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人物故事

鹿住优婆夷的疑惑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有一次,尊者阿难随着佛陀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一早,尊者阿难进城乞食,一家挨着一家地,一路来到了一位名叫鹿住的优婆夷住处。

鹿住优婆夷,远远地看到尊者阿难朝她家走来,赶紧在家中铺好了座位,出门迎请尊者阿难入座。

待坐定后,鹿住优婆夷对尊者阿难提出她的质疑:「大德阿难!一位已断淫欲,跟一位不断淫欲的修行者,世尊记说他们都往生在同一处,这是多么令人难以理解与接受啊!怎么可以说世尊是知法者呢?大德!我父亲富兰那生前已修到断除淫欲,离欲清净,不着香花,远离了凡俗之情,死后世尊记说他已经成就斯陀含果,生在兜率天中,尔后只会再来人间一次,就能成就解脱。而我的叔父梨师达多,还没能断除淫欲,不过仅止于与自己妻子的正淫就是了,死后世尊也记说他已经成就斯陀含果,生在兜率天中,同样只再来人间一次,就能成就解脱。怎么断淫欲与不断淫欲的人,果报相同呢?」

「姊妹!别这样说,如来能全盘地了知众生的优劣,你不能。」尊者阿难只能做这样的响应,就告辞了。

尊者阿难回到祇园精舍后,即刻去见佛陀,将鹿住优婆夷的质疑告诉佛陀。佛陀为尊者阿难解释说:「鹿住优婆夷哪能全盘地了知众生的优劣呢?阿难!举个例子来说,假如有两个人,同样犯了戒,随后也都同样地改正不犯了,但是,其中一位不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的道理,所以不愿意多听闻正法,也因此而知见不能通达,正见不能具足,不能具备一旦修学时机成熟,便得解脱的因缘,但另一位却能全然具足。这样,后面这一位当然比前面那位优胜了。为什么呢?因为正法的大流,能度化人们趣向解脱。所以,如果有人,只从表面看到两人都同样的犯戒与改正,就依此而断定这两人的果报都一样,而质疑为何说一人优、一人劣,阿难!这样的人当然要感到困惑而苦恼了。同样的道理,也不能只从表面的持戒圆满,或者贪、瞋、掉举等烦恼的破除,来断定众生的优劣。

阿难!如果梨师达多也和富兰那一样的持戒断淫欲,那么,梨师达多将往生于富兰那所不能知的更殊胜处,反之,如果富兰那也能成就如同梨师达多一样的智慧,那富兰那也将能往生梨师达多所不能知的更殊胜处。阿难!富兰那持戒比较优胜,而梨师达多智慧比较优胜,说来两人都各有尚待努力的不圆满处。」

文:阿含经故事选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