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向智尊者

法见 简介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简介

  以观照为修练重心的佛教,本质上是条通往心灵自由的途径。虽然时有大量令人眩惑的仪式和教义潜藏其后,其关键核心乃是藉由艰巨但严谨有次第的进程所培养的解脱知见。这知见逐渐改变一个人的根本观念与态度,它贯穿真正成佛之道的每个阶段,从最初些微的领会中引导人们直达全然领悟的解脱境界。传统的特殊专用语称之为「法见」,是一种如实知见事物本质的敏锐洞察力,它确实不受我们的执取、妄想以及自私造作所影响。

  佛教代代相传,从此地传到彼地,终究取决于「法见」的传递。没有法见,所传递的将只是呆板的仪式,而非活泼泼的法——那激励、振奋并令众生解脱的真理。特别是当前亚洲本土佛教前途面临内外交迫的严重危害,而西方对佛教教义的渴求日益明显,在这佛教史的关键时刻,「复兴佛教知见并以当代语言能清晰传达」便成为一种急切的需求。然而,法见和机构或寺院不同,它不能被组织团体塑造为共同的目的。法见必然离不开人,因而仅能透过那些具特殊天赋的人来传布,因为他们接受法并以它为自己生命的重心。

  当代,德籍佛教比丘向智尊者(注)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西方世界与佛教接触过程中重要筑桥者之一。尊者在斯里兰卡待了五十五年以上,为上座部佛教僧团杰出的一员;在西方,他以著作《佛教禅观心要》而为一般佛教文学读者所熟知。这作品在现代名著中占有一席之地,且是阐述〈念处经 Satipa h na〉的英文著作中被普遍视为最易懂、可信之作。对上座部佛教特别感兴趣的西方人,也常常透过尊者其它方面的成就而认识他,例如:他所撰写许多有关上座部教义与修持的小册和短文;他从巴利圣典翻成英、德文的流畅译着;还有,在斯里兰卡康提市( Kandy)付出庞大的心力所创立、主持的佛教出版协会( BPS, the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佛教出版协会从一九五八年创立到一九八四年,尊者一直担任主编,直到一九八八年八十七岁从社长职位退休。然而,尊者所有这些具体显著的成就,是受到另一个看不见的、由内心激发与驱动的成就而产生。所谓另一个成就是他获得佛法知见:他彻底吸收、内化法的真义,并使它契合西方人敏锐的心,然后将之表达于作品中,感动了处于精神危机深处的现代人;他邀请鼓励且温和而有信心地带领分享其见解,并体验法疗愈和解脱的效力。

  正如文章里所展现的,向智尊者对法的见解具备了宏观的所有特质:明晰的洞察力,透彻的特质;精准度与保真度,准确的特质;敏锐洞察存在的根本实相,深入的特质;客观分析长远目标和结果,远见的特质;涵融广泛的人道关怀,宽宏的特质。此外,就像头脑能够将两条视神经传达的双重影像结合为一,尊者也展现了非凡的能力,无论在他本身、思想或著作,他都能调和对立并将之转变成彼此互补。事实上,这些特质与能力令他成为将佛教传布到西方的一位广博多能译介者。他有欧洲人理性、分析与批判的能力,也有亚洲人具体而直观的能力;他有学者的超然和客观,也有僧人为法忘躯的许诺;他具冷静、实事求是的研究能力,也不忘对众生的福祉充满热心和真诚的关怀;他能清楚了解生命内心深处的困境,但也对人类境况的社会、政治、历史面有广泛的观察。不论尊者是多么聪明与博学,综观他所有的作品,尊者从来不让理论探究和文本分析影响结论本身,反而是将之纳入法的核心目的:了悟解脱痛苦的途径。

