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唯识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五重唯识-简介
唯识学的宗旨,是"摄境从识”,即体悟万法唯识的中道实义。唯识宗修行,略说则有观境与修行二种法门。事实上,观境也就是修行中的一部分。观境,即是唯识三性观。三性,就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修习唯识三性观,乃是由浅入深,由粗入细的渐修。其渐修层次有五,称为五重唯识观。
五重唯识-概述
1.遣虚存实识:
修观之时,要观凡夫的遍计所执都是龟毛兔角,唯从虚妄分别生起,既无体,又无用,应正遣除为空。遍计妄法,不外当情所现,情有理无,故名虚,也就是空;观依他起性是诸法的事相,圆成实性是诸法的理性,皆不离"识"。以此二法是诸法的体相与理性,真实不虚,理有情无,应正存留为有,这就是空、有相对的观法。
2.舍滥留纯识:
在第一重观法中,虽观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皆不离识。然此识具有能缘的心,有所缘的境。"能缘"心识的"识体",又有"四分"。四分中的相分是外境,后三分是心识。但心唯内有,境亦通外,故在修此观时,恐滥外境,无法得到正观,所以必须舍境留心,舍去所缘境的"相分",留下后三分,进一步的修观,这是心、境相对的观法。
3.摄末归本识:
在第二重观法中,虽然舍去外境,唯观内识,然而此识有本、有末。所谓本,是心识的自体分||自证分;所谓末,即是在自体分上,有能缘的见分与所缘的相分二种作用。因此,自体分是能变,见、相二分是所变;自体分是体,见、相二分是用;自体分是本,见、相二分是末。虽然在第二重修观时,已舍去了境-相分,但在第三重修观时,把见、相二分摄归于识的自体,唯就自体分修唯识观,
这是体、用相对的观法。
4.隐劣显胜识:
在第三重观法时,虽唯观识的自体分,然此自体分有心王,有心所。心王、心所虽然俱能变现见、相二分为能缘、所缘,然心王如主,心所如臣,作用较劣,所以必须更隐蔽去除作用较劣的心所而彰显作用较胜的心王,唯就心王的自体观唯识理,这是王、所相对的观法。
5.遣相证性识:
在第四重观法时,虽然已观胜心王,然此心王有事有理。事,是相用;理,是性体。因此必须遣除依他而起的事相,唯就圆成实的性体求证唯识理。这是事、理相对的观法。
唯识宗的教判
唯识宗依《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相关经论,将佛陀一代时教,判为有、空、中道三时。此三时教是对渐悟的机类所建立,即为诱引不定性的机类,令入中道妙理而设。
第一时有教:
谓众生执迷有我,因而起惑造业。佛陀初成道时,在鹿野苑宣说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佛法,令诸凡夫、外道趣入圣道,如《阿含》等经皆属此教。以依他起性而说有,属不了义。
第二时空教:
谓小乘人虽闻四谛法断除我执,却于诸法执为实有。佛陀为去除彼等法执,乃于灵鹫山宣说诸法本空的义理,令彼舍小趣大,如《般若》等经皆属此教。以遍计所执性而说空,属不了义。
第三时中道教:
谓前二时宣说有、空,尚未契入中道,由是佛陀于《解深密经》中,解说唯识中道的妙理,断除小乘偏有、大乘偏空的执着,而以心有境空为如来究竟大乘了义实相。如《华严经》、《解深密经》等皆属此教。以三性、三无性而说中,属了义。
此三时教的说法,依佛陀说法的年月先后来区分的,叫做年月次第;依了义与不了义来区分的,叫做义类次第;此外还有兼顾年月次第与义类次第来区分的,这在慧沼著作的《唯识了义灯》中有详细说明。此三时的教判,虽出于《解深密经》,但也很符合印度佛教思想史的实况。印度佛教史第一时期的学说,可概括为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主要是阐明我空法有的道理。第二时期为龙树、提婆所创立的中观学派,主要阐明我法二空的道理。第三时期为无着、世亲以及后来的陈那、法称所创立的瑜伽学派,主要是阐明心有境空的道理。所以三时的教判,也不妨看做是印度佛教思想发展过程的反映。
又三时教判,以前二时为佛陀的方便教说,属不了义;以第三时为佛陀所说的真实教法,是真了义,以宣说三性、三无性等中道妙义为主。唯识宗以第三时教为其教说宗义。
♡ 喜欢 (0)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