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道源法师讲述
民国六十四年讲于志莲精舍
民国六十九年能仁佛学院同学依录音带共集于海会寺
民国八十八年释法律重新整理于基隆灵泉禅寺及海印寺
地藏菩萨本愿经 卷下
这地藏经有十三品经文:分成上、中、下三卷。上面已经讲了二卷九品,接下去要开讲下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前面说到这正宗分分四科,这第四科明成佛因有两品经文,前面讲念佛是成佛之因。这第十品这个助缘就是要布施功德。你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布施就能成佛。所谓较量就是比较。这个六度万行归纳起来有六度,为什么不叫修六度,只叫修布施呢?因为布施就包括六度。布施能摄六度法门。《弥勒般若偈》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弥勒菩萨解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偈颂上,金刚经上就是叫我们要修布施。梵语‘檀那’华言布施,也就是布施度;有三种:叫资生施、无畏施、法施。也就是偈颂上第二句。资生施就是财施,因为财物可以资养生命,或叫财布施。无畏施与法布施解释第二句。此中一二三就是三种布施摄六度。也就是财布施摄布施一个度。无畏施摄持戒与忍辱两个度。法施就摄精进、禅定、般若翻成智慧等三个度。这就是由布施开成三个布施,再由三个布施摄六度的解释。这叫做修行安住之法。不但金刚经叫我们行布施。这地藏经也叫我们行布施,怎么行呢?就是财布施,有多少钱,就随力随分,随你心力财力去行。无畏施,这里讲持戒忍辱,就是看见众生有灾难,随力去救拔,像观世音菩萨一样,不能不去救。法布施,讲经说法,你懂多少就讲多少,我是一再劝诸位要去讲经书法,其他的经不会讲,你就学讲地藏经,不一定要从头讲到尾,你讲一品甚至于讲一段乃至于只讲一个偈颂都可以,这就叫法布施。这就是修行纲要,也就是修行人安住之法。
记得在北平的时候,同时在三个佛学院任课。为了来往上课方便,每一个学院都给备了一部人力车来接我上课,一坐上去,内心起了欢喜心,还打妄想,真是‘不怕妄想起只怕觉照迟’啊!如果觉照迟了就要舍大福了!马上起个觉照:‘耶!道源啊你大错特错,你本是没有福报的穷法师,只因人家请你去上课,才给你备了三部人力车。’当时自己大力呵斥自己,心里越是惭愧,于是三部人力车全部给辞退不坐,改坐电车,但是对方说好说歹!无论如何你自己叫人力车,这车资还是他们要付。但我还是坐电车,把省下的钱换成一毛一毛的钱,电车站里要饭的很多,你要钱可以,排班站好,每人念一声阿弥陀佛,就给一毛钱。这就是我以前当穷和尚时惜福布施的方法,供各位参考。
这布施就布施,为什么还要较量呢?这有两个道理:一、是约福田较量。二、是约施心较量。所谓约福田就是面对受布施的对象来说,例如四十二章经说:‘施与恶人不如施与善人,施与善人不如施与受五戒人,一层层的比较,到最后佛说施与无量诸佛,不如施与心中无念的人......’这是依福田来较量,圣人福田比凡夫要大太多了。要是约心呢?就是布施的心:‘则施与诸佛,不如施与贫贱之人。’这就是地藏经的意思。为什么呢?因为施与诸佛的心容易发。而施与又穷又贱又脏的贫贱人的心不容易发;不容易发的心,而你能发起来了,这个心力很大,得福很大,这是地藏经讲的道理;‘如舍利弗以一钵饭上佛,佛即回施狗。’佛问舍利弗:‘汝以饭施我,我以饭施狗,谁得福多。’舍利弗说:‘佛施狗得福多!’舍利弗当下悟得这个道理,佛是舍利弗的师长!以饭供佛供师长容易,而要拿饭去供给一只又丑又饿的狗,这心不易起啊。以是故知:‘大福从心生,不在田也,以心为田主,田为外事,故良田虽得福多,而不如心,有如是差别,故须较量。’所以最大的福报是从心里生出来,不是由外边那个田,田是外边的境界不是由外边的田境生出来。为什么?因为心才是田的主人翁,田是心的事相,圣人如良田,良田虽得福较多,然而不如心的力量大。因为有如是等种种的差别,所以才需要较量比较啊!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愿世尊为我说之。
