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集: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四面倒数第一行,最后一行第三个字看起:
「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但经行金地,华乐娱乐,任运进修而已。」这个地方是说明西方世界大众生活的状况。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我们这个世界,色界天以上就没有饮食了。佛经里面常讲五盖,盖就是盖覆我们自性,有五种,这五种就是财、色、名、食、睡。食是吃饭,睡眠,我们欲界天以下的,都不能够避免。色界天这五种都没有了。色界天以上的,就是初禅以上的,他们是禅悦为食,他不需要饮食,他也不要睡觉,他都在定中,所以吃饭、睡眠都没有了。西方世界超过天人太多了,绝对不是色界十八层天,乃至于声闻、缘觉都比不上,怎么会有吃饭?这是说我们带业往生的凡夫,吃饭、睡觉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这一下断不掉。实际上是断了,习气还在,这个习气就是有时候会想到「怎么很久没吃饭、没睡觉了」,有这个念头生起来。这个念头一生,他这个境界就现前。可见得那个地方确实一切受用是随念而生,念头一起,境界就现前。想到吃的,吃的东西都摆在面前了,「不假安排」,而且摆在面前的饭菜都是自己最欢喜的,不需要安排,自然就现前了。
一现前之后,想到现在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饮食的必要,这个念头一生,这些吃的东西都没有了。钵是出家人用的,我们现在的解释就是餐具,餐具也都没有了,所以不需要去洗碟子、洗碗,没有这些囉嗦事情,它那里完全是变化的。这种事情我们现在科学家知道这个理论,但是没有办法实现,这就是现代科学发现的能与质可以互相转变。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个理论发明的,是把物质变成了能量。如何把能量变成物质?如果这个发明了,那我们世界这些受用跟极乐世界就差不多了,可是我们现在不能随心所欲的去做到。
这一切物质,像锅碗瓢盆这些物质,不用了,不用把它化成能量,没有了;要用,从能量又变现出来。这就是能与质的互相转变,样样都是随心所欲。这是举出这一样。所以衣食住行所应用的一切物品,都是从心念变化出来的。这是科学帮助了我们,使我们知道这是可能的一桩事情,但是究竟用什么方法来控制,来转变,现在我们的科学家还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人人都知道,人人都会,都会变。实在说,在佛法讲这个理论是心能,真正能变的是心,就是精神的力量。我们这个世界有很少数的人,可以用精神、用意志的力量来移动物质。像变魔术里面有,像我们这个茶碗,可以从这边移到那边,完全用精神的力量把它转移,这是我们曾经见过的,这是力量之小者。力量大的可以把它变为能量,变没有了,可以用能量再变成我们需要用的器具,那个能就大了。所以无论从佛法、从科学,这个理是讲得通的,事是非常有可能,在佛法里头完全肯定,这是能力上都可以做得到的。
日常生活是「经行金地」,这也举出一种,经行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散步,在黄金所铺的道路上散步。天华天乐,这是日常生活的时候都是在娱乐当中成就修持,断烦恼、证菩提,那个地方不需要苦修,不要修苦行,都是在娱乐当中成就的。实在这个环境如果我们细细思惟,它是很有道理。佛法修持没有别的,断烦恼而已。我们的真心、本性,无量智慧德能透不出来,佛告诉我们,这是什么原因?是烦恼、是妄想把它障碍住了。妄想跟烦恼就像很厚的云层一样,把太阳的光遮住了,现在只要把这个东西去掉就行了,只要除妄,不要求真。真是本有的,有什么好求的!妄这一层去掉,真性就显出来了。我们这边因为生活需求得来不易,因此使外面环境也增长我们贪瞋痴的烦恼;换句话说,这个环境确实是妄想、烦恼的增上缘,这个地方不是个好的居住之所在。
