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净宗祖师传记

净宗四祖法照大师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净宗四祖法照大师

  大师法名法照,不知是何许人。原本住在庐山,修念佛三昧。一天,大师在定中神游极乐世界,见一僧人穿破旧衣服,侍立在阿弥陀佛左右。佛告他说:“这是衡山的承远。”大师出定后,立即上衡山求见,在悬崖下见到承远大师,与极乐世界所见到的衣服形状一模一样。大师于是就拜承远大师为师,在衡山弥陀台般舟道场精修净业。当时衡山的念佛道场,是江南佛门的最兴盛的道场,追随承远大师而得到度化人,数以万计。大师既然得到承远大师的真传,便于唐朝大历元年4月,过长安,在章敬寺净土院,依据《无量寿经》,编撰《五会念佛法事赞》。

  第二年,大师住于衡州云峰寺。一天,大师正在斋堂用饭,于钵中忽然看见五色祥云,云中有一寺院,寺院东北有座大山,山中有一沟涧,涧北有石门,石门过去五六里,又有一寺,金榜上写着“大圣竹林寺”五个大字。过了一些时候,在用斋时,大师又从钵中看见五色云,云中有几座寺院,所有一切水池高台楼观,纯是金色世界,上万的菩萨在那里自在随意行动,具有诸佛庄严清净国土的种种妙相。大师欢喜异常,就寻访请问于善知识。有两个僧人,法名嘉延、昙晖对他说:“圣人神通变化,不能以凡情测度。但从山川形势看,象是五台山。”
  大历4年结夏安居时,大师在湖东寺开办五会念佛道场90天。至6月2日未时(下午1——3点),感应祥云弥覆,在云端中现出楼阁,阁上有几位梵僧,身高一丈有余,手执锡杖,经行修道。又见阿弥陀佛与二菩萨,身形高大,等如虚空。衡山全城,当时没有人不见到的。每个人都焚香礼拜。直到酉时(下午5——7点),圣像才隐去。6月底,大师在道场外,遇到一位老人,对他说:“你曾发愿要去金色世界,礼拜瞻仰文殊大圣,为什么现在还不走?”大师说:“时事动荡,道路艰难,无法上路。”老人说:“只管早去,路上决不会有困难。”说完,就不见了。大师惊异非常,郑重进入道场,诚心发愿:愿以此身,奉献于瞻仰礼拜文殊大圣,夏天结束就起身,任凭火烧冰冻,决不退转。至8月13日,大师就和几位同志从南岳出发,一路之上果然毫无阻碍。

  大历5年4月5日,大师一行到达五台县,远远就望见佛光寺南边,有几道白光。6日,他们抵达佛光寺,境界果然与大师在钵中所看见的毫无差别。这夜四更,又有异光从北山下来,直射于大师身上。大师连忙进入念佛堂,请问此事有什么吉祥?有一僧人回答说:“这是文殊大圣的不思议光,常常照注有缘众生。”大师听说后,随即身披袈裟,手持锡杖,威仪无缺;朝着发光的地方,向东北走了50里。见一座山,山下有一沟涧,涧北有一石门。门边有二位童子,年约八九岁,面貌端正。一人自称善财,一人自称难陀,引导大师进入石门。向北行走约5里,见一金门楼,走到门楼下,才看见是一座寺院,金榜题字:“大圣竹林寺”,与钵中所看见的完全一样。寺院方圆有20里,共计120处院落,每处院落都有庄严的宝塔。都是黄金为地,金渠流水,华台玉树,充满其中。
  大师进入寺中,到讲堂内,见文殊菩萨在西,普贤菩萨在东,坐于师子之座,万众围绕,正在说法,法音历历可听。大师在二位菩萨面前,至诚礼敬之后,问:“末法时代,凡夫与圣人相距遥远,知识狭隘、陋劣、障碍,污垢尤其深重,众生本来具有的佛性无法显现出来。修学佛法,可是佛法博大深广就象大海一样,不知末法时代,修习哪种法门最为紧要、最为当机?愿大圣为我解说,断我疑惑!”文殊菩萨回答说:“象你这样,现在念佛,正是时候,一切修行门中没有一门能超过念佛法门的,还有一门是供养三宝,这是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为什么呢?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一切种智。所以一切诸法,般若波罗密多,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是诸法之王。汝当常念阿弥陀佛,勿使休息。”大师问:“应当怎样念佛?”文殊菩萨说:“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不断地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

  说完,文殊、普贤二位大圣,同时伸出金色手臂,为大师摩顶授记:“汝以念佛故,不久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快速得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当时二位菩萨各说偈语,大师听闻之后,欢喜非常,踊跃作礼,疑惑之网尽除。文殊菩萨又说:“汝可到诸菩萨院巡礼,以承受教授。”大师听从大圣教诲,一处接一处,依次巡礼,请教各位菩萨。而后到七宝华园,见花开果满,大小如碗。大师摘取而食,感觉身意泰然。从园中出来,又到二位大圣前,作礼辞退。二位童子将大师送出寺门,大师低头作礼。抬头时,寺院菩萨就都不见了。大师心中怅然,悲欣交集,立了一块石头作为标记。
  4月8日,大师到五台华严寺般若院西楼下安居。13日,大师与50余位僧人,一同前往金刚窟巡礼,来到无著大师拜见文殊大圣的地方,虔诚礼敬三十五佛。大师礼敬刚满10遍,就见脚下广博、庄严、清净,琉璃宫殿中,文殊、普贤二位大圣与上万菩萨,俱在一处。大师见到之后,深感庆幸、欢喜。随后,大师就与众僧回归华严寺。这夜三更,在华严院西楼上,大师忽然看见寺院东面悬崖沟壑边上,有5盏圣灯,大小一尺。大师心中暗暗祝愿,愿圣灯分为百盏,住立一面。圣灯果然如大师所愿。大师又祝愿,愿化为千炬。圣灯也如大师所愿,分化排列,行行相对,漫山遍野。圣灯激发了大师的热诚,独自一人,在深夜中再往金刚窟,心中有愿,愿见文殊大圣。走到半路,天已大亮,圣灯隐去。大师责备自己,举身扑地。忽见一位梵僧,身高七尺多,自称是佛陀波利。

