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直讲 第十四章 道场圆加行 三观齐妙功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第十四章 道场圆加行 三观齐妙功
圆觉必因觉觉而后圆,大道都以加行方臻极,道场者练心之所,悟理者起行之本,心行相应而入妙,返照照妙而观成,体之又体而全体脱落,研之又研而法界大明,一生道业功德始妙。--作者提示
下面是讲道场加行。圆觉菩萨之所以提出道场加行,是因为圆教下根众生虽解圆理,却未证真,故需要在道场中修炼。若根基好的一切地方都可以随缘修,处处是道。那么甚么叫道场?就事相而言,是在一个固定的闲静的地方,於中可以安身进道的环境,发大誓愿,克期取证。“克期”是规定一个时间来修加行道,如八十天、一百二十天等克定依法而修的期限专修成功。
“加行”就是加功用行,勇猛精进,在此过程中没有一切杂念,叫加行。意思说,有些根基差的人,对圆觉也能听懂、信解,就是做不到,做不到怎么办?心还浮躁,业障还重,这样要固定一个地方,专心修行直至修成功为止。当然这还要有师父的指导才会修成功的,没师父指导,一般在修过程中会出现偏差。所以依处、依师、依法、依心而加功用行,才是克期取证的必要条件。
“於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这章讲圆觉菩萨的咨询。圆觉是因圆行而觉悟,它表示收拢,表示这法门到这里在用功上讲是最后的收场,也是法门演绎的极致,最后的收场是把最差的机都收进去了。就是说既然我们听到圆觉、信圆觉、解圆觉,那么总能在这法门中找到适合我们修的方法,总能有使我们进入的方便。所以我们真发心的人一定能修成功,由此看出佛、菩萨是如此的慈悲与方便;佛经这么多都是反反复复引导众生。实际上讲道,圆觉只一个--不一之一,但方便却有无量。这章是法行的最后方便,所以圆觉菩萨从座上站起,顶礼佛足,恭敬地对佛说: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未世众生有大增益。”
大悲世尊啊!您为我们广说了如此清净的觉性的种种方便,使一切末世的众生有了道业上的大增益。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
现在我们都因听了圆觉的大法而开悟,通过佛的开示,大家都开悟了。
“若佛灭后,未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
假若佛灭度之后,那些未开悟的末世众生怎么办呢?既无随缘修的力量与智慧,怎样安静地住在一个地方,“修此圆觉清净境界呢?”这是问道场,末世众生有些在城市喧闹繁杂的地方,根本修不起,心乱难摄。所以说,怎样找一个安静清净的地方来修这圆觉清净境界。
“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这是问加行,在这圆觉的圆行中三种净观以那一种为首?
“唯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
这是请求,请求世尊给大众及末世众生施以大的利益,使令悟证佛道。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解处高圆,行处低微,初始一点灵明,即是终极妙觉。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於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佛对圆觉菩萨说,你能问圆觉道场加行的这样殊胜方便,就是以广大的饶益行,来利益众生,能使一切众生都人圆觉的无门之门,真是问得太好了!我就要给你们讲说圆行之法。大家现在仔细地听,这时在座大众都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後,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
佛说:“善男子!一切众生,若在佛住世时,或在佛灭度之后的正法、像法中,或者在佛法将灭的末世时,有些众生具有大乘性。”
怎样才能知道众生具大乘性?以什么为标准?
第一:其宿世中有闻熏的种,听过大乘佛法,我们温州这一带过去一直有法师、居士讲解大乘经典,大家对大乘佛法都相信,其他地方也一样,一旦闻到大乘佛法,就入於识田,这就叫闻种。我们今天讲《圆觉经》亦是闻熏了大乘种,下世的种子更加坚固更加好。
第二、对大乘经典欢喜听,对大乘经典所说的能产生信心,且亦想发心照此去修行,觉得听了以后很亲切、易了解、不难懂,这些都是根基,大家都知道,觉得自己欢喜、爱听、发心、不难懂,这些都是大乘的根性,能够一部经听完,且能够听得有味道,这根性是不错的,能够承当自己,毕竟成佛,这是相当有根性的,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有些人听几次就不再来听,这说明不适合他的根,温州市真能听懂大乘经也不是很多,但也有一定的数量。
“信佛秘密大圆觉心。”
相信佛的秘密的大圆觉心,没办法讲的真实的大圆觉心,这里闻的智慧已开。为甚么说闻慧已开?因已相信了佛所说的秘密大圆觉心,真实有,我们要证到这个境界,修到这个境界,相信佛说的都是真的,这叫闻慧。
“欲修行者。”
并且发心去修行,是进一步了,以圆觉的理、圆觉的行去用功,是已经发了菩提心了,这样叫当机。在圆觉法身来说,是当机的人,就是一个有根基的可以入道
“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假如在伽蓝、众园之中,在众人所修的清净园林里面,也就是寺院或居士林以及净修之地,安处於大众之中。或有机缘及事务的原因,没办法在空闲处专修,就可以“随分而行”,随著我们自己的情况、随著我们事情忙闲、随著平时的动静做“思察”的工夫,闲有闲的工夫、忙有忙的工夫。
“如我已说”,如我前面已经说过的。天台宗说行、住、坐、卧、做作、讲话,这叫六时。在这六时中做工夫,叫随自意三昧,这三昧是很深的,全靠平时觉照,与这里是一样,实际佛法在讲到这个关键时都是一样的,随自意三昧,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意做工夫。还有一种六个方面相对的,即根与尘相对,眼与色、耳与声等,这叫根尘相对做工夫,而在这中间,关键是一切不该起的念头不要让它起,做什么事情都先要观察,该做不该做?在做当中不动心念,不起分别,这样做止观的工夫。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
假若都没有事情,即家庭、工作等都可以放下了、清闲了,有这样的条件。但是有一点大家要注意,很多人修行修得好,身体好起来了、精神也好了、知识也懂多了,这样能量足了,随便的用掉,就是到外面与人说说话,到处玩一玩或者搞热闹,或者认为自己有力量可以去护法了,都散在外面,这是相当可惜的,这正是初步梯阶刚迈上,正要藉这样的力量走到顶峰,却不知珍惜的随意地浪费了。因此,很多人有点能量了,用功用出来了,然后掉在世俗的善事上,一世又白过了,下一世还带着这一世的习气。因为忙忙碌碌的一生,使工夫退失,下一生必然要从头开始,同时又夹杂著许多的世情染著、俗气、习气,这是很多人修不成就的原因,所以修进步的人要得耐住寂寞,身心有安静相,在逐渐地积累中,他的心量也扩大了,心也静如止水,照物无碍,在作用处便能显示力量,能帮助众生,他是不动的。但是很多人不是这样做,有点能量了、身体好了,就东忙西忙、东奔西跑,这样的人太多了!