西方极乐世界一切受用应念而生,变现出来的,诸位想想,在这个地方还有什么贪心?没有必要。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什么它就现前,不需要了就完全没有了。可见得西方极乐世界每个人居住的环境都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不但没有垃圾,储藏室都没有。诸位想想,需要不需要储藏室?不需要。我想穿什么衣服,衣服已经在身上了。又不要换,又不要去储存,这个多自在!所以,贪瞋痴慢这些烦恼,在那个环境里头自然就没有了,妄想也没有了。这是西方世界为什么说它一生圆满成佛,想想它这个环境就知道了。无论是物质环境,无论是人事环境,人事环境,那个地方没有一个有恶念的人,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无论是人事、物质都是最殊胜的好环境。「任运进修」,任运就是自自然然,没有一丝毫的勉强。从这几句话当中,我们能了解西方世界人他们日常生活的状况。再看下面一段经文。
这是总结上面这一大段,说的是天乐、天华。已经明心见性,恢复性德本能的人,这些人我们就不论他了。带业往生的,像我们这些人,念佛去往生的,我们烦恼、妄想没有断,到那个地方完全依靠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使我们生活能跟诸佛菩萨完全一样。更难能可贵的是能够随意分身变化,往来十方诸佛剎土,供佛、闻法、度生,这个能力跟法身大士无二无别,这是非常殊胜庄严的。就像《无量寿经》跟《观经》当中所说的,那两部经比这部《阿弥陀经》讲得详细。像经上所说的,佛的能力有多么大,凡是往生去的人德能几乎与佛相同。佛手中常常能够变现一切日常的用品,像经上举出的衣服、饮食、幢幡,这举几个例子,宝盖、天华、音乐,举几个例子,供佛,同时也利益一切众生。这许多功德庄严是十方诸佛世界里没有的,唯独西方有这些真实的事实。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这是西方世界大众生活里头最精彩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法庄严。所以从整体来看,西方世界非常像一座学校,里面老师跟学生日常生活都是在学习。我们也知道,我们在一生当中最好的年华是在求学的时代,踏进社会之后那就苦难重重了。所以一生最好的光阴是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们这个地方读书读得很辛苦,实在说,有几个人一生当中读自己喜欢读的书?虽然是上学读书,都是逼不得已。心不甘情不愿,又不能不读,还要应付考试,所以书念得很辛苦。西方极乐世界是好学校,是读你喜欢读的书,做你欢喜做的事,这就难了!在我们这个世间一万人当中难得找到一个,西方极乐世界个个人都是这样的,显示出真的是殊胜庄严。
经上叫着『舍利弗』,前面跟诸位说过,这下面都是很重要的开示,叫著名字提醒他,实在就是提醒我们。在教学场合当中,老师是非常尊严的,总是我们在听课,听到老师,我们态度都要很恭敬。随便一点,这就是失敬了,在威仪上有欠缺,不但自己觉得不好意思,大众看起来也不好。阿弥陀佛知道众生这些心理,所以他用很奇妙的方法,变现鸟来说法。鸟来说法,躺着听也可以,坐着听也可以,翘着腿听也可以,逗着牠玩耍听也可以,这就自在了,没有任何拘束,阿弥陀佛用这些方法。所以这些鸟,西方世界是菩萨的法界,不但没有六道,十法界也没有;不但是菩萨,而且纯一是普贤菩萨的法界,修普贤行决定圆成佛道,哪有众鸟?鸟是畜生。所以这些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后面经文上说得很清楚,是佛变化的。
种类非常之多,是应众生心念、爱好自然变化而作的。这个地方略举几种,是我们这个世界,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看到这些所谓珍禽异鸟,非常的喜欢,所以略举这几种,像『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舍利」,底下注解上有说,有说是我们中国人叫鶖鹭,就是鹭鸶,有人说是春莺,究竟是哪一种也没有个确定。「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我们中国没有,底下注子里面我们能看到。