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三部分 慧 第十六章 结语 附录
浏览: 次
当前背景色: 未选择
第十六章 结语
修行是内在 而非外在的学习
你知道修行会在哪里结束吗?或你只是持续如此学习?那没问题,但它应是内在的学习,而非外在的学习,你必须学习眼、耳、鼻、舌、身、意,那才是真正的学习。研究书本只是外在的,它很难完成修行。
当眼见色时,会发生什么事?当耳、鼻与舌经验到声、香、味时,会发生什么事?当身与心接触到触与法时,会有何反应?那里仍有贪、嗔、痴吗?我们是否迷失在色、声、香味、触、法中?这是内在的学习,它有完成的一天。
若我们只研究而不修行,将得不到任何结果。就如养牛的人,早上带牛去牧场,晚上又将它带回畜栏——他却未喝过牛奶。研究固然很好,但别让它变成如此,你应养牛,同时也喝牛奶。要得到最好的结果,一定要解行并重。
我换个方式来解释。就如某人养鸡,却不取鸡蛋,他得到的只是鸡屎!注意,不要让你自己变成那样!这意味着我们研究经典,,却不知如何放下烦恼,不知如何去除心中的贪、嗔、痴。研究而不修行,没有断除烦恼,就不会有结果。这就是为何我将它比喻为养鸡却不取鸡蛋,只取鸡屎,那是相同的。
若不修行 永远不知解脱的滋味
佛陀希望我们研究经典,然后针对身、口、意,戒绝恶行,增长善行。人类真正的价值,将透过身、口、意而得到实现。若我们光说不练,则修行是不完全的;若我们虽做好事,但心却不够好,那也同样是不完全的。
佛陀教导我们要增长身、口、意的善行,要增长善的行为、语言与意念,这是人生的宝藏。研究与修行都要好才行。
佛陀的八正道、修行之道,都不外乎这身体: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两个鼻孔、一个舌头与一具身躯,这就是「道」,而心则是遵循「道」者。因此,研究与修行,都存在于我们的身、口、意中。
你见过经典教导除了身、口、意之外的东西吗?经典只教这个,别无其他。烦恼就在这里出生,若你觉知它们,它们也会在这里灭亡。因此,你应该了解,研究与修行都存在于此。只要研究这么多,我们就可以知道一切。说话时,说句真实语,胜过一辈子瞎说,你了解吗?换句话说,一个只研究而不修行的人,就如汤锅里的勺子,它每天都在锅子里,却从不知汤的滋味。
若你不修行,你可能一直研究到死,永远不知道解脱的滋味!
〔附录〕《阿姜查的禅修世界》各部文章出处
阿姜查教法奇妙而简单的风格可能会骗人,让人误以为它没什么;有些东西经常只有在听过多次后,我们的心才会豁然开朗,教法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更深刻的意义来。他的善巧方便,让他能因时、因地而适宜地解释「法」,使听众都能了解与感同身受,实在令人惊叹。
有时从字面上看来,似乎会现得不一致与自相矛盾,这时读者应记住,这些文字都是活生生的经验记录。同样地,如果教法可能有时和传统所说有些出入,我们也应记住,法师总是发自内心在说话,发自他自己禅修经验的深处。
读者们会注意到,由于阿姜查的谈话从来不打草稿或针对单一主题,因此,它们每一篇都可能涵盖佛道的广泛层面——戒、定、慧的元素经常相互交织与呼应。虽然如此,每一篇都仍有个别的主题,这些都是方便安立的。
收集在这本合辑的谈话,本来是收录在六本不同的刊物上;其中有些后来又重印成一本,或与其它一、两本合印。从泰文译成英文,有先天上的困难,许多口头指导技巧上的重复语句被删除,但愿这不至于遗漏阿姜要强调的精神。
被吸收进泰文的巴利语,后来都有了新增的意义。例如,泰文arom是指巴利语(ārammana),意指感官所缘或法尘,但它一般都被当作「心情」或「感情」。阿姜查在使用这些字时,两种方式都有使用,它们都被逐一对照翻译出来。同样地,mind(心)与heart(心、心脏、核心)在泰文中所指都是相同的,它们也都被依上下文意,而有不同的翻译。
要在晦涩的直译与流畅的意译之间取得平衡,并不太容易,每个译者都各有擅长;但愿他们的文字处理,都能呈现出这些谈话的清晰、直接与幽默,更重要的时蕴藏在其中的深度。原来的合辑如下:
【一】《菩提智》(Bodhiyana,书名是取自阿姜查的法名。编按:阿姜查的法名或音译为Phothiyan)是由阿姜查的西方弟子,所翻译与出版的第一本他的谈话合辑。从一九七九年初版至今,已重印过许多次,是由阿姜查的多位西方比丘与八戒女弟子翻译完成。
1.<教法片断> (Fragments of a Teaching):一九七二年在巴蓬寺对在家众的谈话。(编按:本篇于中译本编入<关于这颗心>一文,见本书页14-24。)
2.<一份「法」的赠礼> (A Gift of Dhamma):一九七七年十月十日在乌汶的国际丛林寺(Wat Pah Nanachat)对西方比丘、沙弥与在家众的谈话。这谈话是献给一位比丘的父母,在某次他们从法国来访的场合。
3.<法性> (Dhamma Nature):一九七七年雨安居期间,对国际丛林寺的西方弟子的谈话,就在一位资深比丘还俗离开寺院时。
4.<实相的两面> (The Two Faces of Reality):一九七六年,在阿姜查住处的一次非正式谈话,在晚间禅修之后,对一些比丘沙弥所说。
5.<心的训练> (The Training of the Heart):一九七七年三月,对一群来自曼谷波翁奈寺(Wat Bovonives)的西方比丘所说,由甘地帕罗法师(Phra Khantipalo)率领。
6.<与眼镜蛇同住> (Living with Cobra):对一位英国老妇人的最终教导,她从一九七八年底到一九七九年初,接受阿姜查为期两个月的指导。
7.<阅读自然之心> (Reading the Natural Mind):一九七八年雨安居期间,对一群刚做完晚课的新比丘一次非正式的谈话。
8.<只管做它!>:(Just do it!):一九七八年七月,在进入雨安居那天,对巴蓬寺一群新戒比丘所做的活泼谈话,以寮国方言讲说。
【二】《解脱的滋味》(A Taste of Freedom)由单一译者布鲁斯.伊凡斯(Bruce Evans)独力完成,他编辑这本书时的身份是阿姜普里梭(Ajahn Puriso)。本书与一九八一年首次出版。
1.<关于这颗心> (About this Mind):(编按:英译本未列出本篇说法因缘,本篇于中译本编入<关于这颗心>一文,见本书页13。)
2.<内心的平衡> (The Path in Harmony):一次以东北方言讲说的非正式谈话,出自一卷难以辨识的录音带。
3.<和谐的正道> (The Path in Harmony):分别于一九七九年与一九七七年,在英国的两次谈话整理。
4.<内心的中道> (The Middle Way Within):一九七〇年以东北方言,对一群出家人与在家人所作的开示。
5.<超越的平静> (The Peace Beyond):一九七八年在巴蓬寺,对泰国国会议长桑雅.达磨萨克提(Sanya dharmasakti)的谈话浓缩版本。
6.<世俗与解脱> (Convention and Liberation):一次以东北方言所说的非正式谈话,出自一卷难以辨识的录音带。标题是一个对称语,出自泰文的sammut-vimut与巴利语的sammuti-vimutti。
7.<无住> (No Abiding):对国际丛林寺的比丘、沙弥与在家众所讲,他们在一九八〇年的雨安居期间到巴蓬寺参访。
8.<正见——清凉地> (Right View—The Place of Coolness):对国际丛林寺的比丘、沙弥与在家众所讲,他们在一九七九年到巴蓬寺参访。
9.<结语>(Epilogue):摘自一九七九年在英国牛津对一位认真而有些学究气息的在家佛教徒的谈话。
【三】《活「法」》(Living Dhamma):是阿姜查对在家人的谈话合辑,与《心灵粮食》(1393)是姊妹作,后者是针对出家人所说。这两本书的谈话都是由布鲁斯.伊凡斯翻译,它们是为了一九九三年阿姜查的葬礼而编辑。
