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伦》讲记 |
卷一 观染染者品 第六(4)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若染及染者 先各成异相
既已成异相 云何而言合
「若染及染者」,他应该写若染「法」及染者,「先各成异相」,差异。「既已成异相,云何而言合?」已经差异了,怎么能合?
我们按照事相讲,差异的不能合,譬如说,男人和女人可以结婚,我没有听说男人和女畜生可以结婚,它不能和合嘛!所以他说:若染法及染者,先各成异相,既已成异相,云何而言合?
譬如结婚这个例子说,某先生某小姐结婚志喜,可以啊!可是某先生和某母狗结婚志喜,没这个道理的。所以他讲:若染法及染者,先各成异相,既已成异相,云何而言合?
今天打铃了。
在讲以前,我们先复习复习上面讲的。这一品︿观染染者品﹀第六,染是染法,染者是人。首先我们掌握他的重点,他的重点在讲性空,讲性空的时候就是讲相假。他这一品重点,讲性空的时候,还是在于对待空。
染,有染法染众生心才称为染。这个情形之下,是对待而生的。染法、染者对待才成立,对待染者才名为染法。如果没有染众生心,其法不称为染。再一层,对待染法才有染者之名,没有染法染众生心,众生心不能称为染者。
在这个情形之下,先有染法不成立,先有染者也不成立,染法、染者一时俱有也不成立,必须对待才成立。
世间逻辑讲大前提,大前提他一定要对待。如果说先有染法,不对待染者怎么称为染法?如果先有染者,不对待染法怎么称为染者?如果染法、染者一时俱有了,已经都有了,就没有对待了。没有对待,也没有染者,也没有染法,不能成为染。
这里出来两个概念:对待染者才有染法,不对待染者没有染法,所以染法空;正因为染法空,对待染者才成立染法。对待染法名之为染者,没有染法就没有染者,所以染者空;正因为染者空,对待染法才有染者。这称为对待空。
对待染法有染者,染者是假;对待染者有染法,染法也是假。假是有,空是空。约空边讲,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约假边讲,有而非有,非有而有。这是般若经说的,所以三论宗称为般若宗,就是讲这个道理。染染者品就是讲这个道理。
现在我们看他的论文,我们心中先有个概念,这一品讲对待空。对待空就是显假有,假有不真,不真就空,空性就是假有。
他这个论文,这首偈先讲:「若染及染者,先各成异相;既已成异相,云何而言合?」染是染法,多一个字就清楚了。若染「法」及染者,先各成异相。染法归染法,染者归染者,没有对待,不能称为染。要是那么说,染法和染者既然差异了,那就说明非染、非染者。所以他说:「既已成异相,云何而言合?」
这个合是什么意思呢?染法染染者,染者被染法所染称为合。如果两个先差异了,非染法、非染者,怎么能称为染事呢?所以他说:「既已成异相,云何而言合?」
异相无有成 是故汝欲合
合相竟无成 而复说异相
这是责备的语气。此其间有一个觉、一个迷的差别。性空宗所显的是法性,假相所显的是法相。外人执着法性定空、法相实有,称为迷。他的论文所说的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不空就是假相。有呢?有而非有,非有而有,那个有就是假相。般若经叫真空妙有,迷的人不知道,觉的人才知道。外人执着,所以论主责备他。
因为前面说过了,差异不对待,不能成立。外人在上面曾提出异法,论主说,染法染者是异,是异怎么成为染,不对!
外人说:我眼见差异法和合。所以他偈里头讲异法,「异相无有成」。「是故汝欲合」,所以你就说合相了。诡避!诡避真理!现在我又说合相不成功,你又说差异相可以和合。
因为对方落于有法,他不知道一切法成立是由于空,空才容纳一切法的因缘,所以这首偈是龙树菩萨责备他们。 ♡ 喜欢 (0)
上一篇:卷三 观有无品 第十五
下一篇:卷四 观十二因缘品 第二十六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