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昭觉寺(2)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文革结束后,寺院被重新交给中国佛教团体管理使用,在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下,重修了寺院,包括大山门、八角亭、天王殿、地藏殿、观音阁、御书楼、韦驮殿、藏经楼、五观堂、石佛殿、普同塔、先觉堂等殿堂楼亭。重塑了弥勒佛、四大天王等佛像。收集修复了众多佛教经典书籍、佛教法器及文物。
四川成都昭觉寺
寺院格局
该寺殿宇规模宏大,林木葱茏,寺内殿宇园林占地2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山门、八角亭、天王殿、先觉堂、观音阁、藏经楼、御书楼、涅槃堂、普同塔及圆悟禅师墓园等。昭觉寺的山门上书写"第一禅林"四个大字。寺内御书楼中有清光绪皇帝御书敕石,上书"御赐龙象神通"六字,御书楼由此而得名,楼内还珍藏有各类文物。寺中还藏有国画大师张大千为该寺以铁线游丝描笔法画的一道汉白玉的"南无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画像,画上佛像端庄慈祥,神态栩栩如生。画好后寺僧请名工刻石,并将这佛像石刻安置在说法堂后面的玉佛殿内至今。此外,张大千还为昭觉寺书写了径逾两尺的横匾:"变华严相",可惜已被毁。当年张大千作画的那张黑亮照人的大圆桌还放在普同塔院内,成为昭觉寺的至宝。
四川成都昭觉寺
清康熙二年(1663年),丈雪法师在此结茅禅居,筹款重建,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圆觉殿、天王殿、金刚殿、说法堂、藏经楼、八角亭等殿宇,重塑佛像,迎请佛经,恢复丛林大观。康熙十二年(1673年),佛冤法师任昭觉寺住持,又继建先觉堂、御后楼、五观堂,客堂、钟鼓楼及寮房300余间。佛冤还受清朝政府派遣,深入阿坝、松潘等藏族地区近6年之久,受到藏族群众的尊敬。回川时,藏胞送他乳诲(椰飘)一支、念珠一串。回昭觉寺后他把它的悬挂在大雄宝殿上,以示友好。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佛冤年迈时,派弟子去松潘迎请藏族格西竹峰入主昭觉,成为修复后的第三任方丈。竹峰在寺内设密坛,供蒙藏族喇嘛僧人修持密法。直至今日,藏僧来成都大都住在寺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赐昭觉寺“法界精严”匾额,并题五言律诗一道赞之:入门不见寺,十里听松风。香气飘金界,清阴带碧空。霜皮僧腊老,天籁梵音通。咫尺蓬莱树,春光共郁葱。
四川成都昭觉寺
寺院传说
传说当年破山祖师复兴昭觉寺后,广收弟子,光大了双桂禅系。有一天,破山祖师告述弟子们,他要出去云游,并说:如果殿内的庭柱离开了下面的石砧凳、香案上的延瓢飞了、殿外的两株黄果树包住了中间的石碑,他都还没有回来的话,就另立方丈,主持寺院、传承双桂禅法。祖师走后三年的一天,祖师殿内的一根木柱果然离开了石砧凳;又过了三年,大雄宝殿香案上的延瓢果然不意而飞;再过了三年,大雄宝殿外的两棵黄果树已长大并且包住了中间的石碑。但是,破山祖师却没有回来。留下的是他的传说和众人可以见到的遗迹。成都人后来把“柱离凳”的殿称为“吊足楼”。殿高约9m,有十六根楠木柱,直径约一尺五寸。其中殿内的四根柱子中,靠外近门左侧的一根的下端悬着,离鼓形的石砧凳约一尺高。是木结构古建筑的一项奇观。 ♡ 喜欢 (0)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