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出三藏记集 白话

出三藏记集 18 毘摩罗诘是(堤)经义疏序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18毘摩罗诘是(堤)经义疏序 

  释僧叡
  译文
  这部经典之所以以「毘摩罗诘所说」为名称,是因为尊敬毘摩罗诘这个人,重视他的说法的缘故。有关五百罗汉手持宝盖,往佛所在地礼敬佛的叙述,所有菩萨睹佛神力而赞叹的说法,有关文殊师利与维摩诘的相互问答、佛显现各种身相的言论,都是此经中所记载的。维摩诘向须弥灯王借三万二千师子座,使诸菩萨往香积佛土得食,以右掌接众生运往佛地,内心乐于忍受世间苦难以教化众生,阿难之超绝尘俗,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
  维摩诘的高妙旨趣超出十地,所以弥勒菩萨对他十分诚服;崇高的境界超出一般的学识范围,所以文殊师利以下没有人能窥见他的深奥境界。他所说法宏博广大,指示出玄远之门而忘却希求;洞察的品格在于泯除分别认识,以冥想为全部教化的根本。清新高明,发出的真理之音震荡于维耶城,而且十方世界的人无不领悟其希有之声;恢宏广大,能感应诸佛聚集于一室,而且无数的觉悟者无不响应他纯圣无染的要求。
  我自从立志开启愚闇之心的时候开始,就讽咏研寻此经,作为纲要。虽然从先贤那里接受到深奥的教旨,但还是没有认识到此经前所未有的精要所在。不久承蒙鸠摩罗什法师正译经文,指点微妙宗旨,才开始领悟到旧译有失于原本,错误的译文背离了原意。例如:把「不来相」译为「辱来」、把「不见相」译为「相见」、把「未缘法」译为「始神」、把「缘合法」译为「止心」。诸如此类,每一品都有,没有那一章不是这样,由此而知偏颇的见解是难以契合真理之言,进行玄妙地领悟的。
  自从智慧之风吹到东方,真理之言流布传诵以来,虽然开设讲坛,但生硬的比附和解释背离了本旨,六家的解释都偏颇而不合原意。本性空寂之说,在今天看来虽然是最切实际的理解,但陶冶的功夫没有穷尽。这当然是由于缺少可探究的经论,而不是探究得不够。怎么知道是这个原因呢?中土以前译传的各种经论,对于识神性空很少有明确的论述,而关于神奇之事讲得很多。《中论》、《百论》二论尚未传到本士来,又没有其他经论进行通盘考察借镜,根据什么来勘正呢?先前的匠师们之所以中途停笔、无限感慨,期盼弥勒降生解决疑难,原因大概就在这里。
  在僧伽提婆以前,并没有印度佛教理论僧来华,直到现在才开始听到宏宗高论,敢于涉足慈悲理论的人,无不竭尽智慧专注于此。然而接受领会容易,而牢记不忘很难,如果不是般若智慧使心智更加聪慧、总持铭刻心田,怎能做到感知过后就不遗忘,心领神会后而不淡漠呢?所以我借助纸墨把经文之外的言论记录下来,根据大家所听到的,把有关事迹的说法汇集起来。烦琐而不简练,是为了保存事迹;质朴而不文饰,是为了注重义理。其旨义微妙而美好,其言辞丰富而晦涩,如果不笔录下来,怎能让人知晓呢?因此在听讲解的过程中,加以注疏,希望贤达之士不要责怪烦琐而不精要。

