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法明门论》讲解 第七卷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第七卷
我们这一学期连今天是二天,下个星期还有一次,所以我把时间全都来讲百法。百法里面最重要的部份就是心法,所以我们也用了很多的时间来讨论。实际上时间还是嫌太短,心法里面的精义,还是不能够往深处广泛的来研究,心所法以下都好懂,为什么呢?我们现代的心理学,可以说都研究到了,在心理学范围之内了。唯独八识,在前五识跟意识,心理学上会讨论到,阿赖耶跟末那这是现代心理学所没有能够涉及到的问题,但是阿赖耶可以说是心理学的大根大本,本源没有找到,那么这个学术自然是有问题的。在此地我们跟诸位介绍到的,是以表解为中心,批注它注的很简单,多半都是用比喻,希望诸位自己去看,我们用六个小时的时间,来给诸位介绍表里面所列的,大家看心所有法的表解,就是四十九面的表解。
为什么叫做心所有法呢?心就是指八识,是说这些法是八识所有的,换句话说就是八识的作用,在唯识里面它有三个定义:第一、就是这些法不能够单独生起,一定要依靠心,就好象枝叶花朵一样,它不能单独生,它一定要靠根本,如果没有根,它就不能生,八识就是它的根本,它是依八识所生起的,这是定义里面第一条。第二、它一定与心相应,就是它起来之后,与心相应称之为心所有法,还有与心不相应的,不相应的另外算一类,不包括在这一类,那就有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那个我们暂时不讨论它,这是专门说它起作用是与心相应的。第三个定义,它必定是系属于心的,心有八个,就看它与哪一个心相应;与哪一个心相应,就系属于那一个心。譬如讲遍行心所,遍行心所是八个识统统都有,如果与第八识相应的,它就系属于第八识;与第七识相应的,它就系属于第七识。我们这个本子没有附八识规矩的表解,旧本子上有,八识规矩的表解我们也有单张的,诸位一看就晓得,排列得非常清楚。
五十一个心所又分为六类:第一类就是遍行。遍是普遍的意思,所谓普遍,它里头含着有四个意思,第一是说遍一切心,八个心王里面统统都有。第二是遍一切地,这一切地是指三界六道,唯识把三界分成九地,欲界算一地,这个范围很广大,包括了欲界的六层天,当然包括了阿修罗道、人道、三恶道,这整个合起来称为五趣杂居地,这算一地,色界四禅算四地,初禅算一地,二禅算一地,一共四地,四空天也算四地,所以一共合起来叫九地,诸位将来看到经里面讲的九地,就是说的三界,说三界就是九地,遍行心所是遍及九地,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天统统都包括在里头,可见得它作用的范围相当广泛,第三它遍一切时,过去现在未来,它都能达到,第四它遍三性,唯识里面讲三性就是善性、恶性(就是不善的性),以及无记性、善、恶、无记它都有,由此可知这五个心所,作用确实是广大,遍行简单的介绍到此地。
第二讲别境。别就是差别,这个意思是说它是各别缘各别的境界,这个心所它才能够生起来,不像前面五遍行,前面五个心所是同时起作用,不是单独的,所以唯识学家常讲五遍行五个心所,构成了一个念头,而且它的速庠,实在是太快了,五遍行一个一个来观察的时候,不但不是我们的能力能办得到的,恐怕八地菩萨还看得不甚清楚,为什么呢?我们常常讲一弹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灭,一个生灭就是一个念头,换句话说,一个生灭里面就包括了五遍行,由此可知,五遍行里头每一个心所是一个念头的五分之一,你想想看这个多么微细,就是因为它太微细了,速度太念了,所以阿赖耶变的相分,我们误以为真实,这不能不说没有道理,我们看电影,一秒钟才二十四个生灭,镜头一开一合一个生灭,一秒钟开合二十四次,我们已经就被骗了,被迷惑了,以为那个动作是真的,不晓得它本来是不生不灭,我们就被欺骗了,那么想想看,如果一秒钟二十几万开合,你怎么能够觉察它是虚妄的?所以遍行心所,在说起来一条一条给诸位介绍,它真正起作用,我们很不容易去体会,不要说观察了,连小乘阿罗汉九次第定,都见不到,我们凡夫心思昏昧、散乱,当然是观察不到;不但观察不到,连体会意思都不容易。我们今天在经论里面读到这个问题,晓得有这回事情,这个在心法里面可以说是极深的一层。
佛常讲不动地才见到阿赖耶识,换句话说,他才见到五遍行心所的活动,往上去,九地、十地、等觉愈往上就看得愈清楚,八地菩萨才见到遍行心所活动的状况。可是别境则不然了,别境这个念头要粗得多了,它所缘的境界也有四类,第一是讲它所喜欢的境界,这个是不一定的,他所喜欢的境界不一定是善与恶,这是不一定的,譬如好善之人,他所欢喜的是善事,恶人他就喜欢作恶,所以这个所乐之境,我们今天来讲就是欲望,有这个欲望去引导它,这个心所才能够生起来;第二是决定的境界,如果这个境界要是不决定,这个心所也不会生,所以它缘的是决定的境界,第三是曾经习的境界,就是过去有经验,过去曾经学习过,这个学习的意思是很广泛的,第四是所观之境界,这五个心所它各缘的不一样,就是各缘各的境界,不像前面五遍行,它是缘一个共同的境界,五个心所缘共同的境界,这是各有各的境界,各有各的界限,等我们讨论到的时候,我们再说。