『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这是闻法乐。鸟叫的声音已经是很好听了,牠还能说法,我们想听什么法门,牠就宣说什么法门,这就非常的奇妙了。下面给我们讲五根、五力到八圣道分如是等法,这一句圆圆满满包含了一切诸佛所说的大小乘法门,总不外乎这几个项目;换句话说,牠无法不说。『其土众生,闻是音已』,听了佛法之后,理得心安。道理得到了,明白了,心安了。心安就没有妄想,没有杂念,用功就纯一。用什么功?『念佛念法念僧』,诸位要晓得,这六个字包括了佛法所说的无量无边的行门,修行的法门。常说法门无量,修学的法门,无量的法门归纳起来不外乎念佛、念法、念僧。所以前面「五根五力」到「如是等法」是讲的教,真是圆满的教学;念佛念法念僧是讲圆满的修行,无论修行哪一种方法,都不超过这六个字,都在它包括之中。我们看注解,这段注子比较长。
「种种奇妙杂色,言多且美也」,种类繁多,非常的美丽,「下略出六种」,底下是简单略举六种。「白鹤、孔雀、鹦鹉」不必介绍了,这是我们有机会看到的,就不必再说了。「舍利,旧云鶖鹭」,这个就古时候所说的,古代翻成鶖鹭。「琦禅师云是春莺」,这就是比较近一点,天琦禅师是宋朝时候人,他说这是春莺,春莺叫的声音也非常好听。「或然」,这也许是,不是个肯定词,也许他说的是对的。「迦陵频伽」这是印度话,梵语音译过来的,「此云妙音」,我们中国把它翻成妙音。「未出壳时,音超众鸟」,这个鸟在蛋里面长成了,还没有出来,牠在里面发出的音声就非常好听,牠出生之后音声当然更是美妙。这是举出音声的好听,迦陵频伽的声音好听。
「共命,一身两头。」相传雪山,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里面有这种鸟,一个鸟两个头。在我们中国看到两个头的蛇,有,两个头的鸟没看到。雪山有两个头的鸟,这个鸟很稀奇,物以稀为贵,所以非常珍视牠。「识别报同」,两个头,实在讲两个神识,我们中国人讲两个灵魂,确实是两个,但是牠的身是连体,成一个身体。「此二种西域雪山等处有之」,就是迦陵频伽跟共命鸟印度有。「竺」是印度,在从前我们地理观念,印度在我们中国的西方,现在我们位置知道比从前人清楚了。以前到印度去都要从中国西面走,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丝路,过了天山之后再向南,这就到印度了,所以一般称它做西竺。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这些地方有。
「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我们这个世间喜欢花鸟的人很多,阿弥陀佛的变化也是非常迎合一切众生的心理,你喜欢什么就变现出什么。所变现出来那个美好,实在不是我们人间这些众鸟能够相比的,所以实在说不出,举出我们这个世界有些相似的说说罢了。「六时出音」,就是这个鸟叫说法是不间断的,不中止的。「则知净土不以鸟栖为夜」,前面说过,西方世界没有黑夜,「良以莲华托生之身,本无昏睡,不假夜卧也」,西方世界的人,睡眠、饮食都不需要。睡眠,经上常讲这是昏沉,人精神愈饱满,睡眠的时间就愈少。睡眠多是人昏沉,就是精神提不起来,才需要休息养神。真正有功夫的人,所谓有功夫就是妄念少、烦恼少,这叫功夫。妄念少跟烦恼少,他精神消耗就少;换句话说,他睡眠也就少了。所以佛陀在世的时候,规定出家人睡眠的时间一天是四个小时,叫中夜睡眠。中夜就是晚上十点钟到二点钟,这个时候是睡眠的时间,二点钟就要起床,他心清净,可以做得到。现在一般人有很多障碍重的人、昏沉重的人,一天八个小时还不够,这实在是将我们大好的时光这样的浪费了,是很可惜。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睡眠?会有昏沉的现象?我们要细心去研究它、去观察它,也能够观察到一些。凡是精神好的,生活很快乐,我们俗话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他生活得很快乐、很愉快,昏沉的时候比较少;如果生活不快乐,昏沉的时候就比较多。这是说明我们的精神生活受内在的忧喜、外在苦乐的影响很大。西方世界人莲华托生之身,莲华化生,在体质上跟我们就完全不一样,在精神上更是不能相提并论。本经前面序分里头,有不休息、常精进这两位菩萨,也表显西方世界人他们是常精进、不休息。自己学习不休息、常精进,那老师教导要还有休息,这与我们自己的愿望就相违背了。你学的人精进不懈,教的人当然要满你的心愿,所以佛在那里所设的教化也是不间断的。以音声说法完全符合我们的根性,我们这世间的人耳根最利,所以那个地方佛说法、菩萨说法、六尘说法,众鸟我们可以把看作佛菩萨。