  向智尊者担任佛教出版协会主编的期间,不断地以文章来说明及阐释法的意义,并由协会发行《*轮》和《菩提叶》两系列的小册子。到目前为止,这些作品仍以分散、个别的型态保存,如单行小册、佛教典籍汇编的简介或是文稿选集等。然而,综观整个著作所呈现的,是一种佛教最成熟、易懂并可信的现代表达,这无疑是一种个人对法的见解,它同时更是权威佛教传统全盛时期典型的法见。

  本书目的,是将向智尊者曾发表于佛教出版协会《*轮》和《菩提叶》系列里的各种单行本做一整合。本书收录了尊者在这两系列中发表的所有原作,其中并没有包括对佛陀卓越弟子们的传记短文、寓言式的散文(《心的城市》)及对佛教经典译作的介绍。经典译作的概介虽然常具启发性,因与其所诠释的经典息息相关,以致于无法自成独立文章。第二版收录了从德文译成英文有关教法介绍的小品和一篇有关五盖的短文。这篇谈五盖的文章几乎没有尊者自己的观点,但展现了他收集与组织佛陀简洁话语的独特方式,这种方式多少有助于努力的佛教行者将教法运用在实际修持上。

  向智尊者显然不是一位多产作家,然而其著作的多项特点早已弥补了他少量作品的缺憾:如深刻而专注的思惟、条理且清晰的洞察力,以及同具智慧慈悲的忠告。身为一位具有完整僧院修行生活经验的西方人,尊者著作的价值在于:吸引了愈来愈多西方人想要以自己的方式寻求了解佛教经验,且将之融合到他们所熟悉的思想体系里。在《佛教禅观心要》出版后,他的文章已有微小却显著影响的迹象;有些过去不认识的读者开始写信给他,很自然地在信的开头以「亲爱的老师」来称呼他。

  这篇简介的后半部将提供读者有关向智尊者的简要自传,概观上座部教义(启发和形塑他对法的知见)以及这本选集中某些作品的背景数据。

  生平梗概

  伟大的向智尊者于一九O一年生于德国汉诺(Hanan),俗名为辛格默德.芬尼格( Siegmund Feniger)。信仰犹太教的父母提供的是传统的宗教教育,年幼的辛格默德在当时就展现出对宗教浓厚兴趣。十七、八岁时,他在书店工作不久后,烦扰的宗教疑问驱使他产生强烈的心灵追求。在那期间,他很快地被所接触的佛教书籍吸引,钻研愈多,对教法的信心愈强。直到廿岁,他自认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

  最初几年,他没有老师甚或同参道友,独自一人探索佛法。一九二一年举家迁往柏林后,他遇到德国的其它佛教徒;几年之后,在哥尼斯堡( K.nigsberg)父亲的店里,他设立图书借阅室并组织了一个佛教读书会。

  早期阅读佛教书籍时,辛格默德即已接触到德籍比丘三界智尊者( Nyanatiloka)的著作。三界智尊者于一九O三年在缅甸出家,以惊人的速度熟练巴利圣典语言,并成为一位卓越的佛教学者与老师。身为佛法权威代表的三界智尊者,其所出版的著作和译着提升了他在欧洲的声望,同时也吸引了那些认真、渴望出家的西方人如一股细小却稳定的涓流流向他。为了提供西方比丘的修行训练,他在斯里兰卡(昔为英国殖民地锡兰)西南方的一座岛上成立了一个中心,称之为「隐居岛」( Island Hermitage)。称许三界智尊者和隐居岛的相关报导传布到德国佛教界。当这些讯息传到辛格默德耳里,「亲自前往亚洲并出家为僧」的想法便深植其心,而这念头逐渐变成一个势在必行的迫切渴望。

  父亲过世与德国日益不稳的政局,让向智尊者的计划延宕了几年。直到一九三六年初,他才离开德国前往斯里兰卡,进入了三界智尊者的隐居岛。经过几个月的行者训练后,一九三六年六月他出家受戒成为一位沙弥,来年受比丘具足戒,法号为向智( Nyanaponika),意为「流向智慧」。在老师的指引下,他专注于巴利语和上座部佛教教义的研究,也自修学习从未读过的英文。在短时间内完成基本的学习课程后,他迁往温暖的内陆地区过着一段沉潜的生活,并开始尝试将巴利经典译成德文。