“即建道场。”
假如没弘法利生的外事因缘,就要建立道场,安心修持佛法。
“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
为了约束身心,应当规定一个时间,所以应当建立一个期限,长期是一百二十日、中期是一百日、短期是八十日;根基差的、业障重的人立个长期的,恐怕自己时间不够,不证三昧,所以在最后一定要证三昧。中根人一百天,上根人八十天,这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讲法是根基差的人,长时间地修,耐不住的,时间就修短一点的,中根人还是修中期的。菩萨若愿力大的要长期的,这种说或那种说法都是可以的,看情况而定。
“安置静居。”
一定要安排一个清净的地方,房屋清净、环境清净、没喧闹的声音;衣著清净、饮食清净、布置清净。过去有用雪山白牛的粪建道场,地面要清洁,我们建道场一定要清净庄严,杂染都要离开,布置得庄严是有利於摄心用功的。一个房间应达到内外清净,符合事理。
“若佛现在,当正思惟。”
假若佛住世时,要面对佛的慈容,“当正思惟”就是不用设佛像,对佛思维,恭敬佛。因佛是真善知识,可以面对圣容而思惟佛的智德、悲智与断德。
“若佛灭后,施设形象。”
佛若灭度之后,要用泥塑、木雕、彩画等安立佛像,要以恭恭敬敬的心去布置,并需要灯烛、鲜花、大悲水等供养,这些都是表示敬心,都是表法的。佛像是表像的德,那么鲜花是表示佛的智慧,灯烛表示光明,焚香表示清净等等。
“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
“心存”,心中存著佛德。“目想”,用眼睛注视著佛像;於是“生正忆念”,生起正确的忆念,不求保佑,不求世俗利益,只求证三昧、成佛道、入圆觉,“还同如来常住之日”,这种恭敬心就像佛住世时一样。
“悬诸幡花,经三七日。”
幡表示说法的标志,在寺院中是需要的,在家居住不一定需要。花表示庄严,最好用鲜花来供佛。如在道场中,若有条件,专门有人供应鲜花,每天换一次,大悲水天天换,水果也天天供,这样才更显得恭敬。
开始时,需要经过三七二十一天。这三七天表示甚么?表示做准备,做正观前的基本工作。这里有八种:供养、赞佛、礼佛、忏悔、劝请(勤请佛住世,来加持我们)、随喜功德、迥向、发愿,应一一随力而行。
“稽首十方诸佛名字。”
稽首十方诸佛的名号。“稽首”,五体投地地礼拜。礼佛有七种礼法
一是我礼。以骄慢心礼佛,就像有些文人,进寺院礼佛,表面上看他们是拜佛的,但心里却认为这些是宗教、迷信,这是骄慢。
二是唱和礼。如亲戚、朋友念佛礼佛,我们也跟著他们礼佛,而心中根本没想着怎样恭敬佛,这不是真的礼佛。
三是恭敬礼。恭恭敬敬地拜佛,这是最起码的条件。
四是无相礼。是深入法性,离开能所的相。
五是起用礼。观身体与佛都是从缘起,缘起的法如幻如影,普运身心遍礼一切;如众生有多少佛有多少,我化起就有多少;如佛有千尊佛,我们就化起有一千个人来拜佛,这样的观是比较难的,这叫起用礼,这在密宗中是有的。有些师父工夫高、禅定深,当礼佛时当下即能显现无数的佛,同时化作无数的佛子恭敬拜下。
六是内观礼。单单礼拜身心中的法身真佛,不缘想外面的佛,当体显现法身真佛。
七是实相礼。无论是内或外、凡夫与佛,都是同体的实相,在实相一真中,假使有佛可以作为自心礼拜的对象,也是邪见。因为行实相礼的人,观自身即是实相,观佛也是实相,所以,以不礼而行一切礼,平等无著。文殊菩萨也讲:“不生不灭故,敬礼无所观。”
在七种礼拜中,后面的四种礼都属於观行,就是说第四礼是空观,礼真谛佛,入法之性;第五礼是假观,礼俗谛佛;第六礼是中观,礼第一义谛佛,不计著空色,直见本觉真性;第七礼是三观一心,礼三谛一佛,不取真也不弃假,是泯绝无寄。这部经裹是修观前的方便,是属於随相门中,所以相当於第三恭敬礼与第五起用礼。
“求哀忏悔。”
“求哀”是求佛加持哀愍我们的无知与惑业,“忏”是向佛陈述自己过去的罪业,“悔”是改往修来,使自己在佛的摄受中,把往昔的一切罪障消净。
“遇善境界。”
忏悔清净后,得到佛慈悲的感应,有的见到佛像,有的看见光明。如果在这时“不作圣心”不认为自己成圣了,那么“名善境界”;反之“若作圣解,即堕群邪”。所以用功人在遇到善境界时,一定要不起分别取舍的心,无心安住,不动不惑,透现无碍,方入真实。
“得心轻安。”这是指获得利益,业障忏除后,身心调适而顺畅,轻松通利,安乐和平,神爽而气清,四肢百骸柔软润泽。凡是诚心礼佛、忏悔,或念诵的人,都能得到这样的利益,尤其初发心的人特别明显。
“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过了三七日之後,就应“一向摄念”了,意思是基础已经打好,应当会归助缘而入於实际。因为初入道场时,尘劳烦恼的心念比较粗重,所以先藉佛缘等殊胜的因缘而消业障得感应,诚心既然已经具备,应当入实际理地而摄归正念。《大乘起信论》说:“若修止者,住於静处,端坐正意,乃至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於正念。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
这里开始指向真实的修证工夫。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过去佛住世时,三月十五至七月十五是结夏安居的日子,一方面是印度在这个时候,属雨季,行走不便,其次是佛弟子如不安居修道,有被外道讥嫌的可能,所以要在“夏首三月”开始安居办道。但是如果选下的时间在三月之前或之後,则无法与安居期相配合,所以为了不违戒律,只得依清净的菩萨而止住,不仅仅在伽蓝之中,其他清净的处所也可以做为专修的道场。而修圆觉道的行人,应“心离声闻”,大乘发心与小乘不同,不能以小乘心而修大乘道。同时在专修中“不假徒众”,不可以再领导众弟子一起修行,应一切放下,一心入观,所以不必六和共处。
“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 到了规定的安居日的时候,就在佛前对佛说这样的话:“我是比丘、比丘尼,或优婆塞、优婆夷,名字叫某某,现在居在菩萨乘的法位上,修持离一切烦恼的寂灭之行,同入於清净实相的理体住持中,运用大圆觉做为我的伽蓝,身与心都以成所作智与妙观察智而安居不动:永寂一如,平等性智,绝诸妄见,涅槃自性,顺於法性,没有二乘计著的系缚。
“我今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这里是请求佛力加持,使我在修持时,不依声闻的发心与四谛,应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相应。在三月安居中,为了真实地修持无上妙觉,不辜负这个殊胜的大因缘的缘故,所以不带领徒众一起修。
