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第一堂课:观呼吸·第二章:禅修不是什么?
浏览: 次
当前背景色: 未选择
平静的第一堂课:观呼吸·第二章:禅修不是什么?
德宝法师
禅修这个名词,你以前一定听过,否则你不可能拿起这本书。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一个扣接的概念,而所有的概念都与「禅修」这个字有关。其中有些概念是正确的,有些则毫无价值。有些比较适用于其他禅修系统,而与内观禅修毫不相干。在我们继续往下谈之前,有必要先扫荡神经网络内的渣滓,好让新的资讯能畅行无阻。然我们先从一些最明显的事物开始。这里不会教导你注视自己的肚脐或持诵神秘字母,你也不必去降妖伏魔。你不会因为表现良好而获赠彩带,也无须剃头或包头巾。此外,你更不用抛弃财产,住到寺庙里去。事实上,除非你的生活堕落而腐败,否则你可以马上开始学习禅修,并且获得进步。听起来很令人鼓舞,不是吗?有许多关于禅修主题的书籍。其中多数都是出自特定的宗教或哲学系统,然而许多作者并未明确指出来。他们将一切说得好像是普遍的法则,不过实际上却是只限于特定修行系统的特殊程序。更糟的是,这些装饰华丽的复杂理论和诠释之间,经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结果真的是一团糟:一对矛盾意见组成的大杂烩,其间还混杂着许多不相干的资料。这本书则是相当明确,只讨论内观系统的禅修。我们将教导你,以平静与离染的态度,观察内心的运作,如此你将可以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洞见。目标是觉知,一种深刻、集中与和谐的觉知,让你能洞察事物的本质。一般人对于禅修存在着许多常见的误解,我们常见新手一再提出相同的问题。你最好马上加以处理,因为它们是某种成见,会从一开始就阻碍你的进步。我们将逐条提出这些误解,并加以解决。
误解一:禅修只是一种放松的技巧。这里的症结在于「只是」这个字眼。放松是禅修的要素,不过内观禅修的目标要更高远一些。这个陈述对于其他许多禅修系统来说,或许非常贴切。所有的禅修方法都强调心的专注,把心停留在单一细节或单一思维范畴。在高度与深度上不断提升,你就能达到一种深刻而喜悦的放松,名为「禅那」(jhana)。那是一种最平静的境界,能带来心的狂喜——一种超越正常意识形态经验的喜悦形式。多数禅修系统都停在这里,以禅那为目标,当你达到之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也只是不断重复这个经验而已。内观禅修则不然,内观禅修追求另一个目标——觉知。专注与放松是伴随觉知必须的前提和便利的工具,也是有益的副产品。但是它们不是目标,目标应该是洞见。内观禅修是一种深奥的宗教修行,目的在于净化与转化你的日常生活。我们将在第十四章中进一步探讨「止」(禅定)与「观」(洞见)的差异。
误解二:禅修意指进入出神状态。再一次地,这个标题的陈述只适用于某些禅修系统,而非内观。内观禅修不是一种催眠形式,你并非试图蒙蔽自己的内心而让它变成无意识状态,或者试图让你自己变成没有感情的植物。反之,内观是要让你愈来愈了解自己的感情变化,你将学会如何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自己。在学习这个技巧的过程中,某些像出神之类的状态确实会发生在观察者身上。不过,禅定与出神,二者其实正好相反。在催眠的出神状态中,主体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控制;但是在深沉的禅定中,禅修者却大都在自己意识的控制之下。相似之处仅止于表象,不管怎么说,这些发生的现象都不是内观的要点。如同我们先前所说,禅那的深定只是一种工具。或是迈向更高觉知的垫脚石。内观的定义就是「培养正念(念念分明)或觉照」。如果你发现你的禅定变成无意识状态,那就表示你并非依据内观系统的定义在修行。