  一九三九年德英战争爆发,如同所有英殖民地的德国男子,三界智尊者和向智尊者被遣往斯里兰卡本地及后来北印达哈拉城( Dehra Dun)的俘虏收容所。学问僧们不受拘禁的艰困环境影响,坚决继续他们的工作。向智尊者完成了《经集》的德译本、几篇阿毘达磨论述及〈念处经〉的经典选集。直到一九四六年获得释放回到斯里兰卡后,向智尊者先前所做阿毘达磨研究促使他继续从事这个方向的探索,其成果即是为人所知的《阿毘达磨的研究》。这是一个大胆尝试的探索,揭示了佛陀教义复杂系统里哲学和心理学的涵意。

  一九五O年代初,三界智尊者和向智尊者回到缅甸,参加有关上座部佛教历史上的第六次佛教结集会商。

  缅甸政府计划在一九五四年召集会议重审、重编和重印整个巴利圣典及其注释书。讨论结束后,向智尊者于缅甸停留一段时间,接受著名的马哈希禅师(Mahasi Sayadaw)的禅修指导。这段印象深刻的禅修经验促使他写了《佛教禅观心要》一书,以裨益他人也能获得佛教心灵陶养的利益。一九五四年,三界智尊者和向智尊者回到缅甸参加结集的开幕典礼;一九五六年,向智尊者单独回去参加闭幕典礼。佛教史上,除了在印度举行的第三次结集有希腊籍比丘参加外,两位德国长老是首次参加上座部佛教重要集会的西方人。

  一九五八年,就在老师三界智尊者圆寂后不久,向智尊者成为佛陀教法的倡导者,这是他生涯中最大的转捩点。他与两位来自康提的在家朋友成立了佛教出版协会。原先成立出版协会的目的,主要是限量发行有关佛教基本教义的小册子。首次出版回响热烈,出乎他们意料之外,也鼓舞他们再接再厉,佛教出版协会便持续经营且稳定成长。

  在佛教出版协会未成立之前,向智尊者早期的著作已经揭露佛陀教法的见解而成为现代人面对危机与困惑最实际的解决方式。这是一种经验与切实可行的方法,让人重新去发现存在的真义,遏止现今世界如此猖獗的仇恨、残忍与暴力。此刻,尊者担任新成立出版协会的社长和主编,他发现自己有这个机会,以对佛教开始世界性的关注为目标,将这份知见由个人写作指南转变成整个出版事业的管理哲学。为了把握机会,尊者完全投入佛教出版协会的工作,以致他个人修道过程的记述在大历史中几乎不见踪迹。他自己写广宣短文、受其他佛教作者委托写作、收集并翻译经典、编辑与当代关注议题有关的佛教选集、重新出版长久绝版的古代佛教经典,以及寻找、鼓励初出茅庐的作者发展才能,投稿给出版协会。若以所完成的目标来衡量他的成功,那么佛教出版协会的成功即是一个指标。除了佛教圣典协会( Pali Text Society),佛教出版协会是现今世界上座部佛教英文著作发行最多的机构。在确实性、高文学标准及教育价值皆受到高度评价的出版品,其种类广泛,构成了一座丰富的图书馆,几乎涵盖了上座部佛教的各个层面。

