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隆波通禅师

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肆、生死轮回与涅槃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肆、生死轮回涅槃

问:学习“动中禅”跟我们的生、死有什么关联?

答:会让你了解生跟死。如果有觉性,就知道“生”是怎么回事,“死”是怎么回事。“身”的生和死是怎么回事,“心”的生和死是怎么回事。就会知道,知道到完全没有疑惑的地步。这个世间充满了无明,如果我们知道了、明白了,要依照所知道的、明白了的来说,有时候是不行的,所以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

好好地练动中禅,所不知道的、不明白的就会知道、明白,会看到真实的、不真实的;看到假的、还有不是假的。我们现常常把假的东西当真的,被迷惑住了,在心里把不真的东西当真的。要好好地认真练习!

问: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什么是涅槃?

答:涅槃是超越生死,不生不死,还有再生就不是涅槃。涅槃是没地方可去,也没地方可来。打个比喻,像这手紧握,好像里面有东西,可是一打开里面却什么都没有。涅槃是没办法说的,如果要说,只好用名相来解释,但是,不亲自学习,不但没办法了解名相,还会执着名相,在名相里迷失了,被名相覆盖住。超越名相,破名相而出,就不会执着,不会迷失。自在了,不会沉重,不再黑暗,心会非常的轻,非常舒服。生而为人,能够超越出来,生命是非常自在的,像被关住的动物放出来一样,很自在。生而为人,有这个身,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让生命成为自由的。

色身是父母生的,自己不知道,是父母告诉我们哪一天生的。这身体也不知哪一天会死。觉性圆满时,就能知道什么时候色身会死。

问:什么状况之下会生?

答:无明让我们生,明就不生,没办法对治无明就会再生。来练习就要对治无明,要来培养觉性,否则就会再生。假如这手背是无明,会带着我们再生,培养觉性以后,就可把它翻过来变成明,不会再生。

问: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不再受生?

答:像这样在动中培养觉性直至圆满,你将不会再生。

问:我们死后会去哪里?

答:我们从未存在,要去哪里?

问:隆波提到看见自心清净平稳时,就是涅槃的境界,请问这样的涅槃与练习后的涅槃有何不同?

答:现在我们体会到的是短暂的涅槃,至少知道这是短暂涅槃的滋味。因为短暂,所以会变、会退转。当觉性透过练习,愈来愈强到圆满时,就能证入永恒的涅槃—所谓永恒涅槃是指不变,不来也不去,不上也不下,不生也不灭。

问:喝一滴水与喝整杯水的感觉必定不同,而如隆波所说的:在没有贪、嗔、痴生起的当下,即称为“涅槃”,可否请就“短暂的涅槃”与“真正的涅槃”再解释更清楚些?

答:没错,短暂的涅槃,就像这个例子当中喝一滴水一样,而真正的涅槃是永恒的涅槃。现在坐在这里的诸位,你们此刻的心中有贪、嗔、痴吗?如果没有,在这个短暂的时刻,你的心就处于觉醒、涅槃的状态;如果此刻心中还是有苦恼,当下涅槃就从心中立刻消失。看自己的心现在有什么?有没有贪、嗔、痴?如果没有,就是短暂的涅槃,可是能维持多久?谁要是能维持这样的心持续不断,便是真涅槃。所以,我们要从短暂的涅槃开始,不要奢望一次就能够完全灭苦,从偶尔出现,然后一直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从短暂的开始,慢慢地累积。

对于一些长期研究经典的人来讲,可能没有办法接受,会觉得这像在开玩笑一样—因为涅槃很崇高的!其实,涅槃就在我们的心中,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任何时刻心中没有苦,没有烦恼的状态,就叫“涅槃”。否则,要是涅槃的意义变得越来越崇高,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有时连要提到这两个字,都会觉得罪过;要是没有完全地灭除烦恼,绝对不敢轻易讲这两个字。于是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哪一辈子,才等到烦恼的完全灭除—真正的涅槃。

问:“涅槃”—完全灭苦的状态下,五蕴还有吗?

答:五蕴还是有,但色蕴不苦,受蕴不苦,想蕴不苦,行蕴不苦,识蕴也不苦;五蕴还在,但不再造作。色、受、想、行、识,这五个都在,都还在动作着。一般人的五蕴是晃来晃去的(隆波竖起手掌,五指伸直,手掌摇晃着),现在,变这个样子(手掌竖立,但不晃动),色不苦,受不苦,想不苦,行不苦,识不苦。(用手指指着双眼、双耳……)眼睛还在,耳朵也有啊,鼻、口、舌、身都还在,可是,不苦,就这样而已,虽然运作,但是不苦。苦跟不苦是这样,明跟无明也是这样;无明就是不知道,明就是知道。有时候我们习惯把短变长,把简单变复杂,然后就开始在里面忙碌起来。

问:“涅槃”了,还有“欲”吗?

答:“欲望”跟“饿”是两回事。饿是自然的,可是欲望呢?是烦恼。如果饿的时候,需要食物,这是身体的自然反应;欲望虽然没有了,但是饿还是会存在,因为身体自然就是这样子。我们可以来尽责任,对家人、对工作,可以照常地尽责任跟义务。没有欲望,并不是说,就是坐着,从早到晚什么事都不做、不动,工作也不做了,家庭也不顾了,这样的无欲是错误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这个社会里,要自力更生,要工作养活自己,不是说没有了欲望,就向人伸手,就什么都不管,不是这样子。佛陀教导我们要精勤,没有教我们

懒惰,不事生产。当然对于平常的欲望,要有所限制,不要超过,知道刚好,知道适度—佛陀告诉我们要中道,就是要“刚好”。佛陀教我们“拥有,不要苦;没拥有,也不要苦”。但现在的人,有了也苦,没有也苦。

问:菩萨已经证到永恒涅槃的境界,因为苦难的众生不入灭而选择回来度众?

