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净慧法师

阅《觉悟与救恩》一文的启示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阅《觉悟与救恩》一文的启示

2000年11月29日中午,上海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来玉佛寺看我,并共进午斋。王教授将一份宗教比较学的文章《觉悟与救恩——佛教与基督教交谈》(台湾政治大学沈清松教授著)给我看。阅后,颇有一些启发。

特别是文中说到基督宗教的最高原则或原理,实在难以言喻,只有用“无”来表示。文章说:“存在并不是独立自存的实体,而上帝则是独立自存的存在活动。除此之外,在这样的独立自存的存在活动当中,有无可穷尽、无可言喻的理想、可能性,它们都可能存在,但尚未存在。就这一点而言,正如‘否定神学'所言,只能用负面和否定的方式加以了解。我们很难找出其它的语词,只能把这些无可言喻的可能性称之为‘无'。如果没有这些‘无'充斥于存有者的领域当中,存有就不可能再有进一步的实现了。”

真是“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此处“无”之诠释颇类佛教之空义。“空”为无限发展之可能性,故《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该文引用了埃卡特的话说:“上帝是无”,并以此来与道家的“无”和佛教的“空”相比较,所不同的是,“在基督宗教的密契经验中,除此以外还有与上帝亲密的交谈和爱的融合”。

该文认为“效益论”和“义务论”都只能导致“非人性之科技与制度正造成各种异化现象,”从而使“当前世界正步入虚无主义的幽谷”。要克服这些现象,“佛教与基督宗教,以及其它精神文明传统,皆可发挥其德行伦理的胜义与实践”。

该文认为:“戒定慧是佛教生活中三项基本的要素。其主要的目的是利他的能力的卓越化,和与众生关系的和谐化。”并说,这两点应为佛教的德行伦理的核心。该文同时也说,“佛教的觉悟比较是与自我关系,就是与自己本有佛性的关系,以及与万物的关系的和谐化,但其中并不包含与上帝的关系。”

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

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的肖像”。

同时佛教认为,人性的卓越化,意味着觉悟人生,即成佛;关系的和谐化意味着奉献人生,即度生。

该文有些观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把神视为位格,更合乎人性。神是位格的,表示他能够认识,能够爱,而且我们也能向他祈祷。虽然神的非位格性也有一种深刻的意义,但是如果太坚持非位格性的论题,也会掉入一种无对应性的崇拜,没有交谈和互动(关系)。我认为人性最深刻的内在,除了自觉与自由,还需要和超越界交谈,才能够超越自我封限,否则,都会沉溺于对这种交谈的需要的冷漠当中。”

我们佛教界出现的那种理性化的倾向,认为佛是“寂灭”的,是“真如”,是“法界”,佛的法身不起作用,佛无感应等等“理性化”的言论,在实践中证明是消极的,是使教团整体素质下降、信仰淡化的根本原因。太过理性化的言论也会导致因果观念的淡化,因为强调“空性”,一切都可以“空”掉,因果、罪福皆空,恶法不能止息,善法无由落实,其对佛教之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我们要大力宣扬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和地藏菩萨的救助精神,使佛教有人情味,有生机,有生命,要让释迦活起来,要让所有的佛菩萨都成为活生生的救世主。我们向佛祈祷,向佛求助,应该是有效的,是有求必应的。众生与诸佛菩萨本有的互动关系,要深刻地去发掘,去建立,去利用,不能让我们的祈祷成为“无对应”的行为,成为无效劳动,无益苦行。人有诚心,佛有感应,有感而应,这是客观事实,要“真空”,还要有“妙有”,才是圆满的教法。

众生处在无助的状态中,人生不能单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自我的净化和超越,还必需有佛菩萨的加持和加被。佛菩萨的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是现实的,是普遍存在的。不管众生是否觉悟到有佛菩萨在帮助他,佛菩萨都会悲愍每一个众生,照顾每一个众生。佛光普照不能成为空话。“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是真实不虚的。

愿我佛慈悲,救拔我们这些苦恼、无助的众生。

南无广大灵感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