在小乘与大乘的安居意义上,宗密把它分为八种的差异:一、所依异:小乘是结界而居,大乘所依是圆觉;二、假实异:小乘是定性实有,大乘则为示现假相;三、住持异:小乘属事相,大乘为实相;四、结安异:小乘对首座作法,大乘可以独自称名;五、成安异:小乘系身不出界外成立安居,大乘则要心不起妄念才是安居;六、失安异:小乘身体超出了结界才算破坏安居,大乘妄念既起违背本性已是失坏安居;七、还界异:小乘身体不超过允许的时间与可去界别而回叫还界,大乘在起念时能不间断地觉照为还界;八、所期异:小乘惟期望阿罗汉果,大乘则求无上菩提。有这样的八异,所以经文中“不依声闻”以及成立菩萨的安居法。不拘小节就是“大因缘”,而以此“大因缘”修法中,身心无累,自在入道,所以“不系徒众”更有助於圆观。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遇三期日,随往无碍。”
善男子!这样的安居方法,是发大心的菩萨示现人间的一种安居法,并非决定执实、有修有得的安居,所以不必与小乘的三期安居日相同,如果过了三期的安居日,不妨随缘往来无碍。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这是佛慈悲告诫我们,在加行中不可取於邪谬的境界,一定要符合《圆觉经》所说的正理正行以及所证的真实境界,否则必入偏邪。因为信、解、行、证,虽然阶级有前後不同,但是所信及所证的法,元本是没有差别的,所谓“解”就是解其“信”,“修”就是修其所解,“证”也就是证其所修,所以佛特别在这里郑重提出,假使修行人所证得的境界不是本来所信的法,就不应取著。从此也可看出,平时熏入正信的大乘法种是十分重要的,到了关键时刻起了大作用。
以下是安居期中所修的法门,分为别修三观、遍修三观与互修三观的三个阶段。第一是别修三观中的静观。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於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
善男子!假使用功修道的人,初修奢摩他观,先要采用至静的工夫--把身心世界彻底歇下来,把一切有为有相的境界化为空,归於极静的境界。这时应“不起思念”,在至静中,不应起一切思惟妄念,不起空想,不生空见,不管静中的感觉以及静的境况,这样当至静达到极点时,“静极便觉”,立即就超越了动与静的结缚之相,於是圆觉便当下显现,了了分明,这是从空入中道的正观之法。
“如是初静,从於一身至一世界”,初步是身体空静,然后心逐渐从窄至宽至一个世界。“觉亦如是”,觉也同样,一身静空而一身圆觉显现,一世界空静而一世界圆觉显现。一一无非当体,但定慧力有不同,所以逐步显现。
“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
假使圆觉性光能遍满一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中有一位众生起一个念头的话,都能如实觉知,因为世界既然完全成了圆觉性光所显,那么众生也全在这个性光之中,所以众生起念,没有不能了知而照达的,好像影子入於镜里一样,镜子照了无遮。一个世界如此,百千世界也是这样,也可用电视机打譬喻,无论多少世界多少众生,都能映现。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假如你所证的境界与这里不符合,一定要细心谛观,不可谬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薰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修如幻三昧,“先当忆想”,无论坐著用功、拜佛观想、绕佛经行,要凭藉圣人的境界,所以先要忆想十方如来,十方如来无量无边,及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亦无量无边,这样在忆想中依诸佛、菩萨的智悲等种种门而渐次修行,这样勤苦地修习如幻三昧。前面的静观不用外境,而三摩如幻观中要凭藉圣德的胜境来显现的自心的功德。这一种观想在净土宗里有十六观,在密乘中有坛城、本尊、种子等观想。
天台宗里慧思大师也有讲观想,慧思大师说,观想要这样观,当我们吃饭时,要把最坏的东西把它看做是最好的东西,供养十方佛,这样供养以后,这饭的性质就产生变化,他说怎样会发神通?若觉一觉力量发不出,那先在佛前跪下,观佛显现,向佛请求,请求圣力来加持,我在那里显神通起用,虽然我们现在觉是觉了,但力量还不够、还微弱,这个时候圣人和你合一,马上显现神通。慧思大师说第二部观想不用祈求,自然而显;第三部连观想也丢掉,神通怎样用,这里都有的。所以“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味”,是慢慢地起观,有差别地观。
“广发大愿,自熏成种”,愿什么?愿求成佛,愿求了悟,愿度众生,以悲智六度等境界熏入识田成一圣种,即“广发大愿,自薰成种”。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依法成观,因观入妙,现诸真境,开发道用,如果所现境界与经不合,就不可取著。因为具体观法前面已讲过了,而且当一个人安居正修时,所运用的观法最好由师父来指导,这里就不用详细讲了,这叫三摩钵提观。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於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
若修禅那,第三种观门先要取数门,数门就是数息观门,即一呼一吸为一息之数,天台宗最详尽的六妙门(编按:请参阅作者另一著作《六妙门修证全书》)当中,分:数、随、止、观、还、净,这是很微妙渐进之门。那数门是怎样呼吸?“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心与呼吸相依,息调和了心就静了,所以了知心中生、住、异、灭的粗细妄念,及本与未,分与齐,头与绪,来龙去脉;数是数量都要知道,里面念头哪里出?是什么念头?里面的念头怎么样都看得清清楚楚,一个个念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就叫禅那的观,这是相当要紧的。念头一点一点出来都看得清清楚楚,心中了然明白,但明白不起分别,不起执著,不跟念头跑,禅宗是这样做工夫,就是观这个心,观这个心生起的变化,而不跟它走,不起分别,或者参究是谁?讲话的是谁?听声音的是谁?走路的是谁?这些都是返观。