第三善心所,一共有十一种,这是归纳起来的数字,如果在瑜伽师地论里面讲,那个数字就多了,这是天亲菩萨把它归纳,遍行有五,别境有五,善有十一,这十一法的确它的性质属于善良的,也唯有在善心当中,它才能够生起,佛法讲善的标准,必定是教我们得利益,现世得利益,来世还得利益这个才叫善;如果现世得利益,来世不得利益,这个不叫善,这是佛法讲善恶标准与世间一般见解差别就在此地,世间一般见解认为我现在马上得利益,就得好处,这个叫善,后果怎么样他就想不到,尤其讲到来世,他更没有想到长远的利益,佛法里面的善,是长远的利益,只要是这十一个心所,我们要是常常来用它,换句话说,你生生世世得善果,得福报。
第四是讲根本烦恼有六法,这六法的性质,就叫做根本烦恼,换句话说,无量无边的烦恼,都是从它生的,所以它叫根本烦恼,既然无量无边的烦恼都是它生的,那么底下讲随烦恼,随烦恼当然是它所生的,为什么叫它为烦恼呢?烦的意思就是扰乱,使人心烦,得不到清净,恼乱有情众生,它这一搅和、一扰乱,果报就苦了,六道轮回可以说就是它制造的,我们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所得苦乐之报,也就是它在主宰的,所以我们对于这些心所,一定要认识清楚,认识了就不受它的害,不认识才会受它的害,认识就是所谓的觉,古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念就是指烦恼心所,烦恼心所一现前,你要是能够觉察,立刻晓得它了,那么我们就不受它的害。
第五随烦恼有二十类,称做随烦恼,意思就是说它是随根本烦恼而起来的,唯识论里面讲“随根本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分是分别,位是位次,就是一类一类的,位也可以当类讲,就是随根本烦恼分类里头所现的差别,根本烦恼有六类,所以随烦恼那些是属于那一类的?那些是从贪生起来的?那些是从瞋恚生起的?各有各的类别,不相同。等是平等,与那一类烦恼相等,流是流类,所以称之为等流,等流这两个字在佛法,尤其在唯识里面我们会常常看到。
最后一条叫不定,不定心所有四种,它与前面五类不相同,前面五类性质属于善的,就是善的,决定不是恶的,恶的决定不是善的,但是这四个心所不定,不一定是善,不一定是恶,要看它现行的境界而定,就是看它现行起作用时来讲。底下说与此相应,这个此就是心王,括孤里头的王是批注,就是与此相应。
百法在此地只是给诸位作一个简略的介绍,希望引起诸位同修对于唯识的爱好,这一次我们《百法明门》六种批注的本子,已交给印刷厂印了,这六种批注,可以称得上权威的批注,都是好注,大概这个月可以印出来。因为我们大专讲座用这个作教材,实际上这个教材没有办法照着讲,照这个讲的话,一年也讲不完,提供诸位作参考,讲座里面我们介绍的还是用这个表解,详细的都在这个本子里面,我们现在继续看底下的表解,第五十页,诸位看遍行。
遍行心所有五,就是触、作意、受、想、思,下面有简单的批注,这个批注都是百法明门论窥基大师所解释的,他解释的多,此地只是摘录一、二句最重要的,给我们作说明,我们初学的要记,就是这个东西一定要把它记住,你记表解里的注就好,简单明了,五遍行的名称:触、作意、受、想、思就是这五类,首先跟诸位说明,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它排列的顺序很重要,因为顺序是不能够颠倒的,所以诸位要是记诵百法,顺序不能颠倒,它是有层次的,瑜伽师地论里头的顺序是作意在前,是作意、触、受、想、思,可是在唯识论里面是触在前面,那我们讲这个顺序不能颠倒,而《瑜伽师地论》与《唯识论》在五十一心所第一个心所,这里头我们就看到排列的方式不一样,这个是有道理的,并不是它疏忽了,把它颠倒了,不是的。因为《瑜伽师地论》是菩萨教化二乘圣者,所以作意摆在第一位,那是对阿罗汉、辟支佛对那些人讲的;而《唯识论》是对凡夫讲的,所以对凡夫讲的第一个是触。二乘圣者他已经不触了,不触怎么办?不触就要劝他作意,作意的时候,后面才有触;所以排列的顺序不一样,是因为教学的对象不相同,摄机不一样,是这样的情形。到以后我们看《瑜伽师地论》看《唯识论》,看到这个顺序不一样,就不至于怀疑,晓得它教学的对象不一样,触怎么解释呢?“由根境识三和所生”,根是根身,像眼耳鼻舌身五根,境是境界,眼根所对的境界是色尘,耳根所对的境界是声尘,有根有境还要有识,像我们在《楞严经》里面最近所念到的十八界,根尘识这三种和合所产生的结果就叫做触,触是三者和合所产生的结果,换句话说,触就是接触,所以这个触不是触尘,触尘单是身根所对的叫触尘,这个是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不但是六根,它这个连阿赖耶也相应,末那、阿赖耶里头都有,简单讲就是接触境界,境界初接触的时候,这一接触立刻底下一个心所就起来了,所以它是连带作用,刚才讲速度非常之快,那么这就有作意。
作意是“引心趣境”,引是引导,前面根尘识三和所产生的结果,这个是触心所起来了,如果单有触要是没有作意,诸位想一想那里会成一念呢?不能成一念。所以立刻就有作意,立刻就有作意的心所起现行,这个作意我们可以说就是攀缘。但是这个攀缘要看在哪一个心王上,如果在第七、第八识极其微细,第八识是极微微细,第七识是极单纯,七是什么呢?只攀缘第八识见分的一分,所以它是极其单纯。要是在第六识跟前五识的现象,比较上粗显,虽然粗显,也不是我们容易觉察得到。
