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白塔寺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西城白塔寺寺门
妙应寺,俗称白塔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上。它始建于元代,原名「大圣寿万安寺」,寺内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西城白塔寺全景
寺院历史
妙应寺所处地区是辽南京城的北郊,早在寿昌二年(1096年)便建造过一座佛塔,供奉佛舍利以及香塔、佛经等佛教圣物,后来毁于战火。元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于是在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下,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到至元十六年(1279年)终于建成了白塔,并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同一年,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范围根据从塔顶处射出的弓箭的射程确定,面积达16万平方米。作为当时营建元大都城的一项重要工程,寺院在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落成,因位于大都城西,所以又称作「西苑」。从此开始,这里便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也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忽必烈去世后,白塔两侧曾建神御殿(影堂)以供祭拜。元成宗时,寺内香火极为旺盛,在元贞元年(1295年)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一场“国祭日”佛事活动中,参加者竟达七万之众,堪称是白塔寺发展的最鼎盛时期。但是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的一场特大雷火,烧毁了寺院所有的殿堂,唯有白塔幸免於难。
明宣德八年(1433年),明宣宗敕命维修了白塔。天顺元年(1457年),寺庙也进行重建,建成后命名为「妙应寺」,但面积只有1.3万平方米,范围也仅为元代所建佛寺的中部狭长地带。明清及民国时期,寺院又进行过多次维修。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曾冲入妙应寺将法器、供器等席卷而去。清代中后期,僧人们将配殿和空地出租,并逐渐演变为北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每到逢年过节,这里就热闹非凡,以至在北京民间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习俗。
在妙应寺中还有转塔的习俗,即在每年是10月25日(白塔落成日)喇嘛绕白塔一周,颂经奏乐,众人围在外面观看,摩肩接踵,场面热闹。至今仍有很多善男信女虔诚地绕塔祈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寺内喇嘛被遣散,大门和钟鼓楼都被拆除改建为商场,寺内的其他地方也被机关单位占用,大量文物遗失或被损毁。直到1997年,北京市政府提出「打开山门,亮出白塔」的口号后,才拆除商场,重修了山门和寺内建筑。1998年,妙应寺终於重新开放。
西城白塔寺大殿
寺院景观
妙应寺白塔位于阜城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内。因寺内有通体涂以白垩的塔,故俗称"白塔寺",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
元世祖忽必烈崇信佛法,迎释迦佛舍利,至元八年(1271)在大都城西南修建了这座大型喇嘛塔。至元十六年(1279)建成后,又在塔前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救名"大圣寿万安寺"。寺院 殿堂栏楯一如内廷,佛像 窗壁皆饰金,是元朝皇室在大都兴建的重要工程之一。1368年全部殿堂被雷火焚毁,仅白塔幸免。明宣德八年修复,改称妙应寺。清康熙、乾隆间又几经修葺,现仅白塔为元代遗物。寺由四层殿堂和塔院组成。院中间耸立着白塔,四周各建小角亭一座。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3部分组成。台基高9米,塔高50.9米,底座面积1422平 方米,台基分三层,最下层呈方形,台前有一通道,前设台阶,可直登塔基,上、中二层是亚字形的须弥座。台基上砌基座,将塔身、基座连接在一起。莲座上又有5条环带,承托塔身。塔身俗称"宝瓶",形似覆钵,上安7条铁箍,其上又有亚字形小型须弥座,再上就是13天相轮,顶端为一直径9.7米的华盖,华盖以厚木作底,上置铜板瓦并做 成40条放射形的筒脊,华盖四周悬挂着36副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微风吹动,铃声悦耳。华盖中心处,还有一座高约5米的鎏金宝顶,以8条粗壮的铁链将宝顶固定在铜盘之上。
妙应寺白塔的刹座呈须弥座式,座上竖立着下大上小十三重相轮,即所谓的:“十三天”
西城白塔寺白塔
寺院文物
1978年对白塔进行了维修加固。施工过程中,发现了清代乾隆十八年(1753)存留在高塔顶部鎏金 小境内的大藏经、木雕观世音像、补花袈裟、五佛冠、乾隆手书《波罗蜜多心经》、藏文《尊胜咒》、铜三世佛像、赤金舍利长寿佛等。白塔的形制,渊源于古印度的窣堵坡,由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参加了设计和修建。
寺院交通指南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乘823、695、604、42路在白塔寺站下车。
♡ 喜欢 (0)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