  一九九三年十月,我正在写第二版《法见》的简介时,向智尊者正于康提的乌达瓦塔凯勒( Udawattakele)保护林中的丛林寺院过着隐居生活,他已在此度过了四十年的时光。九十二岁生日后,尽管视力大大衰退,尊者身体健康情况良好。他的工作为他带来实至名归的赞扬,而他以非常谦虚的态度接受国际间与入籍国的表彰。一九七八年,德国东方学会( German Oriental Society)颁赠他荣誉会员;一九八七年,斯里兰卡佛教巴利语大学授予他前所未有的第一个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一九九O年,他获颁佩莱丹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radeniya)的文学博士学位。一九九三年,阿玛拉布拉派( the Amarapura Nik ya,尊者五十六年前出家的道场)授予他「庄严圣教的阿玛拉布拉大长者」(Amarapura Mah Mahopadhy ya S sana Sobhana)的荣誉头衔。

  上座部教法

  向智尊者以上座部佛教比丘的身份写作。他的文章本身非常容易理解,但藉由一篇上座部佛教教义的简短摘要,对读者说明文章出现的背景及所要探究、解释的教义,将可丰富文章的内涵。上座部佛教是最久远而持续的佛教传统,它非常慎重地保存历史上佛陀的原始教义,至今仍以显著一致的受持方式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的上座部佛教。不同于其北部及远东的大乘佛教派别,上座部佛教教义立场保守,具现实世界观、反思辩的经验主义和一贯强调的个人责任。从某个角度来看,上座部或许被认为只是众多佛教派别的一支,但于佛陀原始教法保存者而言,它被视为整个佛教传承的源头,所有其它形式的佛教从此产生。

  上座部强调佛陀的人间性与历史性。公元前五世纪在北印度生活并指导人们修行的佛陀,不是神也不是神的化身,更不是以躯体所显现的宇宙起源。他发现解脱痛苦的方法;他在菩提树下靠着自己努力、严格自律及缜密理性分析而达成的证悟是人类的成就。对世界而言,他不是一位救世主而是一位导师。由于对众生的慈悲,他让人们知道那条通往痛苦止息的途径;每一个想要寻求苦的止息的人,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往那道途走去,当然,还有佛陀的指引。

  佛陀的教导称为「法」(Dhamma),关于解脱的教法;这是他经由证悟而发现,尔后依据对真理的理解所宣说的教法。法最简扼的说明为四圣谛:苦、苦的起因、苦灭和灭苦之道。这是佛陀经过六年艰苦岁月的努力,在菩提树下禅修时灵光爆破的伟大觉悟。这不只是系统化阐述佛陀证悟的内容,他提出人类期待解脱所依赖的极重要真理,这份讯息对世界有日益显著的意义。

  四圣谛全部环绕在「苦」(dukkha)的体认上,因为这是人类存在的主要问题。佛陀于第一圣谛中列举出苦的不同形式。仔细思索第一圣谛会发现,它所指涉苦的层面比我们对痛苦、伤心与失望的一般概念更为深刻。就苦的基本意义而言,它所指的是不圆满和极不完全的缘起万物,因为缘起即无常,最终必然坏灭。这层面的苦,在无常和危难这般最易理解的现象中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无始循环的再生,所有生命在其中不断地旋绕 ──轮回( sa s ra)。因此,应该全方位地体察第一圣谛,只想到现世的苦难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思惟:因生老病死不断持续的状态,轮回于焉成形。

  第二圣谛,佛陀追溯苦的根源和原因──渴爱(ta h )。渴爱本身是无明的产物,不能觉察事物的本质;快乐与享受的希求生起之处,渴爱就会萌芽。伴随渴爱而起的是造就人类不少苦难的大量心垢,诸如贪求和野心、仇恨和愤怒、自私和妒忌、自大、浮夸、骄傲等等。

