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菩提长老

八圣道之正见--解脱道的领航者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八圣道之正见
解脱道的领航者

菩提长老著 释见芊译

正见是修道的先驱,是其它道支的引导,如同驾车出发,为了抵达目的地,人们必须对整体的方向及导向目标的路线有些概念。

道支的次第关系

八圣道的八个道支并不是一个接着一个依序的步骤,〈八项〉组成成份比〈八个〉步骤的比喻更为贴切,就像绳索,需要各股缕线紧密揉合才能产生最大的力量。修行在进展到某个进度时,所有道支是可以同时出现,彼此支持;然而,在未达到那一点前,道支的次第在道的开展上却是不可避免的。

﹝三学与八圣道﹞

就修行的立足点来考虑,八个道支可分成三组:戒组〈 sIlakkhandha〉:正语、正业与正命所组成。定组〈samAdhikkhandha〉:正精进正念、正定。慧组〈 paJJAkkhandha〉:由正见与正思惟组成。这三组显示了修行的三个阶段: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 (1)

这个修行的次第是依据道的整体目标和方向所决定的,既然道所引导的最终目标 ──从苦中解脱,是赖于无明的连根拔除,那幺若欲达到修行的终点就必须是直接对治无明的训练,而智慧的训练就是设计来唤醒洞察了知 ──「以事物的如实面貌」看待事物的能力。智慧是渐渐开展的,即使是最微弱的洞察之光,都必须先有专注、去除散乱的心为基础,所以先经由增上心学成就定力,即道的第二个部分 ──定带来发展智慧所需的平静与泰然。

为了使心能够专注,必须检视〈内心〉不善的性格倾向。这些性格倾向通常会支配心的运作,驱散专注之光,将注意力分散在一大堆所关心的事物之中。而且只要不善的性格倾向被允许经由身、语的途径表达出来,那幺这些性格倾向将会持续支配我们的心。因此,在修行的开始,势必需要节制〈产生〉行为的官能,防止它们成为烦恼的工具,而这个任务可由道的第一部分──增上戒学完成。如此,以戒为定的基础,以定为慧的基础,以慧为直达涅槃的工具,透过三个阶段,道逐步开展。

﹝正见与慧学﹞

道支与三学的次第,表面上的不一致有时会引起困惑。慧学,包括正见及正思惟,位于三学的最后阶段,但依据经典严格的一贯准则,慧学通常是置于道的开端而非尾端。然而三学的顺序并不是粗心错置的结果,而是一个重要逻辑的因素所决定。意即在一开始时,初步类型〈世间〉的正见和正


思惟,需要作为进入三学的驱策力 ──正见提供了修行的观点,而正思惟提供方向感。但正见与正思惟的角色功能并不仅止于此,经过戒学及定学净化之后的心,将会达到更高层次〈出世间〉的正见及正思惟,这更高的正见及正思惟亦是达到增上慧学的训练。

正见的重要性

正见是修道的先驱,是其它道支的引导,它使我们了解修行的起始点、目的地,以及修行发展前进的后续地标。试图在没有正见的基础下修行,是冒着在没有引导、盲目移动下迷失的危险,就像要开车到某地,却没有查阅地图,或听从有经验驾驶者的建议,结果人们驾车出发,可能没有朝向目的地,反倒是背离了目的地。所以,为了抵达目的地,人们必须对整体的方向及导向目标的路线有些概念。这样相似的考虑亦可应用于修道,修行只在清楚的架构中进行,而架构为正见所建立。

正见的重要性可从以下事实来判断:我们对真实及价值这些重要论题的观点,超越了对纯理论的深信,而这些观点操控我们的态度、行为以及我们存在的整体方向。我们在心中架构的见解可能不是很清晰,只是模糊、概念性地理解自己的信念,然而不管是否有架构、表现出来或保持静默,这些见解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见解建构我们的认知,安排我们价值认定的顺序,并具体化为概念的结构,藉由这些〈概念结构〉,我们诠释自己存在于世间的意义。