“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
这样周遍四威仪--行、住、坐、卧中,分别这念数都知道,可以数这个念头,一个念头、两个念头,一直数到一万个念头,都不会混乱,这样数,故说“无不了知”。清清楚楚,开始是坐著观修,后来时动中起照,一切清楚,明明了了。“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
这样渐次地增进,工夫深入而至於微,到后来“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如这茶杯,百千世界一滴雨下来犹如我们前面的茶杯掉下来一样,看得清清楚楚,一点也知道,这是真实境界,那些神通是不奇怪的,这个是真实的觉性的了知,觉性显现,好比大圆镜显现一切万物一样。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是名三观初首方便。”
前面讲的不是这样的境界,就不应取著。这是三观初首入门方便。
“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於世。”
假若末法有这样的众生,这三种观都修,且都圆融无碍,而且能够勤行精进,这样就叫“如来出现於世”。因为如来示现在人世间,其真正的内因是为了劝一切有情修习正道,现在既然三观齐修,那么万行已圆备其中,所以这个人可以称做如来出世。
再进一步讲,这个人因了悟了本觉离念,就叫做佛出世。前面一章讲到离四病就能证觉而般涅槃,出世与涅槃是相对而立言,可以分作两门来分析:
一、约实义:(一)、缘起即空的真谛,既不属於出世也不属般涅槃,所以《大涅槃经》说:“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㈡、真如缘起之俗谛,那是念念处处而有如来出现於世--觉即出世,而於念念处处又入涅槃,烦恼尽故。所以《大涅槃经》又说:“菩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道,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这就是念念出世之义。又说:“无有少许处,空无佛身。”即是处处涅槃义义㈢、约第一义谛,即是常住世又常涅槃,因为在第一义谛中,是寂而常照--住世;照而常寂--涅槃。
二、约对机:有机缘的感招,那么如来在菩提树下而出现,机缘尽了之後,就在双林树间而人涅槃。所以《大涅槃经》中说:“佛子!诸佛如来为令众生生欣乐故,出现於世;欲令众生生恋慕故,示现涅槃。譬如日出普照净水器中。”因此,佛的出世与涅槃是随机而现。
“若后未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
假使以后末世根机特别钝的众生,想求佛道,但因为是大根中的下根--根钝业重,修行观门不得成就。这是因为过去所造的业太重了,应当“重发誓愿,决心欲证,加功励志,忏业断惑”。所以要起希望,不要像一般人认为我们是末法众生,不可能修证大道,不可能开悟见性,只有带业往生的份。的确,净土法门乃是遍摄群机的大法门,但如失去圆觉妙理、禅密诸宗,则净土念佛必流於形式,执著情想,生於懈怠,贪心不歇,世见不消,到了临终神识必昏而难以见佛往生。所以不可执著唯有持名号为念佛,不可执著只有西方为净土,如做为无量净土门中一种特别微妙的行门则可以,而以此反对其他一切法门则罪过弥天,求升反堕了。
所以佛劝诫根钝众生先要断自他--身心自他与法门自他的憎爱,以及嫉妒心理、谄曲的行为,应当勇猛精进,求胜进的向上之心,方有成就的一日。
“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这是第三随便互修的观法,所以说三种净观随学一种。因为有人被色相所碍,直接从空静的观照难以成就,所以先观色法如幻,到了如幻观成后,再体现空观,由此静观的奢摩他才得以完成。又有些人执定实有色法,碍於心识之中,难修幻观,先要了知色法的体性本来空无,但又不妨观见圣相而发心,这样才能修成假幻之观。又有些人修中道观难以成就虚灵绝待观,因此,先知假全是空而无有假之相,空全是假而无空之相,空假都不存在了,於是超绝了对待观,这样才成就了寂灭的禅那观。又有些人直接见到心源,才知诸法即是性体,性即是空性;空性又不坏假相而所以即假。或者单单从性而现所以是假,离性没有所现的境相而即是空。这样反复练习,如能契合,即深入观照,直至成就。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
忏悔无始业。经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非彼所闻境,
毕竟不可取。奢摩他至静,三摩正忆持,禅那明数门,
是名三净观,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钝根未成者,
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佛的偈意说:圆觉菩萨你应当知道,就你所提的问题,我现在指示你,末世一切的众生,他们发心想求无上的菩提大道,首先应当规定一个期限,即八十天、一百天、一百二十天的结期安居。结期之前先修加行。若有境界,如不与圆觉相符合,一定要注意,不可取於邪证。所修的方法有奢摩他--以至静而显性;三摩钵提--以如幻假观而入道;禅那--运用数息方法而成觉,这三种净观如能别别而修,或能遍修而勤习,叫做佛出现於世。那些钝根未得成就的人,应当经常地勤苦忏悔,以期消灭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直到一切障碍消除后,佛性真境就能现前。 ♡ 喜欢 (0)
圆觉必因觉觉而后圆,大道都以加行方臻极,道场者练心之所,悟理者起行之本,心行相应而入妙,返照照妙而观成,体之又体而全体脱落,研之又研而法界大明,一生道业功德始妙。--作者提示
下面是讲道场加行。圆觉菩萨之所以提出道场加行,是因为圆教下根众生虽解圆理,却未证真,故需要在道场中修炼。若根基好的一切地方都可以随缘修,处处是道。那么甚么叫道场?就事相而言,是在一个固定的闲静的地方,於中可以安身进道的环境,发大誓愿,克期取证。“克期”是规定一个时间来修加行道,如八十天、一百二十天等克定依法而修的期限专修成功。
