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要解——寂静相义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大般若经要解——寂静相义
文:白云老禅师
这一单元要介绍的是“寂静相”,上单元谈的“寂灭”是以“生相”而言,这里要谈的是“寂静”;“静”是以“动态”来看。所谓“生相”与“动态”,从表面上看是相同,但在“法”的意境上却不同;因此,“生与动”、“灭与静”,必须先明白彼此之间的差别与关系,才能了解其中的道理。
“生相”的发生有表面的,也有内在的,例如:面对一个问题,表面好像无动于衷,其实内心非常不自在,不论表面也好、内在也好,若以“相”来看,“生相”只是表面的现象,内在的人家看不见;“动”就不一样了,外在生起的动,比如烦恼来了,身心不自在,从表面立刻可以看到,即使有些人遇到问题,能沉得住气,表面不动声色,其实内心已经有了烦恼,可见于“动”而言,内在还是动的;由此,可以分别“生灭”与“动静”之相的差别。
例如:海洋、河流有时会产生“暗流”,“暗流”从表面看不见,所见一片平静,其实内在是动的,如同人的“五蕴”──“我意识”的表现,它是以“生灭”来说相,是一种表相。另有心理学上的名词──“潜意识”,就有动静的差别了,为什么?因为当潜意识未显现时,它是静态的,但并不表示不会发生,只要“潜意识”一显现,就有“动静”的分别。
可见“生”与“动”,因为有“生”才有“动”,只不过有表面与内在的差别,如果能够把握就可以了解:不是修禅定就能“寂静”,如果还需要修禅定,那表示还会乱,因为会乱才须修禅定;而“定”是要做到不乱,会乱希望做到不乱,那是一种“生灭相”。如何才是不乱呢?这就涉及到“动与静”的问题了,例如:“参禅”,参一句“祖师西来意”,大家坐在那里,表面看起来是静的,其实内心是动的。“禅那”之所以称为“静静地思考”,源于禅是以“静”为前提,表面静、内在动,其中很难发现它的“生灭”,若以“生灭”来看禅定,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其外在不起生灭,无“生相”的生起,比如:手、眼没动,好像处在静态下,完全看不到“生灭”,但内心还是有“动静”的存在。
因此“寂静”是以动静来说,“动”依“生灭”为缘起,才有动静的现象;如果舍弃了“生灭”无法谈“动静”,谈“动静”如果否定了“生灭”,那就落于虚妄的观念中,佛法一向是把事情弄个清楚。例如:关系业的行为造作,以“五根”、“六识”来说,五个根本(眼、耳、鼻、舌、身)的造作是表面的,第六根是内在的,它不能作主,必须依于五蕴的变化作用才能真正分别什么;所以,如果谈“动静”,那是谈五蕴,而五蕴是“内在的”;谈“生灭”则是依六根或六识,这是“生灭”与“动静”在理论上的差别。
了解这些道理后,再看前面谈过的“空相”与“离相”,都与五蕴有关,但这里谈“寂静”,并不是说一切不动了,或完全静了就是“寂静”。“寂”的意思是“沉寂”,必须于“动”已不起,连“静”也多余了,那才是寂静,那是一种什么境界?依于“生灭”是“有余”的话,“动静”则是“无余”,“无余”是究竟的结果,那要用什么方式来把握呢?好比:学佛法,刚开始依着经文一句一句学,或者对经文还不熟悉,必须一再翻阅经典,依赖经典才能忆起其中的道理,那是表面的,还有“生灭”的现象;但依“生灭”为缘起,表现的是一种“动”的现象,如果已将书本的内容全部融会贯通,并依着书本的内容来表现,根本不需依赖书本了,人与书本的关系即成为“静”态,因为靠的是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力。
因此,谈“动静”是依“生灭”为缘起,进而从“动静”着手,由外在的“生灭”,进入内在的“动静”,做到“动”不生起,连“静”也不需要,那才是“寂静”的境界,佛法称作“无余涅槃”,也就是已无剩余的问题存在了,是一种圆满、究竟的境界。那要怎样才能达到“寂静”的修养?就须以“观法”的方式来把握了,可以说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或各家各派,都离不开“观法”,因为观法的本身是一种“外静”、“内动”的修养,其下手的工夫是“观”,一种深入的察觉,也称作“观照”或“返照”。