答:这是别人的语言文字而你去相信了。如果你真正到达菩萨的境界,可能你的看法会改变。看见涅槃前像这样(隆波以手背示范),证悟后就象这样(将手背反转到手掌)。现在我们所有的知识是从别人的话或书本而来;当心真正看见时,将会改变,完完全全地改变。

问:西藏DB法王和达赖喇嘛他们转世乘愿再来,和阿罗汉苦灭后不会再来,请问西藏的这种法王转世是如何的情形?

答:只要还有无明、还有苦,就是在十二因缘里,在轮回里,没有办法跳出来。不只是西藏的喇嘛,每个人只要有无明和苦,有烦恼杂染,就会再生,在十二因缘里继续地轮回。无论你是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都脱离不了十二因缘的轮回。有不同的经典或不同的老师,就有不同的教导,越说就会越复杂,然后就没有办法结束了。你这样听,还是无法了解解除疑惑,要亲自来练习才能解除这疑惑,才不会疑惑是不是泰国的和尚不再来了,或是斯里兰卡、印度、西藏的有什么样的教导,有什么样的说法—你必须亲自来练习才有办法解除这个疑惑。虽然说是佛教,但是有很多分枝,南传北传,缅甸印度,或是泰国的,越分越多,甚至有不同的教导理论和互相冲突对抗的地方。

有些人看了太多的书,或是听了许多老师的教导,不知道要哪一样才好,现在一颗心好像分出去了。只有好好地培养觉性,以后就只有一心,就不会有沉重的负担,而现在心里还提着这些东西,这些都是超越语言的。

一定要亲自来练习,真的要来培养觉性,才有办法了解。讲觉性的人很少,才让你觉得我们一直在强调觉性。因为觉性就是真理,所以能告诉你的也就是觉性。真理是每一个都有的,跟我们在一起的,真理就是四圣谛,佛陀教导的苦、集、灭、道。

问:我们中国佛教徒向来是信仰六道轮回”,死后会依照生前造的善恶因决定往那一道。中国佛教徒向来是相信这东西,但是隆波的体会好象不是这样,可否请隆波再说一遍?

答:我们只教当下,不教未来。至于“六道轮回”的教导,是根据这辈子的善和恶,罪和功德,死了之后会在六道轮回里的哪一层次。那样的教导是要给人一个警惕,就像“戒”一样,让人好好地遵守,做好不要做坏,做善不要做恶,这样以后会如何如何。关于那种教导已流转好久了,在佛陀之前就有。

那样的教导并不是教人如何灭苦离苦,仍在十二因缘里。现在的教导是要你如何脱离十二因缘,不断地回到当下,回到自己,让自己更稳固。就只讲当下、现在、此时此刻、此生,就讲你还活着的时候,不打搅过去,不期待未来,就只讲当下的此时此刻,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眼睛还可以看得见,耳朵还可以听得见的当下。不讲很远的,只讲现在,讲可以触得到的、觉知得到的。关于未来遥不可及的,不可知,不讲。好好地培养觉性活在当下,对于过去和未来,会非常清楚明白,也会知道,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教导。要听清楚!现在并不是叫你不要去做任何事,而是做任何的仪式、典礼的时候,都要带着觉性、智慧。如果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是带着觉性、智慧、光明的话,就像闭着眼睛在做;如果是睁开眼睛在做,那就是光明的。然而现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可能都是根据祖先的教导,或是跟随着习俗传统,只是盲目地跟着做,并没有带着觉性和智慧,所以越做越让自己不聪明。一般人做了很多都是为了未来或过去,已经忘了当下,以致于不是想着未来就是靠着过去,没有活在当下。一般人并没有真正走在佛陀的教导上、中道上、八正道上,不是太左就是太右,不是在过去,就是在未来。

问:我请问过隆波—在我们后山,有一个地方修行还不错,但是有朋友跟我说那里有不干净的东西。隆波就跟我说:那你叫他把鬼抓来给你看。是不是师父你认为六道轮回是不存在的东西?所谓的不存在就像我们色身一样会成、住、坏、空?提到鬼,像昨晚我半夜起来上厕所,平常在家不会这样,而且还会告诉小孩这有什么好怕的。但昨天起来心里怕怕的,在恐惧中,老鼠一出现,就赶快逃回床上去睡觉了,不知道以隆波的法门而言,怎样做才比较如法的?

答:害怕是因为那时候没有觉性,所以就被鬼吃掉了—如果能保持觉知,那鬼就死掉了。没有觉知,所以就粘着在鬼上面,这是自己心里的造作。隆波以前也怕鬼,晚上看到狗、猫、树或黑影子,就以为是鬼,其实是自己在欺骗自己。有时候晚上把石头看成是鬼,等到天亮的时候,看了原来是石头,而昨天晚上还怕得要命。

如果不害怕的人就没有鬼。怕鬼的人,相信有鬼的人,无论有没有看见鬼,都是怕,都是相信。一个不怕鬼的人,即使真的看到了,还是不相信,还是不害怕。

如果真害怕,觉得有鬼,那就叫鬼拿水给你喝—他没有办法拿水给你喝的。所以,不要怕鬼,怕的是自己欺骗自己。

如果你问说有鬼吗?有!鬼跟害怕的人在一起。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