“加行”就是加功用行,勇猛精进,在此过程中没有一切杂念,叫加行。意思说,有些根基差的人,对圆觉也能听懂、信解,就是做不到,做不到怎么办?心还浮躁,业障还重,这样要固定一个地方,专心修行直至修成功为止。当然这还要有师父的指导才会修成功的,没师父指导,一般在修过程中会出现偏差。所以依处、依师、依法、依心而加功用行,才是克期取证的必要条件。
“於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这章讲圆觉菩萨的咨询。圆觉是因圆行而觉悟,它表示收拢,表示这法门到这里在用功上讲是最后的收场,也是法门演绎的极致,最后的收场是把最差的机都收进去了。就是说既然我们听到圆觉、信圆觉、解圆觉,那么总能在这法门中找到适合我们修的方法,总能有使我们进入的方便。所以我们真发心的人一定能修成功,由此看出佛、菩萨是如此的慈悲与方便;佛经这么多都是反反复复引导众生。实际上讲道,圆觉只一个--不一之一,但方便却有无量。这章是法行的最后方便,所以圆觉菩萨从座上站起,顶礼佛足,恭敬地对佛说: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未世众生有大增益。”
大悲世尊啊!您为我们广说了如此清净的觉性的种种方便,使一切末世的众生有了道业上的大增益。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
现在我们都因听了圆觉的大法而开悟,通过佛的开示,大家都开悟了。
“若佛灭后,未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
假若佛灭度之后,那些未开悟的末世众生怎么办呢?既无随缘修的力量与智慧,怎样安静地住在一个地方,“修此圆觉清净境界呢?”这是问道场,末世众生有些在城市喧闹繁杂的地方,根本修不起,心乱难摄。所以说,怎样找一个安静清净的地方来修这圆觉清净境界。
“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这是问加行,在这圆觉的圆行中三种净观以那一种为首?
“唯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
这是请求,请求世尊给大众及末世众生施以大的利益,使令悟证佛道。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解处高圆,行处低微,初始一点灵明,即是终极妙觉。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於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佛对圆觉菩萨说,你能问圆觉道场加行的这样殊胜方便,就是以广大的饶益行,来利益众生,能使一切众生都人圆觉的无门之门,真是问得太好了!我就要给你们讲说圆行之法。大家现在仔细地听,这时在座大众都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後,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
佛说:“善男子!一切众生,若在佛住世时,或在佛灭度之后的正法、像法中,或者在佛法将灭的末世时,有些众生具有大乘性。”
怎样才能知道众生具大乘性?以什么为标准?
第一:其宿世中有闻熏的种,听过大乘佛法,我们温州这一带过去一直有法师、居士讲解大乘经典,大家对大乘佛法都相信,其他地方也一样,一旦闻到大乘佛法,就入於识田,这就叫闻种。我们今天讲《圆觉经》亦是闻熏了大乘种,下世的种子更加坚固更加好。
第二、对大乘经典欢喜听,对大乘经典所说的能产生信心,且亦想发心照此去修行,觉得听了以后很亲切、易了解、不难懂,这些都是根基,大家都知道,觉得自己欢喜、爱听、发心、不难懂,这些都是大乘的根性,能够一部经听完,且能够听得有味道,这根性是不错的,能够承当自己,毕竟成佛,这是相当有根性的,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有些人听几次就不再来听,这说明不适合他的根,温州市真能听懂大乘经也不是很多,但也有一定的数量。
“信佛秘密大圆觉心。”
相信佛的秘密的大圆觉心,没办法讲的真实的大圆觉心,这里闻的智慧已开。为甚么说闻慧已开?因已相信了佛所说的秘密大圆觉心,真实有,我们要证到这个境界,修到这个境界,相信佛说的都是真的,这叫闻慧。
“欲修行者。”
并且发心去修行,是进一步了,以圆觉的理、圆觉的行去用功,是已经发了菩提心了,这样叫当机。在圆觉法身来说,是当机的人,就是一个有根基的可以入道
“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假如在伽蓝、众园之中,在众人所修的清净园林里面,也就是寺院或居士林以及净修之地,安处於大众之中。或有机缘及事务的原因,没办法在空闲处专修,就可以“随分而行”,随著我们自己的情况、随著我们事情忙闲、随著平时的动静做“思察”的工夫,闲有闲的工夫、忙有忙的工夫。
“如我已说”,如我前面已经说过的。天台宗说行、住、坐、卧、做作、讲话,这叫六时。在这六时中做工夫,叫随自意三昧,这三昧是很深的,全靠平时觉照,与这里是一样,实际佛法在讲到这个关键时都是一样的,随自意三昧,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意做工夫。还有一种六个方面相对的,即根与尘相对,眼与色、耳与声等,这叫根尘相对做工夫,而在这中间,关键是一切不该起的念头不要让它起,做什么事情都先要观察,该做不该做?在做当中不动心念,不起分别,这样做止观的工夫。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
假若都没有事情,即家庭、工作等都可以放下了、清闲了,有这样的条件。但是有一点大家要注意,很多人修行修得好,身体好起来了、精神也好了、知识也懂多了,这样能量足了,随便的用掉,就是到外面与人说说话,到处玩一玩或者搞热闹,或者认为自己有力量可以去护法了,都散在外面,这是相当可惜的,这正是初步梯阶刚迈上,正要藉这样的力量走到顶峰,却不知珍惜的随意地浪费了。因此,很多人有点能量了,用功用出来了,然后掉在世俗的善事上,一世又白过了,下一世还带着这一世的习气。因为忙忙碌碌的一生,使工夫退失,下一生必然要从头开始,同时又夹杂著许多的世情染著、俗气、习气,这是很多人修不成就的原因,所以修进步的人要得耐住寂寞,身心有安静相,在逐渐地积累中,他的心量也扩大了,心也静如止水,照物无碍,在作用处便能显示力量,能帮助众生,他是不动的。但是很多人不是这样做,有点能量了、身体好了,就东忙西忙、东奔西跑,这样的人太多了!
