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顿悟”是什么?如何理解禅宗的顿悟?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禅宗常说“顿悟”一词,这是一个有着鲜明的中国化佛教特色的用语。虽然在cebta中出现了4000多次,但从印度翻译过来的大乘经论来看,这个词出现次数只有十次左右,而小乘佛教基本没有“顿悟”这个词。
教下讲顿和渐,一般有两种情形,其一是指断烦恼的顿渐。顿断烦恼是指有些烦恼不分三界、九品,一时顿断。渐断烦恼是指有些烦恼,须依欲界、色界、无色界;或上上品乃至下下品,次第渐断。其二是指现观的顿渐,顿现观是指同时观四圣谛,渐现观是指依次观四圣谛。
顿悟和渐悟,在教下是很少用的,唯识宗虽也有说顿悟菩萨,渐悟菩萨,但其意思是说,直入大乘的菩萨是“顿悟菩萨”;回小向大的菩萨称为“渐悟菩萨”。与禅宗所说的顿悟、渐悟完全是两回事。
禅宗所说的顿悟,其意思比较模糊,大慧宗杲云:“大悟一十八遍,小悟无数。”这每一次所悟,到底有何差别?旁人是不知晓的。有的禅师因杯子碎了开悟,有的因看到桃花开悟了,有的因歌声开悟,没有固定的套路。所以禅宗的顿悟,与教下的顿断、顿观,有着很明显的差别,它反映的是一种恍然大悟,一种没有预料性的悟!
教下的行者,在见道之前,对自己所要悟的内容早已清清楚楚,古德云:“若依教乘,必大开圆解”,绝不会在未知未解的情况下修。比如说,一切有部的见道要观四谛十六行相,顺序是苦集灭道,先观欲界、再观上二界。这是在加行道的时候,就已熟修过的,绝不会在见道时,出现意料之外的恍然大悟。只不过,在加行道的时候,功夫还不熟练,不能做到无漏现观。
但是在比量或有漏智的情况下,已完全知道了四谛的真相,不存在“不知道最后悟的是什么”这种情形。如同某人虽没来过苏州,但是通过电视等媒体,早就知道苏州有网师园、拙政园、留园等园林,后来有一天,此人买了一张高铁票,从外地到苏州来,亲眼看到了苏州的古典园林,并不会惊讶地说:“竟然是这样子!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但是禅宗的“顿悟”,绝对没有预先答案。比如说你要参“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绝对不会说心中已有一个标准答案。你不能说“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尽管你可以叫它佛性、如来藏、阿摩罗识等等,但这些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名言概念,不是真正的答案。
禅宗史上,很多禅师在悟道之前,百般恳请自己的师父为己说破,但都未得答案,后来大彻大悟时才感叹,幸亏当年师父未说破,所谓“不重先师道德,只重先师不为我说破。”因为一旦说破以后,按照禅师的反馈,会产生非常糟糕的后果。而教下恨不得跟你说破,甚至见道要经过几个心刹那,都跟你讲清楚,但是禅宗没有。
我觉得这代表两种不同思路,教下是在出发前,先准备好地图,以免弄错目标。比如有个地方叫香巴拉,在出发前总要知道它在哪儿。该往东走,还是往西走,途中会经过哪些地方等。故教下在实修前,主张努力闻思,弄清要证悟什么,否则盲修瞎炼,是绝对达不到目的地的。
但禅宗代表的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即真理对目前的我们来说是未知的领域,如果预先用语言文字透露,我们就一定会依过去的旧思维去揣摩未知,以名言分别心去模拟不可思议之境,这样一来,真理就成了我们过去的经验投射,再也不是真正的真理。故古德云:“实际居于目前,返成名相之境”。为避免此厄,故须放下心中葛藤,离心意识参,随缘荐得,方得大用。(本文由研究所学员张鸣江居士根据录音整理,并由法师本人修订而成。)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戒幢法雨
♡ 喜欢 (0)上一篇:谈谈佛教徒应如何修行的问题
下一篇:禅宗诗歌的终极关怀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