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港澳台佛讯

慧开法师前往澳门大学解密生命的奥祕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觉悟佛教网澳门讯 2018年4月23日下午1点,佛光山寺副住持、南华大学专任教授慧开法师,应邀前往澳门大学演讲,为约70名澳门大学师生及职员解密现代生死学。
慧开法师表示,生命的终极奥祕就蕴藏在我们对死亡的参究与体悟当中,死亡的玄机在于祂深化了我们对于生命的探索与体悟。法师首先带大家进入对生死的省思,一般人对孔子所说“未知生,焉知死”的解读是孔子避谈死亡,慧开法师引用《论语》中谈及生死的次数作对比,以及孔子对自己死后封坟方式的交代,引证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只是应答之语,不足以代表孔子心中的生死观,相反地,孔子并不避讳谈论死亡及其相关议题,而且着实谈得不少。
处于不同的生命阶段和情境之中,人们的人生观或世界观都不一样,法师指出,一般只有在生病或临终前,精神、灵性及生死大事才是首要的任务;然而法师强调生死大事是人生的毕业考,亟需及早为它作充分的准备。
要为生死大事作准备,则要对生命的奥祕有正确的认知,慧开法师提出了一个引人反思的现象,生命从何而来?牙牙学语的幼儿也懂得要探求生命的起源,这是哲学上关“存有论”思考的问题,但是随着人间烟火的不断熏染,人们不是逐渐淡忘这个千古谜题,就是根本丧失了探讨它的兴趣,然而这个生命的公案是不容回避的,总有一天我们还是会返回问题的源头与它相会。
探究生死的“来龙去脉”与“究竟面貎”,则是透过个人内在的生命经验与主体性自觉,深入地作哲理性的思考与禅观式的内省,直接与生命本身展开对话,就有可能对生命与死亡有更上一层楼的领悟与体会。进一步而言,借用禅宗的说法及术语,我们必须要不断地、深入地“参究”生死大事,才能醖酿“悟道”的契机,换言之,“生”与“死”的探索,是集合一个人的生命经验、社会经验、生活体验与灵性觉悟的学问,而非只是知识的追寻而已。 慧开法师娓娓叙述生死学的缘起与发展,20世纪初,死亡学 (Thanatology)一词开始出现,但却因其名称显得颇为宗教性而不够科学性,因此不被社会各界所重视;一直到了二次大战末期,战争所引发的各种与死亡相关的社会问题,以及欧陆哲学中的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思潮带来的冲击与影响,二战后社会中死亡及自杀的议题备受关注,促使欧美各国学术界开始重视死亡学的探讨。随着人们对死亡现象的重视,社会开始重视死亡教育,死亡学亦正式被纳入为一门学课。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生死学之父傅伟勋教授著作《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问世,首先提出从科际整合的立场建立“现代生死学”的研究课题,他以现代人的死亡问题作开端,引介美国的死亡学(Thanatology)与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课程发展,并促成“死亡的尊严”与“死亡质量”的讨论,这本着作掀起台湾各界探讨生死学的热潮。
接着,法师以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的课程规划与发展为例,略述了现代生死学的发展面向,展示了有关生死问题的探讨方向与进路是多元的,可从宗教、哲学、社会学、科学、医学、心理学、灵学、文学、甚至艺术等不同角度切入;现代生死学所研究的课题,亦涉及到生命哲理探索、本土生死礼俗文化、生死关怀、生死教育、生命教育等方面的探讨。社会及学术界对生死的重视,令人们对死亡的认知有所提升,人类开始意识到死亡不是结局,而是一种过程,因此开始探求死亡的意义何在。
生、老、病、死有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交替,本来就是大地有情众生的自然常态与转变机制。从佛教的观点而言,有情生命的流转,乃是生死交替循环,无有终始,所以生命的断灭,即绝对意义的死亡不能成立,相反地,相对意义的死亡,则成为分段生死的转折点。换言之,死亡只是无限生命在跨越生死之际所经历的时空转换状态,从当世的角度来看,是一期生命的终结,而从来世的角度来看,则是过渡到下一期生命的开始。用数学的归谬法来引证,如果人类都不会死亡的话,那么世界上的资源就会耗尽;而且如果生命只会不断老化而不会死亡,那才是最可怕的,因此死亡对生命而言,是必要而有意义的,因为有死亡期限的警惕,生命才活得更为积极而充实。
慧开法师进一步阐明死亡其实是让疲惫而困顿的生命得以暂时休息之后再重新出发的健康机制,可是人类对死亡的看法却是不健康的,面对疾病及死亡,人们一般会抱怨、焦虑、抗拒、恐惧。正确地认识死亡,能令人们以正面且健康的态度面对死亡,接受死亡;若能从死亡以及死后生命的角度反思及观照生命-包括老化、疾病与死亡,就会对生命有更上一层楼的体会与领悟,这样不但能彰显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更能圆满生命与死亡的质量与尊严。内在的心性生命本来就是永续的,然而吊诡的,人们往往只关注肉体的有限生命,而对于内在心性无限生命的经营却没有永续。由于人们的错误认知和观念,把本来紧密相连的“生”与“死”割裂了,只要再转一个念头,就可以重新接起来。 慧开法师以佛教的观点来阐释生死的超克与境界,凡夫因为贪生怕死而自寻烦恼,因而流转生死;就佛教之实践法门而言,依众生愿力的大小,可以分为小乘声闻道(阿罗汉)与大乘菩萨道,前者以“了生脱死,不受后有”为宗旨,后者则无畏生死,以“出生入死,生死一如”为大悲行愿。
慧开法师近2小时的演说,令大家对生死大事有了正确的认知,法师鼓励大家透过对生命的探索与体悟而令生命有所提升,更期勉大家建立正确的生死观,为人生的这场毕业考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潇洒走一回。(文、图:何凤仪)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