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法师开示

仁焕法师:学佛与解脱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广西灵阳寺2007年五一念佛七法会开示录

(5.2下午) 学佛与解脱

昨天我们讲了“学佛与生活”,现在讲一讲“学佛与解脱”。

佛教最高的理念就是了脱生死,那么如何算了脱生死?佛教对于生命分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法身就是智慧的身,报身就是健康的身,所以佛教也非常讲究色身庄严。用道德的理念来说,那就是福德的报身和福报的报身。智慧的高尚,就容易给色身带来庄严。所以佛教有一句话:事成则人成,人成则名成,名成则佛成。

我等为什么叫做凡夫呢?因为我们的生活都是在烦恼中过,我们没有像佛菩萨一样在快乐中过,佛菩萨时时刻刻都在快乐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烦恼中,所以就叫做凡夫了。

那佛教智慧的概念是什么呢?智是明白把握自己,完善自己;慧是能理解周围,能做到随喜功德。合起来就是说,完善自己到位,把握自己圆满,理解周围到位,成全周围到位,那就叫做智慧圆满。

如果我们人没有从完善自己上起步,专门去要求别人,那就是根本没有智慧了。智慧的起步,比如你要说一句话,你换个位置来想,假如人家说这句话的时候,你能满意吗?如果你认为你满意,那么你可以说。如果人家用你这句话对你说,你感觉不满意,希望你暂时不要说。所以佛教说自利利他,首先你自己感觉满意,那么你才能用在别人身上。

但是有一种情况,你自己满意了,也不一定给别人满意,所以首先要理解别人。当你没有说话前,你先说一说:我想跟你说一句话,不知道合你的心意没有,但是我是善意的,不是恶意的,你同意我就说,你不同意,那我不勉强说。对方说可以,你就可以说。即使说不对,你已经有话在先,因为你是善意的,不是恶意的。这就叫做智慧了。

我们所有的想法,所有的看法,所有的说法,所有的做法,完全是依自己的个人感情来做,不考虑别人心态上满意不满意,所以造成很大的违缘。造成违缘以后,双方烦恼就来了。所以佛教的解脱,就是站在尊重别人上想一件事,看一件事,说一句话,做一件事!

要想成佛,首先从学做人开始,要修成人之道。佛成于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之道,佛是觉悟于圆满、完善自己。菩萨成就于耐心、慈悲、喜舍。我等念经,是学做人的道理;我等念菩萨的名号,就是学做人的经验;我们念佛名号,就是修成人之道;我等念咒,就是念做人、成人的补助加持力!

学佛是让生命明白定位的好处,是让生命生活中能有良好的目标,是让生命生活环境有良好的依靠。定位就是爱心的定位、感恩的定位、道德的定位、福德的定位、福报的定位。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