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修德禅寺 - 桃园县 - 台湾寺院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历史沿革]
修德寺原名“修德堂”,其前身为斋教龙华派下之斋堂。嘉庆8(1803)年,漳州府龙溪县林姓人氏渡海来台,定居大嵙崁草店尾。咸丰初年,林阿九之弟媳林王阿养(法号普奉)居士,持斋奉佛、立志修行,设佛堂於自宅,朝夕诵经礼拜,奉祀观音佛祖,为开山第l代堂主。光绪13(1887)年,斋友赵田来等监於信徒日增,遂发起堂宇之募建,并由“福仁季”奉献土地,筑於大溪街之西端、临溪之崁上、溪园之北,与福份城相对峙。
王普奉堂主往生之後,第2代堂主为曾水涌(法号普澄)居士。普澄居士继任後大振宗风,信者云集、香火日盛。大正元(1912)年,曾普澄居士往生,由吕传居之夫人赵氏(法号普洁)接任第3代堂主。此时斋堂建筑经多年使用,颇多损毁。大正5(1916)年8月,赵普洁居士为祈求长男病愈,因擭感应为酬佛恩,遂与林崇德等以私财发起修缮,迄至大正7(1918,年3月19日竣工,并举行盛大落成仪式。
昭和7(1932)年,赵普洁居士往生,众斋友以堂务不能无人执掌,乃商请简元川(法号普慈)居士接任为第4代堂主兼管理人,其夫人简吴娘金(法号普玉)居士协办寺务。普慈居士亦曾至基隆月眉山灵泉寺住持善慧法师座下受菩萨戒,另有法名“常义”。
昭和10(1935)年6月,简元川以私财增筑拜殿。14(1939)年,修德堂以“新竹州大溪郡修德寺”之名成为“南瀛佛教会”第91号团体会员。昭和15(1940)年1月,大溪地区在“寺庙整理”政策之下,将佛像迁移至莲座山观音寺,同年4月迁回,成为“日本净土宗布教所”,由日僧长崎真叡为布教主任。台湾光复后,修德寺恢复独立地位,并於民国36年将座落於大溪镇和平段旱地登记於修德寺所有。
民国52年,简元川夫妇相继往生後,由其孙简添德(法号释学慧)继任为第5代住持,寺务则由其媳简潘阿绒(法号修定)居士负责。期间先後以“大溪佛教正信会”及“修德寺”之名加人中国佛教会。63年,以“修德寺”之名取得寺庙登记证。
民国66年,因寺宇栋梁腐蚀,重建今日3层佛殿,越2年竣工。75年,将座落大溪镇和平段0334号地上建物登记为寺方所有,规划为停车、会客及寮房等多功能使用。
民国82年,修定居士往生,寺务由学慧法师胞妹定高法师协助。97年,学慧法师因身体虚弱,不堪寺务之劳顿,经信徒大会推选定高法师为第5代第6任住持迄今。
[寺庙建筑]
为宫殿式佛殿,1楼为功德堂:2楼大雄宝殿供奉三宝佛;3楼是藏经楼及方丈寮。此外,另有4层楼房,土楼规划为停车处,2楼为藏经楼兼会客室,3、4楼则为寮房。
[弘法、文教]
以大乘佛法普渡众生,除例行共修法会外,举办佛教文化、教育、济贫、救灾及协助地方建设等慈善公益事项。
[交通资讯]
国道3号大溪交流道下→员林路一段→介寿路→康庄路→过武岭桥→右转和平老街→左转普济路→修德寺。
净土及曹洞宗
地址:335桃园县大溪镇普济路122号
电话:03-3883406
下一篇:元光寺 - 新竹县 - 台湾寺院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