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道澄尊者

禅修指导 为什么要禅修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修持篇*

为什么要禅修

当你问起别人,为什么想学习禅修、打坐时,总是会听到他们提及禅修的好处,比如可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有人喜欢得到定力或是喜欢那种宁静的感觉。

是的,这些禅修的好处及利益,在打坐中你都会亲身经历的。在禅修前是有些东西要准备的,就是禅修前的预备工作,而不是听说禅法好或禅师好,便奋力投入打坐。禅修前没有做好这些预备工作或先去除不善心,即使多年的用功,也是很难获得成效的,因为心尚未平静下来。

禅修前也要先学习佛法,有了佛法、正法的滋润及教理的知识,比较不易偏离正道,所以世尊说:学佛的三个阶段是教理PARIYATH、禅修PATI PATTI、体证PATIVEDHA,也称胜妙正法SADHAMMA。因为有了正法、佛法的引导,知道世尊在教什么,比较容易产生正见,不易走偏。先学习教理后,才开始禅修,你便可体证世尊所说的法而达到最高的目地。

世尊一直在告诉我们,世间是苦、五蕴是苦,从我们出生之后,就一直面临着生、老、病、死和愁、悲、苦、忧、恼。当我们和讨厌的人相处时,我们就受苦了;当我们和喜爱的人分离时,也受苦。想做的事做不成,想要的东西得不到,这些都是苦。但是为什么在我们学习佛法之后,我们却感到快乐呢?

因为我们用正确的角度去看见事情的真相,不再执取而受苦。世尊并不否认世俗的快乐,如家庭、事业、财富等,他只是告诉我们这些快乐并不能持久,一转身便带来痛苦,没有一种快乐是永恒的,只是贪欲的满足。一旦我们执取了这样无常的东西,肯定会受苦。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家里有钱,要什么有什么,不知道什么是苦,不明白为什么要解脱,只有知道苦的人会用功解脱。

有人说:我很快乐,我有房子、直升机、美好的家庭及财富。比丘说:我很快乐,我什么都没有,只有三衣一钵,我什么都不要。两种都是快乐,但前者却导致他不断地轮回受苦,后者却导致他解脱。

所以世尊又教导我们如何去灭苦,世尊教导两种禅法,止禅和观禅。在止禅方面,世尊教了四十种方法业处,所以你听到有些人修慈心观、不净观或四大、佛随念等。只要是修定力,得到禅定,都属止禅。另一种是观禅,有十六种观智,在每一种观智成熟后,才能进入出世间,证悟道果智及涅槃

修止禅,有了强大的定力,要用来修观禅。

有了定力,才能看见究竟名色法,观智才会成熟,所以证得禅定,还不是解脱的阶段。强大的定力只是暂时的压住烦恼,当定力退下后,烦恼、不善又全部回来。成就了定力后再修观禅,才能根除烦恼,证得道果,所以观禅才是导致解脱的阶段。

虽然世尊在经典上教导,要修戒、定、慧及八正道及四念处,才会解脱,也是唯一趣向涅槃之路。

八正道即包括了戒、定、慧,正见、正思惟是慧;正(语、业、命)是戒;正(精进、定、念)是定。三十七道品也总括在三学之中。七清净中:1戒清净是戒2心清净是定,

其它(34567)清净是慧。

这些都包括名、色法、五蕴法(色是色法;

受、想、行、识是名法)、四念处【身念处有安般念、三十二身分、不净观是色法和止禅;(受、心、法)念处是属于名法和观禅】,所以全部都包括在名、色法,都在止禅和观禅之内,所以解脱这条路已经很清楚的指出来,要修止和观禅。

但禅修者也可分为两种人:止行者和纯观行者。止行者必须先成就禅定后,再修观禅,才能解脱;而纯观行者则可直接从观禅下手,而证得观智解脱,所以禅师会教导两条路,从安般念或四大开始。

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从安般念来开始禅修,也可依禅修者的根器、个性,如慈爱心强的人,也可从慈心观下手或其它禅修业处都可以。

世尊的教理很多,包括了三藏的经典,学习了教理就会明白,禅修不是为了放松或抗压及增强记忆力,打坐是为了解脱,是为了止息苦、止息六道轮回。

世尊的法,已在许多世纪中不断地回响,沙门生活有极大的成果,如果依法出家生活,其成果是与世俗快乐不同的。世间的快乐,是短暂、执爱、会带来忧伤;沙门之果则会带来脱离贪欲的躁动和安宁,以及清净、无懈可击的喜悦和快乐。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