  原典
  毘摩罗诘提经①义疏序
  释僧叡
  此经以毘摩(罗)诘所说为名者,尊其人重其法也。五百应真之所称述②,一切菩萨之所叹伏③。文殊师利对扬之所明答④,普现色身之要言⑤,皆其说也。借座于灯王,致饭于香积,接大众于右掌⑥,内妙乐于忍界⑦,阿难之所绝尘,皆其不可思议也。
  高格迈于十地,故弥勒屈之而虚己,崇墉⑧超于学境,故文殊已还,并未有窥其庭者。法言恢廓,指玄门以忘期;观品夷照,总化本以冥想。落落焉,声法鼓于维耶⑨而十方世界,无不悟其希音;恢恢焉,感诸佛于一室,而恒沙正觉,无不应其虚求。
  予始发心启蒙,于此讽咏研求,以为喉衿⑩。禀玄指于先匠,亦复未识其绝往之通塞⑾也。既蒙究摩罗法师正玄文、摘幽指,始悟前译之伤本,谬文之乖趣耳。至如以不来相为辱来,不见相为相见,未缘法为始神,缘合法为止心。诸如此比,无品不有,无章不尔,然后知边情险诐⑿,难可以参契真言,厕怀⒀玄悟矣。
  自慧风东扇,法言流咏已来,虽曰讲肆,格义⒁迂于乖本,六家⒂偏而不即。性空之宗⒃。以今验之,最得其实,然炉冶之功,微恨不尽。当是无法可寻,非寻之不得也。何以知之?此土先出诸经,于识神性空明言处少,存神之文,其处甚多。中百二论,文未及此,又无通鉴,谁与正之?先匠所以辍章遐慨、思决言于弥勒⒄者,良在此也。
  自提婆⒅已前,天竺义学之僧并无来者,于今始闻宏宗高唱,敢豫悕味⒆之流,无不竭其聪而住其心。然领受之用易存,忆识之功难掌,自非般若朗其闻慧,总持⒇铭其思府,焉能使机(21)过而不遗,神会而不昧(22)者哉?故因纸墨,以记其文外之言;借众听,以集其成事之说。烦而不简者,遗其事也,质而不丽者,重其意也。其指微而婉,其辞博而晦,自非笔受,胡可胜哉?是以即于讲次,疏以为记,冀通方之贤,不咎其烦而不要也。

  注释
  ①毘摩罗诘提经:即维摩诘所说经。毘摩罗诘提,又译为毘摩罗诘利帝,意译为无垢称、净名。
  ②五百应真之所称述:经云:「尔时毘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见大正十四·页五三七中)五百长者子即后来的五百罗汉。应真即罗汉。
  ③经云:「佛在毘耶离庵罗树圆与三万二千菩萨及诸神道讲佛法,现大威力,将天地人物现于宝盖中,尔时一切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
  ④明答:有关文殊师利与维摩诘的对答,如经中云:文殊问维摩诘病从何来?维摩诘答云:「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文殊师利问疾品〉)文殊问维摩诘:「菩萨云何通达佛道?」维摩诘答:「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佛道品〉)文殊问:「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入不二法门品〉)
  ⑤普现色身之要言:经云:「能以神通现作佛身,或现辟支佛身,或现声闻身,或现帝释身,或现梵王身,或现世主身,或现转轮圣王身。」(大正十四·页五四六下)
  ⑥接大众于右掌:经云:维摩诘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往诣佛所。
  ⑦忍界:于此世界能忍受各种苦难、耻辱。
  ⑧墉:城墙,喻境界。
  ⑨维耶:即毘耶离城。
  ⑩喉衿:咽喉、衣领。喻纲要、要领。
  ⑾通塞:畅通与阻塞,即关键所在。
  ⑿边情险诐:边情指偏执一边的情识。险诐,邪恶不正之意。
  ⒀厕怀:进入内心里去。厕,置身于、参加。
  ⒁格义:魏晋时流行的一种解释佛教经义的方法。《高僧传·竺法雅传》云:「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即将佛经的名相与中国原有的术语词汇(主要是老庄道家的术语词汇)进行比附和解释,以此来理解经文义理。格义的代表人物为竺法雅。道安、罗什以后,随着佛经的大量译传,人们对佛教义理日益转明,格义的方法随之废弃不用。
  ⒂六家:指魏晋时期解释般若空观的六个派别,史称「六家七宗」。他们是㈠以道安为代表的「本无宗」;㈡以竺法深、竺法汰为代表的「本无异宗」;㈢以支道林为代表的「即色宗」;㈣以于法开为代表的「识含宗」;㈤以道壹为代表的「幻化宗」;㈥以于道邃为代表的「缘会宗」;㈦以支愍度为代表的「心无宗」。因「本无宗」和「本无异宗」可视为一家,故称「六家」。
  ⒃性空之宗:即道安的本无宗。道安主张「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无。」(大正四十二·页二十九上)
  ⒄弥勒:菩萨名,意译作慈氏。据佛典称,弥勒出生于南印度婆罗门家,后出家为佛弟子,比佛先圆寂,上生兜率天内院,为补处菩萨,将在佛涅槃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再从兜率天降生人世,在龙华树下成佛,继承释迦事业化度众生。
  ⒅提婆:即迦那提婆。
  ⒆悕味:慈悲之学,即佛法。悕,悲也。
  ⒇总持:梵音「陀罗尼」的意译,执持不放之意,有四种总持:㈠法总持,于佛法闻持不忘;㈡义总持,于诸法义理持之不失;㈢咒总持,持咒神验,除众生灾患;㈣忍总持,持诸法之真如实相而不疑失。
  (21)机:灵机、感知。
  (22)昧:昏昧、模糊不清楚。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