梵文所谓的“毗婆舍那”是谈“观”,究竟该如何认识,进入“观”的修养呢?谈“寂静”的道理,如果依于方才所言,一般看书都看文字和字义,一旦文字、字义都知道了,才能进入“内观”,内观什么?就是去思考其中的道理,不只是背文字而已,好比谈大小的“大”字,从文字及道理来看,大概也知道物品有大、小的差别,但依这种方式着手只是表面的,还是在“生灭”中打转,而进入到“观”就不一样了!如果用“内观”的方式来看“记忆”的现象,五蕴完成的结果是记忆,称为“如来藏”或“第八识”,有大、小的作用表现,“大”可以大到不管多少知识经验都能放得进去;“小”则不喜欢的,不愿入耳的,但事实上还是听进去了,因为如果没有听进去,就不会表示喜欢或不欢喜。
那么谈“观”究竟要“观”什么?绝不是依自我意识来作“观”,必须探讨其中实质的存在价值,若以记忆而言,一个人的记忆“好”与“不好”,究竟哪种较多?有说:“回忆是老年人的事。”年纪大的人每天无所事事,就会回想过去,不管好、坏都会有,当与别人聊天或教训儿女时,往往会说:“想当年.....”但那只是“想”,不是“观”;“观”有检讨、改进、调整的意涵,使原来不好的转变为好的,好的还要加以提升,所以完全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谈“动与静”也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必须以“观法”来完成;因此在“生灭”中行“观”那是不可能的,最多只停留在“想”,至于要到达什么样的“想”才入于“动静”的范围?基于“想”依生灭而起,即使“非想”还是生灭,只是它不同于原来的“想”,已做到少许的调整,一定要进入到“观”,那才是“非非想”的完成,它是根据四禅八定而完成的。所以,由“四禅”、“四无色”,要进入“第八定”才算是真正达到“内观”的修养;“观”绝不是一般人所谓的在焰口时结个手印,观个颜色或梵字,那都只是“想”,真正的观是一种“内观”,是“外静内动”的修养。
所以,如果问题还在,表示还有动有静,唯有经过“观”的修养,才能使动态完全静止,入达十地菩萨的第八地“不动地”寂静的境界。也就是说七地以前还会动,唯有经过“观”的修养完成,才是“不动地”的境界,绝不是正在“观”的时刻就能显现这种境界,这点要特别注意。因此,如果还需要用观法去修养,那还是在动中,一定要到达八地“不动地”,根本不会产生动态了,那才是“无余涅槃”的寂静境界,至于为什么八地以上称为“无余”?七地以前叫“有余”?因为“八地”已是菩萨“等觉”位,等同佛陀一样的修养了,说“等于”而不说“完全”,源于人还活着,唯“起心动念”对他而言已不成问题了。
因此,“动与静”来自“生灭”,要完成寂静的境界,需要用“观法”,而“观法”又有各式各样的观法,有修净土的“十六观法”,依“观无量寿经”的内容去观;“天台宗”谈的是“三谛三观”;此外,各家各派都有观法,如果能把握某一观法,适用于某一方面,整个道理方法都在同一个系统下,那才可以确定是“一门深入”,否则还是一团乱。目前教界,有许多人分不清自己所说的学系,究竟是净土、禅宗、密宗、法华、华严还是唯识?一谈起道理,一会儿谈这家,一会儿谈那派,问起各家各派的思想,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甚明白,事实上仅仅一个观法就有许多分别,因为每个人的根器、条件、兴趣及所亲近的善知识都不同,必须要相契相应、把握方法,才能获得效益。例如:修禅宗就要常修“禅那”,那么禅宗的观法是什么呢?就是“实相无相”或“实相观法”、“无相观法”,如果修禅的,硬以净土的“十六观法”或把天台所谓的“五停心观”放在一起,那会一团乱的!