  佛陀波利,汉语的意思叫觉护,是北印度17页第13行宾国人。唐高宗仪凤元年,他来朝拜五台山,感应文殊菩萨示化成老人,让他回印度取《佛顶尊胜陀罗尼》,来中国翻译流通。永淳元年,他取回梵文经本到长安,后来就隐居于五台山金刚窟。就在如今的永兴龙首岗,还有波利尊者的舍利骨塔。
  当时佛陀波利尊者对大师说:“师父如此不辞劳苦,有什么愿望吗?”大师回答说:“愿见文殊菩萨。”尊者说:“若是志愿坚定真实,就把鞋脱下,我让你在咫尺之间得见大圣。”大师就脱下鞋子,闭目净思,顷刻之间已进入金刚窟内。只见一座寺院,黄金匾额上题着“金刚般若寺”五个大字。寺内建筑,都是用叫不出名字的珍宝装饰而成,光明闪烁。楼观繁复重叠,殿宇连绵不断,屏风精致,铃铎交鸣,院落大约有200余所。有的地方还有藏珍楼,里面供着《金刚般若》等一切经法。寺院中的人物,身形魁伟,不是人间所常见的模样。文殊大圣,在众人的拥簇之中,分外尊严。在大圣慰问劳苦并饮食之后,波利尊者将大师引出寺院。大师乞求留住于寺内,尊者说不行,安慰他说,努力精进修行,再来就能留下了。大师回到原处,穿上鞋,回视波利尊者,已隐身去了。

  12月初一,大师在华严寺入念佛道场,绝食念佛,发誓就此往生净土。到第七天初夜分,正念佛时,见一位梵僧,到道场来,对他说:“你所看见的五台山圣境,为什么不说出来?为什么不留传给后人?”说完就隐去了。大师心里有点惊奇。第二天申时(下午3——5点),大师正在念佛诵经时,又见一位梵僧,约有80多岁,神色严峻,对大师说:“师父所看见的五台山灵异境相,应该普示众生,使他们大家发菩提心,获得大利益。为什么不说呢?”大师说:“我确实没有隐瞒圣境与大道的心,只是恐怕有人听说后怀疑、诽谤。”梵僧说:“像文殊菩萨这样的大圣人,现在就在五台,尚且招人诽谤,你有什么可怕担心的。但能使众生听闻之后,发菩提心,像敲击涂毒鼓,使远近听到的人都中毒一样,不过是让众生与文殊大圣结缘罢了。”大师听从梵僧的指教,仔细回忆所见所闻,认真记录,流传于世。
  大历6年正月,江东僧人慧从,与五台山华严寺僧人崇晖、明谦等30余人,随从大师到金刚窟的处所,及大师立石标记的地方,瞻仰前日圣人踪迹。大家都仰望圣人,悲从中来。就在大家徘徊之间,忽然听到清雅嘹亮的钟声,一声接着一声,历历分明。众人竦然起敬,都知道大师所看见的并非虚幻。大家都感叹大师、与大圣多生累劫的宿缘,才能这样幸运,同游圣地。因而在精舍屋壁上书写记录,好让一切有缘众生能够见闻,同发胜进的心。后来,人们在大师所见的“大圣竹林寺”金榜题字的地方,也就是华严寺南15里,在中台山麓中,建造了一座庄严、精致、秀丽的寺院,取名竹林寺。

  至大历12年9月13日,大师与他的弟子8人:纯一、惟秀、皈政、智远、沙弥僧惟英、优婆塞、张希俊、童子如静等,在五台山东台,看见白光三四道,接着有五色云起,云上有一圆光,光为红色,只见文殊菩萨乘坐青毛狮子,涌现在圆光中,大家目所共睹,非常清晰。接着天上小雪霏霏,圆光散发,漫山遍野。
  大师屡次见到灵异,念佛也更加精进恳切。在有一月夜里,大师在定中,见梵僧佛陀波利尊者对他说:“你的莲华已成就,三年后就开。”到这一天,大师对众人说:“我走了,”就端坐而逝。

  大师曾在并州用五会念佛法门教化众生。皇帝在长安城皇宫中,常常听到东北方有念佛声,派遣使者寻声找到太原(即并州),果然看见大师在劝人念佛,便诏请入都,封为国师,教宫人五会念佛。唐代宗大历年间及唐德宗兴元元年,皇帝又两次将大师诏请入宫,教五会念佛,人们都称大师为五会法师。大师所著书籍,有《大圣竹林寺记》一卷,《五会念佛广法事仪赞》三卷,《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一卷。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