下面是说的,这也是略说说法的内容,言语虽然简略,含义非常的周圆。「五根等着,三十七道品也」,这一句是总说。我们这个经上只有『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只讲了四种,这个也都是略说。我们一看这四种,就会想到三十七道品,这是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归纳成三十七大类,这就是三十七道品。通常我们学佛的人知道,一切小乘法分为这三十七大类,不知道大乘佛法也可以归纳在这三十七大类里头,所以三十七道品通大小乘。这三十七大类又把它归纳成七类,这个七类就是经上常常叙说的。我们这个地方是七类里面的四类,是后面四类,他把前面三类省略掉了,蕅益大师在此地为我们补出来。前面三类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加上经上所讲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就是七类。
「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佛在《涅槃经》告诉我们,假如有人能观八正道,就能够明心见性。这是说明三十七道品是大乘佛法,明心见性不是小乘,是大乘佛法。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也说,三十七道品无所不摄,摄就是包括,无所不包,无量道品亦在其中。这句话也是说明了三十七道品涵盖了整个的大乘佛法,所以我们不能把它看成小乘,看作小乘就讲不通了。西方极乐世界是圆顿大乘,哪来的小乘法?这一点首先我们要明了。四念处这是观智,换句话说是智慧,就是智慧的观察。我们今天一般人常讲宇宙人生观,换句话说,我们对人生的看法,对我们生活环境的看法,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环境。这里面有迷有悟,有看到真相,有看到完全是虚妄相,绝非事实。智慧的观察,就是看到真相。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念」就是观,就是智慧的观察,四念处的「念」字是智慧的观察;不是思想,思想是打妄想,不是念头,这个字当作智慧观察来说。「处」就是所观的境界。以观智为境界,这叫做「念处」。
前面这个三科,就是这个三段,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对于我们初学的人有很大的利益。我们常常说,修行很久了,功夫不得力,或者是我念佛念了好多年,功夫不得力,参禅不得力,修定也不得力,持咒也不得力。什么原因?我们疏忽了这三种基本修学的方法。这三种方法既然这么重要,佛为什么没有说出,从五根、五力说起?这里头有个道理。从五根、五力说起,是说西方世界人他们修行的,他们前面这个三科已经完成,已经毕业了,到西方世界用不着了。但是在我们这个地方非常的重要,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所以古德讲经、注经,一定要把这个三科细细为我们说明。
第一个是「身念处」。世尊在我们这个地方说「观身不净」,所以我们自己要知道,我们这个身体很肮脏,不干净。用智慧来观察,使我们了解自己身体的真相。我们要用它,不要恋爱它,恋爱它就错了,我们要用智慧来用它。用它什么?当然不学佛的人不晓得,学了佛的人知道,利用它成就道业,利用它来修行。世间人就很可怜,佛眼睛看叫可怜悯者,世间人利用它造业,这多可惜。同样是一个工具,一个是利用它造业,聪明人是利用它来修行,利用它来证果,这是智愚截然不同。所以我们晓得身体不干净,不但从七窍里排泄出来的我们知道不干净,身上每个毛细孔里面排泄出来的都不是干净的东西,晓得里面肮脏东西往外面排泄。所以佛教给我们,观身不净。对于身体,对于自己身体都不会贪爱,怎么会贪爱别人的身体?