“即建道场。”
假如没弘法利生的外事因缘,就要建立道场,安心修持佛法。
“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
为了约束身心,应当规定一个时间,所以应当建立一个期限,长期是一百二十日、中期是一百日、短期是八十日;根基差的、业障重的人立个长期的,恐怕自己时间不够,不证三昧,所以在最后一定要证三昧。中根人一百天,上根人八十天,这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讲法是根基差的人,长时间地修,耐不住的,时间就修短一点的,中根人还是修中期的。菩萨若愿力大的要长期的,这种说或那种说法都是可以的,看情况而定。
“安置静居。”
一定要安排一个清净的地方,房屋清净、环境清净、没喧闹的声音;衣著清净、饮食清净、布置清净。过去有用雪山白牛的粪建道场,地面要清洁,我们建道场一定要清净庄严,杂染都要离开,布置得庄严是有利於摄心用功的。一个房间应达到内外清净,符合事理。
“若佛现在,当正思惟。”
假若佛住世时,要面对佛的慈容,“当正思惟”就是不用设佛像,对佛思维,恭敬佛。因佛是真善知识,可以面对圣容而思惟佛的智德、悲智与断德。
“若佛灭后,施设形象。”
佛若灭度之后,要用泥塑、木雕、彩画等安立佛像,要以恭恭敬敬的心去布置,并需要灯烛、鲜花、大悲水等供养,这些都是表示敬心,都是表法的。佛像是表像的德,那么鲜花是表示佛的智慧,灯烛表示光明,焚香表示清净等等。
“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
“心存”,心中存著佛德。“目想”,用眼睛注视著佛像;於是“生正忆念”,生起正确的忆念,不求保佑,不求世俗利益,只求证三昧、成佛道、入圆觉,“还同如来常住之日”,这种恭敬心就像佛住世时一样。
“悬诸幡花,经三七日。”
幡表示说法的标志,在寺院中是需要的,在家居住不一定需要。花表示庄严,最好用鲜花来供佛。如在道场中,若有条件,专门有人供应鲜花,每天换一次,大悲水天天换,水果也天天供,这样才更显得恭敬。
开始时,需要经过三七二十一天。这三七天表示甚么?表示做准备,做正观前的基本工作。这里有八种:供养、赞佛、礼佛、忏悔、劝请(勤请佛住世,来加持我们)、随喜功德、迥向、发愿,应一一随力而行。
“稽首十方诸佛名字。”
稽首十方诸佛的名号。“稽首”,五体投地地礼拜。礼佛有七种礼法
一是我礼。以骄慢心礼佛,就像有些文人,进寺院礼佛,表面上看他们是拜佛的,但心里却认为这些是宗教、迷信,这是骄慢。
二是唱和礼。如亲戚、朋友念佛礼佛,我们也跟著他们礼佛,而心中根本没想着怎样恭敬佛,这不是真的礼佛。
三是恭敬礼。恭恭敬敬地拜佛,这是最起码的条件。
四是无相礼。是深入法性,离开能所的相。
五是起用礼。观身体与佛都是从缘起,缘起的法如幻如影,普运身心遍礼一切;如众生有多少佛有多少,我化起就有多少;如佛有千尊佛,我们就化起有一千个人来拜佛,这样的观是比较难的,这叫起用礼,这在密宗中是有的。有些师父工夫高、禅定深,当礼佛时当下即能显现无数的佛,同时化作无数的佛子恭敬拜下。
六是内观礼。单单礼拜身心中的法身真佛,不缘想外面的佛,当体显现法身真佛。
七是实相礼。无论是内或外、凡夫与佛,都是同体的实相,在实相一真中,假使有佛可以作为自心礼拜的对象,也是邪见。因为行实相礼的人,观自身即是实相,观佛也是实相,所以,以不礼而行一切礼,平等无著。文殊菩萨也讲:“不生不灭故,敬礼无所观。”
在七种礼拜中,后面的四种礼都属於观行,就是说第四礼是空观,礼真谛佛,入法之性;第五礼是假观,礼俗谛佛;第六礼是中观,礼第一义谛佛,不计著空色,直见本觉真性;第七礼是三观一心,礼三谛一佛,不取真也不弃假,是泯绝无寄。这部经裹是修观前的方便,是属於随相门中,所以相当於第三恭敬礼与第五起用礼。
“求哀忏悔。”
“求哀”是求佛加持哀愍我们的无知与惑业,“忏”是向佛陈述自己过去的罪业,“悔”是改往修来,使自己在佛的摄受中,把往昔的一切罪障消净。
“遇善境界。”
忏悔清净后,得到佛慈悲的感应,有的见到佛像,有的看见光明。如果在这时“不作圣心”不认为自己成圣了,那么“名善境界”;反之“若作圣解,即堕群邪”。所以用功人在遇到善境界时,一定要不起分别取舍的心,无心安住,不动不惑,透现无碍,方入真实。
“得心轻安。”这是指获得利益,业障忏除后,身心调适而顺畅,轻松通利,安乐和平,神爽而气清,四肢百骸柔软润泽。凡是诚心礼佛、忏悔,或念诵的人,都能得到这样的利益,尤其初发心的人特别明显。
“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过了三七日之後,就应“一向摄念”了,意思是基础已经打好,应当会归助缘而入於实际。因为初入道场时,尘劳烦恼的心念比较粗重,所以先藉佛缘等殊胜的因缘而消业障得感应,诚心既然已经具备,应当入实际理地而摄归正念。《大乘起信论》说:“若修止者,住於静处,端坐正意,乃至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於正念。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
这里开始指向真实的修证工夫。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过去佛住世时,三月十五至七月十五是结夏安居的日子,一方面是印度在这个时候,属雨季,行走不便,其次是佛弟子如不安居修道,有被外道讥嫌的可能,所以要在“夏首三月”开始安居办道。但是如果选下的时间在三月之前或之後,则无法与安居期相配合,所以为了不违戒律,只得依清净的菩萨而止住,不仅仅在伽蓝之中,其他清净的处所也可以做为专修的道场。而修圆觉道的行人,应“心离声闻”,大乘发心与小乘不同,不能以小乘心而修大乘道。同时在专修中“不假徒众”,不可以再领导众弟子一起修行,应一切放下,一心入观,所以不必六和共处。
“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 到了规定的安居日的时候,就在佛前对佛说这样的话:“我是比丘、比丘尼,或优婆塞、优婆夷,名字叫某某,现在居在菩萨乘的法位上,修持离一切烦恼的寂灭之行,同入於清净实相的理体住持中,运用大圆觉做为我的伽蓝,身与心都以成所作智与妙观察智而安居不动:永寂一如,平等性智,绝诸妄见,涅槃自性,顺於法性,没有二乘计著的系缚。