第三个是受,第四个是想。在五蕴里面,诸位要记住,就是将受、想这二个心所,建立成单独的两蕴,色、受、想、行、识,色蕴、受蕴就是此地的受心所,想蕴就是此地的想心所,行蕴是除了这两个心所之外,其余四十九个统统包括在行蕴里头,所以行蕴包含的范围很广大,不但是相应的四十九个包括在里面,不相应的二十四个心所也包括在里头,所以行蕴它摄的心所最多。受是“领纳顺违俱非境”,所以受就是领受,也就是我们讲的感受。感受的境界可以分为二类,顺境:就是顺我们的心意,能够令我们生欢喜,生乐受。「违」是违背了我们的意思,能令我们得到苦的感受。「俱非」是没有苦乐;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无记性,说不上苦乐的境界,这个感受是没有像苦乐那样的明显,所以它在造业的力量也薄弱,不太容易感受到果报。
有了作意它才有受,有受它里头就有想,想蕴是“于境取像”,实在讲这个取像,我们为什么不能说分别?因为别境才分别,但是“想”它也是有分别的,这个分别太微细了,极细的分别,我们常讲心性分别:于境取像,到思这才构成一念,“令心造作”,思是什么呢?思是有了界限,诸位想想看,这个想,想里头还没有界限,所以批注“于境取像”,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所以我们看想中国文字,就会令我们联想到,古圣先贤创造文字的时候,佛法并没有到中国来,虽然在历史上传说的记载,佛出生的时候,就照我们中国古时候的记载来说,是周朝昭王二十四年,算到今天三千多年,照外国的记载,现在他们算佛历才二千五百多年,就照中国来算,是周昭王的时候,我们中国在那个时候已经有文字了,而且我们的文化水准世相当之高了。从造字上你看“想”这个字,想在六书里面讲是会意,底下一个心,心里头有一个相,这是想,心里面有个相,这个相里头并没有分别,没有起分别,只是心里头有个相而已,所以与佛法这个心所:于境取相的意思,可以说是完全相符合,所以我们常讲思想,思是思,想是想,实在讲是两桩事情,思是有造作,想没有造作,想只是取相而已,没有造作,这个「思」是心里有了界限,有分别了,你看它上面是个「田」,那个「田」就是界限,就划了界限了。想里头没有划界限,只是有相,但是相里头还没有分别,到思这就有了分别,有了善恶、好丑这些分别,到有分别,批注上说“令心造作”,造作作的什么?造作的是业。所以到这个地方才能讲构成了一念,一念我们讲就是一个生灭,也就是造的有业了,如果我要是能够觉察在五遍行里面,我们到受或者到想为止,换句话说,你就不造业,微细的末那与阿赖识,真的我们不能觉察,甚至于我们连体会都体会不到,就是它的行相太微细了;但是前六识的五遍行,我们如果心比较清净一点,可以体会得到,我们眼见色、耳闻声,这个境界比较粗显,我们第六意识在打妄想,也能够体会得到,如果我们在一切境界里面止于相,不在相里面起分别,给诸位说,我们与这些大菩萨起的作用,实在讲是无二无别,在境界里面离了分别心,没有分别当然就没有执着,执着是因分别以后才坚固的执取,所以没有分别就不面有执着,这就不造业,遍行就简单跟诸位介绍到此地。
再看底下一条别境。此地批注是:“别境五心所与各心王相应时”,底下是举的例子,诸位自己去看,我们还是看表解,诸位看第五十一面,别境简单的说,就是造作了,我们一般讲造业了,业也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善业,一类是恶业,不管你造善,造恶,总而言之,你离不开别境这五类的心所,除了善恶之外,譬如我们现在学佛,特别是念佛,修的是净业,净业也是五别境在造的,所以净业还是它造的,由此可知,善恶染净都离不开它,这五个心所,刚才给诸位说了,它各有各的境界,虽然它也是造作的一桩事情,是一个事情,可是一个事情里头,各有各的境界,好象一个机关里面有五个职员,五个职员是共同来作一桩事情,但是它各人有各人的职守,各人有各人的工作范围,但是它是起联合作用的,譬如像军事上作战,现在讲的陆海空联合作战,但是陆军是陆军,空军是空军,它各有各的范围,但是作战时它能够配合起来,作一个整体战,这五个各有各的范围,但是造业的时候,它是总体的,它是联合的,它与前面五遍行性质不相同,五遍行虽然是五个人,但是它的工作性质完全是一样的,并不是一个一个分开的,所以它叫遍行心所,这个它每一个人是分开的,所以各有各的境界,名称是“欲、胜解、念、定、慧”。这个顺序也是不能颠倒的,好象办事的程序一样,它是有一定程底的。
第一个是欲,刚才讲了,这个欲就是欲望,“缘所乐境起希望”,这个乐是爱好,这个境界是它喜欢的,因此不一定是善、恶、无记,对这个境界它有了希望,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攀缘心,有了这个欲望,可见得这个独立的一个境界。
第二个心所叫胜解,胜是殊胜,解是理解,“缘决定境印持之”,境界它明了,所以在这个境界里头下了决心,而且这个决心它能够修持住,印就是印可,持是保持,这个就叫做胜解。
第三叫念,此地的念定慧,不是五根、五力里头的念定慧,名字是一样,意思完全不相同,叫根五力里面的念定慧,名字是一样,意思完全不相同,五根五力里面的念定慧,那必定修行人才有,不是修行人没有,而这个念定慧是一切人统统都有,一切众生每个人都有,他要是没有,他就不造业了,所以名词是一样,意义不相同。念是“缘曾习境令心明记”,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经验,过去所经历的记得很清楚,不会忘记,就叫做念;以今天来讲,就是我们所谓的经验。经验愈丰富的,他造业的力量就愈大。
