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行为的修养与生命价值观的展现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自我行为的修养与生命价值观的展现
各位贵宾、各位在家菩萨:
这次佛学讲座本来昨天就要和大家见面,可是天公不作美,只好延到今天晚上。不过,没有关系,我准备把这两个题目综合起来,用一百二十分钟的时间,和大家一起谈谈。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怎样修养自己去面对人与事?怎样去适应环境?发挥生命的价值?现在我以佛学的角度来做介绍:
佛法是针对人而说的,但有很多人误会佛法,以为藏经楼的大藏经,或是出家人主持的法会、念经等宗教活动就是佛法。其实佛教除了宗教的型态外,它的主题还是告诉你「为人处事」,在任何不同的时空里,怎么样使自己过得自在洒脱;说得白话一点,就是怎样让自己过得自在一点。但并不只是自己快乐或只有自我,还有别人的自我及别人的快乐。
所以,佛法简单的说:佛就是觉悟的意思,不要定位在那些泥塑木雕的像上;而是一个完成智慧、达到圆满觉悟的人。他不是遥不可及的,更不是一般人在学佛之后,就把眼前的一切立刻放在一边,转而把自己的理想,寄放在遥远的未来。的确,我们一般人常把佛法,放在理想、遥远未来的地位上,这是错误的观念;因为人活在世间上,必然会面对人与事。学佛的目的,就是当我们面对人与事的时候,能够藉佛法来调理自己、修养自己,对别人不造成伤害,而且自已也不可以受到伤害。
世俗观念里所谓的牺牲奉献,好像是必须为别人牺牲自己、奉献自己。我们来探讨一下:牺牲,用什么去牺牲?奉献,拿什么来奉献?我们说牺牲是牺牲自我的享受,可是绝不是叫你牺牲自己的快乐;没错,应该牺牲自己的享受,把自己的快乐跟别人共同分享。奉献,更不是一般狭隘定义的布施、供养,因为奉献本身是以智慧为基础。我们不管是什么阶层或教育程度如何,任何行业的人都有他求生存的条件。可是以智慧而言,就不是人人都可以具备,而且能以之帮助人。
所以,对佛法,我曾下了一个定义:佛法,就是智慧之法。智慧,对人有什么样的帮助呢?佛教的说法:你有智慧,你就可以觉悟。其实那仅是一个概念,真正的问题是-要觉悟什么?为什么不能觉悟?一定要能把握这个重点。
在座的只要曾接触过佛法的都知道,人有无明、烦恼,如果我们因为有无明、烦恼,而产生恐惧、害怕,那倒是不必要。其实佛法并不把无明、烦恼当成令人恐惧、害怕的东西,而是教你如何去面对无明、烦恼,把不明了的予以明了,使你的烦恼能化解而不烦恼,那才是佛法的效用。
在学佛的道路上,人往往把现实的生活当成敌人,学佛后求得佛法,却以佛法做武器,然后用武器去对抗敌人。我们若是把佛法当成武器去消灭敌人,与佛菩萨慈悲为怀的本意,岂不自相矛盾?因此佛法是告诉我们:人有许多的不明了,即所谓的无明,因无明而产生诸多的烦恼,乃是必然的现象。也就是因为人本来如此,所以我们才需要真正面对这些无明、烦恼,再去认识它、探讨它,然后才有机会突破。
所谓突破,以佛法而言,一般指的是「觉悟」。因此当你面对复杂的人与事时,难免会有诸多不解,形成人际上的困扰,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怎么去面对它?不一定人人都有这种勇气,何况我们还要用许多的道理、方法去化解这些问题,那不是一般世俗所说的「聪明」。所以,佛教强调-智慧。
其实人活在世界上,面对不同的人与事,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就必须具备各式各样不同的智慧。可能大家听了会联想到:你说得那么复杂,那佛教究竟是以什么方式去面对这些?