不只如此,这些见解还制约行为,见解是我们的选择、目标,以及致力于将这些目标从概念转成现实的背后原因。行为本身可能决定结果,但伴随结果的行为却是依靠着引发行为的见解,因为见解隐含着「存有承诺」〈ontological commitment〉──一种对何谓是真实的决定。随之而来的见解可分为两类,即正见与邪见 ──前者符合所谓的真实;后者偏离真实,且适得其所地巩固错误。佛陀教导,这两种不同的见解导向完全不同的行为路线,并导致相反的结果。如果我们执持邪见,纵使那个见解是模糊的,它也将会引导我们朝向痛苦结果的行为方向;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我们采取正见,正见会引领着我们转向正确的行为,朝往苦的解脱。尽管我们对世界的概念导向,看起来似乎毫无恶意且微不足道,但当仔细地检视,这个概念导向在未来发展的整体方向上却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佛陀说:「没有什幺因素比邪见引生不善心更须负起责任;也没有什幺因素比正见更有助于善心的生起。」再者,佛陀又说:「没有什幺因素比邪见造成有情的苦难更须负起责任;也没有什幺因素如正见般地有助于有情利益的促进。」〈《增支部》 1:16.2〉

﹝完整正见的树立﹞

最完整的正见包括对整体的法或佛陀教诫的正确了解,因此,正见的范围等同于法本身的范畴。但为了修行的目的,却树立了两种主要的正见,一是世间正见,在这个世界范围内运作的正见;一是出世间正见,从世间解脱导向出世间的正见。世间正见是有关于生命轮回内的统治物质及心灵历程的法则,这些原则导向较高或较低的存在状态,导向世间的快乐和苦迫;出世间正见则是解脱的必要原则,它不只是将目标放在从此生到彼生的心灵成长,更着重于从一再轮回的生死中解脱。

世间正见〈 MundaneRight View〉

﹝自业正见﹞

世间正见包含着正确掌握业的法则 ──行为的道德力,字义是「自业正见」〈 kammassakatA sammAdiTThi〉,从以下的陈述中,我们可以找到世间正见的理则:「有情是他们自己行为的拥有者,


是他们行为的继承者;他们从他们的行为出生,为他们的行为所缚,并且也为他的行为所支持。无论他们做了什幺行为,善或恶的,他们都将是这些行为的继承人。」(2)更特定的理则也在其它经文中流传下来,例如肯定布施及供养等善行,是具有道德的意义;善和恶的行为会产生相应的果报;人有责任照顾父母;轮回确实存在,在这可见的世界之外仍有另一个世界;存在具有高度成就的宗教导师,他们以自己卓越的领悟为基础,解说世界的真理等。 (3)

﹝对业应有的认知﹞

要了解世间正见的意涵,我们必须先检视正见的关键词 ──业〈kamma〉。业是行为,就佛教而言,最切要的行为是指思〈意志〉──表示道德决定的思〈意志〉,因为有思〈意志〉而赋予行为伦理上的意义,因此,佛陀明确地认为行为与思〈意志〉有关。在一篇分析业的开示中,他说:「比库们!我把思〈意志〉称为业〈 kamma〉。人有思〈意志〉之后,经由身、语、意而造作行为。」(4)以思〈意志〉来鉴别业,使业在本质上成为心理的事件 ──源于心会寻求实现心的驱动、意向及目的的因素。思〈意志〉藉由身、语、意中任何一种而现起,称为三业门〈 kammadvAra〉,经由身体表现的思〈意志〉称为身业;经由语言表现的思〈意志〉称为语业;思〈意志〉表现在思想、计划、概念及其它心理状态而没有表现于外的,称为意业。因此,根据思〈意志〉得以现起的路径可区分为三种业的形式。

正见所指不仅是对业的一般了解,它还必须了解:〈Ⅰ〉业在善与不善上伦理的区别;〈Ⅱ〉善恶业的重要实例;以及〈Ⅲ〉由那些根产生这些行为,如同经中所说:「若圣弟子了知什幺是不善业和不善业的根,什幺是善业和善业的根,则他具有正见。」 (5)

