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大德

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视频 > 高僧大德 >

百年虚云

高僧大德  播放: 次 

简介:

一位跨越世纪的禅宗泰斗,一座历经千年的祖庭古刹,一代肩挑5家法脉的宗门巨匠,一个继往开来的佛教新时代。1840年7月,福建省泉州的萧家降生了一个婴孩,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孩童将会成为光大宗门巨佛慧命,身成5家法脉的佛教高僧。他曾经力坐15座道场,重建大小寺院庵堂80余处,修为德、恒院壁无不令人叹服。它就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禅宗巨擘,虚云老和尚真如禅寺,坐落于江西永修境内云山之巅,这里云雾缭绕,山顶地平如长,四周群峰环簇,状似天然莲花。真如禅寺,就坐落于莲花之蕊,享有莲花圣城之美誉。真如禅寺,自唐宪宗元和三年道容禅师赵氏历经一千二百余年,禅风浩荡,高僧辈出。

天下的曹洞宗都是从云髻山传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这里也是5宗道场,大会终稿、会禅、戒贤等许多大禅师都曾经在云居山传承禅法。
 
云居山真如禅寺,是虚云老和尚,最后住西传法,圆寂归谷的道场,天上云居,莲花圣城,百年虚云过化神存。

19岁的虚云出家后便开始了勤修苦行,在不惑之年时三步一拜到五台山,并参访中国各大名山寺庙,由西藏一路朝礼佛祭,经由缅甸回国,到达扬州高明寺参加禅七法会。1895年腊月,虚云在高明寺禅七期间,护妻师傅行茶时不慎将热水溅到了虚云的手上。茶杯跺地一声破碎,如从梦醒,大彻大悟,既曰杯子扑落地,响声鸣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开悟得道的虚云和尚开始了他一生的弘法利生置业。他亲手PT者百余人,中外皈依弟子逾数百万。在动荡的岁月中,中国大地上的宗教道场大多历经磨难,为了重振禅门保认清规1918年虚云和尚主持了昆明云栖寺的修复,并先后中兴、鼓山涌泉寺、云南鸡足山祝圣寺、昆明华亭寺、曲江、南华寺、云门山、大觉禅寺等古刹,重建道场无数,为此艰辛操劳长达10余年之久。

自从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历代禅宗大德诸山长老们都在根据中国的国情设立清规,虚云老和尚也以佛教的道风建设为己任,强调出家人必须僧装,独身素食,这对佛教中国化的继承和发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52年,佛教界在北京广济寺召开世界和平息灾法会,请虚云老和尚主持

1953年114岁的虚云老和尚在北京发起筹建中国佛教协会,大众推选他出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但是他只接受了名誉会长的职位。

而此时的真如禅寺因遭日军战火罹难,几乎成为了废墟。1953年10月,虚云老和尚以114岁高龄步行上云居山,于一片废墟之中抛砖打瓦、开垦荒地,兴丛林、立规矩、建禅堂、安僧伦、高挂维养钟板,再定云居规约,农禅并重,冬参夏学,重振真如祖庭。

在当代中国佛教界的领袖人物中,很多都是得益于虚云老和尚法印的法子。虚云老和尚于1957年成立了云居山佛学研究社,一戒定慧,培育增才。他邀请海灯法师主持讲学,并亲自传戒领众修行。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传印长老等,皆在云居山佛学研究社学习,将佛法传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宣化上人,也是虚老座下弟子,时光长短为心所造,过化神存,真如留迹。

1959年农历9月12日,虚云老和尚以120岁高龄安详事迹于云居山真主禅寺,临终时嘱咐弟子以戒为师,正心正念,养出大无畏精神度。人度事,这座虚云纪念堂是1990年一诚长老用虚云老和尚一直居住的茅棚改建而成,里面保存着老和尚的海清风貌等遗物。
 

在赵州关外云居山还建有一座虚宫塔院,这里供奉着虚云老和尚的舍利,虚老的舍利除了供养在他曾经中兴的6大道场中外,还远传美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供后世朝圣礼拜

虚云老和尚,世纪后的真如禅寺,相继有幸福大和尚,海灯大和尚,一诚老和尚,纯文大和尚担任住持,历任方丈继承了虚老的遗志,序上宗风,金陵两序大众上殿过堂,坐香出坡。
 
 
如今云山重辉,香火鼎盛,祖业增光,法轮再转,真如禅寺,被誉为汉传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享誉四海。
 
来临安山结成佛结高阳节点朝阳走去。
 
如今的真如禅寺依然恪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百丈家风,禅师们在动与静中修行。
 
禅堂坐香。

身心安住,反观自省,
 
出坡劳作,动中用功,农禅并举。为了弘扬云居禅风,教授祖师禅法,在赵州关外一座国际禅修院正在兴建,通过静坐禅修,令当今社会众生安顿身心,净化心灵,开启智慧得大解脱。禅法无国界,让世界各方人士到云居山来学习禅法,让中国几千年传承的佛法走向世界,成为了当今真如禅寺的使命之所在,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住世120年的虚云老和尚终其一生,以身护教,畏法妄居,彰显汉传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其学问僧格、禅法理论、修行境界,为四众所推崇尊雅。

特别我们今年是宣郎山圆寂60周年之际,更要缅怀徐老上,更要继承和发扬徐老上这种违法亡妻担当的精神,要正心正念,养出大文精神度人度事,这是我们新时代佛子的一种要学习的榜样。

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虚云老和尚为了振兴中国佛教,历尽艰辛,殚精竭力,虚云老和尚的弟子们会和其他佛弟子一起将佛法灯灯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