定就是讲专心,“缘专一境令心不散”,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专心,不管作什么事情,你用心要是专,这个事情就很容易成就。慧是“缘所观境而起拣择”,就是它在境界里选择,为了要达成它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欲望,它在手段、方法上有所选择,它能够选择,那么这个就是它的慧,如果我们将别境心所,这个造作是造一桩善事的话,譬如说别人有了苦难,它发了慈悲心,要去帮助别人,这是欲心所,它有了这个希望,想去帮助别人,对于别人的苦难他确实理解,知道得很清楚,这就是他的胜解;想想过去也曾经帮过别人,这个就是他有经验,或者他自己虽然没有帮过别人,他看到别人作过这些慈善事业,吸取他人的经验,这也是念,从过去的经验当中或者从别人的经验当中,他专心去作这个专心就是定。
至于用什么方式去作?用什么方法去作,他在里面考虑,在里面选择,这就是慧。这是我们讲作一桩善事,造作时是有这些层次、有这些心里,如果要是作恶,同样的这五个心所一个都少不了,譬如作小偷对人家的财物起了贪心,他要希望得到,可见得他也有欲心所,他对于这个财物很肯定,认为这个对自己有决定的好处,有一定的利益,一点都不怀疑,这就是他的胜解,或者过去也曾经作过这个事情,是有前科的,或者看到别人作,他吸取这个经验,这个是他的念,去抢劫,去偷盗也都要专心,不专心你也偷不到东西,所用的手、方法这就是慧,所以你想想看作恶、作善都离不开别境的五心所,我们修行,无论是在行门或是解门,同样的也离不开别境的五心所,我们今天研究唯识,对于佛法这一门的学问,很爱好,能够发生兴趣,这就是欲心所,我们希望能够理解它,希望能够获得,对于唯识的教义,能够肯定的相信它,这是胜解,所以说同样的须要这五心所,乃至于念佛,我们希望得一心不乱,希望在来世我们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诸位想想,别境心所依旧是不能离开,所以,世出世间法都离不开这五个心所,这五个心所我们要是善于利用,则能成就一切善法,不善运用,那就会成就一切不善法,至于善与不善,是下面心所里面所说的标准。
诸位请看善十一法,刚才说过,这十一善法的性质,是善而无恶,它是与造恶完全相违背的,实实在在是善,第一个叫信,这个信底下就要加以解释了,这是善心所的信,譬如作小偷的,他相信自己今天一定能偷到东西,这不是这个信,这个信里头不包括你有信心能够作恶,你能够得到恶的成就,这不是这个信,所以这个信它有定义的。“于实德能,深忍乐欲”,这是善心所里面的信心所,实是讲真实,真实是说什么呢?是讲的本性,纵然佛法没到中国来,我们读论语,大家相信孔子与释迦牟尼佛没有见过面,也没有通过消息,在野史所记载的,最早也是周朝未年的时候,秦汉之际佛法传说有到中国来,但是没有被人注意到,真正注意到也就是国家派使节去求法的,是在汉明帝的时候,以前当然有可能有些到中国来的,没有受到尊重,没有受到注意,当然对中国文化不产生任何影响,可是孔子在论语里面,曾经跟我们说过,讲到性本善,孔子讲的还不是性善,他讲的是「性相近,习相远」,这是孔夫子说的。主张性善的是孟子,主张性恶的是荀子,他们讲的都有道理,圣人的境界那确实是不一样。性相近,跟佛说法就很相似,佛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性相近。无所谓善恶,性是一样的。贤人就要降一等了,不是从第一义而是从第二义者,从第二义看,性本与十一善心所就相应,为什么呢?这十一个善心所也是我们本来具有的,与生俱来的,那么讲性本恶也有根据,为什么呢?二十六个烦恼心所,就是六个根本烦恼心所与二十个随烦恼也是与生俱来的,不能说它没有道理,也有道理;所以你仔细去研究都能够讲得通,都能够言之成理。所以《三字经》里面讲:「人之初,性本性」,你能够相信,这个性是相接近的,本来是善的,这个是真实的,这个是“实”,这个是德。相信我们能够成圣成贤,这个是“能”。
所以对于真实之法,对于德能,深不是浅,忍就是认可,就是同意,实德能这三者,是真实的,是我们可以证得的,这叫做信心,所以这个信是通凡也通圣,世间要想作一个贤圣君子,他所凭借的就是这个信心,他要是自己不相信自己能够成圣成贤成君子,或者是不相信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善人,换句话说,他善心所第一个他信心失去了,我们今天所讲的自信心,人要是把自信心失去掉了,当然一切善法不会成就,为什么呢?他自己不相信自己,所以这个是在三界之内成就一切善法,首先你要有信心,佛法里面常讲“信为道源功德母”,世间善法第一个是讲信心,出世间的善法,第一条还是讲信心,你看《华严经》的四科,第一个就是信,信、解、行、证。你不相信你自己能作佛,那你决定不能作佛;不相信自己能往生,当然往生不了,所以首先要建立信,心信心不是凭空建立的,是有理论依据的,世间有世间的理论,所谓是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是圣人,他能作得到,人人都能做得到,所以要相信自己。
大经里面,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要我们有信心,必定能够作佛,因为你本来是佛,现在不是佛了,可见得是丧失了信心,所以我们不能成就,那么再说佛法里面唯识确实是相当艰难的一门学问,古人也曾经劝告我们,虽然是很难,但是值得学,为什么值得学呢?因为这门学问通了,世出世间法都通了,难是难一点,还是值得,能不能学会呢?那就在你自己的信心了,你果然具足了前面别境五心所,加上你的信心,那有不成就的道理?这个东西要专心,要有耐心,不怕艰苦,你才会有成就,这问学问从百法入门,必修的课程有五蕴论、有观所缘缘论、有二十颂、有三十颂、有成唯识论、有瑜伽师地论、有解深密经,我们讲六经十一论,这几样是最重要的,所以诸位要是专修唯识,你就可以从这几部论,经是大经,取解深密经,取这一种,但是你要想修学,要克期取证,就是自己要订下一个进度表,或是三年、或是四年,一定要把这些经论学完,四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专攻唯识的话,就是我刚才给诸位说的这几种书,就足够你四年去读;而且你还要专心、专攻,一个人去学,所谓是孤陋寡闻,很苦。所以修学是离不开师友,老师,指导我们的人,同学,必须一天到晚互相切磋琢磨,在一块研究讨论,这是一门大学门。