  渴爱产生苦,不仅是因为缺乏(匮乏感)而引起立即的痛苦,就四圣谛而言更具体的,是因再生而持续为轮回所束缚。以佛教观点来说,再生的过程没有牵涉到「自我」或「神识」的轮回,其论点是: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没有一个永恒的实体能穿度一期又一期的生命。相续性是由于一连串的再生而存在,它并非凭借透过变化而维系的同一自我,而是藉由印象和意向的传递,顺着个人「心的连续体」( mental continuum)或意识流所生起的。一期一期生命之间连续体的趋势是由「业」( Kamma,意志的行为)的力量所支配。根据业的教义,决定轮回中每一段相续生命存在的形式,是人类自己身口意的意志行为。连系两者的原则其运作形式,本质上是道德的:善行创造幸福和再生善趣,不善行导致不幸和再生恶趣。然而,无论一个人的命运是往上提升或向下堕落,只要渴爱和无明仍在心灵深处存留,生死轮回这痛苦的大圈圈将会继续旋转。

  然而,轮回不必然是永远持续的,佛陀在第三圣谛揭示了跳脱轮回的关键。苦因渴爱而生,随着渴爱的断除,苦恼也必须止息;它们紧密和必然的关系如同逻辑法则一样。弃绝渴爱后随之而来的涅槃是上座部佛教努力的目标;它是超越生死轮回的一种绝对、不生不灭的永恒宁静。涅槃的证得产生于两个阶段:第一是「有余涅槃」,所有烦恼断除而达到心的解脱,但出生时所产生的身心结合体持续存在,直到生命结束。第二种是「无余涅槃」,存在体本身的解脱,随着已解脱者最后生命的止息而不再轮回。

  佛陀在第四圣谛教导达到涅槃之路,导向苦恼止息的方法,此即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如向智尊者所示(第一章息苦之道的道谛部份),八正道分为有渐次性的戒、定、慧三学,从必要的最初浅阶段正见和正思惟开始训练,然后就像有系统的策略一般开展三学,以根绝带来苦的种种烦恼。戒学遏止最粗略形式的烦恼及其所造成的不善行;定学除去更细微的烦恼,如散心、妄念;慧学则藉由内观,直接洞察生命的三个基本事实(即佛陀所概述无常、苦、无我的三个特性),以根除最细微潜藏的习性。

  佛陀赋予每一则圣谛特别的作用,这也是佛弟子在训练过程中必须熟练的任务:完全知解苦,舍断产生苦的渴爱和烦恼,证悟涅槃,开展八正道。成就这四项作用者即是上座部佛教的典范,打破所有束缚生命轮回的缠结,是常住涅槃自由之境的阿罗汉。

  本书选辑

  最后,简要叙述本选辑的相关背景资料,以及它们与前文所概述上座部佛教教义的关系。

  本书第一篇文章〈息苦之道〉尚未于《*轮》或《菩提叶》系列中发行,它原是向智尊者以四圣谛为架构,简明介绍佛陀教义的德文著作。佛教出版协会曾少量发行此单行本以利德国籍的读者,尤其是那些渴望学习更多古代文化中的权威性宗教而到斯里兰卡的参学者。本篇英文版由西裔英籍佛教作家梭略里( Amadeo SoléLeris)所译,首次在本书刊出。

  〈蜕皮〉是一系列关于《经集》里一篇古老诗篇〈蛇经 Uraga Sutta〉的思考。如前所提,向智尊者于战争期间将《经集》译为德文。这首诗描述一位精进的比丘想要断除所有烦恼和谬见,从缘起万物的二元性中获得解脱。尊者对此诗的注释强有力地展现他对教法的体悟,从中显露出他丰富、深度、敏锐的思想,同时也使佛教见解不仅和日常体验相关连,也与西方思想传统连结起来。

  如同《佛教禅观心要》,〈念的力量〉也是关于八正道中第七要素「正念」的修习,二者不同点在于后者有更专门讨论的范围。《佛教禅观心要》以广泛的方式探讨正念,并结合八正道其他要素来做论述,同时涵盖了正念应用的所有范围;〈念的力量〉则着眼于探讨它本身的潜能(如「纯然专注」 bare attention的唯一能力),以及列举理由说明关于提升心灵净化方面不太显著却极重大的效益。

