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六 净土初祖庐山慧远大师往生日—肇启莲宗 畅佛本怀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2021年9月12日,农历八月初六
一、出生书香,聪颖博学
中国净土宗初祖——庐山东林寺开山祖师远公大师,东晋时代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世代书香之家。远公从小资质聪颖,勤思敏学,十三岁时便随舅父游学许昌、洛阳等地。精通儒学,旁通老庄。
二、听经彻悟,舍俗出家
远公二十一岁时,偕同母弟慧持前往太行山聆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于是悟彻真谛,感叹地说:“儒道九流学说,皆如糠秕。”于是发心舍俗出家,随从道安法师修行。
三、精进办道,师寄重托
远公大师出家后,卓尔不群,发心广大,“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任”,精进为道,无时或懈,道念日纯。道安大师常常赞叹说:“使佛道流布中国的使命,就寄托在慧远身上了!”于此可见远公的器识超出常伦。
四、讲经说法,辩才无碍
远公二十四岁时,便开始升座讲经说法,听众有不能理解的地方,远公便援引庄子的义理为连类,采用格义方法,令听众清楚地领悟。由于这种讲经的善巧方便,道安大师便特许远公阅读外道典籍。
五、著述妙论,暗与道合
远公讲道之余亦勤以著述,相传鸠摩罗什大师读到远公所著《法性论》后,大加赞叹云:“边方未见经,便暗与理合,岂不妙哉!”
六、师徒离别,驻锡庐山
在弘法传道的过程中,许多人皈投到远公座下。东晋太元四年,道安大师为前秦苻坚所执,往长安,其徒众星散,远公率领弟子数十人,打算去广东罗浮山,路过浔阳,见庐山清净,足可息心敛影办道,于是驻锡庐山的龙泉精舍。
七、广开法筵,启建东林
时有远公的道友慧永,对刺史桓伊说:“远公刚刚开始弘法,就有很多的徒众来亲近他,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追随者,如没有一个比较大的道场,那怎么行呢?”桓伊听了这话,发心建造东林寺。
八、影不出山,修身弘道
远公自此以东林为道场,修身弘道,著书立说,三十余年迹不入俗,影不出山。由于远公的德望,使当时的东林寺成为南方佛教的中心。天竺僧侣,望风遥仰,“东向稽首,献心庐岳”。庐山东林寺与长安逍遥园鸠摩罗什译场,作为南北两大佛教中心,遥相呼应。
九、德高望众,道俗归仰
远公荷负至教,垂裕天人。举几事为例:陶渊明耽湎于酒,而远公与之交往甚密,欲其参加莲社,简小节而取其旷达;朝廷叛军首领卢循,远公执手叙旧,慈怀平等。足证祖师风范,高山仰止。
十、结社念佛,共期西方
远公在庐山东林寺结莲社,率众精进念佛,共期西方。凿池种莲,在水中立十二品莲叶,随波旋转,分刻昼夜作为行道的节制,称为莲漏。由于修行的理论与方法正确,莲社一百二十三人,均有往生净土的瑞相。
十一、三见弥陀,上品往生
远公临终预知时至,将一生三次见佛的事实告知弟子,制订遗嘱,依古礼露其形骸于松林,与鸟兽结缘。至期果然安坐而化,上品往生。享寿八十三岁。
十二、塔落西岭,德被千古
远公大师往生,道俗奔丧,络绎不绝。四众弟子不忍露骸松林,便奉其全躯葬于西岭,治冢垒塔,谢灵运作碑文,以铭其德。后人在寺中图画远公像,令人瞻仰。远公大师德业广被,自晋至宋历代帝王谥号追荐多达五次。
以特别法,永为世范。
意旨暗合于行愿,中外流通遍。
普令庸彦,大事即生办。
肇启莲宗福震旦,畅佛本怀垂方便。
圆音一阐土归庐,大法将弘神运殿。
一切法门从此流,一切行门从此办。
致令各宗尽朝宗,万川赴海依行愿。
下一篇:农历八月十五 月光菩萨圣诞
热点推荐
-
农历三月十六 恭迎准提菩萨圣诞—稽
我闻诸佛出生处,本从微妙秘密印。 密印即是诸佛心,散入众生妄想梦。 梦想若破诸...
-
2024年诸佛菩萨圣诞日
我们皈依三宝,随佛修学,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进而还要以大悲心福慧双修,让自...
-
大势至菩萨圣诞、简介,大势至菩萨智
大势至菩萨圣诞:农历七月十三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慈悲即是观音,喜舍...
-
腊月初一 净土四祖法照大师往生日
法照大师(747821),身世事迹多不详。一说大师是南梁人,初由东吴来庐山,慕远公芳...
-
地藏菩萨圣诞 发愿三界六道众生早得
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圣诞 发愿三界六道众生早得解脱 己亥农历七月廿九 (2020年9月16日...
精华推荐
-
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恭逢佛欢喜日
盂兰盆是梵语之音译,意为救倒悬,意即解救先亡倒悬之苦,而盛设种种供养,奉施三...
-
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纪念
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纪念日 观无量寿经: 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 即见十...
-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日
农历四月廿八恭迎药王菩萨圣诞日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 药王菩萨,意思是施与良药、救...
-
大年初一: 弥勒菩萨圣诞,欢喜过新年
2024龙年大吉 2024年2月10日 甲辰年农历正月初一 恭迎:弥勒菩萨圣诞日 春节 这一天是全...
-
2024年诸佛菩萨圣诞日
我们皈依三宝,随佛修学,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进而还要以大悲心福慧双修,让自...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