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果经 II 注疏篇 观智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观智(vipassanà¤àõa)
85. 当他的心如此专注、清净、光明、无垢、无瑕、柔软、适业、稳固与达到不动摇时
注:他显示该比丘已经透过十四种御心法掌握八定。其余的应当依照《清净道论》(第12章.第13-19节)里所解释的来理解。
他引导其心,使心倾向于智见
注:在此,「智见」(¤àõadassana)可以是指道智、果智、一切知智、省察智或观智。在「贤友,什么是为了智见清净才跟随世尊而过的梵行生活?」这一句经文(《中部》24)里,道智被称为「智见」。在「这是另一个过人之境、圣者的智见成就、已获得的舒适住处。」这一句经文(《中部》31)里,智见是果智。在「当时智见在世尊(的心中)生起,(了知)阿拉拉加拉麻(âlàra Kàlàma)已在七天前去世了。」这一句经文(《中部》26)里,它是一切知智。在「智见在我(心中)生起:『我的解脱不可动摇;这是我的最后一生。』」这一句经文(《中部》26)里,它是省察智。然而,在此,当说到「他使心倾向于智见」时,称为「智见」的是观智。
「他使心倾向」:他使自己的心倾斜、滑向、斜向于产生观智。
这是我的身体,拥有色身,由四大所组成,源自父亲与母亲,依靠饭与粥来增进它、它是无常的、会受到触痛与压迫、会解体与分散
注:它是无常的,因为在存在之后,它不复存在。它会受到触痛,因为它被涂上(香水等),以便去除臭味。它会受到压迫,因为它被按摩,以便去除肢体的不适,而且当小孩子拥有由于在胎内(受到挤压而)变得畸形的肢体,在婴儿时期,他们被摆放躺在两腿之间,以及被拉扯、推压,以便他们的肢体恢复正常的形状。它会解体与分散,因为虽然获得如此保养,它的本质就是要分解四散。其中六词表示生起,最后二词与无常则表示坏灭。
新疏:(经中的)这九个词显示观照身体必须遭受生起与坏灭。表示生起的六个词是:拥有色身、由四大所组成、源自父亲与母亲、依靠饭与粥来增进它、会受到触痛、会受到压迫。
问:坦白说,说中间三个词表示生起是正确的,因为它们传达了那样的含义。但是怎么能够说没有传达该含义的「拥有色身、会受到触痛、会受到压迫」这些词句表示生起是正确的?
答:是正确的,因为它们的确传达了那样的含义。「拥有色身」一词传达「具有色身」的含义,因为色身包括作为自己的缘的火界与食素[76]。「会受到触痛、会受到压迫」这两个词则传达了「透过产生适当的色身而获得正常形状」的含义。
而这是我的心,依靠色身支持,并且紧系于色身
注:心依靠且紧系于由四大组成的身体。
新疏:这么说是因为「观心」(vipassanàcitta)依靠包括在色身之内的心所依处的支持。因为只有当时发生的观心立刻被直接识知为:「这是我的心。」它紧系于色身,因为它不能脱离色身地生起,也因为它缘取称为「色身」的色法为目标。
86. 注:应当如下地理解宝石譬喻的用法。宝石好比色身,穿过其中的线好比观智[77]。视力敏锐的人好比证得观智的比丘。该人把宝石拿在手中,检察它,而且清楚地了知「这是一颗宝石」的时刻,就好比该比丘把心倾向于观智之后坐下,清晰地了知由四大组成的色身。该人清楚地了知「有一条线穿过其中」的时刻,就好比该比丘把心倾向于观智之后坐下,清晰地了知触五法[78],或一切心与心所法,或只是观智,缘取它为目标。
新疏:「缘取它为目标」(tadàrammaõàna§):它们缘取称为「色身」的色法为目标。透过提及触五法及一切心与心所法,观心的各种法也已经包括在内。
问:那么为什么提到观心本身?
答:因为「而这是我的心,依靠色身支持,并且紧系于色身」这一句经文可以只是指观心而已。因为在以观智了知「这是我的身体」之后,他如此观照它为(观心)的助缘与目标:「就是这与观智相应的心依靠色身支持,并且紧系于色身。」所以在此可以只说观心而已,而不提及别法。因此论师说:「或只是观心[79]。」
在此提及「触五法」是因为《法聚论》(Dhammasangaõã)等里的教法明显地指出这一点。「一切心与心所法」:为了毫无遗漏地包含一切相关之法。「观心」:因为根据辞句的教法,它是主要的因素。
注:这观智就在圣道之前生起,虽然如此,在这里提及它是因为一旦开始解释神通就没有空间来解释它。在这里提及它也是为了帮助已证得神通者去除恐惧。因为在人们透过天耳智听到恐怖的声音,或透过宿命智忆起可怖的诸蕴,或透过天眼智看见恐怖的形象时,如果不曾观照(诸行)为无常等,恐惧与惊悸就会产生,但是如果他曾经观照(诸行)为无常等,它们就不会产生。再者,在这里提及它是因为观智之乐是个别的沙门果,导致获得圣道与圣果之乐。
新疏:可能会有批评说既然观智就在圣道之前生起,那么就应该在五种世间神通之后、但在第六种神通[80]之前提起它。如此,为什么在所有的神通之前提起它?(在此)举出依照注释的解释来解除该批评。
「没有空间来解释它」:在解释五种世间神通之后,就必须紧接着解释第六种神通,就好象在无数经里的作法,因为它拥有神通的特征,因此被归纳在(神通)这一类别。但是不能把观智插在世间神通与第六种神通之间来解释,因为它缺少神通的特征,因此不能归纳在(神通)这一类别。因此在诸神通之间没有空间可提供给观智。因为没有机会在该处解释它,所以在这里解释观智,也就是在色界的第四禅之后。
「透过天眼智看见恐怖的形象」:在此也可以把它说成「当他以肉眼看见他以神变智变化出来的可怖形象时……。」因为恐惧与惊悸能够产生于已证得神通、但还没有彻知根本的人,就好象住在乌迦瓦里卡(Uccavàlika)的大龙长老(Mahànàga Thera)。同样的说法也适用于以肉耳听见自己以神变智变化出来的可怖声音,也就好象大龙长老的例子。因为该长老(以神变智)变化出怒奔而来的纯白雄象,而当他看见该象及听见它的声音时,恐惧与惊悸在他心中生起。
上一篇:沙门果经 II 注疏篇 禅那
下一篇:沙门果经 II 注疏篇 意生身智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