所以将来有这个机缘,同学们真正对这个学问有爱好,能够结合三、五个同志,人多了当然更好,但是不容易,很不容易得到,有个三、五个人在一块用上三、四年的时间来专攻,经里面是以《解深密经》为根本,这是唯识的根本经;论里面是《瑜伽师地论》。要想专攻唯识,要是不专攻《瑜伽师地论》,那是不行的。但是你要攻《瑜伽师地论》,先要以《成唯识论》作基础,所以在课程方面,是以第一个阶段,就是以《成唯识论》为主,包括《百法》、《五蕴论》、《观所缘缘论》、《二十颂》、《三十颂》、《成唯识论》,这得要两年,得两年的时间来专攻,包括《成唯识论》的窥基大师的《疏记》。
第二个阶要就是以《瑜伽师地论》与《解深密经》这两部为主。至少也要两年的时间专攻,一天至少要用八个钟点的时间,一天要有八小时的课程,四年毕业,这样在唯识上确确实实奠定了深固的基础。这是唯识宗或者,我们今天讲唯识学系必修的课程,有价值。能够花上四年的时间,以后无论研究大乘佛法任何一个宗派,那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在这个地方花上四年的时间,值得!不是不值得。
那么诸位想一想,你要是专攻来作研究,护法,这就是你的福报、你的因缘。今天要是在学校里面,学校没有这个课程,纵有这个课程,没有这么专,这个东西要专攻,不专攻不行!所以说提供修学的环境,四年当中让你作学生,能够把一切世俗的事情都放下,这是很大很大的福报。如果一旦有这个机缘,这个机缘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佛法里常讲,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自己要善于把握,轻易放过,以后想再得到这个机会,不容易了,我们图书馆这个环境,所苦的就是没有宿舍,专攻,确确实实要生活在一起,为什么呢?一天到晚要在一块研究讨论,虽然书不多,它有相当的深度,要很勤奋的去研究,四年才能够达成目标。我们图书馆在设备上来说,大至上可以提供五、六个人作研究工作,这设备是够的,我们目前有五部藏经,这个典籍大致上还可以供给五、六个人用的时候,是不会有问题的,要的就是要专心。这是善心所可以说是根本的一个心所,就是我们一定要建立自己坚强的信心,自信心。
第二个是惭,第三个是愧,惭愧这两个心所是善心所。什么叫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这两个心所,就是我们世俗人讲的良心,心良,良是善良,善良的心,王阳明先生所说的致良知,也就是特别要发挥这两个心所,惭是自发力,就是我们自己的良知良能,他的作用就能够,崇是崇尚,重是尊重,能够崇尚,能够尊重贤人善事,对于贤人善事决定没有嫉妒障碍,这个叫惭。所以这个是自发力,自发的叫惭,愧就不是自发的,但是它的作用,与这个是一样的,可是它是受外面力重而发的心,“依世间力,羞耻过恶”,世间是什么?舆论,我要是作了不好的事情,别人会指责我,为了怕别人的指责,自己压制自己,不敢为非作歹,这个叫愧,也就是说愧对别人。由此可知,这个愧心所不及惭心所,惭心所是以自发力,并不是受外面力量影响的,愧心所是受外面力量影响的,但是它不敢作恶,不敢为非作歹,所以它是属于善心所,这两个心所能够教我们成就一切善法,精进不懈,所以佛法里头很推崇这两个心所。
你看看印光老法师,这可以说是我们近代的大贤,净土宗近一代的祖师,他老人家自称,称「惭愧僧」,我们在《文钞》里头常常看到的「惭愧学人」。换句话说,他这个是示现的,也就是教给我们,今日之下修行人,能够常常以这两个心所现行,就好了。在净业里面,我们求个功夫成片,带业往生就能作得到,如果这两心所要是失掉了,那个麻烦可就大了,那就是烦恼心所里头无惭、无惭,无惭是什么?没有良心,今天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学派,就是提倡无惭、无愧,我都看到书摊上有叫厚黑学,那就是无惭、无愧一派,脸皮要厚、心要黑,换句话说,这种人就是无恶不作,他自己没有天良,也不怕别人责备,作了坏事情,报纸上注销来了,你看,我出名了,报纸上今天登我了,你看那个皮多厚,良心多黑,他以为他在社会上能占到便宜,实在讲果报在三途。不堪设想,这是我们学佛的人要警觉到的,知道那是邪知邪见,绝对不会有好结果。
我们接着看,下面无贪、无瞋、无痴,这三条也叫做三善根,佛法里面常说的善根,善根就是指这个三条,那么这个是讲世间法;一切善法都是三善根所生的,出世间的善法,是从精进所生的,所以出世间的善报,就是三善根加上精进,因为出世间法,如果不精进就不能成就,也可以说出世间法的善报,只有一条,就是精进,诸位要是读欧阳大师内学训示,他老人家就是这样说法的,贪、瞋、痴就是三毒烦恼,是根本烦恼前面的三条,此地是将贪、瞋、痴翻过来,无贪、无瞋、无痴,意思是什么呢?“于三有及造成三有之具无着。”三有,三是指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是指果报,就是三界的果报,“及造成三有之具”,就是三界果报的业因,换句话说,这个意思就是说明了对于三界的果报以及三界的业因,都不贪着,这个叫无贪。
