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佛教纪念日

农历九月十二 恭逢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缅怀一代高僧禅心悲行!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恭逢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缅怀一代高僧禅心悲行!

农历九月十二 恭逢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缅怀一代高僧禅心悲行!

 虚云老和尚的一生

  虚云(1840~1959),近代高僧,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弘扬五宗法脉。

  据《虚云老和尚年谱》记载,禅师原籍湖南湘乡,清道光二十年七月二十九日生于福建泉州。

  十九岁,于褔建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人,为披剃”。

  次年,“予依鼓山妙莲和尚,圆受具戒,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其后行脚名山,参访学道,行踪遍及四川、西藏、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地。

  四十三岁发心朝拜五台,以报父母深恩,遂由普陀山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历经三年,终拜抵五台显通寺。

  五十六岁,禅师在江苏高旻寺,因沸水溅手使茶杯落地,顿断疑根,彻悟本来。

  六十一岁,尝随清末两宫西幸,启建祝圣护国消灾法会,事毕即潜隐终南山,更名虚云,号幻游。其后,禅师曾为护国祝圣禅寺入京请藏。

  禅师在滇中阐教十八年,九十岁始离滇返鼓山任住持。禅师一百零九岁时,又到香港弘法,次年返回大陆。先后驻锡广东云门山及江西云居山。一九五三年,被推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一九五九年农历九月十二日,虚云禅师于云居山示寂,世寿一百二十,僧腊一百零一。

恭逢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缅怀一代高僧禅心悲行!

  虚云老和尚遗言

  1959年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

  你等侍我有年,辛劳有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

  即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你各人今日皆为我入室弟子,是知道经过的。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

  说毕合掌道珍重。诸人含泪而退。

  摘自《虚老和尚开示录》

  老和尚圆寂前作诗一首

  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

  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彼岸,敢辞微命入炉汤。

  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恭逢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缅怀一代高僧禅心悲行!

  虚云和尚无病无疾,圆寂前当晚,住在自己的茅棚中。至半夜时起床,发现房间内有二僧,为照顾虚老,他们自己偷偷溜到虚老茅棚里。二人皆身体蜷缩睡在,虚老床头和床尾。见虚老醒来,床头僧起身,看着虚老和尚。

  虚老见此云:“你怎么在这里呀?”床尾僧此时也醒来,站了起来。虚老见此云:“你也在这里?”

  之后,虚老让两人回寮休息。两人离开后,不忍离去与其他赶来的僧人,沙弥等,共有四五人或五六人,围绕在虚老和尚茅棚的窗户上,在缝隙中向里面观看。见虚云老和尚,倒了一杯水喝下,在桌子上写下了几个字,之后卧床而眠。

  次日,虚云和尚圆寂!虚云和尚最后写下的内容大意是:

  反对我的人,

  你们不要反对了,我马上就要走了;

  舍不得我的人,

  不要舍不得了,我去去就来。

恭逢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缅怀一代高僧禅心悲行!

  虚云和尚的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中华民族苦难最深重的时期,也是中国佛教最低迷、僧团社会地位最低下的时期。在漫长的行脚参方过程中,虚云和尚对当时僧团中的种种不如法现象,都有真切的了解,对中国佛教衰败的原因和未来走向,也作过深刻的反思。

  他认为,僧团是佛教的核心。僧团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佛教的前途和命运。在《末法僧徒之衰相》一文中,虚云和尚甚至严厉而痛切地警示天下衲子:俗有言,“秀才是孔子之罪人,和尚是佛之罪人”。初以为言之甚也,今观末法现象,知亡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佛法者,僧徒也,非异教也。

  虚云和尚在《教习学生规约》中讲:自正眼不明,人心陷溺,有蔽于声色货利者,有惑于异学左道者,有误于旁蹊曲径者。举世茫茫,赖有人焉,弘传正法,使觉树凋而复茂,慧日暗而再明。无如末劫,障深慧浅,德薄垢重,求其识因果、明罪福亦已难矣!况明心见性入圣超凡乎?所以剃染虽多,解悟者鲜,因乏明师启迪;即有教者,不过学音声法事以为应世之具,将我佛度世悲心,翻为粥饭工具,不亦深可慨乎!

恭逢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缅怀一代高僧禅心悲行!

  滚滚红尘一盏灯,茫茫人海一禅僧;

  千载难逢一泰斗,万事随缘一本经;

  四朝五帝一程路,九磨十难一柱擎;

  百年虚云一台戏,一声钟鼓一片情。

  ——《虚云赞》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