好比很多人在打坐时,观个“梵字”或观什么颜色或光的,那哪是纯粹的禅呢?甚至还有人把“天台”的教观──“五停心观”摆在禅宗里,那是错误的!其实“五停心观”中的“白骨观”或“不净观”,都不属于禅宗的道理。现在的人方便得很,根本无需出门就可以参学,打开电视机,有线电视、无线电视任你收看,但问题是在电视上弘法的法师们,往往自己说的是佛法的哪家、哪派自己都不明白,那是因为没有把各家各派做一个彻底的了解的缘故,因此,目前在台湾,很多自称为禅师的,一会儿谈“天台”,一会儿将“三论”的“性空之学”搅混在一起,简直是笑话一萝筐!
他哪知“禅宗”的“实相观法”与“天台”的“五停心观”、“三谛三观”或“二谛圆融”的道理不同;还有“唯识”的“五重唯识观法”与“华严”的“法界观法”也不同;如果弄不清楚“密宗”的观法,除了“三密加持”的观法外,另有依于“曼陀罗法”的“曼陀罗观”,欲到达“寂静”之境的确谈何容易!因此,“寂灭”还是一种“有余涅槃”,能完成“寂静”的修养才是“无余涅槃”,可见“寂灭”可以慢慢的修养,渐次接近它的境界,但如果想要到达“寂静”之境是很难的!
理解了其中的道理,明白“动与静”来自“生灭”,如果要到达“寂静”必须要使用观法,从“有动有静”的修养上着手,以“照”入寂,以“观”入静,直到“不动”了,才能达到“寂静”“无余涅槃”的境地,可见,如果“寂灭”以五蕴的“想”而言;那么“寂静”即以各家各派的“观”来谈,因此,能把握其中的“道理与方法”,就知道什么是修养的“下手处”了。
这个单元要介绍的是“寂灭相”。
寂灭的“寂”,通常解释为沈,就是在起变化的时刻,怎么使变化的现象慢慢沉寂,不再生起变化。一般世俗人常有所谓的“我好寂寞”的现象,这是当一个人独处时,他(她)在生活上与情绪上比较没有变化了,因为自我的情绪会产生变化,通常关系到人与事的往来,不起变化就是一种“沉寂”的状态。
其实,谈“寂灭”,必须要从“生相”来说明。为什么?因为,凡所有的道理方法都有生、有灭,譬如意念,就是一个意念生起而后消失,消失了就是“灭”。所以,谈“灭”须从“生”着手;而且不管任何事情的发生或消失,一定与人和事有关系的,所以一定要问题发生了,才能说有问题,问题未生是无迹可寻的,因此,谈“寂灭”并不是要你执着「生”,而是要你对“生”做一个认识,进而化解“生”,“生”若能消失,就能显现“灭”,只不过这个“灭”还不表示就是“寂灭”。
那该如何把握“寂灭”的真谛呢?方才说到:问题的发生是“生”,消失是“灭”,生灭是一种变化,所以只要还有问题的“生”、“灭”就不是“寂灭”。“寂灭”一定是问题不再发生了,也就是于“生”不起,自然“灭”也就不需要了,那才是“寂灭”的真义,否则依然在“生灭”中打转。比方,你意念生起“天凉需多加衣服、盖棉被”,这问题的发生源于天气的寒冷,可见为要化解“冷”,就必须穿厚一点的衣服,盖暖一点的棉被,但是否“冷”就消失了?非也!“冷”事实上还是存在的,只不过对你而言,你已化解了问题,已不受“冷”的影响了,但这并不表示“冷”已不存在。
唯一般人面对问题,常用否定的方式,比方说:“天冷就忍耐点吧!只要夏天一到,就不冷了!”其实,那时候生起的不是冷而是热,所以,还是一个“生相”,何况佛法一贯不以否定的方式或用“断灭相”去看问题。基于天冷天热,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现象;当夏天热时,忍耐着等待冬天来到,冬天又忍着冷,等待夏天的来临,这就是世间法,我们人不就这么过日子吗?但佛法不以这种方式看生灭,而是说:不要否定冬天的“冷”,但也不只仰赖等待夏天的热,因为忍耐、等待都不能化解眼前的问题,那么天冷了怎么办?大可衣服穿厚一点,棉被盖暖和一点,或使用暖气,但不表示“冷”就没有了,而是在承受“冷”的过程中,运用方法御寒,可以不再受冷的威胁,于你而言问题自然就化解了,因此穿厚的衣服或开暖气,甚至躲在屋子里,都是让“冷”消失的方法。
其实,就算使用暖气,这地方有暖气,换个没暖气的地方还是冷!同样的,夏天消暑最好的方法是吹冷气、吹电风扇,热的问题好像一时得以化解,但“热”就不存在了吗?其实,不只是你的房子热,整个地球都暖化了,只不过对你而言“热”的问题暂时得到解决,但对于其它人来说,热的问题还是存在着;这就是世间法,以为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别人的问题也不存在了;往往自己吃饱了,而忘了世界上还有许多饥饿的人,换句话说,吃饱了,“饿”的问题解决了,但实际上关系到“饿”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
可见,谈“寂灭”,要连“生”也不起,“灭”也成多余了才算!