〈Ⅰ〉依序考虑上列诸点,我们发现业首先被区分为不善〈 akusala〉与善〈 kusala〉。不善的业是指伦理上应受谴责,并且有损于心灵的发展,以及增长自己与他人苦迫的行为。另一方面,善业是指伦理上值得赞许,有助于心灵的成长,以及利益个人与他人的行为。〈Ⅱ〉关于善业和恶业,有无数的实例可以被引用,但是佛陀各选了十个主要的善、不善业。这些实例,佛陀称为十善行和十不善行,其中三个是身体的,四个是语言的,另外三个是心理的。十不善业依它们表现的根门,分为:◎身业〈 kAyakamma〉︰杀生、偷盗、邪淫。◎语业〈 vacIkamma〉︰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业〈 manokamma〉︰贪欲、瞋恚、邪见。十善业就是十不善业的反面:戒除前七个不善的业,除去贪欲、瞋恚并具足正见,虽然前七条完全由心运作,不一定要呈显为外在行为,但是它们仍被称为善的身业和语业,因为它们主要由身、语所掌控。

〈Ⅲ〉根据行为的潜在动机,也就是所谓的根〈 mUla〉,将行为区分为善与不善。根〈行为动机〉会将它们的道德性格倾向传给相应出现的思〈意志〉。因此,善业或不善业是依据它们的根〈动机〉善或不善而决定的。每一组的根亦分为三方面,不善根就是我们提过的三种烦恼 ──贪、瞋、痴,任何源自这三者的行为都是不善业。三善根则是三不善根的相反,在古印度传统,以否定的方式表

达为:无贪〈 alobha〉、无瞋〈 adosa〉、无痴〈 amoha〉。虽然以否定的方式来表达,但是它们所表示的不仅是烦恼的消失,还有相应的美德。无贪意味着离欲、不执着、以及慷慨;无瞋意味着慈爱、同情、与和善;无痴意味着智慧,源于这些根的任何行为都是善业。

﹝业果相应法则﹞

业最重要的特色,在于它能对〈不同〉伦理素质的行为产生相应的〈不同〉结果。一个普遍存在的法则支配着思〈意志〉的行为,使得行为产生了报偿的结果 ──称为异熟〈 vipAka〉或果〈 phala〉。这个法则结合行为与其结果,而以一种简单的原则运作 ──不善的行为成熟产生苦果,善的行为成熟产生乐果。异熟果报不一定立刻来到,也不一定在此生就会到来,业可以跨越连续的生命期而运作,甚至可以蛰伏很长的时间直到未来。一旦我们完成一个思〈意志〉的行为,这个思〈意志〉就会在心的相续上留下痕迹,而在心的相续中,业保留为潜藏的能量。当这个储藏的业遇到利于它成熟的因缘,就会从蛰伏的状态中苏醒过来,引发某些效应,这些效应为原始的行为带来相应的报偿,这类异熟可能发生在此生、来生或来生之后的某一生。业可能透过产生来世的轮回而成熟,由此决定了〈来世〉生命的基本形式;或者,业可能在一期的生命过程中成熟,产生我们的多种经验:苦乐、成败、兴衰。但是,不论业于何时或以何种方式成熟,相同的原则始终维持不变 ──善的行为产生令人喜爱的结果,不善的行为产生令人不喜爱的结果。

认知了业果法则就掌握了世间正见,这种见解会马上排除多种与正见不兼容的邪见,如同正见能使我们更加肯定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来生的命运,它也反对断灭的观点〈 nihilistic view〉──生命只有此生,主张意识于死亡时终止。又正见以客观普遍的原则为根据来区分善与恶、对与错,所以反对「伦理的主观主义」〈ethical subjectivism〉──坚称善与恶只是个人意见的假定,或控制社会的工具。因为正见确认人可以在他们的条件限定中,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所以,他反对严格的宿命论〈 hard deterministic〉,认为我们的选择总是出于不得不然,因此,也认为自由意志是不真实的,道德责任是不堪一击的。

