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佛法

做人的佛法 常常检点自己

浏览: 次 

当前背景色: 未选择

常常检点自己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禅语     有一天,佛陀对弟子们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受过佛法教化的人,和一个未受过佛法教化的人,当他们遇到快乐的事物时,同样会有‘乐受’的感觉;相反的,当他们遭逢悲伤痛苦的时候,同样会有‘苦受’的感觉。那么,已受教和未受教的人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弟子闻言,彼此面面相觑,无法作答,只得请佛陀慈悲开示。     佛陀说:“一个没有受过佛法教化的人,遇到痛苦的时候,往往悲不自胜,甚至仿徨迷惑,不知如何安顿自己,这就如同中了第一支箭以后,又中了第二支箭一样感到痛苦不安;相反,有佛法的人,遭逢痛苦的时候,绝不徒然悲叹,乃至怨天尤人,自乱方寸,因为他已经有智慧,不会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一个佛教徒身处乐境之中也绝不放纵自己,因为一旦陶醉在快乐之中而放逸身心,第二支箭便会带来苦受。”佛陀又继续阐述乐受的道理。     佛陀开示后,弟子们个个庆幸自己能过着佛化的生活,不为苦、乐所惑,尤其对于“不受第二支箭”的譬喻,个个心有戚戚焉,自此更加惕励自己切莫放逸,以免受到第二支箭的苦。     人往往沉湎于享乐而不能自持,或者深陷于哀痛而不能自拔,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是一种耻辱,被第二支箭射中更是一种不幸。唯有以“觉悟”之心,时时检点自己才是无上的智慧。     无果禅师为了专心参禅,在深山里一住就是二十余年,这些年来一对母女一直悉心照料他。然而二十多年来,他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他认为自己无法在那里修行得道,所以打算出去寻师访道,解除心中的疑惑。     临行前,母女对他说:“禅师,您再多留几日吧,路上风寒,容我们为您做一件衣服,再上路不迟。”禅师盛情难却,只好点头答应。     母女二人回家后,马上着手剪裁衣服。衣服做好了,再包了四锭马蹄银,送给无果禅师作路费。禅师心怀感激,接受了母女二人的馈赠,于是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一早就走。到了晚上,他坐禅养息,半夜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童子,后面有许多人吹拉弹奏,扛一个很大的莲花座,来到禅师面前说:“禅师,请上莲花台!这就是你要去的地方。”     禅师心想:“我的修行还没有到这种程度,这种情况来得太早了,恐怕是魔境。”无果禅师于是就不再理会他。童子一再说:“机会就只有这一次,错过了就再也不会有了。”万般无奈,无果禅师就把自己的拂尘插在莲花台上。童子和众人便高兴地离去了。     第二天早上,禅师正要动身时,母女二人手中拿了一把拂尘来见禅师,问道:“这可是禅师之物?昨晚怎会从家中母马的肚子里生了出来?”     无果禅师听后异常吃惊,说道:“若不是我定力深厚,今天已经是你们家的马儿了。”于是将马蹄银还予母女二人,作别而去!     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相信不靠谱的事情,更不要去做不靠谱的事情。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明白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能做的;失败的人总是失败,那是因为他们不晓得自己有几斤几两。     《荀子》有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个人只有把“自省”当作生命中的重点,才会活得聪明,才能少犯错误,才有可能在人生之路上一步步迈向成功。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