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要从自身放起。不再为这个身体去操心,叫心开意解。这才能真正善养身,养这个身体,不要糟蹋它,任意糟蹋身体这是罪过,这是错误的,你要懂得养身。会养身的人疾病很少,一定得长寿;不会养身的人糟蹋身体,那很可惜。身体怎样才健康?一切顺乎自然。我们人的身心跟大的宇宙是一不是二,我们的身心就是整个宇宙的缩小。因此,我们能够随顺自然,身体就会健康。我们中国古人懂得这个道理,譬如在饮食这方面,冬天吃凉的,夏天吃热的。现在人他恰恰相反,冬天要吃热的,夏天要吃凉的,跟自然完全不相应,所以一切毛病都生了。这个世界上人讲养生之道,中国人最内行,你看看中国的古书,看看《礼记.月令》,月令就是讲生活起居。真正懂得的人,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当中,每一个月吃什么东西,不但讲究吃,吃的吃法,甚至于烧的时候烧什么样的柴火,每个月都不一样,那懂得养生。这是个很大的学问,现在也几乎失传了,读的人少,研究的人少了,知道的人实在是不多。从前李老师常常骂我们这些学生,饭都不会吃,这真的,跟古人一比,确实我们就不会了。现在实在讲,日本人保存的比我们多,这是我们对于日本这个民族不能不佩服的地方。他们在生活起居是从中国学去的,学去之后他能够保持。我们祖宗的东西都丢尽了,都不要了,这是值得我们深深去反省的。所以要懂得养生。
在佛法里养生的原则,身要动,所以劳动是必要的。身体是一部机器,机器要运作、要运转,一定要动,身要动;心要静,心是静的,心是定的。所以佛法用法轮表法,它的用意在此地,法轮,轮是动相,心是定的。所以说身是有,心是空,你看《楞严经》上「觅心了不可得」,心是空的。现在一般人,他身讲求不动,要很舒服,心里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心在动,恰恰相反。这人他怎么能不生病?病了没有医药医,没医药好救,他与事实真相恰恰相反。吃的东西,实在讲就是当地所产的,现在所生的。每个月所生的东西不一样,你就吃现前的,这是最好的,这就是最好的饮食。所以一年四季蔬菜水果都不同,这真正养生之道。现在交通发达了、便捷了,冬天也能吃到夏天的东西,到热带去买。虽然是便捷,整个把我们生理跟大自然的生态完全破坏了,所谓是自然生态破坏了,这是我们身体不能健康、不能长寿主要的一个原因。这实在是很有道理,我们应当要明了,应当要把这个道理发扬光大。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身,就像《无量寿经》上所说的,确实是金刚不坏之体,叫「那罗延身」。身心清净,不需要饮食,哪来的疾病?病从口入。所以他们那边人没有生病的,跟我们娑婆世界的人身完全不相同。
第二个「受念处」,我们这个世界「观受是苦」,受是享受。我们享受的是什么?除了童年学校生活之外,学校生活是一生当中最好的生活环境。刚才我说了,念的是不愿意念的书,学的是不想学的东西,逼迫在做,也很苦。但是比起踏入社会,那个苦轻了很多。社会,一生的奋斗为的是什么?得的是什么?有几个人冷静去想想?到了睌年更苦。我居住在这边,就有不少的老人,活得无聊。我去参观老人公寓,美国对于老人照顾算是相当周到,在物质生活上没有缺乏,精神生活非常痛苦。他们住在那边,非常感慨的告诉我,我们现在做什么?叫坐吃等死。非常痛苦!尤其老人公寓这一栋公寓住得很多,今天看到这个人抬出去,明天看到又一个抬出去,慢慢就轮到自己了。悲伤!