“我今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这里是请求佛力加持,使我在修持时,不依声闻的发心与四谛,应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相应。在三月安居中,为了真实地修持无上妙觉,不辜负这个殊胜的大因缘的缘故,所以不带领徒众一起修。
在小乘与大乘的安居意义上,宗密把它分为八种的差异:一、所依异:小乘是结界而居,大乘所依是圆觉;二、假实异:小乘是定性实有,大乘则为示现假相;三、住持异:小乘属事相,大乘为实相;四、结安异:小乘对首座作法,大乘可以独自称名;五、成安异:小乘系身不出界外成立安居,大乘则要心不起妄念才是安居;六、失安异:小乘身体超出了结界才算破坏安居,大乘妄念既起违背本性已是失坏安居;七、还界异:小乘身体不超过允许的时间与可去界别而回叫还界,大乘在起念时能不间断地觉照为还界;八、所期异:小乘惟期望阿罗汉果,大乘则求无上菩提。有这样的八异,所以经文中“不依声闻”以及成立菩萨的安居法。不拘小节就是“大因缘”,而以此“大因缘”修法中,身心无累,自在入道,所以“不系徒众”更有助於圆观。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遇三期日,随往无碍。”
善男子!这样的安居方法,是发大心的菩萨示现人间的一种安居法,并非决定执实、有修有得的安居,所以不必与小乘的三期安居日相同,如果过了三期的安居日,不妨随缘往来无碍。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这是佛慈悲告诫我们,在加行中不可取於邪谬的境界,一定要符合《圆觉经》所说的正理正行以及所证的真实境界,否则必入偏邪。因为信、解、行、证,虽然阶级有前後不同,但是所信及所证的法,元本是没有差别的,所谓“解”就是解其“信”,“修”就是修其所解,“证”也就是证其所修,所以佛特别在这里郑重提出,假使修行人所证得的境界不是本来所信的法,就不应取著。从此也可看出,平时熏入正信的大乘法种是十分重要的,到了关键时刻起了大作用。
以下是安居期中所修的法门,分为别修三观、遍修三观与互修三观的三个阶段。第一是别修三观中的静观。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於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
善男子!假使用功修道的人,初修奢摩他观,先要采用至静的工夫--把身心世界彻底歇下来,把一切有为有相的境界化为空,归於极静的境界。这时应“不起思念”,在至静中,不应起一切思惟妄念,不起空想,不生空见,不管静中的感觉以及静的境况,这样当至静达到极点时,“静极便觉”,立即就超越了动与静的结缚之相,於是圆觉便当下显现,了了分明,这是从空入中道的正观之法。
“如是初静,从於一身至一世界”,初步是身体空静,然后心逐渐从窄至宽至一个世界。“觉亦如是”,觉也同样,一身静空而一身圆觉显现,一世界空静而一世界圆觉显现。一一无非当体,但定慧力有不同,所以逐步显现。
“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
假使圆觉性光能遍满一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中有一位众生起一个念头的话,都能如实觉知,因为世界既然完全成了圆觉性光所显,那么众生也全在这个性光之中,所以众生起念,没有不能了知而照达的,好像影子入於镜里一样,镜子照了无遮。一个世界如此,百千世界也是这样,也可用电视机打譬喻,无论多少世界多少众生,都能映现。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假如你所证的境界与这里不符合,一定要细心谛观,不可谬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薰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修如幻三昧,“先当忆想”,无论坐著用功、拜佛观想、绕佛经行,要凭藉圣人的境界,所以先要忆想十方如来,十方如来无量无边,及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亦无量无边,这样在忆想中依诸佛、菩萨的智悲等种种门而渐次修行,这样勤苦地修习如幻三昧。前面的静观不用外境,而三摩如幻观中要凭藉圣德的胜境来显现的自心的功德。这一种观想在净土宗里有十六观,在密乘中有坛城、本尊、种子等观想。
天台宗里慧思大师也有讲观想,慧思大师说,观想要这样观,当我们吃饭时,要把最坏的东西把它看做是最好的东西,供养十方佛,这样供养以后,这饭的性质就产生变化,他说怎样会发神通?若觉一觉力量发不出,那先在佛前跪下,观佛显现,向佛请求,请求圣力来加持,我在那里显神通起用,虽然我们现在觉是觉了,但力量还不够、还微弱,这个时候圣人和你合一,马上显现神通。慧思大师说第二部观想不用祈求,自然而显;第三部连观想也丢掉,神通怎样用,这里都有的。所以“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味”,是慢慢地起观,有差别地观。
“广发大愿,自熏成种”,愿什么?愿求成佛,愿求了悟,愿度众生,以悲智六度等境界熏入识田成一圣种,即“广发大愿,自薰成种”。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依法成观,因观入妙,现诸真境,开发道用,如果所现境界与经不合,就不可取著。因为具体观法前面已讲过了,而且当一个人安居正修时,所运用的观法最好由师父来指导,这里就不用详细讲了,这叫三摩钵提观。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於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
