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来化解脾气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台湾地区的人民非常容易生气,百分之五十的人每天都会生气,百分之六十的人每个星期都会生气,而他们最常生气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家人。
生气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身体上的问题,有的是观念上的问题,有的是气候、环境的关系,甚至是他人带来的烦恼。由此可知,生气的因素不一定完全由自己控制,也不一定是自己修养不好。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修养够好,纵然有各种因素使自己生气,还是可以用智慧来化解。生气在表面上是生别人的气,好像令别人痛苦,但实际上对自己最不好,自己才是最大的输家。因为生气时,心脏跳动得厉害,导致脸红脖子粗,血液循环和呼吸也会变得不正常,甚至还会分泌肾上腺素,这些因情绪变化造成的生理反应都对身体有害。
有些人认为生气也许能控制、威吓别人,或者让别人屈服,但这种方法用一、两次可能有效,经常使用就不灵了。虽然有时候不是真正动肝火的生气,而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但如果是打从内心产生要对付、征服、压制别人的想法,那就需要反省检讨了。
有些人因为无法压制怒气,就以为生气是正常的,还理直气壮地说:‘任谁都会生气!’所以既没有想过要让自己不生气,也认为不生气才是难过的事。在这种放任的心理下,便渐渐养成易怒的习性。一旦生起气来,脸色就很难看,让人一看就害怕,只好勉为其难的让他三分;虽然生气可能让他占到一点便宜,却失去了友谊、健康与平静的心,损失最大的其实是自己。
例如,夫妻或朋友之间的吵架,如果一方先吵,另一方可能会吵得更凶、声音更大,往往闹到拳脚相向、不可收拾的地步。或是像媒体经常报导一言不合就把对方打死的新闻,甚至只因为瞪了对方一眼就被杀死,这些杀人的人,始料未及自己会气愤到动手杀人,他们大多是一时冲动,控制不了自己而铸下大错。
既然生气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那么学习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便是生活中必要的情绪管理。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可以试著从两方面来改善:一是观念的调整,另一是方法的辅助。
所谓观念的调整,是以‘因缘观’来观照自己。透过观照来觉知:生气的对象不一定是值得生气的,生气的事不一定是需要生气的,解决问题也不一定非生气不可,生气通常只会让情况更糟。如果能够明白,让你生气的人与事都不过是因缘假合,并不会永远存在,你就不会再生气了。
在方法方面,当你感觉到快要生气时,可以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到鼻孔的呼吸,感觉、体验、享受自己的呼吸,渐渐地,心情就会平静下来,不再那么气愤。
你也可以试著这样想:‘可能是对方有意要惹我生气,希望我发脾气让自己痛苦,所以千万不要上当。’既然不愿上当,就要一笑置之,这样就不会气坏自己。
♡ 喜欢 (0)上一篇:如何看待职场上的公平问题
下一篇:事必躬亲成就不了大事
热点推荐
-
怎样做一个居士
怎样做一个居士 圣严法师 著 目录 一、三类法门 二、解脱道与菩萨道 三、居士宜修菩...
-
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简介
圣严法师 严法师(19302009),俗名张保康,江苏南通人。十三岁在故居的狼山广教禅寺出...
-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这八种苦难
人生短暂,快乐有尽而苦难无穷。 在佛教的基本教义四圣谛中,苦谛是最关键的一谛,...
-
圣严法师:给人方便就是成就自己
给人方便等于自己方便,这是不变的真理。可是,有很多人只看到现实的,眼前的利益...
精华推荐
-
怎样做一个居士
怎样做一个居士 圣严法师 著 目录 一、三类法门 二、解脱道与菩萨道 三、居士宜修菩...
-
圣严法师:给人方便就是成就自己
给人方便等于自己方便,这是不变的真理。可是,有很多人只看到现实的,眼前的利益...
-
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简介
圣严法师 严法师(19302009),俗名张保康,江苏南通人。十三岁在故居的狼山广教禅寺出...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