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经论部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简介
释经论部与论集部中之大部份,也都是大乘论。总计《大正藏》所收之大乘论典,为数在一百部以上。其中有不少论书,是我国历代各大宗派或大德的主要思想依据,如《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三论宗之思想根柢。《成唯识论》等瑜伽部论典为法相宗之义理根据。此外,《大智度论》之与天台宗,《大乘起信论》之与华严宗,《往生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之与净土宗,皆有密切的关系。
尚未汉译之论典亦为数甚多,例如月称的《中论释》(Madhyamaka-vr!ti)、龙树的《无畏颂》(Akutobhaya)、世亲的《无尽意经广释》(Arya^ks!ayamati-nirdes/a-t!ika)以及安慧的《大乘庄严论释》(Su^tra^-lam!ka^ra-vr!tti-bhasya)等书皆其显例。
目录
经号 | 卷号 | 页码 | 经名 | 卷数 | 【朝代 译者或作者】 |
---|---|---|---|---|---|
1505 | 25 | P0001 | 四阿鋡暮抄解 | 2卷 | 【符秦 鸠摩罗佛提等译】 |
1506 | 25 | P0015 | 三法度论 | 3卷 | 【东晋 僧伽提婆译】 |
1507 | 25 | P0030 | 分别功德论 | 5卷 | 【失译】 |
1508 | 25 | P0053 |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 | 1卷 | 【后汉 安玄共严佛调译】 |
1509 | 25 | P0057 | 大智度论 | 100卷 | 【后秦 鸠摩罗什译】 |
1510a | 25 | P0757 | 金刚般若论 | 2卷 | 【隋 达磨笈多译】 |
1510b | 25 | P0766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 3卷 | 【隋 达磨笈多译】 |
1511 | 25 | P0781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 3卷 | 【元魏 菩提流支译】 |
1512 | 25 | P0781 | 金刚仙论 | 10卷 | 【元魏 菩提流支译】 |
1513 | 25 | P0875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 | 3卷 | 【唐 义净译】 |
1514 | 25 | P0885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 | 1卷 | 【唐 义净译】 |
1515 | 25 | P0887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 | 2卷 | 【唐 地婆诃罗等译】 |
1516 | 25 | P0898 |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 | 2卷 | 【宋 法护等译】 |
1517 | 25 | P0900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 | 4卷 | 【宋 施护等译】 |
1518 | 25 | P0912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 | 1卷 | 【宋 施护等译】 |
1519 | 26 | P0001 |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 | 2卷 | 【后魏 菩提留支共昙林等译】 |
1520 | 26 | P0010 |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 | 1卷 | 【元魏 勒那摩提共僧朗等译】 |
1521 | 26 | P0020 | 十住毗婆沙论 | 17卷 | 【后秦 鸠摩罗什译】 |
1522 | 26 | P0123 | 十地经论 | 12卷 | 【后魏 菩提流支等译】 |
1523 | 26 | P0204 | 大宝积经论 | 4卷 | 【后魏 菩提流支等译】 |
1524 | 26 | P0230 |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 | 1卷 | 【元魏 菩提流支译】 |
1525 | 26 | P0233 |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 9卷 | 【后魏 菩提流支等译】 |
1526 | 26 | P0273 | 宝髻经四法忧波提舍 | 1卷 | 【元魏 毗目智仙译】 |
1527 | 26 | P0277 | 涅槃论 | 1卷 | 【元魏 达磨菩提译】 |
1528 | 26 | P0281 |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 | 1卷 | 【陈 真谛译】 |
1529 | 26 | P0283 | 遗教经论 | 1卷 | 【陈 真谛译】 |
1530 | 26 | P0291 | 佛地经论 | 7卷 | 【唐 玄奘译】 |
1531 | 26 | P0328 |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 2卷 | 【元魏 菩提流支译】 |
1532 | 26 | P0337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 | 4卷 | 【后魏 菩提流支译】 |
1533 | 26 | P0355 | 转法轮经忧波提舍 | 1卷 | 【元魏 毗目智仙译】 |
1534 | 26 | P0359 | 三具足经优波提舍 | 1卷 | 【元魏 毗目智仙等译】 |
1535 | 26 | P0363 | 大乘四法经释 | 1卷 | 【】 |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