那我们可以说,三界包括的范围非常之广泛,三恶道业因就是贪瞋痴,不但贪瞋痴要舍掉,人道的业因是五戒,我们中国儒家所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人道的业因,得人间富贵果报,天道的业因,欲界天是十善,我们常讲十善业道,色界、无色界是四禅八定再加上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这个就是三有之具,能够造三界的果报,那么也许有人要问了,三恶道的因与果,我们是要离开它,这是对的;五戒、十善,佛常常说,那我们应当要执着,为什么也不可以执着呢?诸位要晓得,五戒、十善在佛法里面讲是根本法,正所谓如果我们做人都做不好,你要想成佛、成菩萨那就没指望了,佛法是建立在人天基础上,所以我们要想成佛、成菩萨,因此善人好人是学佛的根本,我们应当要修,虽要修,不要执着,我们对于人天的善因,人天的善果,可以修,可以享受,不能执着,一执着这个里面就生烦恼了,不执着没有烦恼,所以你不执着,真正没有贪心,以无贪心去修善,以无贪心去接受善的果报,这个虽然在修因证果上来讲,心地是清凉自在,这叫真善。
那么看看这个世间,确实有不少人在修因,在行善的,也有许许多多人,今天在享受果报的。但是你仔细去观察一下,修善因的人他有烦恼,天天在做好事,他烦恼不断;在享福的人,今天社会上有崇高地位的,有许多财富的,他也是烦恼离不开,所谓是富贵而不乐,这个原因在哪个地方呢?就是因为他的三善根没有现前,他对于他的修因、果报都执着,在这里头取相执着,我们不能说他修的不是善法,不能说他得的不是善果,果报不清净,虽善而不纯,这是我们应当要留意的。
这一次我们的佛学讲座,可以说你们同学们都有很大的福报,有许多善心的人发心,教材都是新印的,都是我们很慎重的去选择,选择好的教材,有些印出来了,有些还在印刷厂,这个月底统统会印好,譬如说唯识,这一次印的是这份教材,以及诸位现在看的《唯识易简》,我们是用这两种。课堂因为时间少,只有十几个小时,就与我们此地一样,用表解简介为中心,书都送给诸位作参考资料,心经我们选择的是泰国陈克文居士所批注的般若心经,他这个注子注得相当之好,他是以大般若经来批注心经,很难得的一个好注子,是近代人注的,虽然是文言文,但是很浅显,所以这个注子相当之好。前面有台中李老居士一篇序文,特别给我们介绍,所以这一次我们选这个本子,这个本子已经印出来了,同时侨仁这边的讲座,你们同学们很发心,要我来讲《了凡四训》,所以《了凡四训》的本子也印出来了,印出的这个本子,是你们同学们自己发心,拿钱出来印的,今天在道场也给诸位结缘,你们每一个人可以先带一本回去看。侨仁里面我们担任是三门课,一门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我们图书馆有这个经本。另外就是《心经》,有六个小时,也是简单的介绍,好在都有很好的参考书。还有一门就是《了凡四训》,我是担任这三个科目。《了凡四训》里面所给我们说明的理论与修学方法,以及所得的果报,确实着重在无贪、无瞋、无痴,你看人家这三善根如何来修学,如何将这三善根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他所获得的是什么样的果报。我们俗话说改造命运,创造新的命运,命运是决定在我们自己掌握之中,不操纵在他人,鬼神不能主宰我们的命运,佛菩萨也不能主宰我们自己的命运,自己命运是自己主宰的,既然是自己主宰,当然自己可以改造,这个是毫无问题的,《了凡四训》提供我们一个榜样,提供我们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这是我们可以效法的。这是三善根的第一条。
第二讲无瞋,瞋是瞋恚,前面的贪欲是对顺境来说的,这一条是对逆境来讲的,换句话说,不顺自己心意,我们往往在这个境界生瞋恚心,这个也是根本烦恼,“于三苦及能生三苦之具无恚”,这是瞋恚心,三苦在佛学概要里头介绍过,苦苦、坏苦、行苦,这三苦把三界之苦全都包括了,我们欲界这三种苦都有,苦太多了,苦不堪言,苦果是我们现在受的,苦因就是恶业,就是现在所造的,下面根本烦恼六,随烦恼二十,那就是苦因,就是三苦之具,三界里面所受的苦报,那就是苦果,色界四禅虽然没有苦苦,它是坏苦、有行苦,纵然到无色界四空天,我们所谓是精神的世界,它连身体也不要了,身体都不要了,坏苦没有了,虽然没有坏苦,但是它有行苦,所以佛说「三界通苦」、「三界火宅」,意思也就是这样子,称为三界火宅。
我们对于这些苦与果报、对于苦的因,不生瞋恚心,特别是见到别人在造作,我们更不应该生瞋恚心。聪明人他晓得别人在造苦因受苦报,与自己不相干!如果是看到别人在造苦因,自己瞋恚心动了,那么自己造业了,这个真正是无妄之灾,自作自受。尤其更甚的,譬如说看电影、看电视、看小说,看到自己心里不如意的时候,瞋恚心生起来,这个叫冤枉!外面境界完全是虚假的,不是真实的,根本没有这个事情,你看了之后,自己感情不能压制、不能够控制,在境界里起了贪瞋痴慢,这不叫冤枉吗?自己在造罪业,后来自己还是要遭受苦报。
