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仙岩寺小参答疑(五):关于动中禅与日常生活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问:回到生活当中也要每天这样练习吗?
答:如果每天能抽出一点时间来做那是非常好的。比如睡觉以前做一段时间,或者躺下以后手轻轻的去动、去觉察。动中禅是很简单、自由的,可以用很多技巧和方法。或者是去观我们的呼吸,眨眼睛。哪怕我们是一丁点一丁点的积累都比一直不提起正念要好。
问:讲话的过程当中觉知很容易被打断,那个时候该怎么办?
答:说话的时候就要把我们的正念放在说话上面。每一句话都是清清楚楚的,当我们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我们要把正念放在听的上面,清清楚楚的去听别人说的每一句话。开始可能会比较困难,我们会被内在的感受和情绪所打断。到后来我们就会一直保持在这个状态当中。
问:除了隆波田尊者传承下来的这套手部动作以外,日常生活当中哪些东西还可以加入动中禅这个元素,比如我上班可以步行,但不可能来回走,我怎么样走才符合动中禅的要求?
答:动中禅是非常灵活的,我们可以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当我们培养起正念以后,会发现我们是身心合一的状态,不管我们在做什么,走路、骑车、开车我们都能活在那个当下。像平常上班不太远,我们可以走着去,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放松自己的身体,我们要觉察到自己的动作。在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以腿部作为我们的第一所缘境,然后每一步都是清清楚楚的,这样我们也是在训练动中禅。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会像以前那样过多的东张西望,好像周遭有什么事情发生一下子被吸引过去。而这时我们是随时随地跟自己在一起,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心,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中走路就符合动中禅的要求。
问:平常我们工作中要用到电脑,还要动脑筋,那这样的工作当中怎么样动中禅呢?
答:当我们在工作、计划的时候,我们就以这个工作、计划本身作为我们的所缘。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能觉知到我们的身体,身体是作为一个背景存在。如果你觉知不到那也没关系,还是以我们当下工作的本身作为首要的所缘,也叫做专心致志于工作。随着觉知不断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到后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身心合一的,这是个过程。
问一:看书的时候怎么关注动作呢?
答:你在看书的时候就专心致志的看书,就在看上面,你就不需要去觉知身体了。
问二:那玩的时候也是这样?
答:我们在做每个事情的当下,都是对那个事情的当下保持觉察。
问三:我们小参的内容可以公开吗?我回去告诉师兄朋友。
答:可以的。
问:学佛和禅修都是比较安静的,但我是从事写作的,写作是需要激情的,这么修行下去让自己安静下来,这会不会让自己在社会上少了激情?
答:随着我们正念的不断增进,我们会超越这些情绪,我们以前或许是在这些情绪当中,带着某种情绪情感去创作,那么我们的文字就会表现出这种情绪相应的心情,而随着我们觉性发展以后,我们会超越于这些情绪,我们知道这些情绪,但是我们由此而表现出来的文字就会更加的平和、清净,可以肯定,我们的风格会发生转变,就如同有些作家在年轻的时候比较激愤,而到了涉世很深的时候沉淀下来,那这时他能够看清楚更多的事情,悟到更多的东西,他的风格就会发生转变,我们不否定前一种,但是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朝着一种积淀、深沉,朝着一种宁静祥和的方向发展的,所以不用担心,我们会更好的让自己的自性呈现出种种智慧而开辟出种种文字般若,而这种文字般若是超越于我们以前的部分,正如佛陀的三藏十二部经都是从佛陀的自性里面流出来的,佛陀也讲故事,也创作,也讲道理,或许由此下去,我们的创作会更加趋向于这种风格。
问:现在修习动中禅时我只能把很少注意力放在动作上,那今后在家做动中禅时,我能否与别人说话?
答:我们在家里的时候自己一个人练没有关系,如果有别人要跟我们谈话,那时我们就不要做动作了。我们在交谈时,正念就放在谈话上面,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有些人不理解,如果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跟他谈话的话,那对方可能会疑惑,还以为我们学了什么,感觉不太正常的样子。
问:动中禅里所讲的苦体现在现实生活当中,那就是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苦而精神崩溃或选择自杀,如果这些人通过修习动中禅后成为觉性圆满的人时,他们还会选择原来的路,像原来那样崩溃、自杀吗?他们原来的世界观、心理会发生什么改变?
答:如果这些人练习了动中禅以后,那就如同获得了一次新生。他们把内心的魔障去除掉了,那是魔让他们去这么做的,是魔搅乱了他们的心身,所以动中禅是开启我们内在的觉性,去解决我们内心根本的问题。
问:这期动中禅结束后,我们回到生活中每天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度修习动中禅?
答:回去修习的关键,是要坚持随时随地都提起正念。有时间我们就可以多做,虽然我们不会像在这里一样有那么多时间,但我们每天可以拿出2个小时、3个小时练习,也就不错了。
问:动中禅是让我们更好的活在当下,但是我们生活中有些事情是需要提前计划的。比如我要参见尊者,那事先我就会去思考需要向尊者请教什么问题,内心难免会紧张,请问如何在这种情况做到动中禅的活在当下?
