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与感恩心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佛法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就是要我们「知恩」、「感恩」、「报恩」。试想这个世界上,谁对我们有恩?当然就是三宝、父母、师长、社会、国家及众生,既然知道他们对我们有莫大的恩德,所以,我们进一步就要感恩、报恩。
因此,知恩、感恩、报恩,顾名思义,即是「饮水思源」,做个不忘本的、有情有义的人。这令我想起了恩师永惺上人的一段法语:「经云:『菩萨所缘,缘苦众生。』菩萨之所以出现于世间,是因为有苦难的众生,启发了菩萨的悲心,而成就了平等悲;同理,医师因应世上患病之人,而显出高明之医术;乃至富者因世上贫穷之人,而成就其布施之功德;因此,为佛弟子者,要对身边一切成就自己的人,恒怀感恩之情。」(《永惺老和尚法语选》15页)正因为一念报佛恩与报众生恩之心,乃有创立「香港菩提学会」之缘起。
常思报恩.自利利他
生存在此世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在这社会的人伦关系中:父子、夫妇、师弟、朋友等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存。事实上,不论亲疏、上下、同事、同学、朋友、师长、父母乃至于世间上所有的人,都在帮助我们,都在成就我们,都在为我们服务;一个人从出生开始,都是仰赖父母的养育与照顾;父母养育我们、栽培我们、提携我们、成就我们;到了求学阶段,师长给予我们指导与教诲,教授我们知识学问与谋生技能;到了创业阶段,社会与国家,给予我们工作的机会和安定的生活;还有各行各业、士农工商,无不与我们有益;如果没有这些,我们的生活、工作就会出现问题或困难,事业也就不会成就;而在我们人生的历程中,佛、法、僧三宝就好像黑暗中的明灯一样,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开启我们的智慧,净化我们的身心,转化我们的烦恼;又好像苦海中的慈航,让我们超越生死大海,出离轮回的深渊,到达究竟的彼岸。这些人、事、物对我们都有直接与间接的帮助,因此我们应该思惟他们对自己的恩德,常怀感恩、报恩之心,这也就是菩萨大悲心与菩提心的表现。
以佛教传统观念来说,「恩」有四种:即三宝恩、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中国特别重视父母的养育之恩。报恩的最佳方法,就是用父母给我们的身体,来做对自己、对众生有益的事;来做对自己、对众生有益的言、行,能够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做到自利利他,利己利人,这才是真正的报恩。
所以,「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这两句话的真正意义,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要奉献自己来利益众生;另一方面,我们更要饮水思源,知恩、感恩而图报。古大德高僧常常说:「为了报答三宝恩,誓愿尽未来际,奉献生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弘扬正法,护持三宝。」三宝对我们的恩是无穷无尽的,即使我们尽形寿、尽身命仍是无法报答的,因此,唯有以自己所能、所有及所知,来从事学法、弘法、护法的工作,以期报答于万一。
菩提心与感恩心
「香港菩提学会」为何以「菩提」命名?「菩提」又是什么意思?其中实含蕴着师父上人弘法度生的悲情大愿。
「菩提」是梵语“Bodhi”音译,意译为「觉」(或智、知、道)。
广义地说,即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亦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的「觉智」。这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因此,菩提即是觉,即是觉悟佛道的正智。据《大智度论》所说,这种智有三种,即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所以「觉智」,就是菩萨道行者所追求的最高智慧。而「菩提学会」领众修行的目标,即为上述之意义。
而菩提心与感恩心是直接相连的;报恩的思想,不仅是人乘正法,也是大乘菩萨发心的因缘。《劝发菩提心文》作者省庵大师广引经义说:「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一者念报佛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念正法久住故。」在「十因缘中」,知恩报恩占了一大半。因此,一个菩萨道的行者,必然是时刻充满感恩与报恩之心。