所以诸位要晓得,编写小说的人,编写剧本的人,以及那些导演、演员,在佛法里面讲,都是属于绮语。你看看十恶业里面:绮语,绮语什么呢?花言巧语!编的那些言辞很美,教人在这里面起心动念,起贪瞋痴,用这个方法来诱起一切众生的贪瞋痴,起这个念,所以果报都不好。可是在今天讲,我们世间来说,赚钱他是第一,他收入的财富,比各行各业,都要来得多、来得容易、来得快,现前得的利益多!但是你想想那个果报,就太可怕了,你教多少人起心动念,起贪瞋的念头?这个罪业就不得了,所以口业,我们讲妄语、两舌、恶口,这三项加起来,都敌不过绮语的罪业,绮语的罪业,非常非常之重,实在是太可怕了。如果诸位稍稍留意一下,你就能看得到花报就不好。你看多少国内国外有名的电影明星,都是很年轻死,死的都不好,都是自杀之类,这结果都不好。花报不好,果报更有他受的了。愈是成名的电影明星,愈是容易引起人贪瞋痴的恶念,他造的业愈重,他堕落的也越惨烈,这是不学佛的人不晓得,学佛的人很容易能够看得出来。因此,口业里头,绮语决定做不得,我们自己活再艰苦,也不能用这个方法来取利。
三善根最后一条就是无痴,“于诸理事,明解不惑”,就是世间一切人情事理,明了、能够明白,能够理解,而不为境界所迷惑,这就叫无痴,痴是属于根本无明的一分,诸位想想,他要是果然不被境界所迷惑,他在境界里头就不会起心动念,换句话说,凡是在境界里面起心动念了,总是先迷惑,然后在顺境里面才贪着,在逆境里面才瞋恚,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贪瞋痴,前面两种贪瞋是粗惑,愚痴是细惑,很难断,贪瞋断的是事,有定就可以断了,可是破愚痴一定要开智能,惟有智能才能破无明,痴这个烦恼,如果我们要是能够除去少分,对于一切事,就能够明达,要是把它除尽了,世出世间一切理就现前了,在这个地方,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法,如果有一点点私心、我执,就障碍了你的三善根,所以我们要修三善根,必须要将我执总得要淡几分!能淡一分,就能得一分的三善根,能淡二分,就有二分的三善根,在佛法里面,此地是讲世间法,佛法里面修三根的方法,就是六度里面的布施对治贪的,就是无贪的增长,忍辱就是无瞋的增长,般若就是无痴的增长,所以在世间法里面,是讲无贪、无瞋、无痴,在出世间法里面是布施、忍辱、般若。诸位如果要是明了无贪、无瞋、无痴是世间,三善根,那么你就晓得出世间一切善法从那里修呢?要从布施、忍辱、般若,无怪乎佛在金刚般若会上,特别强调布施、忍辱,布施、忍辱这两个法门,可以说把菩萨地所有法门,统统都包含了,所以这个就是菩萨法里面的根本法。
再看底下一条,勤,“谓精进,能勇于修善断恶”。这个勤是有一定的定义,就是修善断恶,这个是善心所里面的勤心所,孔老夫子有两句话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因此小善小恶,我们特别要留意,不可以因为善事太少了,作它没有意思,不可以,为什么呢?积小善就成大善,不能因为这个恶是小恶,这个无所谓,可是积小恶就成大恶,所以古圣先贤教诫初学,无不是从防微杜渐上用功夫,那就是说从小恶上下手,再小的恶,我们都要警觉,不作;注意到,大善大恶那更不必说了,小恶不作,大恶决定不会作,小善肯为,那大善他一定是尽力去修学,这个叫勤,也就是勇于修善断恶。善恶的标准,简单的说,凡是利益于自己的皆是恶,凡是利益于他人的都是善,这个是简单的讲,真正想修善行的,要记住这两句话,我们起心动念都能够替一切众生设想,不要去想自己,牺牲自己,成就别人,这个是善行,如果处处都把自己利益摆在第一位,而后再想到别人,这是不善,纵然修善,这善里头已经有夹杂了,已经不圆满了,这个善行,了凡四训里面给我们的讲的,有纯、有杂、有圆、有偏,这就说得很多,有人修善,很纯!有人修善,善里头杂的有恶的念头,杂的有不善,不纯,有大有小,不一样。这些地方,我们要能够善于辨别,使我们修善,能够修到纯善,修到圆满究竟的善法,果报一定是相应的。所以诸位能够信得够,当然你就可以修了。
《了凡四训》这个小册子,对我学佛贡献非常之大。我民国四十二年刚刚学佛,读这个小册子,我很受感动,我深深的相信它,所以才能够放下,相信它里面说的真理:一饮一酌莫非前定。才有胆子放下!世间人所以不敢放下,晓得是好,但是不敢做。原因在那里呢?不敢相信。譬如说财物,我今天把财物统统舍掉了,那明天吃饭怎么办?我明天生活怎么办?有这个顾虑,所以这个信心不容易建立,你真正明了这个道理、相信这个道理了,我今天统统舍尽了,到了明天自然有,而且比今天还要丰富,这是一定的道理,为什么呢?你的因殊胜,你的果报自然就殊胜。我们天天在这里修因,你顾虑果报干什么呢?世间人天天念着果报,不敢把果报舍弃,所以在修因上他就不圆满,也就没有那么单纯了,因为他的果报他不能够舍弃,不能把这个果报再变作修因的基础,这一开也是相当不容易突破的,突破了命运就转过来了,所以你要改造命运关键就在此地,就是你能不能真正相信这个道理,相信这个道理,你才会勇猛精进没有任何顾虑了,全心全力的去修善。
底下这个心所叫轻安。“调畅身心,堪任有为。”调,我们常讲的调伏,调就是调和的意思,伏是降伏,身心不调,身心呈现不健康的状态;诸位晓得,身心不健康,作什么事情都有障碍,无论世出世间法,你要想把它作好,首先要得到的条件!就是身心健康,轻安也就是身心健康,畅是舒畅,这个是健康的形象,堪任有为,有为就是事业,世出世间的事业,你就可以担当,换句话说,轻安之所以不能够现前,这是有障碍,就是这个善心所不能现前,有障碍,什么障碍呢?我们常讲的业障重,业障重,这个心所就不会现前,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将业障消除了,轻安心所就现前。有为在佛门里面来讲,特别是指的教化众生,诸佛菩萨在九法界随类现身,这就是有为法,在我们世间法常讲的化民成俗,这个是世间圣贤的有为,在佛法里面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入佛知见,这是佛法的有为,所以要从事这种有为法,必须要消除业障,使我们轻安的心所,能够现前,才能够担当自行化他的事业。
