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一字 众妙之门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知之一字 众妙之门
觉真法师
市场是没有记忆的,但投资者、经营者不能没有记忆。
这个记忆,实际上就是总结和反思。反思什么?不要迷误。人若认假为真,就是迷误。
只有求真、求实、求是,觉知本质,破除迷执,才能显真归真。
“知”这个字,可谓众妙之法门。
我很感恩《新财富》编者为我取了一个“大觉归真”的栏目名。什么叫“归真”?归真,就是回到真,回归真。这当然体现了最本质的东西:求真、求实、求是。
9月的文章中,我曾说到国产奶粉的“信誉危机,这才是更重要更难以消除的内伤”。此后从报上得知,有机会出国门的家长们,纷纷到香港、到西欧去抢购进口奶粉了。这些抢购者求的是什么?不就是求真吗?求真,就是求福,求平安啊。
不久前,香港《大公报》发表了《大学不应世俗化》的文章,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直截了当地指出:现在大学精神有点迷失,出现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精神虚脱。作为全社会来讲,包括大学在内,功利主义盛行,如果大学把狠命赚钱当成追求的目标,也就失去其存在的崇高意义了。于是杨校长提出,大学应该率先回归其本身的高尚,尤其是精神层面上。阿弥陀佛,这不也是求真,求实,回归真吗?
中国有一位成为着名作家的现职将军刘亚洲,他不久前撰文,说“迷信金钱力量的民族是落后和愚昧的民族”,并且发出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天问:“除了金钱的力量,我们还有什么力量?”这样的大声疾呼,不正是求真、求实、求是吗?
真的反面,是妄。妄,就是虚假不实。认假为真,就是迷误。
市场是没有记忆的,但投资者、经营者不能没有记忆。这个记忆,实际上就是总结和反思。反思什么?不要迷误。
第一个迷误,是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难道“现代化”仅仅是物质生活、经济成就、技术成果,是一切感官的、享受的、消费层次上的东西吗?正像我们不能把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同幸福划上等号一样,我们也不能把优越的物质享受同财富划上等号。作家沈善增先生曾经在文章中问道:“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对一个牙齿痛、口腔溃疡、没胃口、拉肚子的人来说,是享受吗?”
第二个迷误,是轻浮狂躁,急功近利。记得50年前,我看过一幅漫画,看到许多女士在排队,一位男士也挤了上去,排到跟前,原来是“孕妇检查”,他慌忙抽身而去。这叫跟风从众心理:“人人都有,我不能没有”; “主流社会是这样,我也这样”。别人有茅台、马爹利,我也要。别人有几套洋房,我怎能没有?别人有二奶三奶,我为什么不可以?跟潮流,追潮流。别人错了,你也跟吗?跟不得啊。
第三个迷误,是不识炒作。炒作与造势,最容易使人上当。人玩市,市玩人。你玩赌,赌玩你。你玩网,网也玩你。你玩得入迷了,别人的机会也来了。恶搞的人有没有啊?你不识,心不知肚不明,那就要陷入“两边输”的困境了。
第四个迷误,是不会算账。我曾为朋友题字:“大爱无言、大智无忧、大道无为、大商无算”。这个“无算”,不是不算,而是不要太过算计,算过了头,就变成了失算。太过功利,急功近利,就变成了不利。算银算钱,算斤算两,是小商小贩,不是大商家。你有没有想过另一种算账:成功不等于只有金钱的回报。提高产品知名度,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好的商誉,有客户的信任度,这同样是成功。有了这个基础,将来就必然财源滚滚。能打好这个基础,就是成功。这个成功,才是真正的会算账。
第五个迷误,是看不到念头的误区。生活是美好的,世界当然也很美好,但不能因这美好,就说生活中没有陷阱了。陷阱与美好,并不矛盾,因为它都在你的一念之间。这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好,是你认为它美好,感觉到它美好,体会到它的美好。没有了这个“认知”,那美好在哪里?是谁在说它美好?而陷阱,在哪里?陷阱依然在你自身,在你自心。因为人有弱点,这个弱点被人看中了,被人利用了,你又恰恰逃不过这个弱点,这不是你自己误中陷阱吗?一念明,那是美好,一念误,那是陷阱。美好与否,不是在一念之间吗?这正是佛家常说的道理。
回到主题上来,市场要求真,就是要创造好市场。什么是好市场?人有道德心,社会有正气,法治有保障,信誉第一,这就是好市场。一个没有为他人着想、为他人造福意识的企业家,不能算是企业家,只能算是市场的“门外汉”。
唐代圭峰禅师宗密(780-841年)在他的名着《原人论》中指出:回归真,回到人的自性本源,第一破迷执,第二除偏浅。破除迷执,才能显真归真;去除偏浅,才是正道。他说得好:“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 喜欢 (0)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