖而随处不会被他人、他事所征服。
依据吉祥经所授无上善法,安忍精进,行持不懈,自会成就不可思议解脱利益。菩萨虽见生死流转苦恼无量,却能以安忍力代受众生之苦,即使经历无量时劫仍不辞辛劳,终究不会弃舍生死而自取寂灭。而且,菩萨以安忍力能施舍一切头目脑髓、身肉手足乃至身命,心中毫无吝惜。这样的大安忍,愚人仅仅听闻都会心生惊恐,汗毛竖立,又怎能施舍呢?所以,安忍是难行者无与伦比的威德力。
佛在《菩萨藏经》中说:我回忆前世作大仙人时,名叫“修行处”。当时有恶魔变化了五百名健骂丈夫,时时尾随我并以各种恶语辱骂我。不论白天或黑夜,在我往返去来、行住坐卧等时,或在僧院静室,或在城市俗家,或在街头巷尾,或在无人静处,随我端坐或站立,这五百名魔的化身,不停伺机以各种粗语谩骂、呵责我,这样持续了五百年未曾间断。舍利子,我回忆那五百年中,虽被诸魔用各种不堪入耳的粗语辱骂,但我未曾动过一念嗔心,我总是生起慈悲救护的善心,以正理观察嗔恚的对境。
由此公案可知,依善法安忍精进才是善护自心最殊胜的铠甲。尽管恶人人多势众,并在五百年中不断放射粗语利箭,却丝毫穿不透善法的铠甲,反而引发菩萨的深慈大悲,所有粗语利箭都化为赞美菩萨高尚情操的美妙花朵。
50、一切处得福
一切处得福:如此,所到之处将会获得安乐幸福和无边功德。
修学佛法可以获得如下功德和福报:
(一)认识人生:佛法,是茫茫人海中的慈航,它教人认识生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指示人生的真谛,使人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安乐,把人生从烦恼的此岸,运载到安乐的彼岸。
(二)净化人生:充满着烦恼的人生,是染污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所以必需要改造。但是要怎么样去改造呢?就是要把它净化。我们学佛,就是沐浴佛化,用佛陀的法水,来洗涤我们内心的垢秽,等到我们内心的恼烦垢秽清除了,那么,我们那染污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人生,便可改造成清净的、圆满的、快乐的、理想的人生了。
印度萨罗国有一位国王,叫做波斯匿王,有一天,波斯匿王出巡,在路上遇见一个老公公,头发苍白,这显示着他的年纪已经很老了;国王问他道:“老公公!你今年几多岁?”老公公不假思索地答道:“四岁!”波斯匿王觉得惊奇起来!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再伸自己的右手,竖起四只手指向老公公问道:“你才四岁?”老公公点点头,很肯定地证实道:“不错!我今年的确才四岁。”老公公知道国王一定感道疑惑,就再向他解释道:“以前我不懂佛法,活了几十年,思想、行为都被内心的烦恼控制着,做了很多自己以为对而实在是不对的事;四年前有个机会,给我听到了佛法,我才认识了人生,皈依了佛教,实行佛陀所指示的道理,依佛法去生活,去净化人生;最近这四年来,才算是真正的做人,所以我说:今年才四岁。”国王听了老公公这一番话,非常感动!点头称赞道:“老公公你说得对,一个人要能够学习佛法,照着佛法去做人,才算是真正的做人。”
(三)庄严人生:佛教是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学佛的人,实践佛陀所指示的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的道德行为,来培养与充实内心的功德,显发本有的智慧,以庄严人生,成就佛道。
从前印度有个大富长者叫给孤独长者,他的第七儿子,娶到一个非常美丽的玉耶女做妻子;玉耶女自恃她的姿容秀丽,瞧不起公婆和家里的人。
有一天,长者请佛陀来到家里,想要教导玉耶。玉耶知道佛陀来了,却故意避开,不愿出来见佛陀。后来,她为了好奇,躲在门后,从门缝里偷看佛陀。她看到佛陀庄严的德相,实在比她更美!于是自动出来,向佛陀行礼。
佛陀说:“玉耶,你有着佼美的容貌,如果配上端正的心行,那就更好了。要知道,佼美的容貌,只是外表美;而端正的心行,才是内在美。只有佼美的容貌,而心行不端正,还是不足取的。真正的美人,必须内外俱美!”
玉耶听了佛陀的开示,心中的骄傲完全消除了。她皈依了佛陀,佛陀教她实行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的好行为,以充实她内心的德性美。她依教奉行,立志做一个内外俱美,真正的美人。
《吉祥经》讲述了佛教的吉祥观和幸福观,也告诉了我们在人生的种种境界里该如何保持宁静安祥。如果我们实践以上诸最吉祥事,我们生活中的交友、择处、提高技艺学问、孝养父母爱护妻子、帮助亲朋好友、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律修行等等的一切,都能时时提起观照,处处获得善德,成为一位获得最高尚吉祥的人。
♡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
思维世间之苦-因果不虚
思维世间之苦-因果不虚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前部节录 因果不虚 取舍善恶因果...
-
思维世间之苦-轮回过患
思维世间之苦-轮回过患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前部节录 轮回过患 了达轮回诸事...
精华推荐
-
思维世间之苦-因果不虚
思维世间之苦-因果不虚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前部节录 因果不虚 取舍善恶因果...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