依据大乘「阿毘达磨」(梵文: Abhidharma,巴利文:Abhidhamma),旧译「阿毘昙」,简称「毘昙」,意译为「对法」、「无比法」、「大法」,为论书的一种,结集为论藏,收入三藏之中。它通常是针对「修多罗」即「经」中的观点,进行统整与探讨)所说的修学菩提心的因果次第,亦以「知母、念恩、念报恩」为菩提心的所依。若从无尽缘起去看,一切众生无不是我往昔父母、眷属,如是报恩之念油然而生。为报亲恩,唯一正途就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令他们到达究竟安乐的境地。
菩提心与感恩心(二)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什么是菩萨道?如何践菩萨行?《普贤行愿品》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心,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等觉。」由此可见,菩提心乃以大悲心为根本,菩萨道行者最大的使命与任务,就是「庄严佛土,利乐有情」;如上所述,知恩、念恩、报恩是修学菩提心的因缘,因此,由于强烈的报恩意念,驱使菩萨在无量阿僧祇劫中,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舍头目脑髓,内施、外施,无所不施;所谓「闻施心欢喜,胜于寂灭乐」;「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依大乘「三纲领」所说:菩提愿、大悲心、般若慧;本此三心而修六度万行,尽未来际,永无疲厌。《普贤行愿品》中又说:「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愿行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经文中所说的正是普贤菩萨十大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的「四个无尽」的境界,每一个愿都是四无尽境,都是无有穷尽的,念念相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即使已经成佛了,仍是称赞如来无有穷尽,从这个称赞如来当中,开启我们无穷的智慧。
由此可见,知恩报恩的心行,必然根源于菩萨的无尽大悲与无上大智;悲智双运,才能贯彻始终,使报恩的功德圆满完成。
现依《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以下简称《心地观经》),略说佛教的报恩思想:
经中〈报恩品〉第二之上说到:「尔时佛告五百长者:『我今为汝分别演说世出世间有恩之处: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这四种恩涵盖世出世间一切我们必须报答的对象。
(一)、父母恩:
诸恩之大,莫过于父母恩。《心地观经》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及一劫中,说不能尽。」确实如此,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产前十月怀胎之痛苦,产时与死神挣扎的恐怖,产后推干就湿,抚养成人的辛劳,除了母亲之外,谁能做得到?况且一切男女,在母胎中吸取的全是母血,幼小时亦靠吸饮母乳然后才能渐渐发育长大。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母亲把好衣好食留给儿女,不管子女是美是丑,是愚是智,或好或坏,母亲毫无分别,同样关怀爱护,无微不至。故《父母恩重难报经》云:「母有十大深恩,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愍恩。」
虽然父亲没有母亲如此呵护备至,体贴入微,但同样是本能地、无条件地爱护着子女,为子女的前途与幸福,无厌地付出,任劳任怨,甚至是牺牲自己的生命。父母对我们的恩惠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可说是恩重如山!所以,我们长大以后,又怎可以不感恩图报呢?
因此佛陀教导弟子们必须要尽孝,孝亲的功德胜过世间一切的功德:「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心地观经》)可是,一般世俗之人往往以儒家伦理的观点,批评出家人不养父母,有违孝道。其实佛弟子对于「生我劬劳」的「哀哀父母」,虽然无法菽水承欢,侍奉左右,但常以大悲心、菩提心度化他们学佛修行,令于六道轮回之中解脱,推而广之,发愿于百劫千生常行佛道,普度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令他们都能离苦得乐,这才是真正的报亲恩。如莲池大师说:「父母恩重,过于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而师长对我们的恩德亦和父母一样,他们苦心教导,悉心栽培,对我们循循善诱,时时劝勉,刻刻鼓励,处处提携,目的就是希望我们能夠成功立业,出人头地。如《劝发菩提心》文所说:「云何念师长恩?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今我等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裟被体,戒品沾身。此之重恩,从师长得。若求小果,仅能自利;今为大乘,普愿利人,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因此,我们应该侍奉师长,如同侍奉父母一样,来报答他们的深恩厚德。