第九个心所是不放逸,小注里头说:“由前精进三根,能防恶修善。”放逸是烦恼,到底下随烦恼里面会讲到,所以不放逸是善心所,那我们先得简单明了什么叫放逸?虽然底下还会讲到,因为你懂得什么叫放逸,放逸反过来就是不放逸,放逸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马马虎虎、随随便便,作什么事情不认真、不负责,那什么事情很难成就,不放逸就是对于事情,他能认真的作、能负责的侣,所以他会有成就,由此可知,绝大多数的人学佛不能成就,我们常讲,他的病懈怠放逸,确实如此!不放逸这个心所是从前面来的,它的体就是三善根与勤,精进就是勤,不贪、不瞋、不痴、精进,所起的作用就叫做不放逸,所以不放逸这个心所的体,就是三善根加上勤,它是从这个分位里头变现出来的,也就是它起的作用,它的作用能防恶修善,防止作恶,帮助你修善。我们世间法常谦,所谓精神集中,我们能够将精神集中在一处,真是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俗说所谓的只要功夫精,铁杵磨成针,这个力量就是不放逸,如果我们能够有这样的学习精神与态度,唯识学纵然艰难,四年的时间可以毕业,如果你要是懈怠放逸,那就不行,不要说四年,四十年也不能成就,四十年不成就的人,太多太多了,可见得是全靠不放逸的心所,使我们在限定期限之内,能够将我们的学业完成,这个学业的完成,也就是将来我们修学的基础。
我们常讲学佛的根基不稳固,实在讲,今天无论在那一宗那一派,十大宗里头,无论那一宗,都没有奠定坚固的基础,所以我们学佛之不能成就,是有道理的,我们看看古人,看看高僧传,看看这些语录,为什么人家好象学了没有几年,就有成就,就有结果了,开悟的开悟了,证果的证果了,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真是连个消息都没有,这道理在那里呢?就是我们那一样学问都没有根底,亏吃在这个地方,世间成就大事业的人,你们去问问他,他都有基础,他要是没有基础,他不能成就,世法都如此,何况是佛法呢?所以我们要重视学术的根基,千万不可以疏忽,这个根基三、四年是可以完成的,所以一定要想尽方法,要吃苦头,这三、四年的时间,要把一切外缘统统放下,完全像作学生一样,那么外缘放下就要吃苦,又要享受、又要想学问坚固,这是很难兼得的,不容易得到的,所以一定要吃苦头,要把生活水准降低,专心在道学上,用上四、五年的功夫,佛门里面常讲五年学戒,打基础,最低限度也要来个五年!诸位像现在大学里面,实际上说,大学念到博士班还是基础,还是奠定基础,这是我们应当要留意的,现在佛门里面也设的很多像小型的研究班,主要也就是提供诸位这样的机会,我们图书馆也有这个意思来办,也愿意提供大家这么一个机会让大家好专心用几年功夫,在佛法根本的学问上奠定基础,以后对于自己的修学,对于弘法利生,才能够像古圣先贤一样的效果,同样的有深远的影响力,否则的话是做不到的。
♡ 喜欢 (0)
上一篇:《百法明门论》讲解 第八卷
下一篇:《百法明门论》讲解 第六卷
热点推荐
-
净空法师简介【1927年-】
净空法师简介 净空法师多年在台湾、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各国专弘净土法门。他是继...
-
净空法师:瘟疫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还
现在我们又遇到一个劫难了,现在大家常常在谈的,身心都不安,禽流感(瘟疫)从飞...
-
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大意)
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各位同修们介绍,太上感应篇,这一部书,实在说是一篇不太长的...
-
有人问我,青菜也是有生命的,吃它算
问:下面十三个问题,佛说万物皆平等,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吃肉等同于杀生。但同...
-
净空法师:真正拯救社会的核心 是因
淨空法師 :真正拯救社会,核心的教育是因果教育。南无阿弥陀佛! 真正拯救社会,...
精华推荐
-
有人问我,青菜也是有生命的,吃它算
问:下面十三个问题,佛说万物皆平等,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吃肉等同于杀生。但同...
-
净空法师简介【1927年-】
净空法师简介 净空法师多年在台湾、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各国专弘净土法门。他是继...
-
净空法师:太上感应篇(大意)
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各位同修们介绍,太上感应篇,这一部书,实在说是一篇不太长的...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