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佛学常识问答

佛教如何看待灾难?面对灾难诵经祈福有用吗?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因缘因果,是佛教最基本的思想。如果一个人种了善因,因缘成熟时善果一定会显现。

在面对灾难之时,人们总会对世界和生命产生更多的疑惑与反思,也更能够感受到世间万物的无常。

佛教对于灾难有着独特的解读,佛法向我们展示了灾难为什么会发生,同时也向世人指明了灾难面前我们可以如何去应对。

 

《贤愚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这是无常,佛陀告诉我们的有关宇宙人生亘古不变的必然规律。

佛教认为世间皆是因缘和合而成,皆需经历成、住、坏、灭四个阶段,不可能永久存在,各种灾难的发生也是在所难免,这就是无常。

而在认清了灾难发生的必然性之后,重点还是要懂得如何面对灾难。佛法认为在灾难面前,我们应当端正心念面对当下,接纳已经发生的现实并积极应对。

 

佛陀告诉我们人身难得,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作为一个佛弟子,我们应当认清灾难当下自心的情绪,学会控制与疏导过度的哀伤,关注并安住当下,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而在收拾自身情绪的当时,也应当发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道精神,视他人的灾痛如自己的灾痛,救他人的危难如自己的危难,广行财、法、无畏布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灾难面前担当起佛法“拔苦与乐”救度众生的重任。

 

如何面对天灾人祸?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无数的天灾人祸;从灾难中,让我们发挥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爱心与同情,让彼此间更加珍惜和友爱。

在我们远远地付出哀伤、甚至是伸出援手以作赈济的时候,也分担了受难者面临的苦难,并且在哀伤中学习安慰和期盼、豁达。

任何灾难发生之后,每个人所能贡献的虽然只是小小的力量,但对于灾难来说,都是一种弥补与援助。

灾难有时不仅教会我们团结,还能教会我们将身比己、将心比心,有效地去培养悲天悯人的情怀。

 

面对灾难诵经祈福有用吗?

诵经祈福是有用的,看民国高僧虚云法师诵经祈福八月飘雪

灾难面前,最需要懂得凝聚善愿和力量。灾难面前,佛陀不单只赞赏早智的先人一步洞察先机,更教人面对,不教人逃避。

已然无法回避的无常面前,佛陀告诉我们,面对的勇气比游疑的智巧更重要。佛法及僧团,灾后祈福,灾前也从未无视。

 

为什么佛教那样强调无常,而人们对灾难的发生依然如此震惊?这证明我们一再地否认无常,一再地拒绝这位伟大智者的教诲。

可能更为心碎的是,因为这证明了虽然无始以来无量劫波袭过,我们仍然愿用表达短暂的痛苦,及旋复淡忘的劫余欢笑,一再地否认无常,一再地庆幸有我。

 

既然无常不可避免,那么大众平日的祈福和佛法的加持意义何在?

祈福,不是教人避免业力。免祸,不是免除恶果的呈现,而是教人在因地上“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从心开始,产生发诸内而形诸外的积极力量,去直面无常,正视苦难,真正承担起我们的生命。

 

从古至今,许愿祈福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常用的宗教方式之一,是人们心中善愿、心愿的一种表达,也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诉求。凡许下的善愿,只要许愿者积极努力把握好时机,许愿是会兑现的。

在佛陀的教法中,对于民众自发的许愿行为,被四悉檀称为“吉祥悦意”的佛经,就是佛陀教化民众的方便适应。

这部分佛经说到了古印度民众的许愿祈福方式,是大众生活需要,是一种合理的存在方式。对于许愿,佛陀还特别指出:许愿在因果中必须是善愿的诉求,不是违背因果的恶愿。

例如:有人许愿祈福希望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这属于善愿是会兑现的。同样的许愿,而有人希望自己中彩票或者今天赌钱一定要赢,这种邪恶的许愿与因果完全违背,不相符合不可能兑现。

 

心诚则灵,善愿兑现。

人们诚心地许下善愿,经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而得以兑现,这是心诚则灵和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许愿的方式具有不可思议的作用和力量,能够激发和催化人们内心向往美好生活的意志,引导人们从善如流的心灵导向。

因此,许愿祈福成为古往今来世界各国民众信仰宗教者或不信者,自发参与的最基本的宗教性活动之一。

例如:全世界人民都祈祷世界和平,这是人心所向,是大家的共同愿望,这样的善愿引导着大众积极努力趋向和平生活。

 

善愿达天,缓解压力。

心中有着美好的心愿是人们生活所需,无可厚非。因为人人向往美好生活,这是一切众生善的意欲。

当人们为了实现心中的善愿而努力的时候,受到来自社会、环境、人群等因素的制约而产生心理压力,为了缓解日积月累的种种心理压力,人们会选用一种与自己心目中最神圣的人、佛、菩萨、神、神灵等倾诉的方式,希望得到诸佛、诸神的保佑,给自己力量,让自己战胜困难去实现愿望。

 

当然,诸佛是圆满的圣者,诸神是具有大福报的神灵,他们的护佑是不可思议的。

许愿之后,必须要积极努力专心一意向着心愿的方向进取,不要懈怠偷懒。俗话说:天喜欢勤奋之人。

这就是告诉许愿者,空口的心愿是一种目标,你发愿之后要全身心地勤奋学习,直到实现达到目的。诸佛菩萨加被你,但是,你必须自立自强,不要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须知因果不昧,一定都会兑现。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