(二)、众生恩:
以佛法来说,十方法界一切众生,都曾对我们有恩。约过去,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眷属。如《梵网菩萨戒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又如《心地观经》所说:「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如是昔恩犹未能报,或因妄业生诸违顺,以执着故,反为其怨。何以故?无明覆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为父母,所可报恩,互为饶益,无饶益者,名为不孝。以是因缘:诸众生类,于一切时,亦有大恩,实为难报。如是之事,名众生恩。」
菩提心与感恩心(三)
此「众生恩」即是「父母恩」的扩展,由现生父母而推广及过去累世父母,而把眼前的一切人看成自己的父母,恭敬供养,尽情孝顺。这是从佛教的三世因果观与生死轮回观而来的报恩思想;约过去,一切众生都曾经是我的父母(或六亲眷属),而我也曾是一切众生的父母。转世之后,皆因隔阴之迷,改头换面,互不认识。若果真能深信众生之间皆存在着亲眷的关系,则必然会念其恩而有感恩图报之想。约现在,我们生存于天地之间,不能离开他人的帮助而独自生存;如农夫耕种供给我们粮食,资养我们的色身;工人织布制衣为我们保暖护体,师长教授我们知识,令我们知礼仪、懂学问,乃至世间种种优美的环境,舒适的生活,无一不是众生合力而成的辛劳成果。由此可知,我们与一切众生都是一体相连的,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应该将自己贡献给社会,服务人民,回馈众生;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会更和谐、更美好。当众生困苦时,我们要伸出同情之手,积极的帮助;当众生烦恼时,我们效仿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给予开导,使其袪除烦恼,远离愁苦。而出家人所做的一切,无不为众生的利益着想,这就是真正的报众生恩。
(三)、国王恩:
国王,古时亦称国君或国主,是一国之栋梁,人民的精神支柱,佛教发展的基石。《心地观经》云:「国王恩者,福德最胜,虽生人间,得自在故,三十三天诸子等恒与其力,常护持故。于其国山河大地,尽大海际,属于国王,一人福德胜过一切众生福故。是大圣王以正法化,能使众生悉皆安乐。」《梁皇宝忏》中亦说:「若无国王,一切众生无所依附;由有王故,一切得住。行国王地,饮国王水,诸余利益不可俱说。……我等今日,既仰赖国王,于末世中兴显佛法。……又令出家人,安心向道,愿我等速出生死,阐无量法门,开人天正路。」
佛教之所以能发展流传至今,佛法兴盛,僧团和谐,出家人可以安心办道,皆仰靠国家及国王的拥护和极力推崇。正如道安大师所说:「不依国主,则法事不立。」若无国君则一切事业皆无以成办;可以说,无国君则无国家,无国家则佛教无以立足。试想,如果国家的政治不清明、社会动荡不安,那么佛教如何能弘扬发展,繁荣昌盛?
由此可知,不但依正道治国安民、使人民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的国王,我们要念报其恩;而且严惩罪恶,令人民知因识果,导人止恶向善的国王,同样也值得我们念报其恩。所以《心地观经》中又说:「若有人民,能行善心,敬辅仁王,尊重如佛,是人现世,安隐丰乐。」
所以说,国家是我们生存的依怙,是我们幸福的保障,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故「知恩、报恩」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历史上仁王治国,对人民的生活和佛教的发展,影响至深且巨。因而列为四恩之一,确实是甚有道理。
(四)、三宝恩:
三宝即佛、法、僧。《坛经》云:「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佛陀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福慧具足的觉者。他不但自己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且把自己所证得的妙理,宣示给一切众生;希望令所有愚迷沉溺的众生,皆能从其言传身教中体悟人生的真谛,同得解脱,同成佛道。如果佛陀没有出现于世间,众生将永远处于无明黑暗之中,生死轮回,痛苦不息。
然而佛陀对众生的悲心是无止境的,他不会因为众生的愚昧无知、不受教化而放弃。正如《劝发菩提心文》:「云何念佛重恩?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佛初出世,我尚沈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丘山难喻。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身碎骨,岂能酬答?」
佛陀对于我们的大恩大德,比山丘还要高,比海水还要深,我们岂可不知?岂能不报?