误解三:禅修是无法被理解的神秘修行。同样地,这几乎是事实。却又不尽然如此。禅修时的意识层次,比思维概念的层次更深。因此,有些禅修的经验难以言传,不过,那并不表示禅修无法被理解。有比语言更深刻的方式可以理解事物。举个例子,你了解怎么走路,虽然你可能无法描述神经纤维与肌肉的运作程序,但是你知道怎么去做。禅修需要那样透过实践被理解,它不是你可以在抽象领域中学习或是谈论的事物,它是需要被体验的。禅修并不是机械化的公式,它不会自动输出可以预测的结果,你永远无法准确预测每一次禅修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每一回禅修都是一次研究、实验与探险。事实上,我们可以反过来说,当你的修行达到一种可以预期而且每次都相同的感觉时,你就应该警觉,你已经偏离轨道而且迟滞不前了。学习将每一秒钟都看成是宇宙中第一而且是唯一的一秒,这是内观禅修的基本观点。
误解四:禅修的目的是神通。不,禅修的目的是开发觉性。学习读心术不是它的要点,浮升在空中不是它的目标,它的目标是解脱(liberation)。神通的现象与禅修之间确实有某种关联,不过这种关系是复杂的。在禅修生涯的早期阶段,这现象不一定会出现。有些人可能会体验到一些直觉的了解,或对前世的回忆。无论如何,这些都不能被视为发展健全或可信赖的神通力,不应该被过度重视。事实上,这种现象对新手而言很危险,会使得他们很容易受到诱惑——可能是一些自我的陷阱,引诱你出轨。最好的做法是,根本不要强调这些现象,如果它们出现,那很好;如果没有出现,那也很好。在禅修生涯中,到了某一阶段,修行者可能会修习特别的法门以开发神通力,不过那是很后来的事了。只有在禅修者达到很深的定境后,才有足够的能力可以这么做,否则将有失控或丧命的危险。禅修者获得神通的目的是利益众生,在多数情况中,这种事通常都要有好几十年的工夫才可能办得到。现在不需要担心这点。只要集中心力不断开发觉知即可。如果有声音或影像出现,只要看着它们,让它们自己消失,不要被卷进去。
误解五:禅修很危险,一个谨慎的人应该避开。每件事都很危险,过马路可能被车撞到,洗个澡也可能会弄断脖子。禅修,则可能会勾起你过去种种不好的回忆。已经在心里压抑许久的东西突然冒出来可能会很吓人,不过,探索它是相当值得的。没有一项活动完全没有风险,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就应该把自己裹在保护茧中。那不是生活,而是提前死亡。面对危险的方法是先了解大概的情况:有多严重、关键何在,以及如何解决等等,这些才是这本手册的目的。内观是开发觉知,本身并不危险;相反地,增长觉知是对抗危险的保障。如果方法正确,禅修是非常温和而且渐进的过程。放慢脚步并保持轻松,你的修行会很自然地进行。不要太勉强自己,直到你遇见一位合格的老师,在他细心指导和睿智的保护下,你才可以藉由密集的禅修,加快进步的速度。然而在刚开始时,请保持轻松,温和地进行,一切都会很好的。
误解六:禅修是圣贤所为,不适合一般人。这种态度在亚洲很普遍。在那里,比丘与圣者们理所当然受到高度尊崇。这种情形就像是美国人崇拜电影明星与棒球英雄一样。这些样板式的人物,被过度夸大,并被赋予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各种特质。即使在西方,禅修也受到一些类似这样的对待。我们想象中的禅修者,都是超凡入圣的人物。他们嘴里的奶油好像永远不会融化一样。只要稍微接触过这些人,这种幻想就会不攻自破。他们通常只是精力充沛与品位高尚的人,对生命充满惊人的活力。当然,那是真的,多数圣者都有修禅,但是他们并非因为他们是圣者而修禅,那是本末倒置的说法。他们之所以成为圣者乃因为他们修禅,禅修是他们到达彼岸的方法。在成为圣者之前,他们得先修禅,否则无法有所成就。许多学生似乎觉得开始修禅之前,在道德上必须没有瑕疵才行。这套说法根本行不通。戒律必须以一定程度的修心为前提,你不可能在没有丝毫自制的前提下持戒。如果你的心一直都像自动贩卖机里的水果罐头一样转个不停,就根本谈不上自制或持戒,因此修心是首要的工作。