答:所谓活在当下就是在每一个刹那不管我们在做什么事情,我们都是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的,我们要分清楚一个情形就是我们计划未来,在计划这件事情的当下我们是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的,这就是活在当下,不等于说我们计划未来的事情就不是活在当下。当我们在计划时那种不能够打住或没有正念的妄想,或者是纠缠于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当中,那都不是活在当下。所谓活在当下就是对当下所发生的事情,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以及我们的感受清清楚楚。
问:我觉得很难把这种觉知带入生活中,我去年十月份参加过一次禅修,感觉很好,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动作,也有过这种轻安的感觉。但回去之后,头段时间还可以清楚自己的言行举止,但是过一段时间就觉察不到了,这次再参加动中禅时,头两天是感觉不到自己的觉知的。
答:我们在这里是密集的修行,所以比较能够保持正念。回去后我们若没有坚持,只想单纯的在平常提起正念,这在我们正念不强的时候是很容易被打断、丢失的。因此我们回去以后也不能够懈怠,每天的功课还是要坚持的,否则不久我们就会恢复到原形。
问:我们就要这样一直练下去才可以达到?
答:是的,贵在坚持。平常这样不断地用功,坚持不懈。有机会的话再回到这儿继续禅修,这才能够保障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正念发展起来不会再被打断,被丢失掉。
问:请问如何将动中禅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因为我是做餐饮的,平时也吃荤的,这次来禅修觉得吃素也蛮好的,我觉得很舒服。回家后我应该吃素,可我却是做餐饮的,这涉及到杀生,所以觉得心很纠结,有点无所适从。
答:我们的职业是自己可以做选择和变动的。即使是做餐饮我们也可以尝试将食物做成被大家所接受的素食。现在素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像在泰国机场,尊者也有看到比较高级的有机蔬菜或水果,现在高端的人群有很多这方面的需求,希望能吃干净的、有机的素食。虽然在泰国没有说像中国这样吃素,但尊者个人是主张吃素的。
中国人有吃素的传统,中国佛教也是主张吃素的。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例如台湾、香港,素餐厅是很多的,而且做得很好。中国目前素餐馆相对来说比较少,若针对人群有定位,素餐厅未来发展趋势是很不错的。我们自身有开餐馆的经验、基础和设备,主要是我们在消费人群上面要定位好,可以通过修行的人群或佛教宣传的网站去寻找到适合的消费群体。现在西方也反过来比较重视素食,因为他们发现肉食对身体有许多害处,而要找到真正有机的肉食也非常的困难。现在饲养动物的添加剂和药物都是有残留的,对我们的身体都不太好。
如果我们不是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我们把自身利益以及吃素对别人的帮助即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话,我们就可以做一个生意上的转型。实际上我们只要收入够用了,差不多就行了,不要把追求经济效益、利润放在第一位。有些商品利润很高,也很容易卖出去,回收资金也很快,但也给别人造成一定的伤害,对自己也不利,会种下恶因或积累业障,比如说卖酒、卖烟都是如此。
问:在心理咨询过程当中,有很多人是带着强烈的想解决问题的急迫心情来到咨询室的。因为内在没有一颗安住的心所以导致了很多的问题,但当我们用道的理念跟他们沟通时他们似乎能够明白,当下他会很有经验,但回去后他很快回到他的模式里去,他会觉得没法应用。前几年我接触了佛学之后,想如何将佛学的东西很智慧的运用到心理学当中去,但是又不至于让别人觉得这太高深莫测。如何将佛法运用到我们生活当中去,并且能够比较好的运用,有个什么样好的方式?
答:实际上所有问题的产生都是源自于内心的烦恼,在没有正念的时候这些烦恼会在我们心里起作用,从而产生这种或那种的纠结和负面情绪,这就造成了生命的紊乱。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就是要让他升起正念,这是我们内在最根本的药。在开始时他的正念不足,就需要别人的扶持。心理医生就是帮助他培养自己正念的一个拐杖。同时这还需要一个长期的督导,这个督导要经常使用些善巧方便,适合于他的技巧把他拉回到当下来。只要你能够把他拉回到当下,他的情绪就可以得以平复,在那个时候就是对他心灵的一个慰藉和一个治疗。这需要有很多的技巧,如果我们本身很有觉性,这个法、这个技巧、这个善巧方便会从我们内心自然的产生。任何方法都是从我们的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针对不同的病人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这些技巧是活的,所以要对境而产生方法。
问:我们现在因为觉性还没有完全的培养起来就快要回去了,我会担心回去后被现实生活给牵扯回去,这种恐惧感很强,有什么启示?
答:这个不用担心,因为在这里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这个方法能够帮助、扶持我们,只要是我们培养起正念,我们跟自己在一起,跟觉性在一起,没有什么可怕的。反过来我们看到以前的那种生活方式、那种氛围会让我们堕到以前的习气当中,只要是你认识到了,那就是个解脱的开始。所以真正可怕的是没有意识到。当你意识到的时候就开始走向一条自己做主、自己解脱的路。 只是说在那种情形下可能会被打扰到或者被打断,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重新开始。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总有一天我们能够完全的稳定下来、如如不动。
问:目前我听到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经行和手部动作做得多了,自然就能在日常生活当中觉知了。另一种说法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觉知跟经行和手部动作的关系不太大,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当中觉知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觉知,经行觉知是经行觉知,手部动作觉知是手部动作觉知,这种说法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觉知还需要刻意、刻苦的去练习。
答:对于动中禅只是浅尝则止的人,他没有通过手部动作把正念提升到一定的程度。在平常他也是难以做到的,也是断的,也就是他还没有把自己的正念训练到一个环状,他就会说这两者是不一样的。然后在生活当中他就会说还要继续提起正念,还会去再训练。如果通过训练以后他的觉性已经达到运用自如了,觉性是不断的,他就可以自动延伸到我们平常生活当中去。
问:师父的意思是经行和手部动作做得多了,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自然的能够觉知。
邓老师:只要是训练到一个不断的情形,他就可以延伸出去,如果还没有训练到稳固和延伸,那么在平常的话他就只能做到一部份。
♡ 喜欢 (0)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