其实在座的各位可能都知道,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什么是「八万四千法门」?很简单,就是当你面对人与事时,不管发生什么样的问题,都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化解。
所以我在各地做专题演讲,并不只限于一些所谓佛教徒的行为,关于我刚才所说的大前提──人与事的问题,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必然就有不同的问题。当我们面对这么繁复的环境,如果,没有相当的修养去培育智慧,的确无明烦恼就会特别多。如果以学佛者的立场来谈「觉悟」这两个字,我们首先要知道,「觉」是要觉些什么?「悟」又是要悟些什么?就拿人和事的问题来说,世俗的方法,是在问题发生后,希望立即寻找出一个答案。但是佛法不是在找答案上下手,所谓的答案,固然对你的问题,可能暂时有个交待,可是往往那个答案还会衍生问题,甚至答案的本身就是问题。
佛法不是有了问题才去寻找答案,而是当问题发生了,要面对问题,去探讨蕴藏在问题背后一连串的「为什么」。所以「佛法」可以另一种方式诠释:「什么是佛法﹖所谓佛法,是探讨一连串为什么的道理方法。」它并没有设定好的标准,而是在不同问题的过程中,不论其轻、重、粗、细,都有各式各样不同的道理方法存在;如果不能把握这点,充其量我们学佛,最多只能做一个佛教徒。比如说,你皈依三宝后,自已本身念佛、礼佛,做些功德,就是个正正当当的佛教徒。可是成为佛教徒之后,并不是说你就具备了菩萨的心肠。
各位如果曾经看过「千佛山杂志」,每一期的封面都有三句话-信佛、学佛、可以成佛。意思是说,只是信佛教,成为一个佛教徒不够,还要去学佛。学佛不只是信仰、膜拜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或者药师佛…这些已经成就的佛,更重要的是要学习释迦牟尼佛所遗留的道理方法。可能大家会问:佛教大藏经的内容那么多,我有了问题,怎么去寻找它的道理在那里?它的方法是在那一部经里说明?所以佛教里学佛有两种人:一种是出家人,一种是在家人。
在家学佛的居士们碍于生活的压力,可能没有那么充裕的时间,可以慢慢地、专心地从大藏经里寻找你所需要的,也因为如此,所以才需要有出家人存在的必要。我常说出家人是佛教中从事佛法的专业从业人员,从一出家起,就必须把一生投入在佛教的教义中,去探讨那么多的道理、方法。然后,当在家居士有了问题的时候,出家人就可以介绍他们所需要的。所以佛教有出家、在家,这就是它的关键性。
我们刚才说佛法是探讨一连串的为什么,是化解一连串的为什么,这都是关系到人与事。可是人怎么去面对这些人、事?人总认为对自己很熟悉,事实上对自己却是很陌生。为什么?
若对自己很熟悉的话,就不会做错事情。我们常有这种现象:事先想做什么,甚至旁边有人提醒:「你这样做不太好。」他都不会相信,一定要照自己的意思去做,等到事情做完,发生了问题,最后他却有一句保护自己、推卸责任的话,台语叫做:「哇哪欸哉!」那意思是说:「我怎会知道?」最后几乎都是这个结论。这一句话在佛教就是「无明」,不知道就是无明。还有很多我们知道,但不能做或者做不到的,那叫「无可奈何」。可见,我们除了有「无明」之外,还有那么多的无可奈何。
这些在佛教的经典里都有不同的介绍,今天我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大家对自我做一个认识,然后依于这些认识,帮助我们怎样去调理自己,在面对人与事的时刻,才能沉得住气,保持冷静而发挥智慧。
我们人有三种行为,这三种行为,以佛教的名相来讲叫「身、口、意」。事实上就是我们身体的行为、言语和思想的行为。
这三种行为在我们所处人与事的环境中,是无可避免的,它们时时在起变化、生作用。通常我们的身体和外界接触时,必然会有一些行为的表现发生;这些行为,我们称之为「身」的行为。
其次在面对人与事的时刻,一定要藉助「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表达自己的思想,以达到和他人沟通的目的;这些行为,我们叫做「口」的行为。
再其次就是思想的行为,我们每一个人,依于个人的家庭、社会、学校环境以及人际关系,这些对自己产生影响的要素,在不同的环境中,自然会收集许多资讯,累积经验,因而慢慢形成自我思想观念的意识型态。
以上这三种加起来,以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自我的行为」,它包含有身体的、言语的、思想的,也就是身、口、意三种行为。这三种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动作,在佛法中叫做「造作」;造作完成后有一个结果,就叫做「业」。有很多人一提到「造业」,直觉上就以为是不好;事实上如果把「造业」定位为「不好」的地位上,那是对佛法的误解。因为佛法说:造作行为的结果,有其不好,也有其好。所谓不好的称之为「恶」;好的称之为「善」,结论也就是:造作有善业,也有恶业的区分。
这里所谓的「业」,我们不要把它视为怪异。比如说读书有学业,不同的工作有行业之分;这个业,只不过是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结果而已。所谓恶业一定会造成伤害,佛法中所强调的伤害,不只是伤害别人,同样也是伤害自己。所以人的行为对别人、自己来说都是「造业」。如果造的是恶业,所形成的伤害就包含了对别人与对自己有关,它是彼此相应的关系;好的行为或善的业也是如此。业除了有善有恶之外,我们知道还有一些善、恶分不清楚的,在佛教中叫「无记业」。依于人的行为离不开这三个基本形式,所以佛法才提出道理方法告诉我们,于身体、言语、思想上该怎样表现,这些表现除了以世俗的知识为基础之外,当然就必须要有佛法的帮助。这些道理方法并不是佛陀发明的,而是本来具有的,只是我们没有到达那种智慧,不能够表现得那么完整、美好罢了!