在佛教的禅修中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戒、定、慧。修行的提升一定得靠这三者的成长,它们彼此相互影响,因此你是同时修这三个,而非分开来修。当你具备如实了解情况的智慧时,对众生的悲心便会油然而生。悲心的升起,意味着你会自动自发地节制可能会伤害他人的想法、言语或行为。如此一来,你的行为便会自动符合戒法。只有在无法深入了解事物时,你才会制造问题。如果没有看清自己行为的后果,你就会犯错。那些期待道德圆满之后才准备开始修禅的人,简直是痴人说梦,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古老的圣哲说,这种人就想要等待海水平静之后才要开始洗澡一样。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这个关系,让我们将道德分成几个层次。最低一层是遵守一组由某人订定的规则,那个人可能是你喜爱的先知,也可能是政府与部族的首领,或者是你的双亲。无论是谁制定这些规则,在这个层次,你需要的只是循规蹈矩,一个机器人就可以这么做。如果规则够简单,而且在每一次犯错时就受到惩罚,那么即使一只受过训练的黑猩猩也可以做得不错。这个层次完全不需要任何禅修,你只需要规则,以及有人在一旁挥舞棍子。另一个层次的戒律,是在没有任何人督促的情况下,遵守相同的规则。你遵守,是因为你已经将这些规则加以消化,然后放在心里,每一次犯错时,你就会拿出来惩罚自己。这个层次需要一点心的自制,如果你的思维型态是混乱的,那么你的行为也一样会是混乱的,修心将能减少心的混乱。第三个层次的戒律,更有资格被称为「道德」。这个层次对前两个层而言是一大进步。在这个道德层面,一个人无需遵循权威人士所制定的那些困难而武断的规则。他选择遵守一条由正念、智慧与悲心构成的道路。这个层次需要真正的智慧,以及临机应变的能力,以便每一次都能做出独特、创新与适当的反应。做这些决定之前,这个人必须先跳脱自己狭隘的个人观点,他必须能客观地观察,平等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需要。换言之,他必须让自己跳脱贪欲、憎恨、嫉妒与其他自私的心结,因为凡此种种会让我们看不清楚别人的情况。唯有如此,他才能表现出最合宜的行为。除非你生来就是个圣人,否则这个层次的道德绝对需要禅修,除了禅修之外,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达成目标。这个层次需要厘清的事情极为复杂,你可能无法照顾到每一个繁琐的细节。有限的智力会应接不暇,不过,还好有深层意识可以轻松地处理这些复杂的事。禅修可以帮助你完成厘清的过程,那是一种奇特的感觉。假设有一天你碰到了问题,譬如说,处理赫曼叔叔近来的离婚事宜。这事看起来很棘手,一大堆「可能」状况令聪明的所罗门王也头痛不已。隔天,当你边洗盘子边想着其他事情时,突然间,答案出现了。它就这样从心底冒出来,然后你「啊哈」一声,整件事就这样解决了。这种直觉只有在你将逻辑思考抛开,让深层意识有机会自己去理出头绪时才会发生。表层意识只会造成阻碍,禅修教导你如何解开思维过程的束缚。这是跳脱成见的心灵艺术,它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有用的技巧。禅修当然不是只适用于苦行者或隐士身上而与你毫不相干,它是你平常就用得到的实用技巧,可以马上应用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禅修不是「离尘绝俗」的。不幸地,这个事实却成了某些学生的缺点。他们着手修行,期待立刻天使欢唱,获得天启,不过,他们通常得到的,是更有效处理垃圾以及解决赫曼叔叔问题的方法。他们不用失望,垃圾解决方案先来,天使长的声音稍待一会儿就会到。