所以佛给我们讲,六道里三界里头没有乐,三界统苦。苦是苦,乐是坏苦,乐是像麻醉剂一样刺激一下,过了之后又苦,不苦不乐是行苦,这是我们真正要觉悟的。可是学佛之人实在就不一样。年老的人说寂寞最苦,所以找人打麻将、一天到晚看电视,很苦!学佛之人这里头就有乐。美国这个环境是念佛人的天堂,没有人打搅你,读经、念佛,其乐无穷。读经明理会开悟,念佛身心清净,何况经上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修行最好的环境。如果真正学佛,实在讲是我们人生当中最好的年华。彭际清居士所做的《往生传》,在家居士当中,男的、女的念佛预知时至,站着走的,就记载了不少人,他所记载的大概是明末清初时代的。我们最近这四十年来在台湾,是我们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念佛站着走、坐着走的,真的不少人。这个人生才叫真正有意义,那个享受是真的乐,念佛之乐现在就能够享受到,我们看净土大众的享受,可以从他生活状况上来看到。我们在《无量寿经》、在《观经》,这个经说的比较少,虽然文字少,境界确实是很圆满的,真的是不可思议之乐,没有众苦逼迫。
第三,「心念处」,这个心是什么?就是指我们的念头。我们这个世界的人最苦的就是念头止不住,停不下来,像煮开的水一样,按不住的。这什么原因?佛告诉我们,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不是这一生的事情,生生世世的习气。我们之所以有六道轮回,这也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六道轮回就是它制造出来的。所以,佛法的修行没有别的,就是一个定。无量无边的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方法再多,目的就是一个,统统是修定。我们是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修定;禅宗里面用参究的方法,所谓用参话头的方法,用观心的方法;教下里面用止观的方法;密宗里面用念咒的方法。方法虽然不同,目标是一个,统统是修定,定叫三昧。定是本心,念头是妄心,如何能把妄心除掉,恢复本心,这就是佛法的修学,这就是佛法真正的功夫。
我们的妄念,不但在清醒的时候我们控制不住,我们在夜晚昏睡的时候,它还照起作用,你睡眠的时候作梦,就是它起作用。由此可知,妄想的活动日夜不停。这是一切妄想、烦恼的根源,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修行功夫不得力,为什么不能成就,道理就在此地。所以藉着观身不净、观受是苦,就教给我们「观心无常」。无常,就是剎那在变化,这是妄心,妄心是生灭心,就是念头,一个念头起,一个念头灭,剎那生灭。因为有这么一桩事存在,所以我们看一切境界都是生灭的。我们看有情众生,就是现在所讲的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统统是生灭法。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这一切诸法都是不生不灭的,我们看不出来,我们看的都是生灭。
为什么佛看的跟我们看的不一样?佛用的心是不生灭的真心,所以看一切法不生不灭。我们用的心是生灭心,看一切法是生生灭灭。原来是用的心不一样。佛告诉我们,不生不灭是真的,生灭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这个境界,佛的境界叫一真法界。一是什么?一心。没有念头的心就是一心,起了念头这就二心,就不是一心了。一心所见的境界是真的,叫一真法界;动了念头就叫十法界,起心动念把一真法界变成了十法界。其实一真法界是不是真的变了?没有,它真的没有变,是你自己变了,外面真的境界并没有变,是自己感受当中变了。这个实在讲是很恐怖的一桩事情。所以我们要晓得,我们的妄心无常,我们要舍弃妄心,认真的要修定,定就是自己的真心。
我们看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人人都是常住真心,佛在《楞严经》上讲的,常住是不动,不像我们现在念头住不住,远离生灭无常,生灭无常的现象在西方极乐世界找不到。我们在此地非常希望达到这个境界,很困难,一个是自己的习气很重,我们所谓的业障很重,另外一个是环境的诱惑力量太大,自己在这个环境上做不了主,这是我们很难成就的因素。西方世界环境不一样,同时佛是真正能够照顾得到。我们在这个环境里面,佛是很想帮忙,帮不上。为什么帮不上?我们不听话,他就帮不上了。到达西方世界,我们天天跟他见面,真听他话,所以他的力量真正可以加持上。