1.<使心变好>(Making the Heart Good):对一大群来巴蓬寺供养,以赞助寺院的在家人所说。
2.<为何我们生于此?>(Why Are We Here):一九八一年雨安居期间,在金刚光明寺(Wat Tum Saeng Pet)对一群来访的在家人所说,时间就在阿姜查健康恶化前不久。
3.<我们真正的家>:(Our Real Home):对一位临终的在家老妇人所说。
4.<四圣谛>(The Four Noble Truths):一九七七年在英国坎伯利(Cumbria)文殊学院(Manjushri Institute)的谈话。
5.<修定>(Meditation—Samadhi Bhavana): 一九七七年在伦敦汉普斯戴德寺(Hampstead Vihara)所讲。
6.<与「法」同住世间>(Living in the World with Dhamma):在乌汶省会,靠近阿姜查寺院的一个信徒家里,接受邀请去托钵之后的一次非正式谈话。
7.<空经法师>(“Tuccho Pothila”-Venerable Empty Scripture):一九七八年的某个晚上,在阿姜查的茅蓬,对一群在家众的非正式谈话。
8.<宁静的流水>(Toward the Unconditioned):一九八一年雨安居期间,在金刚光明洞寺所说。
9.<趋向无为>(Toward the Unconditioned):一九七六年在一个阴历斋戒夜所说。
【四】《心灵粮食》(Food for the Heart ,1993)是和本书(编按:指本书的英文本)同名的一本合辑。
1.<「法」的战争>(Dhamma Fighting):撷取自对巴蓬寺比丘与沙弥的谈话。
2.<了解戒律>(Understanging Vinaya):一九八〇年雨安居期间,在巴蓬寺诵戒结束后对比丘大众的谈话。
3.<维持标准>(Maintaining the Standard):一九七八年佛学考试过后,在巴蓬寺的谈话。
4.<正确的修行——稳定的修行>(Right Practice—Steady Practice):一九七八年盛夏,在奎安寺(Wat Kuean)对一群短期出家的大学生所说。
5.<正定——在活动中离染>(Samma Samadhi—Detachment Within Acitivity):一九七七年雨安居期间在巴蓬寺所讲。
6.<欲流>(The Flood of Sensuality):一九七八年雨安居期间,在巴蓬寺诵戒结束后对比丘大众所讲。
7.<死寂之夜>(In the Dead of Night):六〇年代末期在巴蓬寺,于一个阴历斋戒夜所说。
8.<感官接触——智慧的泉源>(Sense Contact-the Fount of Wisdom):一九七八年雨安居期间,在巴蓬寺诵戒结束后对比丘大众所讲。
9.<「不确定」——圣者的标准>(“No Sure!”—The Standard of the Noble Ones):一九八〇年的一个晚上,在阿姜查的茅蓬,对一些比丘与沙弥的非正式谈话。
10.<胜义>(Transcendence):一九七五年在巴蓬寺,于一个阴历斋戒夜所说。
【五】《解脱之匙》(The Key to Liberation)的泰文原文为Gunjaer Bhavana,是阿姜查教法以书面呈现的第一本书,时间在一九六〇年代。这个新的英译本是在二〇〇二年完成。
1.<解脱之匙>(The Key to Liberation):六〇年代在巴蓬寺,对一个学前比丘学者与他的一群在家学生所说。
【六】《见道》(Seeing the Way)一九八八年所作的一本手册,由阿姜查的资深西方出家弟子所讲解。本书由这个对话开始。
1.<什么是「观」?>(What is Contemplation?):摘录自一九七九年雨安居期间在果诺寺(Wat Gor Nork),阿姜查与一群西方比丘与沙弥间的一次问答。为了便于了解,对于谈话的顺序做了一些调整。
♡ 喜欢 (0)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