若修禅那,第三种观门先要取数门,数门就是数息观门,即一呼一吸为一息之数,天台宗最详尽的六妙门(编按:请参阅作者另一著作《六妙门修证全书》)当中,分:数、随、止、观、还、净,这是很微妙渐进之门。那数门是怎样呼吸?“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心与呼吸相依,息调和了心就静了,所以了知心中生、住、异、灭的粗细妄念,及本与未,分与齐,头与绪,来龙去脉;数是数量都要知道,里面念头哪里出?是什么念头?里面的念头怎么样都看得清清楚楚,一个个念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就叫禅那的观,这是相当要紧的。念头一点一点出来都看得清清楚楚,心中了然明白,但明白不起分别,不起执著,不跟念头跑,禅宗是这样做工夫,就是观这个心,观这个心生起的变化,而不跟它走,不起分别,或者参究是谁?讲话的是谁?听声音的是谁?走路的是谁?这些都是返观。
“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
这样周遍四威仪--行、住、坐、卧中,分别这念数都知道,可以数这个念头,一个念头、两个念头,一直数到一万个念头,都不会混乱,这样数,故说“无不了知”。清清楚楚,开始是坐著观修,后来时动中起照,一切清楚,明明了了。“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
这样渐次地增进,工夫深入而至於微,到后来“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如这茶杯,百千世界一滴雨下来犹如我们前面的茶杯掉下来一样,看得清清楚楚,一点也知道,这是真实境界,那些神通是不奇怪的,这个是真实的觉性的了知,觉性显现,好比大圆镜显现一切万物一样。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是名三观初首方便。”
前面讲的不是这样的境界,就不应取著。这是三观初首入门方便。
“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於世。”
假若末法有这样的众生,这三种观都修,且都圆融无碍,而且能够勤行精进,这样就叫“如来出现於世”。因为如来示现在人世间,其真正的内因是为了劝一切有情修习正道,现在既然三观齐修,那么万行已圆备其中,所以这个人可以称做如来出世。
再进一步讲,这个人因了悟了本觉离念,就叫做佛出世。前面一章讲到离四病就能证觉而般涅槃,出世与涅槃是相对而立言,可以分作两门来分析:
一、约实义:(一)、缘起即空的真谛,既不属於出世也不属般涅槃,所以《大涅槃经》说:“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㈡、真如缘起之俗谛,那是念念处处而有如来出现於世--觉即出世,而於念念处处又入涅槃,烦恼尽故。所以《大涅槃经》又说:“菩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道,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这就是念念出世之义。又说:“无有少许处,空无佛身。”即是处处涅槃义义㈢、约第一义谛,即是常住世又常涅槃,因为在第一义谛中,是寂而常照--住世;照而常寂--涅槃。
二、约对机:有机缘的感招,那么如来在菩提树下而出现,机缘尽了之後,就在双林树间而人涅槃。所以《大涅槃经》中说:“佛子!诸佛如来为令众生生欣乐故,出现於世;欲令众生生恋慕故,示现涅槃。譬如日出普照净水器中。”因此,佛的出世与涅槃是随机而现。
“若后未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
假使以后末世根机特别钝的众生,想求佛道,但因为是大根中的下根--根钝业重,修行观门不得成就。这是因为过去所造的业太重了,应当“重发誓愿,决心欲证,加功励志,忏业断惑”。所以要起希望,不要像一般人认为我们是末法众生,不可能修证大道,不可能开悟见性,只有带业往生的份。的确,净土法门乃是遍摄群机的大法门,但如失去圆觉妙理、禅密诸宗,则净土念佛必流於形式,执著情想,生於懈怠,贪心不歇,世见不消,到了临终神识必昏而难以见佛往生。所以不可执著唯有持名号为念佛,不可执著只有西方为净土,如做为无量净土门中一种特别微妙的行门则可以,而以此反对其他一切法门则罪过弥天,求升反堕了。
所以佛劝诫根钝众生先要断自他--身心自他与法门自他的憎爱,以及嫉妒心理、谄曲的行为,应当勇猛精进,求胜进的向上之心,方有成就的一日。
“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这是第三随便互修的观法,所以说三种净观随学一种。因为有人被色相所碍,直接从空静的观照难以成就,所以先观色法如幻,到了如幻观成后,再体现空观,由此静观的奢摩他才得以完成。又有些人执定实有色法,碍於心识之中,难修幻观,先要了知色法的体性本来空无,但又不妨观见圣相而发心,这样才能修成假幻之观。又有些人修中道观难以成就虚灵绝待观,因此,先知假全是空而无有假之相,空全是假而无空之相,空假都不存在了,於是超绝了对待观,这样才成就了寂灭的禅那观。又有些人直接见到心源,才知诸法即是性体,性即是空性;空性又不坏假相而所以即假。或者单单从性而现所以是假,离性没有所现的境相而即是空。这样反复练习,如能契合,即深入观照,直至成就。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
忏悔无始业。经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非彼所闻境,
毕竟不可取。奢摩他至静,三摩正忆持,禅那明数门,
是名三净观,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钝根未成者,
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佛的偈意说:圆觉菩萨你应当知道,就你所提的问题,我现在指示你,末世一切的众生,他们发心想求无上的菩提大道,首先应当规定一个期限,即八十天、一百天、一百二十天的结期安居。结期之前先修加行。若有境界,如不与圆觉相符合,一定要注意,不可取於邪证。所修的方法有奢摩他--以至静而显性;三摩钵提--以如幻假观而入道;禅那--运用数息方法而成觉,这三种净观如能别别而修,或能遍修而勤习,叫做佛出现於世。那些钝根未得成就的人,应当经常地勤苦忏悔,以期消灭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直到一切障碍消除后,佛性真境就能现前。 ♡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