这个时候地藏王菩萨从他的本位上,仰承佛陀威德神通道力从座而起,右膝著地胡跪合掌而禀白世尊:‘我观察这六道的众生,要行布施要较量功德,有轻有重。为什么布施的物品是一样,受布施的人也一样,结果所得福报会不一样呢?有一生受福,有十生享受福报,甚至有百生千生也享用不完的福报,这事是什么道理呢?希望世尊能够为我解说。’这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发大愿度众生,所度众生已成佛者亦有无量数。这较量布施功德,地藏菩萨还会不知道吗?这有两种情形:第一他真的是不知道!因为他还没成佛,他还有一分生相无明在。大乘起信论中,‘无明’分四个位,分四个相:就是生、住、异、灭。等觉菩萨也尚有一分无明,就是生相无明未断,既有无明在,就有不知道的地方,所以是真的不知道。第二种解释呢,是地藏菩萨明知故问!要由佛金口来宣说,使众生增加信仰心。前面第九品念佛名号品由地藏菩萨宣说请佛印证,因为众生对于念佛不会生疑惑,要是对佛生疑惑,他根本就不会信仰佛法,凡是信仰佛法的人,对于称念佛名而能得大功德是深信不疑的!所以菩萨自己说,请佛证明即可。然而在这第十品里较量布施功德,谈到做国王大臣的要是布施给贫穷下贱的人,这个功德还超过供养百恒河沙数佛的功德!地藏菩萨要是亲口宣说,未来世的众生就像我们,难免会生疑惑,所以非得请佛亲口宣说,佛是正遍知,说的决定没有错,才能坚固我们众生的信心,不是地藏菩萨不知道,而是明知故问。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吾今于忉利天宫一切众会,说阎浮提布施较量功德轻重,汝当谛听,吾为汝说。地藏白佛言:我疑是事,愿乐欲闻。
这个时候世尊告诉地藏菩萨:‘我今天在忉利天宫地藏法会,为所有参加法会的大众说说有关阎浮提人,能行布施的话他的功德比较轻或比较重,你们应该要仔细的听,我马上替你们解说’。地藏菩萨白佛言:‘我对这个事还是不明白!这里正是忉利天宫,向大众宣说阎浮提人如能行布施,其功德必报生天上,故于天宫众天人前说此功德轻重。’
佛告地藏菩萨:南阎浮提,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若遇最下贫穷,乃至癃残喑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
世尊告诉地藏菩萨:‘这南阎浮提有这么多的国王、宰相及辅佐大臣或又富又贵的大长者,或是贵族的大刹利,或事奉大梵天王的大婆罗门等,最高最尊最贵的种族!假如遇到最下贱的贫穷人,连衣食住都不能获得,甚至不但穷而且六根不全,癃就是胸骨凸起,或脊背上突起,残就是残缺。喑哑就是哑巴不会说话。聋就是耳朵听不到。痴就是白痴或疾呆傻笑,无目就是眼睛看不见的瞎子,像这样种种不完全具足而有严重残缺的人。’
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喻,是国王等所获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
这些大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尊贵种族的人,如想要行布施时,就是想要对著以上最下贱贫穷癃残喑哑聋痴无目等,诸根不完具的人行布施时,若是能具足大慈悲心,怜愍最下贱贫穷,种种六根不完具的这些人,以谦虚卑下的心,面带慈爱怜愍的笑容,自己亲手拿著东西布施给,这些下贱贫穷诸根不具的人,或者派人去布施,仍然以慈愍心轻声细语的加以关怀爱护这些贫穷低贱的人,切不可看不起这些穷人,如果这些国王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能如此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及软言安慰关怀布施,则他所获得的功德利益,就像是布施百个恒河沙数的诸佛一样的不可思议。中国民间故事有则‘不食嗟来食’的故事,正是反映这行布施的人不能软言慰喻,而致令这穷人宁愿被饿死也不愿接受布施。后人对这个故事还有一段评语:‘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这更叫我们如果有能力行布施时,要特别注意啊!要下心含笑,要软言慰喻啊!