  〈善恶的根源〉包含了佛陀开示的经典文选及其注释,由向智尊者翻译和简介,其中参杂了他自己的评述和阐释。尊者的文章向来是在本质上探讨佛陀的教法,例如在为四圣谛所涵盖、同一基本教说的题材上,提供非常直接的心理和道德的观点。他格外担忧西方佛教书籍缺乏对此主题的详尽论述,包括关于佛教伦理学的大量作品,于是自己编写文选来填补这方面的不足。最早的《*轮》系列小册子含有四十五篇,本章收录了其中尊者认为最重要的三十五篇。

  〈心的五盖〉是一篇主要选录自经藏的经典文集,文中有尊者对五盖的简短概介。这篇文集于禅修者格外助益,它开示了禅修过程的主要障碍,并提供佛陀所教导如何处理与克服障碍的方法。

  接下来这篇〈生命的四食〉,是经过一些犹豫后才收入的。一开始,我们恐怕这篇文章及其所解释的教法,对没有接触过佛法的西方读者来说可能药效过强。但经过一番商议后,我们决定排除先前的考虑,甚至找到将它放入的更好理由。这篇文章赤裸裸地揭示:看来无害且愉快的日常生活存在着惊人的危险。它帮助我们摆脱日常生活中不自觉的自满,也指出我们不断徘徊其间的痛苦深渊。原本的《*轮》系列包含经典选集和论注的丰富摘录,这里只保留和文章直接相关的〈子肉经〉。

  前面已经探索苦的真谛乃至它最黑暗、最折磨的部份,下三篇文章我们进入教法增上的面向(方法和目标),相当于四圣谛后面的苦灭圣谛和苦灭道圣谛。〈三归依〉一文论及进入佛道的第一步:归依佛、法、僧三宝。它激励人心显现,使人注意到上座部佛教常为人所忽略的奉献面,而且有助于纠正普遍对上座部的误解:认为上座部佛教属理性、苦行的体系,它缺乏感性的热诚。这个误解的修正延续到下一篇几乎以散文诗方式表达的〈四梵住〉,思惟崇高与开扩面意识的实践:执取自我中心的狭小障碍消失;当热切但超然参与和分享别人苦乐的能力产生,这样的意识便可实现。最后一篇未经删节的文章〈无我与涅槃〉,展现作者对上座部传统精辟的理解。他处理了两个困难且常令人困惑的根本教义问题:作为基本哲学观点的「无我」教义和作为最后努力目标的「涅槃」概念。

  本书后半的短文,〈如实知见〉是尊者所编辑三册选集《存在的三个基本真相》的序言略为扩增的版本;〈佛教和神的概念〉及〈受念处〉两篇是经典文选的介绍;〈佛教的崇拜〉及〈业与业果〉则是选集中相关主题的文章。〈无畏的信仰〉及〈为何要离苦〉出现在《*轮》系列的〈心的城市和其它作品〉,〈以正念保护〉则是《菩提叶》系列的一篇。

  最后,编者想向长久协助、减少本书筹备困难的两位朋友致谢。一位是向智尊者本人,过去二十年来,他是他自己最重要的善知识。即使承担着其它责任的压力,尊者也总是随时准备将这些职务置于一旁来审查正在编辑的数据,并提供他的想法和建议,让成果能确实如其所愿。另外一位是海伦.怀尔德女士(目前是智瑞戒女, Ayy Nyanasir ),她是尊者忠实的朋友及助手,也是佛教出版协会的编审员。她首先提出结集尊者著作的想法,并从始至终全心协助使这件事能顺利完成。

  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

  【注】

  尊者出家的法号为「向智 Nyanaponika」;Tera一字是「长老、尊者」的意思,乃对僧团里已受具足戒十年以上者的尊称。严格来说,具有二十年以上戒腊的向智尊者是一位大长老( Mah thera)。但为了与向智尊者早期着作所用名字一致,这些年来仍保留用「长老」头衔。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上一篇:法见 资料说明

下一篇:法见 中译导读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