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一切的修行,必须要向内观心,不学会内观自心,就会被烦恼和痛苦捆绑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凡夫心的的概念基本属于一念未平,一念又起,念头不断起伏,而且心会随着杂念而不断延伸,心随念而走,心随境而转。我们的烦恼,来自于内心的造作,六根与六尘是完全对立而无法相融的,在所有的感知中,对立面的根深蒂固,使得我们所认知的一切,都成为了概念化。 有了概念,分别心的作用就会在执着的辅助下,成为了明显的偏好划分,接受或排斥,忠于取舍。我们不明了自心空无且清明而无垢无染的本质,因此众生心是无明的。有个明显的自我,就有个相对的其他,自我是显然的攀缘,而其他就会成为偏颇的分辨。 我们不明白,心的作用,空无实质。我们沦陷在一切心的幻象之中,我就是我,如此的执着。 因此心生爱恨,痛苦和欢愉。 当我们把一切的念头执为实有时,心念就会不停的向心外攀缘,因此我们的烦恼就无法停歇。 烦恼而痛苦的心是不自在的,也是不受控的。 现在普遍流行一种找清净的做法。觅一方净土,躲避红尘纷扰。其实,只要我们还不断攀缘着心外之法,那么找来的清净,也只能是我们视而不见烦恼的“缓兵之计”而已。 一切的修行,必须要向内观心。 清净是外界找不来的,心不平,那么心外的显现就是参差不齐。 当我们越将虚幻执为实有时,哪里有执着,哪里就有痛苦。 措嘉佛母曾向莲师祈问:“痛苦和欢愉之间的分界线是什么?”莲师答到:“痛苦是心的不自在,欢愉是意念的自在。当你将这点应用到你的相续而体验时,向内看着那不自在的痛苦状态,并发现它不是由任何具体的物质所构成,而是心。心的本质又是空无实质,而这个空性的特质,是自在且无造作的状态。这是将痛苦改变为自在的要诀”。 痛苦也好,烦恼也罢,其实根本困扰我们的原因就是我们不断攀缘而造作的内心,一直忙于攀着于念头的产生,并且追逐念头而跑。 不学会向内而观自心,那么我们就会每天都忙着被烦恼和痛苦捆绑。但是只要我们渐渐学会,当念头升起时,向内去观望烦恼所生的根源及来去,就会发现,烦恼无有来去,找不到出处也找不到归途。就像海浪自海面而起又消融于海面一般。 其实烦恼、痛苦的产生并无有实质,当我们学会时刻观望自己的念头,并不压制,也不排斥,无有喜好与厌恶的取舍,那么一切的纷扰之念都会自行消融。 这就是行中有定的修持,也是善护念的方法。 所以,大家要学会不放任杂念的任意而为,要培养能让烦恼和痛苦自行消融的定力和本领。
下一篇:如何放下心中的痛苦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