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法师开示

其它法师: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证(悟源)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大乘瑜伽止观的修证
悟源
闽南佛学


  佛法不唯是理论的发挥,而且亦重视於行为的实践。学习佛法,若偏学理论,而不去实践:犹如肚饿说食,终不得饱.所以,说的一丈不如行的一寸。故佛教主张解行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如伺实践呢?就是要修大乘瑜伽止观,因一切佛法的实践,不外於止观法门.而真正发心烦恼,悟佛心源,截断生死流,非修止观法门无有是处。
  止观止是止—切虚妄分别杂念,籍心於一境,专注不乱。使心不乱。观,即观—切法无自性.缘生缘减,幻化不实,了不可得.止能生定,定後起观,开发人人本具的智慧,有智慧这把利剑,才能断除烦恼,所知二障的系缚,证得宇宙人生的真理。
  修大乘瑜伽止观,首先,要以佛陀所说的十二分教为依止.世出世间法,就其实体来本不可以用语言表示,但为使众生,悟达离言法性,权且方便,假安立各种名相.修止观要依这些教理去实践,因多闻多熏佛法,是修止观的亲因缘;离此无可修。而对经教认真地听闻,闻後自己静静地思考,对佛法有—初步领悟後,进—步勇猛精进地修,渐渐地就能与真理相应。所以说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但不得唯重闻思,忽略修的实践,亦不得唯重修,忽略闻思的过程,三慧俱得方便安住。
  修大乘止观,不仅要依十二分教,还得住於无上菩提大愿,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悲颐.大乘止观是成佛的要道,度生的妙门.自利利他,都不能缺少它。有了菩提心愿的崇高目标,如此沿着目标前进,就能预人大乘菩萨之林,趣向无上菩提道。而小乘修行者,视三界如火宅,速求自身解脱,不发菩提大愿。只自利而不利他,所以只得解脱身,不究竟。修大乘瑜伽止观行者,能不住菩提愿中努力修行吗?
  获得止观方祛是修止观时,对佛陀宣说的教理,能够认真地闻,善意地接受,并且善巧地思惟,这是修止观前的方便行.因听闻正法时,把能缘的心,收摄在所修的定内,使其不向外奔放,内心绝对远离骄慢、轻蔑、怯弱、散乱及种种杂染的过失.名止成就,然後,依止起观,对所听法中,所诠的意义,能够无倒领受,受持不忘。如法合理地思惟,对内定所行影像,作深深地观察;生起殊胜的理解,了知修止观时,定中所现的境界,皆饿们心识所变现,心外无—物,而舍离心相,若如此即是修观成就。
  对於止观的种类有好多种:(一)止舆观各有三种,即三止三观。三观;一者纯粹是思惟定中所现的相分境名有相观。二者由慧的力量。对那定中境界进行判断选择,属於粗的思惟,名寻求观.三者由慧的力量,对那些了解的境界,作进—步的考察、思惟,判断,属细的思惟。名伺察观.依照止观的次第说,先修止後修观,观是依止而生的。即有能依的三种观,就有所依的三种止.也就是随有相观的止,随寻求观的止,随伺察观的止,
  (二)色界四弹定:初禅,离生喜乐定;二禅,定生喜乐定;三禅,离喜妙乐定;四舍念清净定.还有无色界四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定。复有四无量定,慈无量定,悲无量定,喜无量定,乐无量定。
  (三)大乘止观还分依法止观与不依法止观二类。一类随着自已听闻教理后,作意思惟,明白道理后,去修习止观,而得成就为依法止观。另一类是没依教理去闻思修,而是依善知识,指悟过来的师父、善知识教导其如何入止观门,如何对治定中所现境。这样顺善知识指的方向去修止观,而得成就为不依法止观。前者是以教理为主,后者以师教为主的。
  (四)修习止观还有缘总法止观与别法止观。如果有人依个别经论,如《楞严经》或《童蒙小止观》去修,为别法止观。另有人是缘一切经典,把握所有经典的根本思想去修,为总法止观。
  (五)缘小总法、大总法,无量总法三种止观。根据某一经论的共相,作意思惟为小总法止观。根据如来十二分教,把它们集为一团,再提炼所有经典的共相通理,作意思惟为大总法止观。根据过去现在未来所有无量诸佛的教法,无量法句文句,提炼无量法的共相,作意思惟,是名缘无量总法止观。
  (六)有寻有伺止观,无寻惟伺止观,无寻无伺止观。对于教相产生粗相的强的分别心二障粗重所依;二者能够离种种虚妄分别的错误思想而得亲证真如的极大快乐;三者能理解分别世间千差万别的事物的实相,无量法光;四者成佛时所作圆满,与真如佛果相应的根本无分别智恒现在前;五者为法身的成就圆满,修真如观的成就,即发无漏因,成就无漏果。
  (七)有寻有伺止观,无寻惟伺止观,无寻无伺止观。对于教相产生粗的强的分别心去观察判断为有寻有伺止观;对于所观察境界,没有粗显的观察分别判断,而有微细的思惟领受为无寻惟伺止观;通过修止观对止观的法相,久而久之,不去作意领受观察判断为无寻无伺止观。
  古德曰“见事迷事即凡夫,见事不迷即圣人。”《金刚经》说:“若是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说明悟证真理,要透过事物的假相,去认识其本质,也就是要修真如观。修此观可以遣除诸法的法相及义相。法相即名文字身等教理。就名来说,如生死、涅槃、烦恼、菩提等名称,不过都是识上现起名言相,诸名及名自性都是了不可得。义相指文字所显的义理。义是名所反应的思想,把名与义的自性差别相,统统地扫除,认识无能缘的智与所缘的境。另外,在修真如观过程中,出现各种定境,心生贪着时,可用空来对治。例如,对平时学的经典如《法华经》等,在修止观思想中充满文字,干摄防碍修止观,那就观一切法的空性,空空掉一切不要执着。而对真如观这法门,亦不得有真如观想,否者会被心魔所转。
  总而言之,修大乘瑜珈止观行者,既懂得依止法门,又获得止观方法,及止观中应除遣法相。然后依七真如,观一切法的实相,修四寻伺,四如实智,对名义自性差别的考察无少许法可得。这样认识事物的真相,再不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以殊胜定心,善于考察决择法的实智。恒常不断地修真如观,降伏烦恼,五盖,五系皆远离,心自然而然地静下来,渐渐修行,定功加深,智慧渐增,去佛道不远了。经曰:“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即至,如梦忽悟,如意忽忆,方省已物不从他得。”止观修行者,资料充足,恰如饿得食,热得凉,贫人遇宝,婴儿见娘,飘舟到岸,孤客还乡,无限欢喜证入初地。接着加功用行,地地破一分无明,证一分真如。我法二空,能所双泯,空有俱忘,情尽体露证菩提道,登涅槃城,与十方诸佛菩萨同一鼻孔出气。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