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答:什么是所知相?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问:
什么是所知相?
净界法师答:
空观完成自我净化 假观为菩萨道布局
第二个「所知相」。前面是讲到能变现的心识,一切法是从这个根源发动出来。从能变现叫做「所知依」,所变现的万法叫「所知相」。当这个生命已经被表现出来以后,我们如何来观察这个生命?这当中,本论讲到三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跟遍计所执性。简单的讲就是:由业力所变现的万法,这是不带分别心,叫做依他起性,这当中有杂染的依他起,也有清净的依他起。依他起性,是约着一切缘起法表相的一种作用。这些差别的染净作用当中,它的本性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这个我空、法空的理体叫做圆成实性,它是一个圆满真实存在的东西。当我们的心跟依他起性接触的时候,心中产生分别──虚妄分别,又创造一个新的影像,这个影像就是遍计所执性,是你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这三性的安立,就是告诉你一个主题:你在修行的时候,你要知道什么是你该断的,什么是应该要保存的。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诸位持戒,比如说有个人喜欢偷盗,你要不明白三性:诶!我为什么偷盗?因为我这个手有问题,把这个手砍断!其实这个手,它是依他起性,它没有错。就是说:这个手,它是由业力所变现的一个果报体;你今天会偷盗,是你内心有遍计执。所以你要断的是这个遍计执,你要保存的是依他起,你所要追求的是圆成实。所以你这个三性了解以后,面对这个所观境,你才知道在修行当中,到底你是错在哪里?哪些东西是无辜的;哪些东西是有过失的,应该断的?你一定要先明白,你才有资格开始修行。这二科当中,从「所知依」跟「所知相」,我们开始了解到:在广大的无量生命当中,我们在这样一个广大的生命当中,我们应该如何的取舍。
这个「入所知相」,就是修唯识观。修唯识观,简单的讲就是修空、假、中三观。在本论当中,它修行的次第是先修空观。当然你也可以用无常观,从「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而趋向于空观;你也可以观察缘起无自性:「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而趋向空观。总之空观所破的是遍计执,所证的是圆成实性。刚开始依止空观,来调伏心中的爱取,来自我净化,这是第一个阶段。假观,就是从空出假以后,就开始观察缘起,观察依他起性。你从空观出来以后,你会以一个心平气和,比较平等的心来面对生命。哪些是你应该放弃的?哪些是你应该追求的?产生一个「善知取舍」,你开始去规划你的菩萨道:「我应该先到净土去;到净土以后,亲近十方诸佛,再广度众生。」这个假观就是让你去布局:你这个菩萨道该怎么走?这些都是观依他起性。那么在中观当中,把空、假调和。所以这个「入所知相」,是菩萨自利的修行。你刚开始要以空、假、中,来抉择你整个身心世界。你整个生命的流转,你现在走到这个地方,你应该何去何从?你会知道你过去是什么因缘?现在是什么因缘?未来是什么因缘?这都是你应该去观察的──「入所知相」。
「入所知相」的唯识观,是偏重在自身的修习,以空观来调伏爱取,以假观来善知取舍;「彼入因果」是讲到修习利他的妙行,这地方讲到六波罗蜜的修学法门,包括修善,也包括度众生。本论当中「彼入因果」的六度,它是从资粮位的六度,讲到加行位的六度,讲到通达位的六度。从一个有漏凡夫的六度,讲到菩萨无漏的六度。本论的殊胜,比如你去读《华严经》,《华严经》也讲六度,你内心当中只有随喜赞叹,因为你做不到。但是本论的六度,它是引导一个初心的菩萨,如何踏出第一步。就是假设你是一个有漏,就是你心中有所得,有所得就是有所爱取,没关系!我们刚开始都是摇摇晃晃的,从这个地方跌跌撞撞当中,去训练自己。它刚开始会告诉你:你身为一个凡位的菩萨,你如何修六度?如何从错误当中自我调整?慢慢的到加行位,到通达位。所以这个「彼入因果」,就是因地,当然是有漏的因果,到果地清净的六度,这个地方会详细地说明,它整个六度的转换的过程。
♡ 喜欢 (2)热点推荐
-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净界法师答:断恶修善、保持谦卑。 一般来说,一个人有一...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