何以故。缘是国王等,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发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报。百千生中,常得七宝具足,何况衣食受用。
为什么这些行布施的国王大臣及贵族们,能得这么多的功德利益?因为这些国王等贵族的人,他是上流社会高高在上的人,但他对于最下极贫穷种种六根不完具的人,能发大慈悲心,这是很难以发起的心,要供养佛的心易发,但要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还要软言慰喻的对这些贫贱人布施,实在是很难得的发心,所以他的功德福利才有如此大的果报,就是百千生中时常得七种宝物具足不缺,更何况是食衣住行这些平时日常生活受用的东西了。而且生生世世都不会受到贫穷之苦,生生世世享受大富大贵,七宝具足是用也用不完。
百姓贫穷是社会动乱不安的根源!社会怎么会大乱,国家怎么会大乱,世界怎么会大乱?主要原因都是贫穷人多,邪知邪见具有野心的人想要作乱,他就煽动这些贫穷的人,说什么要穷人翻身,换穷人做主人,于是煽动仇恨敌视烧杀抢夺,社会乱成一团,你看非洲地区的黑人,贫穷、疾病饥饿,还年年战祸不停,真是惨不忍睹的凄凉恐怖!我们学佛,就要依佛的教化,救度众生,依著佛经,这地藏经说要你去布施这些最极贫贱的人,下心含笑软言慰喻!这样的功德不可思议,因为诸佛不需要等著你的供养,最需要供养布施的是那些贫穷的人,及六根不全的人。八大人觉经云:‘贫苦多怨,横结恶缘。’所以我们佛弟子或在家居士,有当官的或做大生意的要懂得这个道理!要把救济贫穷人排在供佛前面。穷人事事不如意,所以怨恨特别多,他跟你横结多怨不讲理,你布施穷人,诸佛心理高兴安慰,你光布施供佛不布施贫穷下贱人,诸佛内心还是念念这些受苦受难的穷人!因为诸佛以众生心为心,众生心苦,诸佛亦苦,所以先布施贫贱,则社会太平、国家太平、世界太平。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萨声闻辟支佛像,躬自营办供养布施。是国王等,当得三劫为帝释身,受胜妙乐。
接下来就讲到供佛的功德:接下继续说吧!地藏!‘若是未来世的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乃至大婆罗门等,遇到修造佛塔或佛寺,或者塑造佛的形像,乃至要修造菩萨声闻辟支佛的形像,你能自己亲自营办,来供养布施。如是这些国王贵族等一定能得到,三劫为帝释天王之身的天福之报,享受无穷尽的殊胜快乐。’前面谈到布施贫贱人,所得功德是没有数目的,难以计数功德,等于布施百恒河沙佛的功德利益,也是无数可计的无量功德。但这一段就有数目可计了,三劫为帝释天主。这就是较量其功德了。
若能以此布施福利,回向法界,是大国王等,于十劫中,常为大梵天王。
但是假如你能将此布施修造佛像,乃至声闻辟支佛像的功德福利,回施给法界所有众生,于是这些大国王及贵族人等,因此回向法性理体,本来只有三劫为帝释身,因这一回向法界,一下子变成十劫当大梵天主的果报。
诸位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你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就是要注意‘回向法界’这四个字。前面有讲过地藏经有两个经眼:一个是‘业力甚大’大到不可思议:‘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在事相上发明业力。这一品经文的经眼就是‘回向法界’,就是回向法性,法性就是理体,就是真理的实体,要回向真理而不著相。前面业力是事相,这里回向法界是理性,合起来就是理事无碍,理事圆融,所以地藏经并非你所认为是浅显的经,凡是能回向法界就是最深的义理。