误解七:禅修是逃避现实。不对,禅修是紧扣现实的。它不会把你与生命中的痛苦隔开来,反而是帮助你更深入生命中的一切层面,好让你能突破痛苦的障碍,超越苦厄。修行内观是以面对现实为出发点,完全体验生命的实相,并且如法而行。它让你能看穿假象,跳脱过去你一直告诉自己的优雅谎言。事实就是事实,你就是你,在缺点与动机上欺骗自己,只会让你俞陷俞深。内观禅修不是试图让你忘却自己,或掩饰你的烦恼。它的目的是让你能如实观察,并且完全接受事实。这有这样,你才有可能改变它。
误解八:禅修是狂喜至乐的好法子。嗯!也对,也不对。禅修有时候确实会创造出令人愉悦的喜乐,但是那并非禅修的目的,而且不一定会发生。况且,如果你心中抱着那个目的修禅,效果可能反而不如只是为了禅修而禅修。真正的禅修乃是为了开发觉知而修禅。喜乐带来放松,而放松则来自压力的释放。在禅修中追求喜乐会造成压力,反而毁了整个禅修过程的喜乐链结。这是矛盾的:唯有当你不追求它时,才有可能放松,体验到幸福感。愉悦不是禅修的目的,这感觉经常产生,但是它只应该被视为副产品。尽管如此,它仍然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副作用,并且会随着禅修时间的加长而更常出现。去问问资深的禅修者,没有人会反对这个说法的。
误解九:禅修是自私的。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如此,禅修者就静静地坐在一个小坐垫上。她有去捐血吗?没有。她有去救助急难吗?没有。但是让我们看看她的动机,她为什么要这么做?禅修者的动机是清除她自己的嗔心、自私与恶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去除贪欲、紧张与昏沉。那些都是障碍慈悲的因素,除非它们消失,否则她所做的任何好事,都只不过是自我的延伸罢了,就长远的眼光来看,并没有真正的助益。古老的把戏之一即是以助人为名而行伤害之实:西班牙宗教法庭的大判官即高举最崇高的动机残害异己。而塞勒姆(Salem)的巫士审判则标榜是为了「公众利益」。检视禅修先进们的个人生活,你将会发现他们经常投身于人道关怀的服务,他们不会为了狂热的宗教信念而发起圣战,牺牲无辜的民众。事实上,我们比自己所知道的更为自私。如果情况许可,「自我」有办法将最崇高的行为变成毫无价值的垃圾。透过禅修,我们能如实地觉知自己,觉察到许多自私行为的微细形式。如此一来,我们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无私。去除你的自私,绝对不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误解十:禅修,是坐下来思考高深的思想。又错了,有些冥想学派确实是这样做,不过内观却不然。内观是观察的练习:如实地观察,无论是究竟实相,或者事物的细节。事实是怎样,就是怎样。当然,在你的修行中,无可避免的,可能会出现高深的思想。不过,它们不是你追寻的目标,它们只是令人愉悦的副作用而已。内观是一种单纯的修行,它的内涵是不带偏袒与成见,直接去体验自身的生活事件。内观是随时保持无私的观察,出现什么,就是什么,非常单纯。
误解十一:禅修几周之后,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抱歉,禅修不是速成的万灵丹。你现在开始观察无常,但是真正深远的效果可能要在几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构成宇宙的法则就是如此,不要期待一夕完成。禅修从某些观点来看颇为棘手,需要长期自律以及艰苦的修行过程。每一次的禅坐都会有一些收获,不过它们通常都很微细,先是在内心深处酝酿,之后才会显现出来。如果你一直期待巨大而立即的改变,那么你将会错失整个微细的变化,且更将因此而感到沮丧,想要放弃,甚至怀疑根本没有这样的改变会发生。忍耐是关键。忍耐,如果你从禅修当中没有学到任何东西,至少你学会忍耐。忍耐是任何深远改变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 喜欢 (0)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