这个四念处观,前面三种都是属于我们本身的,我们讲人生、宇宙,这都是属于人生,人生观,最后这一条叫宇宙观。观察一切万法,这一切万法我们现在观念当中,都认为这一切万法是真实的存在。佛告诉我们「观法无我」,这个「我」的意思就是存在。「无我」就是这一切万法是假的,根本就不存在,像《金刚经》上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就是无我。《金刚经》后面四句偈讲得就更清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四句偈可以拿来解释「观法无我」。因为我们认为这一切法都是真的存在,所以在这一切法当中就起了贪瞋痴慢,就生起烦恼了。愚昧之人巧取豪夺,造作无量的罪业。这些东西他真的能拿得到吗?一样也拿不去。不但是我们众人所晓得,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既然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了,还要据为己有,还要坚固执着,这是什么原因?追根究柢,他以为这个身是真的,一切万物也是真实的,为了要满足自己的享受,尽情的去夺取,这在造业。
造业当然有果报,所谓是善业有善报,恶业则有恶报。六道里面,三善道这是善业的果报,三恶道是造恶业的报应。人迷了,胡作妄为,稍微清醒一点的人他不造恶业,他晓得人生在世,一切的受用都有命、都有数。命里面有,自然有,命里没有,求也求不到,它有个定数。更聪明一点的人,他知道命跟数虽然是定的,是定有,但是可以转变。所以觉悟的人他能改造自己的命运、创造自己的命运,这是个聪明人。小聪明人自己命里头没有福、没有寿,他能够创造福寿,这是小聪明人;大聪明人那就是超越三界、永脱轮回,这是大聪明人做的,是彻底觉悟的人他做的。
所以,四念处实在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要明了它。一个真正学佛的人、真正明白人,对自己这一生决定没有忧虑,不会为自己将来去担心、去操心。不为自己,不为将来,只问今天我们怎样作法,那就对了。善福,什么叫善,什么叫恶,这也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诸位要记住,一切利益别人、利益大众的是善,一切利益自己的是恶。如果我们要真正讲断恶修善,那就一定要断绝一切为自己的这种念头、思想、行为,要把这个断掉;修善,念念为众生想、为社会想、为大众想,这就是真正修善。能这样做,你不要想明天,也不要想明年,你的明天跟明年一定比今天、今年更好。为什么?你有福报。这是佛菩萨让我们了解事实真相之后,我们确实跟世俗人想法、看法、作法完全不相同,也不会怕人家来害我们,也不会怕人家来阻扰我们,都不必忧虑。纵然在命里有这些冤家债主,有许多的障碍,自己福报一现前,那些障碍自然就化解了,冤家对头也变成好朋友,不但不害你,他也来帮助你。这是说明世间没有不能解的冤结,只要我们真正懂得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认真去做,断恶修善,一心一意为大家,自己生活能温饱就非常幸福了。我们能省一分,就可以多帮助别人一分,这是积德,这是修善。佛法论修持要从这个地方做起,从存心,从处事待人接物。西方世界更不必说了,他们除了本身的智慧之外,又得到佛的加持,对于宇宙的看法当然更真实,所以跟我们不一样。这是「观法无我」。
四念处,先前跟诸位报告过了,我们因为疏忽了这四种的修持,所以我们念佛功夫不得力,我们的业障不能消除,我们智慧不开,三昧不成,与这个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这上留意,你才会真正放下身心世界,舍己为人,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但你修持功夫会得力,而且福慧增长,愈认真的去做,感应愈明显;换句话说,你的信心就愈增长了,真相信。真信,你的愿就更切,帮助众生的愿、求生净土的愿就更切、更真实。那不是完全经论里所说的理论,是你自己在生活事实当中体验得到的真实,完全真实不虚,这个信才叫做真信。我们从经典上得来的,充其量叫正信,道理搞清楚,想想是可以相信的。事实上做到的时候,感应道交,那是真正相信了,果报就在生活之中,就在眼前。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 喜欢 (0)上一篇:第二十集: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下一篇:第二十二集: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