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经》解首推三疏
浏览: 次
当前背景色: 未选择
印光圣量大师原著
西天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东土远公[1],智者[2],善导,永明。或发愿而说经,(文殊有《发愿经》,普贤说《行愿品》。)或注经而造论。莫不以此法门自行化他,普利含识。而古人欲令举世咸修,故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以其言约而义丰,行简而效速。宏法大士,注疏赞扬。自古及今,多不胜数。于中求其至广大精微者,莫过于莲池[3]之《疏钞》。极直捷要妙者,莫过于蕅益之《要解》。幽溪法师,握台宗谛观不二之印,著《略解圆融中道之钞》,理高深而初机可入,文畅达而久修咸钦。奈流通既久,错讹甚多。因校订重刻,俾复旧观。《弥陀》一经,得此三疏,法无不备,机无不收。随研一种,亦可知其指归。遍阅三书,方堪彻其阃奥。(增广文钞卷四〈重刻弥陀略解圆中钞劝持序〉)
[1]慧远(334-416)东晋高僧,居庐山,创立莲社,弘扬净土,为净土宗之始祖。雁门楼烦(山西崞县)人,俗姓贾,为别于隋代净影寺之慧远,后世称为“庐山慧远”。
[2]天台智顗大师之德号。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从依智顗大师受菩萨戒,并尊奉为“智者”之德号。
[3]莲池(1532-1612)明代高僧。俗姓沈,名祩宏,号莲池。常精修念佛三昧,力阐禅净**。居杭州云栖山,因又称云栖大师,为净土宗第八代祖师。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上一篇: 仗佛力修证因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
下一篇:不信因果之害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