所以佛法中包含许多道理、方法,告诉我们如何从身体、言语、思想上面去做调整。当然大家也熟悉佛法的范畴,不管怎样说总离不开戒、定、慧三大类。「戒」就是约束你的行为—对我们的身体、语言、思想有所约束。以世俗来说,戒律就如同是游戏规则,它提出很多规矩法则约束我们的行为。
「定」,我们常误认为是盘着腿、闭着眼、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其实佛法不是这样说定。「定」,简单地说,就是当你面对人与事的时刻,你的身、口、意可能会造作、会乱,而几乎无法抑止,在那种会乱的时刻,你能做到不乱,就是定。不是说没有什么事,干坐在那里不动,就表示有了定的修养,我常笑那叫做「土地公」;而且人不可能像土地公那样,一天到晚都不动。因为人的身体、言语、思想,整天 不断地在进行行为表现,那是一个动的状态,而且在表现的时刻,一旦自己条件不够,或者知识经验不足,难免更会慌乱。有道是-旁观者清,其实是事不关己,并不表示他有定力。一旦自己成为当事人,也同样会乱。所以佛法提出「定」帮助我们,怎么样处在会乱的时刻而能不乱。
其次是「慧」,世俗常把智慧两字放在一起,但佛法中智和慧是分开的。「智」与「慧」在梵文中分别是「阇那」与「般若」。我们暂且不谈这些名相,我们用普通人能听得懂的话来说,所谓「智」,就是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不限于那个阶层范围,只要是专业的都包含在内。那怕是一位清洁队员,怎样扫地、垃圾分类,都有其特有的知识经验,这些在佛法中肯定都属于「智」的一部份。至于「慧」,就是运用你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它的力量,所得到的结果,必须是有饶益性而无害的才叫慧。所以智与慧是不同的,我们要有这种认知。
其实佛法就在世间里,就在每一个人身上,只是我们无法把握它。佛陀说法是针对人而说法,因为人能理解知法。只是自己一旦成为当事人,关系到自己以外的人与事时,立即就会建立相对的立场。什么相对的立场?即是所谓的「是非」、「善恶」、「对错」的立场。
智慧是人本来就具有的,佛法并没有在此之外,另外创立一套东西,只是佛陀在人生的体验中,经过几十年艰难的修养,所完成而得到的-如何将这些智慧,除了以智为基础,再怎么去运作这些智,使它发挥为有效益性的利益或力量。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佛法就是要以戒、定、慧来修养我们的身体、语言、思想的行为。
「戒」是告诉我们,约束自己不致造成侵犯。所谓侵犯,不只是伤害别人,也包括伤害自己。其次是定,「定」是告诉我们,面对可能会乱的时刻,怎样做到不乱。「慧」是点明我们人会「痴迷」,所谓痴迷,不是一般所说的愚痴,佛陀从不把众生视作愚痴,佛陀只是告诉我们,众生有无明烦恼;无明烦恼的本身,就是因痴迷而产生。
因为痴迷,所以需要运用我们的知识、经验,表现在这些人与事的问题上,进而去化解问题。条件是-你的知识经验愈丰富,所能表现的智慧,当然就愈理想。所以智慧人人都有,端看你的知识经验有多少,如何又能有效运用这些知识经验,发挥其效用,使它化为一种力量,而得到利益。是故佛法是以戒、定、慧三无漏学,规范修养人的身体行为、语言行为、思想行为。
接着我们再来谈谈「觉悟」。从概念来说,当运用知识经验表现在人与事的时刻,有的人会做得好一些,有的做得不好,但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在面对人与事时,你究竟体会到什么?认识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这些体会、认识、发现,最后完成的结果就是觉悟。
不过,我要提醒各位,佛法中的觉悟是有其层次的。这层次是依什么标准来排定?是依于我们知识经验表现的时刻,知识经验愈丰富,所表现「慧」的力量愈大,当然你的层次就愈高。所以,有的人误会,以为世俗言所谓的智力,就是「慧」,其实不然。有很多智商高的,不一定能把人与事的问题处理得好,那是为什么?这不是智商一八○的问题,而是把知识经验印证在现实人生中,才是最要紧的。
我们求学也是求知识经验,不管任何的教育,甚至于到餐厅或修理厂当学徒,都是学知识经验。所以各行各业、各阶层所表现的都叫做知识经验,都可以成为智慧中的智。
只是佛法提醒我们:谈到「慧」,是要运用你的知识经验,发挥其力量,且能得到利益,才能叫「慧」,这是两者不同的地方。可能大家会发现一个问题:「智」也好,「慧」也好,我们都懂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去运作?