佛经上说回向有三种:‘回者转也,向者趣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趣向三处,故名回向,三处者:一者菩提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而趣向于佛果菩提所谓回因向果也;二者众生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而施于一切之众生,所谓回自向他也;三者实际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趣求真如实际,所谓回事向理也。’第一种是我自己所修功德一定要回向佛果菩提,我不求人天福报,也不求二乘小果。第二种众生回向就是把我的功德施给一切众生,我不求自己的福报。第三种实际回向,就是把功德回向趣求真如实际,就是真如之理,所谓回事向理,你所修的功德就是属于实相,你不著实相回到真如实际理地上,或理性上。‘法界’在佛经上有三种解释:一者界限义,一个界两个界等十法界等就是界限;二者因义,法界是诸法之因。;三者法界就是法性,这里就依法性解,所以回向法界者,就是回向一切诸法的本性。一切诸法就是真如理性,回向真如法界。
金刚经里讲‘无住行施’。住就是执著。‘就是不要执著去行布施。’内不著能施之我,外不著受施之人,中不著所施之物,所谓‘三轮体空’,即是回事向理也。这布施是个妙法、是个成佛之最大功夫,能度你的烦恼,了脱你的生死,他是总摄六度法门,你一执著我是布施之人,则别人不如我,慢心一起,不但度不了烦恼,更增加根本烦恼。你若执著受施之人,则不能平等布施,亲者布施,疏者仇者则不布施,是起分别心冤亲不平等。要是执著所施之物呢?则著财物之相,是你所喜爱,则不肯舍,好的贵的不肯舍,所以也不能执著所施之物。这三项就叫‘三轮体空’。所以能以三轮体空的心来布施,则同样是一件布施行为,却因你能将功德回向法界,所得果报亦是种种不同。而且是千差万别。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
继续说吧地藏:‘假如未来世有诸国王宰辅大臣等,或大婆罗门等,如果遇到过去佛菩萨的塔寺,圣像或是经卷,有损坏破落的,你能发个心把他修补好,补得庄严好看,那些国王大臣乃至婆罗门等是自己营办也好,或者能劝他人更好,乃至劝百千人等共同布施共结法缘佛缘,如是这国王等人百生千生可以转生为转轮圣王。其他与国王等共同发心布施结缘修补者,则百千生中常转生为小国国王。我们佛教常说结缘结缘,其典故就是出在这一段经文里头!并不是国王自己的力量办不到,而是要跟大家结善缘!他发大心引著大家普造功德。正法念处经云:‘若有众生,识于福田,见有佛塔风雨所坏,若僧房舍,以福德心涂饬治补,复教他人令治故塔。命终生白身天,其身鲜白,入珊瑚林与诸天女五欲自娱,业尽还退。若生人中,其身鲜白。’
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如果将这塔寺修补好了,就向著塔庙前将此功德一一回向法界真如理体,这样一来这国王等以及同发心布施的这许多人,便都可以成就佛道了,因为修补塔寺的功德回向法界,这种功德果报实在是无量无边啊!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若一念间,具大慈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如是福利最不思议,一百劫中常为净居天主,二百劫中常为六欲天主,毕竟成佛,永不堕恶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闻苦声。
接著继续说吧地藏:‘未来世中假如这些国王大臣乃至婆罗门等,遇见年老的人或是病人或是生产的妇女。若能在一念之间发起大慈悲心,布施给他们饮食医药卧具,使他们能获得安稳快乐。这样的布施所获功德福利最是不可思议,一百劫中常做净居天的天主。二百劫中常做六欲天天主,甚至于到最后毕竟成佛,永远不会堕到恶道里去,甚至百生千生连耳朵都听不到受苦的声音,更何况自己去受苦呢?