佛陀教导业与果的正见,这当中某些意涵与现今流行的思想趋势相反,澄清这些不同的观点是有益的。正见所指出的善恶、对错,超越了传统认定的善恶、对错。整个社会也可能以一个混淆的标准道德价值为依据,但即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赞同某个特别的行为,而谴责其它是错误的,也不能使这些行为成为确实的对或错,因为佛陀的道德标准是客观且不能改变的,尽管行为的道德特征必然取决于该行为表现时的环境,但还是有客观的道德标准,我们可以依据它来评估任何行为或任何可理解的道德规律。

道德的这种客观标准是「法」──真理与公正的宇宙法则不可或缺的部分。「法」所具有超越个人基础的正确性,事实上是种种意志的表现产生出种种行为,这些行为带给行为的作者种种结果,并且行为与他们的结果间的相互关系是意志本身本来固有的。在宇宙的运行上,没有一位高高在上的神可以执行赏善罚恶的判决,行为本身经由其道德或不道德的本质,产生了适切的结果。

就绝大多数人而言,都只是基于信仰卓越的心灵导师所宣称行为的道德效能,而接受这业果的正见,但即使并非亲见业的法则,它仍然存有正见的面向,这是正见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因为正见与了解有关 ──了解我们在整个事物体系上的位置,一旦个人接受了思〈意志〉的行为具有道德潜力的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掌握了存在本质的重要事实。

不过,有关行为业力的正见不需要只停留在独特的信仰论述,为背后不可穿透的障碍所遮蔽,〈关于


业与果相应的〉正见是可以成为直接看见的,藉由达到某种程度的深层禅定,可以发展一种特别的能力,称为「天眼」〈dibbacakkhu〉──一种超越感官的洞察能力,揭开隐藏于肉眼之后的事实。当开发天眼后,天眼可以导向这个世界的有情众生,探究业的运作,透过天眼所赋予的特别洞察力,人才能独力并以立即的觉察力见到:众生如何由于他们的业死去及再生;众生如何经由他们善、恶行为的成熟而遭受快乐及苦迫。 (6)

出世间正见〈 Superior Right View〉

业与果的正见,提供了从事善行,将在轮回中获得高生存状态的理论基础,但单靠这样的正见并不能导向解脱。可能某些人尽管接受了业的法则,却仍然将目标局限在世间的成就上,如某个人实践高贵行为的动机,是为了累积有功德的业,以导向此时此地的财富和成功,也就是再生为有福报的人,或是为了在天界享受天人的福报。在业的因果逻辑中,无一事物能超越业果的循环,想从整个轮回中解脱出来的推动力,端赖不同而且深刻的觉察,这觉察是对所有型态的轮回 ──即使是最崇高的轮回状态,能洞察到其固有的缺陷。

﹝导向解脱的四圣谛﹞

导向解脱的出世间正见就是了知四圣谛,出世间的正见在八圣道的第一支,从正确的意义上可说是圣正见。因此,佛陀明确地以四个真理定义正见:「什幺是正见?正见是知苦〈 dukkha〉,知苦的起源,知苦灭,知导向苦灭的方法。」(7)八圣道始于概念性地理解四圣谛,但是,这只是透过思想和思惟媒介而有的一种不清楚的理解,当直观四圣谛时,正见达到了顶点,它等同于觉悟的明晰,而洞察彻入圣谛。所以,可说四圣谛的正见,同时构成了灭苦之道的起点与终点。

五蕴是苦爱为苦因﹞

第一圣谛是苦谛〈 dukkha〉──生存内在的不满意,显露在无常、痛苦、及所有生命形态固有的永恒不足。

「这是苦圣谛: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绝望是苦;与所不爱者相遇是苦;与所爱者分别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8)