法者,轨持义。又正而不邪謂之法。「法」可分为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此四法宝,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轨道,如三藏义理,故名为法。亦可专指根本佛法的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三法印,或泛指大小乘十二部经等。所谓法就是真理,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法性,也就是不生不灭的法身慧命。
菩提心与感恩心(四)
从这些三藏十二部教典中,众生可以得到无尽的智慧,了达有情的生、老、病、死,无情的成、住、坏、空,世间一切皆是缘起性空,唯心所现。唯有依法修行,能舍弃一切执着,方可得究竟的解脱。
在实践上,从讲授理论,到指导修学,再到最后成就正果的过程中有「教理行果」四法;一般来说,我们所能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文字,都可以是佛法的「教法」;有为的一切法称作「理法」;「戒、定、慧」三学称为「行法」;而我们将来能证得的无漏道果则称为「果法」。此四法可引领众生,出离生死轮回的彼岸,到达清净解脱的彼岸;这是法宝的不可思议的恩德。
僧者,清净义。僧者清净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品行高洁,芳香四溢。能令见闻者皆得其利益。
僧者和合义,即事和、理和二义。(一)事和:1.见和同解(思想的统一);2.戒和同修(法制的平等);3.利和同均(经济的均衡);4.意和同悦(心意的和谐);5.口和无诤(语言的喜悦);6.身和同住(居住的安乐)。(二)理和:能证无为择灭之理。
由此事、理二和,上弘佛道,下化众生,自度度人,故名为僧。
僧者乃福田之意。就好像是拥有了大地,拥有了田土;心田里的土地开发之后,就可以种植、建设,就能对自己的功德深深不移。
僧是佛法的奉行者,是佛法之住持者。唯有清净和乐的僧团,才能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净化人心,令众生离苦得乐,皆得解脱,令正法久住。如果没有僧宝,佛法则不能延续,众生失去智慧的眼目,将永远处在无明黑暗之中,所以我们应报僧恩。如果我们欲报僧恩,就要对出家的僧众恭敬礼拜,四事供养,护持他们,同时更要遵循他们的教导,努力学佛修行。
由以上的论述,可见三宝恩德,犹如宝山,巍巍无比,正如《心地观经》所说:「三宝恩者,名不思议,利乐众生,无有休息。」又云:「三宝出世,作大法船,能截爱流,超升彼岸。」三宝对我们的恩德如此深重,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呢?《华严经》云:「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又谓:「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大千,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佛恩。」可知,唯有说法度生才能真正的报佛恩。
如省庵大师云:「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身碎骨,岂能酬答?」果能说法度众生,不仅报佛恩,亦酬报三宝恩。因说法是济世的良药,能除众生身心热恼,令得清凉自在,是故,为佛弟子应担负起弘法护法的使命。然「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入萨婆若海,但求其最简捷,最快速的唯是念佛法门」;
是故身为出家之佛弟子,应劝勉自己的父母乃至一切众生持戒念佛;持戒是止恶修善,念佛能带业往生,如此定能超脱轮回,出离生死苦海,得无上菩提,辗转度化无量众生,使三宝种子永不断绝。
古德赞云:「冥冥大夜中,三宝为灯烛;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焰焰火宅中,三宝为雨泽。」佛陀为救度一切众生而示现世间,讲经说法,利益人天,令僧团健全,故正法久住;因此,三宝是我们真正的、唯一的皈依处;佛三宝对我们恩德无穷,故为弟子应恭敬三宝,奉行正法,以报三宝之宏恩。
结语:
感念师父上人于四十八年前,播下菩提种子,成立香港菩提学会;复于四十二年前创建西方寺,令我等僧众有安身立命、修行办道之所;令众护法居士、正信弟子有学习佛法、念佛共修之处;数十年如一日,经年不绝的法会活动,令无数有心学佛者,净化身心,种下菩提善根。
感恩三宝加持,道场清净,僧团和谐,法务兴隆,众生易度。值兹会庆、寺庆纪念及师父上人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银紫荆星章勋衔盛典之日,特撰此文以报佛恩、父母恩、师长恩(师者亦父母也)、国家恩与众生恩。谨以《华严经》偈句,愿与四众弟子互励共勉:
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风,普于世间无所碍故。
菩提心者,犹如盛火,能烧一切诸见薪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日,普照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盛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
菩提心者,犹如明灯,能放种种法光明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目,普见一切安危处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故。
菩提心者,犹如正济,令其得离诸邪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车,普能运载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门户,开示一切菩萨行故。
菩提心者,犹如宫殿,安住修习三昧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园苑,于中游戏受法乐故。
菩提心者,犹如舍宅,安隐一切诸众生故。
菩提心者,则为所归,利益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则为所依,诸菩萨行所依处故。
菩提心者,犹如慈父,训导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慈母,生长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乳母,养育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善友,成益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君主,胜出一切二乘人故。
菩提心者,犹如帝王,一切愿中得自在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海,一切功德悉入中故。
菩提心者,如须弥山,于诸众生心平等故。
菩提心者,如铁围山,摄持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雪山,长养一切智慧药故。
菩提心者,犹如香山,出生一切功德香故。
菩提心者,犹如虚空,诸妙功德广无边故。
菩提心者,犹如莲华,不染一切世间法故。
因菩提心者,能生出一切菩萨行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由菩提心而成就;我们身为佛弟子,应当信心清净,效法菩萨精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自觉觉他,最终必能圆满菩提,同证佛道。(全文完)
♡ 喜欢 (0)上一篇:佛光无量 普照世间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