这老病及生产妇女,乃世间苦事,人至老年、头白齿落,目视昏慌,耳听不聪,百节疼痛,行步痛苦,坐起呻吟,识神转灭,便旋即忘,言之流涕,忧悲心恼。生病之时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作,气力虚竭,口燥唇焦,头疼欲裂,百骨关节苦痛犹被拔楚。生产妇女,身怀重孕支节酸疼犹如刀解,欲产之时受大剧苦。如能一念慈心施予饮食医药卧具,就能感得无量果报乃至成佛。‘净居天’即是色界第四禅以外的五净居天,为证不还果的圣者所居住的地方。‘六欲天’是欲界的六重天,(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能作如是布施,获福无量。更能回向,不问多少,毕竟成佛,何况帝释梵转轮之报。是故地藏,普劝众生当如是学。
佛又对著地藏菩萨继续说:‘若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大臣乃至婆罗门等,如果能依前面所说,布施给老病及生产妇女等,及需要帮助的人,则能够获得无量福报。如果你不但能布施,而且更能将布施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不管你的布施是多是少,都能毕竟成就佛道。更何况只是转轮王或帝释天主或大梵天主之报呢,所以啊地藏!要普遍的去劝化众生,要懂得将自己所布施的功德,不管多少都要回向法界!这样的话终究都可以成佛的。’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毛发沙尘等许,所受福利,不可为喻。
前面数段经文,都是对著上等社会的国王、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叫他们发心对贫穷下贱的人给予布施,或是对塔寺的经像来修补供养,或对老病及生产妇女,布施饮食医药卧具,使他们获得安乐,这样就可获得无量无边的福报!还普劝他们要将布施功德回向法界,不但福报大增,将来毕竟成佛。现在则是对著普通的善男女说的,佛又对著地藏菩萨说,未来世中假如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在佛法当中,种下一些很少的善根因缘,少到如毛发或一沙一尘这么细微,而所受的功德利益却大到难以譬喻。为什么在佛法中种少善根能获大福呢?例如以一杯水倒入大海,这一杯水固然不多,但倒入大海之中则与大海之水不分,佛的功德福田,大到无量无边胜于大海,所以我们在佛法中的三宝去做一些善根!再把它回向法界,就像在佛的功德福田中一样的不可思议!纵使种得很少,但将来都要成佛的。故涅槃经云:‘若于佛法僧,供养一香灯,乃至献一华,生不动佛国。’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转轮王形像,布施供养得无量福,常在人天受胜妙乐。若能回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为喻。
世尊又继续为地藏菩萨说:‘未来世中,假如有善男子或善女人,遇到佛的形像,或遇见菩萨的形像,或是辟支佛缘觉的形像,甚至于是转轮王的形像。一般寺庙都是供的罗汉像,这轮轮王像跟护法神的像是相同的,一般寺里都不供天帝像和转轮王像了,因为寺里都有护法韦驭菩萨和伽蓝菩萨了,你只要能布施供养,茶水灯涂果乐香花等种种任何供养,都能获得无量无边的福报。常常在人天道中,享受殊胜微妙无比的快乐。但是假如你能将此布施功德回向法界,就是‘回向法性’,布施供养佛菩萨是事相,你把他回向到理性上,不著事相的回事向理,这叫回向法界,则你这个福利就大到无法比喻了。’因为你无论布施大或小但能回向法界,都是毕竟成佛,若不求名闻财利力势,但为学佛道弘大慈悲心,度众生老病死苦,是名清净法施。若不尔者为市易法。复次菩萨知诸法实相,如涅槃不尽,福德入诸法实相故而亦不尽。