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观世音菩萨专题文集

首席菩萨观世音(孙丽)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首席菩萨观世音

孙丽

  观音作为佛教世界的首席菩萨,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观音来自梵文的音译,还译作“观自在”、“观世音”、“观世自在”。唐代因避太宗李世民名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此称呼一直沿用至今。其意思就是世间一切遇难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菩萨名号,菩萨就会及时观其声音而前来相救。观音菩萨以其“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的博大情怀,成为人类真善美的化身,被人们广为传诵,因而逐步形成了一种经久不衰的观音信仰文化,在华夏大地上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观音信仰源于古印度佛教,其前身是古印度婆罗门教中“善神”,即双马童神———一对可爱的孪生小马驹。这对善神神通广,能使盲者复明,疾者康复,肢残者健全,不育者生子,还能让公牛产乳,朽木开花,因而受到古印度先民的普遍信仰和崇拜。公元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吸收了婆罗门教中的“善神”信仰,将其作为佛教中慈善菩萨,名叫“马头观世音”,其形象依旧是小马驹。公元前后,“马头观世音”始改作男子身,由小马驹变成了伟丈夫。后来,佛门弟子将观音菩萨及阿弥陀佛和大势圣菩萨,合称“西方三圣”。
  成为“西方三圣”之一的观音菩萨发下大誓愿,要解救世间一切苦难。因为观音菩萨有了这种大慈悲,便产生了大智慧,能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蕴均为空寂。因此,他既能度脱自己的一切苦难,也能将挣扎在苦海中的众生救度出来。观音菩萨还主张“随类化度”,对一切遇难众生,有求必应,既不分贵贱贤愚,也不分良善丑恶。为了教化众生,观音菩萨能因时因地因人而示现不同法相,即三十三化身;还能长出“千手千眼”,以便于观察凡界尘世,救助受难众生。于是在佛教徒心目中,观音菩萨成了解救人间一切苦难的救星,赢得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的尊号。
  观音信仰随着佛教的东传由古印度来到中国。东晋时期,中国佛教界出现了一种祈求往生弥陀净土思潮,对西方极乐世界的首席菩萨观音的信仰,也就随着这种思潮的广泛传播在中国流行起来。最初,观音菩萨仍因袭古印度佛教习俗,以伟岸男菩萨的形象高坐寺院殿堂。在我国早期的观音菩萨造像作品中,如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像和南北朝的木雕,观音菩萨也都作男性打扮,嘴唇上还有两撇小胡子。为了适应中国民众习俗,大约从南北朝末期、隋朝初年起,观音造像开始出现女身雕像,且貌美动人。于是,观音菩萨由古印度佛教中的“勇猛丈夫”变为端庄秀美的“女子”。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万佛洞,有一尊完成于唐永隆元年(680年)的女身观音立像浮雕:头戴宝冠,左手提出净瓶,右手执尾尘,亭亭玉立,呼之欲出,这是女像观音的代表作品。唐宋以来,随着佛教中国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佛门弟子还适应中国的文化传统,按自己的意愿创造成观音形象,编撰观音传说,使观音菩萨进一步中国化为“观世音娘娘”。广大妇女信徒敬奉的“送子观音”及观音菩萨及楚庄王三女儿妙善公主的身世传说,就纯粹是中国民众智慧的结晶。元代管夫人精心编写了《观世音菩萨传略》,使“妙善公主说”进一步具体化、完整化。从此,女相观音菩萨以其温婉为人的姿态、慈悲救难的德行,受到广大中国民众的热烈欢迎和普遍崇拜。
  观音崇拜作为一种信仰文化,不仅属于精神范畴,深植于人们信念之中,而且还表现在寺院建筑等物化形式之中。从古到今,全国各地观音寺院究竟有多少,很难统计。大大小小的观音寺、观音殿、观音庵在华夏大地上星罗密布,不计其数,形成“佛殿何必深山求,处处观音处处有”的宏大气魄。在密如繁星的观音寺院中,位于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被辟为中国第一观音说法道场。普陀山“汪洋海远,水势连天,祥光笼宇宙,瑞气照山川。千层雪浪吼青霄,万迭烟波滔白昼。五色朦胧宝迭山,红黄紫皂绿和蓝。山峰高耸,顶透虚空。中间有千样奇花,百般瑞草。风摇宝树,日映金莲。”(《西游记》)如此海天佛国、人间仙境,无怪乎会作为四大名山(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之一,成为广大观音信徒虔心朝拜的圣地。另外,信徒们还在五老山下建立南普陀寺,作为闽南观音说法主道场。
  观音信仰在中国民众中的兴盛与普及,还带来了中国古代观音造像艺术、观音文学艺术的极度繁盛。因观音菩萨从佛身、菩萨身,一直到非人身、共有三十三应身,所以,在观音造像艺术上,用石木雕刻、金属铸造、泥土塑造、壁绢绘画等形式表现的中国式的“三十三法相”观音作品也呈现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局面。历朝历代的艺术家和民间能工巧匠们,凭借他们对观音菩萨的无限景仰,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创作出一件件独巨匠心的观音造像艺术珍品,丰富并推动了我国雕塑及纷画艺术的发展。
  在文学艺术上,观音菩萨走下佛殿的莲花宝台,走上戏台,走进戏曲和小说天地,以更加具体生动的形象溶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中。南北朝时期有观音灵验故事,隋唐时期有观音赞美诗、游记,元明时期有观音小说、戏剧、说唱及对联。到民国时期,以观音信仰为题材的各中文学作品有增无减,蓬勃兴旺。尤其是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观音菩萨被描写为“眉似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一副长发唐装,俨然大家闺秀,神情端庄妩媚,秀美可亲”,使“理圆四德,智满全身”而无所不敌的“南海观世音”形象大放光彩,其影响所及,直至当代,以《西游记》为蓝本创作的观音形象,仍频频出现于银幕和舞台。
  与此同时,一些高僧大德、佛门弟子争相翻译、注释观音经典,收集、编纂历代观音灵感故事与传奇,并把它们结集出版,广为散发。这些观音经典和传记与观音文学艺术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上自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普遍崇奉的观音信仰思潮。
  随着观音信仰在中国愈益深入人心及信徒队伍的不断扩充,佛门弟子还按照中国历法,把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分别定为观音菩萨的诞生日、得道日、涅槃日。届时,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统称为“观音香会”。虔诚的观音信徒们还会长途跋涉,涌向观音圣地普陀山,进行朝圣礼拜,参加“普佛”、“坐夜”、“敬山”、“谢佛”等固定朝拜节目。此外,观音信仰还表现在吃素、烧香、还愿、赶庙会等一些民俗活动中,它作为一种精神慰藉已渗入广大中国民众的意识深处,表现于他们生活方方面面。
  观音信仰在中国本土绵延弥久,存在于我国汉、满、藏、蒙古、羌、彝、白、傣、水、壮、瑶等民族群众之中,它远远超出了佛教徒的信仰范围,成为广大中国民众民俗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世界宗教文化》2004年01期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