刚刚我说,我们人的造作行为,无非是身体、语言、思想,还是从知识经验中培养而成,因为你的行为是依于知识经验所表现的。所以佛法不时提到一个「我」字,那个「我」在说明什么?很简单,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自我意识。这自我意识,包含了理性、感性两个层面。我们一般不是太感性,就是太理性。其实当你面对问题时,太过感性,可能会出事;而太过于理性,也会出问题。所以,世俗又提出一种居中的说法:能不能在感性和理性中找出一个平衡点?是不是一半感性、一半理性,就不会有问题?
其实佛法肯定说,感性和理性之间是没有平衡点。它的重点不在对与错的相对法里,而是当您表现感性或理性的时刻,于问题有没有帮助?会不会造成伤害?如果您运用得好,感性可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幸福美满的家庭;如果把这份感性,扩大为我们佛教中所说,饶益众生的话,这份感性也是非常好。如果,以世俗的感性去面对问题,也就是说情感冲动、不顾一切,做了再说,那你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行为、思想的行为,可能就会造成不是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已。佛法说:感性也好,理性也好,并没有平衡点。
佛教谈「法」是针对人而说,不是把佛法摆在一个遥远而不可及的境界去追求。甚至我们看在学佛道路上,很多人会说:「不修今生,修来生。」这未免太消极了。佛法绝对是积极的,你今生修不好,何需待来生?你今生过不好,来生又岂有把握过得好?来生往那里去,你能把握吗?真正能把握的是你的今生。佛法中把它分得很细,他说的今生是依时间来讲,有现在的、有过去的、有未来的,小至每一秒钟都会有现在、过去、未来,大,可以大到这一生、前生、来生。所以我们不要把过去、未来以及现在切分得太远。
我常说,我们要面对时间、把握空间,过去的,不要老是去计较、去怀念,未来的,也不要只摆在一个编织理想的梦境里,最要紧的是把握每一个现在。如果我们每一个现在能把握好,现在会成为过去,表示你的过去都是好的;同样地,你把握好现在,因每一个未来都会成为现在,如果只是分别三个不同的时间、空间,最后你一个也把握不住。
所以,有的时候,以世俗的知识经验来说时间、空间,在佛陀的心目中,并不认为是错的,他只是说有缺点、不圆满。佛法是希望减少你的缺点,表现圆满的境界。
讲到圆满,我在这里顺便提醒各位,佛法中谈圆满,绝不是一般人说:「喔!今天事情做得很圆满。」因为圆满在佛法中,是以佛陀的理念,达到圆满的境界。它是一个整体的圆,像一个圆形的球一样,从任何的角度去看,都没有缺点。除了这整体的圆,在佛陀的理念中是个理想的结果;可是他也不否定,人能做到一些程度上的圆,这一些圆的概念,依于佛法的观点,在此我举个例子,大家会很容易理解。
比如一个圆圆的西瓜,我们用刀一片一片地切下去,大家就看看它的圆是不是一样?不一样!有大、有小。可是,如果一个整体的圆,离开了这种所谓周边的圆,或者片面的圆,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整体的圆;也就是说,整体的圆是来自不同大小平面的圆所组成。所以佛法中谈觉悟,必须是圆满的觉悟。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觉」是代表一个平面的圆,「悟」就是那些点与线,组合成平面的圆。可是时下的佛教界,尤其以禅来说法的人,似乎认为「开悟」了就很了不起。其实,以一个平面的圆来讲,那也只是平面圆里的一个点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了不起。
这个「悟」是什么现象?刚刚提过,你体会一些什么?认识一些什么?了解一些什么?发现一些什么?都是「悟」。这些都可以累积组成不同平面的圆。我们一生中,于身体的修养、语言的修养、思想的修养而完成不同的圆,最后把这些圆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圆,像一个球一样的圆,那才是真正的圆满,才是佛法中所谓的「明妙圆觉」。
上一篇:大乘菩萨的行修——六波罗蜜
下一篇:菩萨行道与现实生活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