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是对治自己的心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 对佛法还没十分了解就去受戒,会容易造成贡高我慢。
■ 你们懵懵懂懂地出家,又懵懵懂懂去受戒。
受戒是要去求忏悔,不是带业去,又带业回来。
在戒场要儘量少说话,少和人家攀缘,有时间多礼佛念佛,求忏悔。
戒场求戒的人多,来自十方,我们不是去和人家比穿得好、住得好、吃得好。
受戒能忍即入道,凡事都要简单,不要和人家计较睡大位置、吃得好。
受戒是去学威仪规矩,不是去四处攀缘、论是非、造口业的。
■ 现在的出家人进戒场受戒,出了戒场后就没有戒了,因他不知忏悔,自己认为受戒以后就是大法师了。
所以,在还没进戒堂之前,应该苦学苦修,出戒堂后更应该忏悔,更加努力精进。
假如出戒堂就自认是大法师,处处要指导人家、摆架子,佛教就会进入末路。
■ 有些人受戒回来,反学些贪念回来,衣食住更求享受,不知道勇勐精进,这样就不对了。
在家人做生意要使人相信,须吃苦、守信。
而出家人不能使人相信,就是因为如此。
贪衣、食、住,不持戒、不修持,如此怎能使人相信?
能守戒、吃苦耐劳,则信徒更会相信、信仰、恭敬你。
■ 受了戒就是要去行,并不是要做「大法师」。
身份没有高低之分。
■ 戒律主要在戒自己,不是光教别人做,自己不做。
■ 戒是戒内(自己),不是戒外(别人)。
当我们起了坏念头时,就应拿戒律来制止(以戒为师)。
■ 受了戒就应当和未受戒前不一样,更应修苦行,把习气改掉、坏念头去掉,以戒为师。
参,就是要参坏的,别人犯错,我们不去犯错;别人不如法,我们如法就好了。
戒是戒自己,求忏悔即是戒。
戒也不要太执着,要知制这条戒的原因,学习这条戒的精神,而不是执着戒相、形式。
否则本是持戒,结果反被戒回去了。
持戒是不生烦恼,不和人冲突。
■ 受戒不是烧那几个戒疤,戒是在心。
知道错了要赶快忏悔,戒持清淨就没有男女相。
■ 受戒是受「忍辱」,听到别人骂你、刺激你,而不理会、不起烦恼,那就是戒。
如果能忍辱,则不易犯戒。
■ 未受戒不知戒律而犯戒,那是无意的。
现已受戒知道戒律,就应当严持戒律,莫放逸。
■ 坏的念头跑出来时,无论做出来了没有,内心求忏悔,不再犯就好。
■ 刚出家的人,都带着一身的习气业障,妄念纷飞、心猿意马,不受束缚,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而现在出家修行,就是要把这些旧模式翻成新的模式,将原本习以为常的习气,转成负载道法的行仪,所以出家要有戒。
戒就是因果,有所约束(知因果而事先不去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修得这些,因果才会圆满。
有戒就有定,有定就能发慧,天龙八部会自动来拥护。
■ 出家人如果没有戒律的约束、薰习,则与俗家人无异。
如果在人与人之间,仍起人我是非,就是未发菩提心,是犯戒。
■ 以戒为师,快要犯了,自己就会知道,赶快忏悔:「阿弥陀佛!忏悔!忏悔!」
否则犯了才知道时,已经犯了。
■ 要诵戒,才不会有那些爱情爱别离苦。
■ 诵戒,必须熟谙戒本,则自然每天都有戒,只要有愿力要持戒,自然心裡会清楚自己的持犯,否则,依文诵戒 ,天天诵也诵不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韦驮菩萨
南无伽蓝菩萨
南无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摩诃萨
♡ 喜欢 (0)上一篇:广钦老和尚行持语录(一九八一年)
热点推荐
-
广钦老和尚舍利子
舍利子 舍利花 舍利子 广钦老和尚 广钦老和尚 老和尚于清光绪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
-
带恶业来到娑婆世界要知道入佛门
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 眼睛贪看好的,耳朵...
精华推荐
-
广钦老和尚舍利子
舍利子 舍利花 舍利子 广钦老和尚 广钦老和尚 老和尚于清光绪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