故福利不可为喻。所谓布施供养是属于财施,回向法界属于法施,所以功德越大。财施能灭贪病,法施能除三毒。财施但感人天果报,法施通感三乘圣果。这个‘回向法界’就是地藏经的经眼,太重要了。这第十品的较量布施功德缘品,几乎每一段都会劝导众生要回向法界。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经典,或听闻一偈一句,发殷重心,赞叹恭敬,布施供养。是人获大果报,无量无边。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为喻。
世尊再次为地藏菩萨说一段:‘劝导未来世的善男子或善女人,(其实正是劝导我们能够听经闻法的人),现在讲地藏经就是大乘经典,你听了一部地藏经功德很大,甚至于你只要听闻一句或一个偈颂也好,发起殷勤郑重的心,赞叹大乘经典,是度人到彼岸成就佛道的舟航,就是因为你懂得经里的道理,才会更加恭敬这大乘经典!因为能令众生离苦得乐,所以你才会赞叹啊,因为你赞叹恭敬,所以你就布施种种香花灯涂果乐来供养经典,这个善男女就能获得无量无边的大果报。这是指获得人天殊胜美妙的快乐,但若能将此功德,都把他回向法界,则这个福报更大,大到能令这善男女成就佛道。’因为这大乘经典的道理是与法界契合的,是遍法界,而我们的心也是遍法界的,以这个殷重诚恳的心,来跟那个遍法界的真如实相相应,所以所得的福报自然是无量无边了。相反的如果你以轻浮的心,妄想纷飞的心来听经,则这个福报就很有限了。所谓大乘经典,就是佛对大根机众生所说的六度万行之教法,如华严般若,方等诸经等。普贤观经云:‘若有昼夜六时礼十方佛,诵大乘经,思第一义甚深空法,一弹指顷除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经典。新者布施供养,瞻礼赞叹,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毁坏者,修补营理,或独发心,或劝多人同共发心。如是等辈,三十生中常为诸小国王,檀越之人,常为轮王,还以善法教化诸小国王。
世尊再为地藏菩萨继续说:‘若是未来世中有善男子或善女人,遇到佛塔寺宇,或者是大乘经典,如果是要造新的佛塔,或是新的寺宇,或要印新的经典,那我们就必须布施,使他赶快造印完成,造印好了就恭敬供养,一瞻一礼顶礼赞叹,恭敬是心里边恭敬,合掌是表示心里的恭敬。假如是遇到旧的佛塔、佛寺、或旧的大乘经典,已经损坏了破了,那你就赶快修补整理,或者重新刊印流通,是独自发心去做,或者是劝募大家共同发心来装修整理,像这样发心的人则三十生中常常做诸小国的国王。檀越:檀者檀那,布施之意。越是中国语,其意是超越贫穷,超越生死之意。如果是这个大布施的施主檀越呢,则常为转轮圣王,就是统领四大部洲的金轮王,并且还能以五戒十善之法来教化其他诸小国王。金轮王为什么称为圣王呢?因他以五戒十善化育人民,是人间的圣王。’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
地藏菩萨!‘未来世中假如有善男子或善女人,能够于佛的教法之中种善根因缘,就是布施供养,或修补佛塔或佛寺,或者是装修整理修补经典,甚至小到如一毛一尘、一沙一滴水那么细微的善事,如果能将这些善事回向法界,你在佛法中所做大小善事,所有功德决定要回向法界。则这个人的功德百千生中享受种种殊胜的美妙快乐。’
