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柏树子
浏览: 次
当前背景色: 未选择
庭前柏树子
问:
有人问赵州禅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赵州回答:「庭前柏树子。」我猜想赵州和尚的用意,是以这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回答,来点破对立的观念。禅的真谛是「不二」,所以黄花翠竹无非般若;只要有人问赵州和尚什么是禅法,他不论答什么都可以。是不是这样呢? 答:
应该是对的。这个公案接下来还有几句对话。有人问赵州什么是达摩祖师从印度带来的禅法,赵州答以「庭前柏树子」,那位弟子也懂得一些道理,叫和尚不要用境界打发他,赵州说我没有用境界表现给你,弟子再问一次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赵州还是回答「庭前柏树子」。弟子听了,一定会认为这是心外的境界,因为柏树是一个东西。然而对赵州来说,祖师西来意也好,庭前柏树子也好,都不是境界,而是同一种东西。有人认为祖师带来的是涅槃妙心、正法眼藏,如果用这些很抽象的哲学名词去回答那位弟子的问题,实在毫无意义,不如直截了当告诉他,见到什么就是什么。赵州告诉弟子,祖师从西方带来的到处现成,放眼皆是,没有另外一个东西叫祖师西来意。这种思想跟自然主义有一点关系。佛法本来是讲心法的,结果有人把心当成一样东西来执着,在此情况下,只好连「心」这个名词都不提,因此任何东西都可以是祖师西来意。这是否是哲学上的泛神论?其实也不是。泛神论只是你对他的信仰而已,他本身并不产生任何功能。但祖师西来意是可以体验实证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是活泼的、生活化的,人人皆可体会得到的。智慧未开时,祖师西来意即使在你面前,但对面相逢不相识,如此而已。因此也有人说,你每晚抱着佛睡觉,每天早上又跟着佛起床,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佛就像庭前柏树那般熟悉,还有什么好问的。不过,如果执着庭前柏树就是祖师西来意,这也是错的。
处处踏实处处是、处处自在处处活泼,就好了。 ♡ 喜欢 (0)
有人问赵州禅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赵州回答:「庭前柏树子。」我猜想赵州和尚的用意,是以这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回答,来点破对立的观念。禅的真谛是「不二」,所以黄花翠竹无非般若;只要有人问赵州和尚什么是禅法,他不论答什么都可以。是不是这样呢? 答:
应该是对的。这个公案接下来还有几句对话。有人问赵州什么是达摩祖师从印度带来的禅法,赵州答以「庭前柏树子」,那位弟子也懂得一些道理,叫和尚不要用境界打发他,赵州说我没有用境界表现给你,弟子再问一次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赵州还是回答「庭前柏树子」。弟子听了,一定会认为这是心外的境界,因为柏树是一个东西。然而对赵州来说,祖师西来意也好,庭前柏树子也好,都不是境界,而是同一种东西。有人认为祖师带来的是涅槃妙心、正法眼藏,如果用这些很抽象的哲学名词去回答那位弟子的问题,实在毫无意义,不如直截了当告诉他,见到什么就是什么。赵州告诉弟子,祖师从西方带来的到处现成,放眼皆是,没有另外一个东西叫祖师西来意。这种思想跟自然主义有一点关系。佛法本来是讲心法的,结果有人把心当成一样东西来执着,在此情况下,只好连「心」这个名词都不提,因此任何东西都可以是祖师西来意。这是否是哲学上的泛神论?其实也不是。泛神论只是你对他的信仰而已,他本身并不产生任何功能。但祖师西来意是可以体验实证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是活泼的、生活化的,人人皆可体会得到的。智慧未开时,祖师西来意即使在你面前,但对面相逢不相识,如此而已。因此也有人说,你每晚抱着佛睡觉,每天早上又跟着佛起床,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佛就像庭前柏树那般熟悉,还有什么好问的。不过,如果执着庭前柏树就是祖师西来意,这也是错的。
处处踏实处处是、处处自在处处活泼,就好了。 ♡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