如何才是连“生”也不起呢?以社会、国家来说,我们希望经济得到发展,全民富裕,令“贫穷”消失,这是一个整体性的理想,但能做到吗?其实是做不到的!看看美国,人民所得那么高,还是有许多流浪汉没饭吃、没地方住,可见这是以“寂灭”去看问题,是暂时性的!最多只是一个问题的发生与消失。如同“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并不究竟!犹如不生病,就不需要吃药,那要怎样连病都不生了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能够维持永远的健康,于病而言就是寂灭了!但能不能够做到真正维持永远的健康呢?很难说!因为,一个人就算小心翼翼的维持健康,但走在马路上,也会出现被车撞的可能,常言道:“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如果遇到飞机忽然坠落失事,临难的村庄就完了,因此一切无法把握!所以,谈“生灭之相”只在生灭上打转是不究竟的,必须要下工夫,甚至在生灭上下工夫也不一定究竟,为什么?因为所谓究竟是说:连“生”也不起,“灭”也多余,那才叫“寂灭”。
那么“寂灭”到底是一个什么境界呢?若说是“涅槃境界”也可以!以一个尚未进入涅槃,但已有涅槃修养的人来说,于生灭他可以到达寂灭了,但因为人还活着,所以于涅槃而言,是个“有余涅槃”,为什么?因为只要人还活着,难免会有生灭存在,只是“生起”时,他能让“生”消失,不同于世俗人。但是即使能做到于问题生起时,能使问题化解,由于还活着,还有待化解问题的发生,因此虽然具备了寂灭的境界,但这是有余的!那么,有“什么”余呢?就是还活着,还有剩余的.....还会发生一些问题;直到什么境界才算完完整整呢?这个问题等待以后谈“无余涅槃”时再谈它,现在我们谈寂灭还是依有余来谈。懂得寂灭要从“生灭”去着手的道理,再举例看它的道或法在哪里?
无明烦恼看起来是一个名词,事实上是两个道理,为什么?因为无明是“不明了”,烦恼是“不自在”,它们是一体的。会烦恼是因为不明了,如果能“明了”,烦恼自能化解。其中,无明、烦恼有生有灭;明了及不烦恼了,也有生有灭,它的“生灭”之道在哪?很简单!烦恼生的时候,菩提不存在了,菩提显现了,烦恼就会消失,中间是不是有生有灭?由此可知,谈寂灭须从“转烦恼为菩提”下手,如果执着于菩提,就是执着于“道”,执着于“法”,就是“法我”;如果执着烦恼,就是人我,两者执着的境界不同。所以,执着于法,一定是执着于菩提,认为菩提是好的。就像烦恼时,一旦能觉悟到什么就不烦恼了,就像现在很多人自以为开悟了!其实这就是执着于法,执着于菩提。须知开悟了,问题并没有究竟解决,只能说你化解了单一的问题,原来不明了的,现在搞清楚了,那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不能够把握这个道理,就成了:“奇怪!觉悟了,怎么还有另外的烦恼?”