这地藏经文字很浅显,往往很重要的句子,一不小心就忽略了,前面谈到只要是大乘经一句一偈,恭敬供养就能获福无量,也许你会问:‘我从小学到大学毕业要读十六年再念个硕士拿个博士总计也要二十二年,难道这功德会比不上大乘经一句一偈?’不错!你读了二十二年尽是世间学问,根本就讲不到‘遍法界’三个字,更何况你所学说不定尽是杀生造业的知识,如何制造更残酷的杀人武器,或如何捕杀更多的鱼。就算你再进一步读小乘经典,也只是自度自觉不会讲到遍法界。然而这大乘经典,任何一句一偈都是成佛之因,成佛之种,就如同摩尼宝珠一般,只要一句一偈就能获大果报!也只有大乘经典才会叫你将功德回向法界,大乘经是叫你度众生,是为众生才成佛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有机会成佛,从这一品开始,就一直先要国王大臣大婆罗门发心布施,因为他们是上流社会的人,是富贵的人,佛经上说富贵修道难,除了老病死外,他们事事如意,所以难得发心,不容易发心,所以先劝化他们。再来劝化这一般的善男子善女人,要种善根不怕少,最重要的要在佛法中种善根,如果你光跑到仙庙神庙,是得不到利益的。地藏经前面就说不可以拜祭鬼神魍魉精魅,不但不能获福反而招祸!你跑外道仙庙,将来岂不也变成外道了。而这部地藏经,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在教导在家人:‘如何培福修福,如何避祸、如何不堕三恶道,如何超度祖先,如何使生儿育女平安获福!如何外出平安事事如意,简直就是众生的无限保险公司,如能回向法界,最后还能成就佛道。’这才是真真不可思议的大乘经典。
华手经云:‘佛告舍利弗,菩萨有四法终不退转无上菩提,何等为四:一者、若见塔庙毁坏,当加修治,若块若泥乃至一砖。二者、若于四衢道中多人观处,起塔造像为作念佛善福之缘。塔中画作若转*轮,及出家相,乃至双树入涅槃相。三者、若见有比丘僧,二部诤讼,勤求方便令其和合。四者、若见佛法欲坏,能读诵说乃至一偈令法不绝。为护法故敬养法师,专心护法不惜身命。菩萨若成是四法者,世世当作转轮圣王,得大身力,如那罗延舍四天下而行出家,能得随意修四梵行,命终生天作大梵王。乃至究竟成无上道。是故智者欲求佛道,当作是学。’
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前面一再讲要回向法界,结果你不会回向,你偏偏要回向你自家眷属,是你的父母儿女,或者回向自身的利益,虽然你没有回法界,这个福报仍然是很大的,大到能三生享受安乐,舍一得万报,如你供养布施一块钱,则来生来世享受一万元的福报。如此类推就是舍一得万报,但是你如回向法界,回向法性,法性无边量,你只要有一滴水般的布施供养,就像将这一滴水倒到大海中,与大海相合,这一滴水变成甚深广大的海水,不可计量。所以啊!地藏菩萨!这个布施功德的因缘,其事相就是这样,虽然所布施的财物是一样的多,但为什么所得福报却是不同,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享用不完的福呢?这都是由于布施者发心不同,回向不同所造成的啊!
‘所言眷属者,天性相爱,更相臣顺也。才言自家,便不能念及他人,胞与之义乖矣。’自家眷属者,五苦章句经云:‘父子、夫妇、兄弟、家室、知识奴婢,有五因缘,一怨家:父子互相杀害。二债主:父母财子散用。三偿债:子财供给父母受用。四本愿:先世发愿善心欢喜。五真友:先世以道共相承事。今凡夫之人,罔识来源,不计无常,而反贪爱。言有父母、兄弟、妻子、中外亲族。疾病忽至困劣著床。晓语亲族分取吾痛,皆言不能。疾者乃觉,五种亲戚,谓当益己,当助汝等,勤劳治生,随时给足。使身随贪,自缚自侵。忧念九族,妨废善行,坏乱善心。老病死来,善恶苦乐,独自当之,无有代者。未得道者,皆有此念,不能施与,守道为德。’呜呼!今世人至死之际,犹复弥留而不察者,如来深为怜愍,故特点逗此言,令人回施。故言若为眷属自身,祗得三生受人天福果,福尽还堕。故永嘉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若尽还堕地,招得来生不如意。’所以入道必以智慧为本,智慧必以福德为基。譬之鸟备二翼,鲦举万寻;车足两轮,一驰千里。缘了之资成正因,事度之助开佛性,不可不信也。所以才会称佛陀为两足尊,因为佛陀福慧圆满具足。’
♡ 喜欢 (0)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