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降龙寺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贵州遵义降龙寺
地理位置
降龙寺位于贵州省桐梓县城东魁岩之岭的三岔垭。距县城约3公里。
寺院简介
降龙寺位于贵州省桐梓县城东魁岩之岭的三岔垭。距县城约3公里。降龙寺原称“贫垭庙”,1949年后被毁。70年代居士们供奉一些佛像,进行宗教活动。由于桐梓三岔地处高寒,山高路陡,又兼山上帝门外道充斥,地方迷信色彩浓厚,当地信众因陋就简,随意立塑供奉天神鬼怪及扭曲了的佛菩萨像,虽有香火,但无宗教,处于散乱的自发状态,很难弘扬正统佛法。
贵州遵义降龙寺
寺院格局
道场初建,因系县属小寺,无政府财政拔款,法师本人亦无半文积蓄。建寺经费,全赖法师四处请经说法,化缘募捐而来。在广大信众支持下,新寺终于在1986年动工。第一期工程以扩建大雄宝殿为主。中塑一佛四菩萨(释迦、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莲台坐式法像。两壁配以十六罗汉彩绘。历时半年多,圆满竣工。殿堂清净,法像庄严,开始接待四方香火。并遂净原三岔垭改地名改名为“佛顶山”,寺名改为“降龙寺”。1989年春,新殿落成以后,寂超法师请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题了“佛顶山降龙寺”六个大字。后由遵义湘山寺制成匾额,赠给降龙寺。1989年农历六月十九日,举行挂匾开光仪式,使佛地添色增辉。1990年,第二次工程承盛兴建,开始建大山门、天王殿、月台,加塑弥勒化、四天王、韦驮菩萨像。1991年,现改造最顶殿宇。重塑药师三圣、卧佛及降龙尊者法相。这样,经五年多艰苦创业,降龙寺初具规模。1992年寂超法师又筹资金修建接引殿于播川驿遗址背后。1994年修成,是为进入佛地的第一殿。同时也为年纪大行动不方便的善信提供了一个朝拜的地方。另外,由于降龙寺地处山顶,山路崎岖陡峭。攀登困难,法师又发心建了一条从山脚至一条从山顶约千余公尺的水泥道路。此间,山上缺水,在这里生活十多户农民要到两三里远的山脚去挑,生活极为不便。为解决吃水困难,法师除令僧众在寺内掘水井两口外,还主动修建了一个近60立方米的蓄水池,普利众生。
如今降龙寺已经焕然一新。全寺殿宇依山而建,雄伟壮观。伫立右侧山峰上,还眺县城,鳞次栉比的建筑,错落有序。碧波荡漾的西流水,万担粮田的葫芦坝,尽收眼底。当夜幕降临时,万家灯火如明星闪烁,游人到此,仿佛遨游于太空之国;往东凝睇,小西湖成了一道弯月亮,上下天门洞,在脚底下晃动。降龙寺不仅是佛门弟子修身养性、劝善止恶、经布道的场所,也是旅客游览胜地。平日敬香礼佛者络绎不绝。每到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香客游人更是摩肩接踵,人如潮涌,每天不下万人。
降龙寺的佛寺院建筑,基本上都是汉式建筑,其建筑形式来源于佛教滥觞时期的洛阳鸿胪寺。众所周知,鸿胪寺是东汉专管朝祭礼仪的官署,只因西域来的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僧人,用白马驮经书来此翻译和传法,中原人便效仿他们住的地方建筑了后来的佛教道场一一寺庙。因此,可以这么说,降龙寺是飞檐斗拱式的佛教寺院。
降龙寺的布局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中国佛寺不论规模地点,其建筑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沿着这条中轴线,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就响应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此中国佛寺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
释妙乐法师
寺院主持
释妙乐法师是贵州省临济宗万华堂高峰山,传承于上宗下满老和尚,依止老和尚23年,佛法精深,受老和尚衣钵法统,前后多次闭关于九华山,西藏,毕业于九华山佛学院!后到四川省,江西省佛学院学习。历任贵州省、市区政协、人大代表、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一生精研佛法,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戒律。
♡ 喜欢 (0)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