所以,谈觉悟还要究竟圆满才行,也就是所有的迷惑、无明、烦恼都不会发生了,连菩提也不需要了,所有烦恼与菩提的生灭之相都不存在了,那才是寂灭之相;只要还有烦恼、还要去化解,都还是生灭之相;或者化解了问题,显现了菩提,结果又执着于菩提,那还是“生灭”之相,一定要菩提也不需要了,如同成佛了,佛陀所说的道理和方法对你而言都是多余,那才是寂灭。所以,在还没有成佛、成菩萨之前,还是需要这些道理方法帮助你化解问题,可见谈寂灭是以“生灭”来说法,到最后连“生”也不起,“灭”也多余,才是寂灭的真谛。
这个道理以烦恼与菩提来看最容易把握,一是人我──“烦恼的执着”,一是法我──“菩提的执着”,都还在生灭中打转,一再经历问题的发生与化解,而一个修行办道的人,一辈子不就是面对这些吗?只是很多人会断章取义,认为烦恼化解了,拥有了菩提,结果就执着于菩提,其实菩提是什么?只是把原来的烦恼、不自在化解掉,一旦自在了,那就是菩提,如此而已!好比谈解脱,假使有一条绳子把你绑住,形成烦恼,一旦解开了绳子不就自在了?所以,烦恼与菩提只是“不自在”与“自在”的差别而已,是一个相上的问题:不自在是因为有绳子把你绑住了,这是“生”;如果把绳子解开,问题化解了,那就是“灭”,我们不是一直在这种“生、灭”的现象中过活吗?所以谈解脱,真正的究竟解脱义是:连所有绑你的东西都不存在了,你完完全全是个自由自在的人。
但也有人说,世俗人不是也可以自由自在吗?那不一定!比方:如果没有钱,就没有饭吃、买不到衣服、也没有房子住,怎么能究竟解脱?“究竟解脱”是连这些需求统统都不需要了,完全不受生死的束缚了那才是!如果还在六道轮回,最多只是从一个束缚得到一个解脱,等于烦恼来时,能够化解烦恼而已,所以千万不要把一个生灭就当作“寂灭”,认为一个“生”从发起到消失就是达到寂灭,如果以声闻四果来说,要由阿那含完成进入到阿罗汉,这才是寂灭相(有余的);菩萨则从七地完成,进入到八地才是寂灭相,这是以果位来看,但谈究竟就不一样了,那是下面的课题;这里还是摆在一个修行办道的历程中,所显现的境界来看,因此“寂灭”须以生灭之相而言法,要做到“生”也不起,“灭”也多余了,那才到达“寂灭”的境界。
这是谈寂灭在理论上、方法上的认识。以一个修行人来说,道理方法若懂了,但如果无法把握其中的一个关键性,那还是在生灭中打转,不可能到达寂灭!为什么?因为不要忘了还有自己的那个“我”,如果以为“我”好像不存在了,已生灭尽了,到达寂灭了,其实那个我还是存在的!你能否定“我”吗?因此“烦恼不起了,当然菩提也不需要了!”你的那个我,是不是真正再也没有烦恼了?其中的关键是要把握“我”,如果把“我”忘了,等于告诉别人道理、方法,自己还是在生灭中过日子,并没有进入“寂灭”的境界。这就是很多人修行办道已久,能说却不一定能做得到,即使做得到,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所以一定要能呈现“寂灭”的修养,那才是真正做到了。
如果有了问题能化解,那只是说你有这种修养,并不表示你能够完成“寂灭”之境;比如“我烦恼”,那是有一个“我”,如果是别人在烦恼,跟你没有关系,你当然做得了主,换成自己烦恼时,是不是真正还做得了主?即使这一次做得了主,下一次烦恼来了呢?何况烦恼是不断的,除非业已完全清净了,所以若认为“现在没有烦恼了,就是成道了,可以进入寂灭”,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成就了阿罗汉仍有微细惑(微细的烦恼),所以认为自己都没烦恼了,那是不实在的!因为不是说一说就能达到“寂灭”的,如果认为“烦恼来了,我是个学佛的人,本来就了解不应该烦恼”,但实际上能做得到吗?就算第一次做得到,如果问题连续发生,你还做得到吗?好比“忍耐”,一忍再忍,又能忍到什么时候?所以“寂灭”是以“生相”来看,而且,最后的境界是“有余涅槃”,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 喜欢 (0)上一篇:大般若经要解——但有名而随义
下一篇:大般若经要解——不垢不净义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