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因果实录

现代因果实录:不可贪求神通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叮……”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年轻的俞居士声音稍有些紧张地问:“果宏居士,你有没有他心通?”我回答说:“没有”。

  “我现在每天打坐诵经。这几天耳边24小时有声音在说话,好像是大护法,有名有姓,并且知道未来发生的事,不停地告诉我。”

  “你千万不要执著,贪求这声音,这不是他心通,你好好看看宣化上人所写《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要有定力,有正知正念。《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打坐时见景见相,遇到各种境界,切不能贪著耽执,要如如不动,不可让五十种阴魔乘虚而入。”

  “我知道了……”

  过了一个月,这天半夜二点钟,电话铃声又急促地响起,“果宏居士,我是小俞,你救救我,有好多声音干扰我,我害怕,我可能活不到明天了……”听了他的述说,我已经明白了:因为贪求神通,俞居士走偏了。由于情况紧急,在电话里,我一字一句带他读诵《楞严咒》、《大悲咒》,先让其心稍微安定下来。次日,又约请了多位正知正见的热心佛友一起去看望他,在大家的帮助下,俞居士的情绪稍有好转。

  俞居士虽然吃素打坐,诵经持咒,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还是因为其自身有漏。在读书期间,他曾犯有严重的手淫,导致身体虚弱,而且心胸较狭窄。走上学佛之路后,手淫的习惯虽然有所克制,但起心动念却还是不清净,并未真正发大忏悔心来改过自新,没有去实修实证。想到的总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事情,没有在心地上下功夫;反而执着自己诵多少部经、持多少遍咒就能消业、就能开悟;打坐时又贪求神通,落入邪见,故阴魔会乘虚而入。

  修行招魔,常因贪求心所致(求神通、感应、开悟……)。所以修行人学佛,应先认清理路,具正知见。上者,先得根本智——明心见性。真正见性后,因认得主人公,便能见境不惑,更不会被魔所扰。下者,即使不能从根本下手,也应明白什么是“学佛、修行”。虽然“学佛、修行”需要诵经、打坐日课,但其目的是为了明白经中道理,开慧之后,照经中所说去行持;同时,也为培养定力,使心清净。如同磨刀为砍柴,练兵为上战场一般,由诵经、打坐培养出定慧之力,再运用于日常生活。学佛人若能运用所修之定慧力,改自私自利毛病习气,使自己德行日渐达于佛菩萨一般崇高、伟大的境地,转凡心同佛心,处处利益众生,那才叫真正“学佛”。

  《楞严经》里宣说了“五阴”(又名“五蕴”):色、受、想、行、识,各有十种魔,合起来就是五十种阴魔。《楞严经》说:“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实际上,我们本有的佛性与阴魔是主、客的关系,若主人迷惑了,那么客得其便;主人不迷常觉,则客敬而远之。修行人对待真正的神通现象既不可贪求,也不要随便妄加非议,不执不斥取之中道。小乘行者的神通是修禅定所得的,《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中则告诉我们大乘修行人怎样才能证得神通:“佛告普华幢天子言。若菩萨摩诃萨乐欲成就如是神通胜事业者。应当具足四种法门。何等为四。一者于甚深法随喜听受。二者广为他人说甚深法。三者随所闻法请问其义。四者闻已信解如理修行。是为四种。复有四法。应当具足。何等为四。一者于佛如来所说经法总持决定。二者于诸经法爱乐修习。三者于诸经法记念不忘。四者于诸经法广说流通。是为四种。复有四法。应当具足。何等为四。一者于正法门谛实听受。二者于说法师生尊重想。三者于持法人恭敬承事不生懈退。四者于说法师常所称赞长时无倦。是为四种。复有四法。应当具足。何等为四。所谓四心常当发起。一者平等心。二者柔软心。三者无懈心。四者无毒心。是为四种。若菩萨摩诃萨于如是等四种法门。随所修习。即得如是神通变化最胜事业。复能成就智慧辩才。”《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则说:“一切法自性皆空。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由遍观空方便善巧,便能引发殊胜神通波罗蜜多,住此神通波罗蜜多,复能引发天眼天耳神境他心宿住随念,及知漏尽殊胜通慧。善现,诸菩萨摩诃萨非离神通波罗蜜多,有能自在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善现,是故神通波罗蜜多是菩提道,诸菩萨摩诃萨皆依此道,求趣无上正等菩提,于求趣时能自圆满一切善法,亦能令他修诸善法,虽作是事而于善法不生执著。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知诸善法自性皆空,非自性空有所执著,若有执著则有爱味,由无执著亦无爱味,自性空中无爱味故。”如果真有了神通,一定要以帮助教化众生为己任,不可夹杂任何贪、嗔、痴、慢、自私自利之心,那么你就会证得《大乘庄严经论》中所说的三种神通相应:具备成熟众生之力,常得诸佛之所赞叹,凡所言说人皆信受。

  所以,每位佛弟子应当以戒为师,严持戒律,深信因果,亲近具有正见、重实修的善知识、善友,以诵经、持咒、念佛、打坐等契合自己根器的方法来摄心护念;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多做利益众生之事,只事耕耘不问收获,时常打扫自己心地,不断破除我相我执,至无所求时,即可恢复本来真面目。故《心经》云:“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果卿提示:神通与佛性人人本有,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要不贪、不求,拥有正确的知见,龙树菩萨教诲:“散乱心,不能得见诸法实相。譬如风中燃灯,不能照物。灯在密屋,明必能照。”由此可知,心不外求,清净自己心地,勤习戒定慧,心净之时,智慧自现。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何况未发?故学佛当发出离心、菩提心,以明心见性,自他究竟解脱为目的。因地发心正确,必会老实用功,认真改过修善。待烦恼断尽,得漏尽通后,神通不求自得。若学佛以求神通为目的,不但不能消业开慧,究竟解脱,且有魔扰之险,生大苦恼。《楞严经》云:“不尽三惑(烦恼),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现代因果实录(一)

    现代因果实录(一) 因果实录 一 doc文档下载 果卿 宣化上人开示: 我们学佛就是学不恼害...

  • 因果明镜论【推荐】

    数千年以来,通过一代代圣贤的教化,善恶因果的理念已深深扎根于东方人的内心之中...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