经文的最后一句值得特别留意,佛陀清楚地宣示,五取蕴〈 paJcupAdAnakkandhA〉是了解有情本质的分类大纲,我们只是五蕴 ──色、受、想、行、识的组合,这些都与执取有关,我们是五蕴,五蕴是我们。不管我们认同的是什幺,也不管执取什幺当作自我,全都在五蕴当中。五蕴合集,产生了一大串的思想、情感、概念、性格,我们栖身于「我们的世界」中。因此,佛陀宣称,五蕴是苦,这样的宣称实际上将所有的经验,即我们整个的存在,带入苦的范畴。

但是,为什幺五蕴是苦?佛陀说五蕴是苦的原因,在于五蕴是无常的。五蕴剎那剎那地变化,生起又消失,在迁变中,没有任何实体的事物在它们背后持续。由于我们存在的组成因素总是在变化,完全没有永恒的核心,也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执持作为安全的基础,有的只是不断分解的流动。当渴求永恒而执取这不断分解的流动时,便带着我们坠入苦迫中。

第二个圣谛指出苦的原因。从导致苦的烦恼中,佛陀指出贪爱〈 taNhA〉为最主要及最具影响性的原因 ──「苦的起因」:


「这是苦的起因之圣谛。是此贪爱产生不断重复的存在〈生存〉,必然与欣喜和贪欲结合,随处渴求愉悦,也就是欲爱〈渴求感官愉悦〉,有爱〈渴求生存〉,及无有爱〈渴求不生存〉。」(9)

﹝息止贪爱趣向涅槃﹞

第三个圣谛只不过把这个起因的关系倒反过来。如果贪爱是苦因,那幺,为了免于苦,我们必须去除贪爱,因此佛陀说:

「这是苦灭圣谛。它是这个贪爱的完全消失止息,是贪爱的弃除与舍弃,是从贪爱解脱和不执着。」(10)

当贪爱消除后,随之而来的全然寂静状态就是涅槃〈nibbAna〉,涅槃就是当充满贪、瞋、痴的火焰息灭时,所经历的无为状态。第四圣谛指出到达苦的止息的道路,即体证涅槃的道路,这条路就是八圣道本身。

﹝出世正见的次第修行﹞

四圣谛的正见有两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称为随顺真理的正见〈 saccAnulomikasamma-diTThi〉;第二个阶段是洞察真理的正见〈saccapaTivedhasamma-diTThi〉。为了得到随顺真理的正见,需要清晰地理解随顺真理的正见在生命中的意义和重要性。要有这样的理解,先要藉由学习真理和研究真理而得,随后,从经验上,透过思惟真理来深化理解,直到对它们〈真理〉的真实性得到强烈坚定的信仰为止。

即使在此时,真理仍尚未被洞察,因此,所达到的理解是有缺陷的,是一种概念而非觉察。为达到亲证真理,我们需要禅修,先是加强维持专注的能力,然后发展内观。内观起于思惟五蕴 ──生存的因素,以区辨五蕴的真正特性。达到这般思惟的顶点时,心眼不再将注意力放在由五蕴构成的有为现象,而将焦点移向无为的状态 ──涅槃,经由深化的内观能力,涅槃是可以达到的。随着这种转移,当心眼见到涅槃时,同时产生所有对四圣谛的洞察。见到涅槃,即超越苦的状态,人们得到了一种洞见,从这个洞见来观察五蕴,并看到五蕴会是苦,只是单纯地因为它们是缘起的,所以必定是无止尽的变化。也在体证涅槃的同一个剎那,贪爱止息了,然后初次了解到贪爱是苦的真正来源,体证到寂静的状态,将从存在的混乱中解脱出来。由于这个体验是藉由修习八圣道而得到的,人们才亲自了解到八圣道是真正的灭苦之道。

洞察四圣谛的正见,出现在道的终点而非起点,我们必须从顺应真理的正见开始,透过学习获得,并经由思惟而增强。正见鼓舞我们从事修行,着手于戒、定、慧三学的训练,当训练成熟时,智慧之眼将会打开洞察真理,心也将从束缚中解脱出来。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